手机像素越高,画质越好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像素值越大越亮吗 手机像素越高,画质越好吗?

手机像素越高,画质越好吗?

2024-05-24 01: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画质的好坏,是多要素构成的,像素是决定画质的基本单位。

当传感器尺寸一定时,理论上,像素越高,可提供的图像分辨率越高,保留的光影细节更多,画质也会更锐利清晰。但是单位像素的感光面积,也会因此变得更小,感光能力更弱,这也是不能回避的事实。

所以在绝对高亮光拍摄环境中,高像素对画质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因为这时候,每个单位像素的感光都能趋向饱和,可以理解为每个像素都把光吃饱了,但面对暗光拍摄环境时,进光量有限,像素密度过高,就会出现感光分散,每个像素都吃不饱的情况。

而在现实场景中,往往以偏暗光的拍摄环境居多,这时候过于密集像素阵列的散光,以及机身发热,带来的成片噪点问题就很突出了,就是我们常说的信噪比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办法,是利用高像素超采,多像素融合,分辨率压缩,去实现降噪点后的更高画质,像是目前在手机影像上较多采用的:四合一、九合一、十六合一像素技术,都是为了提升高像素在暗光环境中的去噪点能力。

但由于手机内部空间有限,镜头本身较小,传感器的尺寸也无法快速获得更大的提升,所以想像相机一样,通过提高单位像素面积,用更大画幅传感器,获得更好的感光成片效果,也就不可能。因此,高像素下的多合一技术,也就顺理成章,作为了手机影像内卷的必然选择。

而多像素合成,又会造成原有像素的缩水,缩水后剩下的,真正参与感光成片的像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效像素,这是最终成片质量好坏的关键。

这样,在多合一像素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手机影像大底时代全面到来的背景下,高像素的优势就出来了,在同级的大底传感器上,像素越高,多像素合成后的有效像素也会越高,在成片细节的保留上就会更好,从而实现比低像素更好的画质,这是成立的,因为关键还是降噪嘛。

像是三星S23 Ultra,它搭载的2亿像素传感器,配合16合1像素技术,在暗光拍摄环境中的实际有效像素为1250万像素,但感光明显更多,信噪比也更好,最终拍摄到的照片也更明亮清晰。

因此,传感器尺寸一定时,想要通过提高像素,来提升成片的画质,是可行的,但成片质量并不能获得质的飞跃,而且像素浪费也很严重,所以在做高像素的同时,最好还能同步提升与之匹配的传感器尺寸,否则就容易陷入高参数的噱头。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