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的2位妻子:不以官太太自居,1位活了100岁,1位活了106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傅作义两位妻子是谁 傅作义的2位妻子:不以官太太自居,1位活了100岁,1位活了106岁

傅作义的2位妻子:不以官太太自居,1位活了100岁,1位活了106岁

2024-07-14 18: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绝对可以影响到他的人生轨迹。

被毛主席赞为“北平问题的和平解决,贵将军与有劳绩”的傅作义,不仅是一位中外闻名的抗日爱国名将和对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著名爱国人士,而且又是一个热爱水利事业的人。

这里,除了枪林弹雨的相伴,人们不难看到,傅作义的生命里有条河流过,它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不但影响到了傅作义,也影响到了他的家人。

一、父亲

热爱水利事业是因为傅作义生在黄河之滨,青少年时期家乡的黄泛灾害,在他的心中留下了许多苦难的记忆,后来主政绥远,对水患的感受也是颇深的。所以,当上水利部长后,他认为这是实现自己多年追求“为民造福”夙愿的绝好机会,也便有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

1957年夏天,傅作义参加三门峡水电枢纽工程开工典礼后,冒着酷暑,沿黄河视察。有时晚上就露宿在黄河河滩上。因劳累过度,心脏病突发,经周总理派专家抢救,病情才有好转。他在20多年部长任期内,为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比傅作义更早出现在黄河之滨的是傅作义的父亲傅庆泰。今天,很多人都知道傅庆泰早年往返运煤于西安、潼关之间,得利甚厚,为傅家拼下了丰富的家业,使傅家家境殷实。后来,傅庆泰虽然不再亲自干运煤的营生,在家乡设立若干商号,成了荣河县有名的富户,但黄河一直流动在他的生命里。

比运煤更早的是背人,依靠的也是黄河的渡口。傅庆泰就守在黄河边,以背客人到对岸挣些脚力钱来勉强糊口。而他最终也以一种很特别的方式,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告诉了自己的儿子傅作义。

1905年,傅作义10岁,入荣河县立小学堂。1908年入运城河东中学堂。1910年,考入太原陆军小学。是年10月,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太原响应起义,担任起义军学生排排长,随起义军总司令姚以价赴娘子关抵御清兵。1912年,由太原陆军小学保送入北京清河镇第一陆军中学。

这时,傅作义在对军事产生浓厚和强烈的兴趣同时,开始在吃穿方面和那些真正有钱的富家子弟攀比起来。花钱大手大脚,不注意节省,又因为离家较远,没有监管,时间不长就将父亲傅庆泰给他的生活费全花光了。没钱了,又联系不到家人,傅作义只能伸手向同学借,并以借得20两银子勉强度日。

寒假回到家中,傅作义把借钱的事告诉了傅庆泰。傅庆泰没有责备傅作义,带傅作义到黄河边,和傅作义一起脱掉鞋袜,对傅作义说:“跟我一起下河吧!”傅作义不明白傅庆泰这是要干什么,却又不敢多嘴,见傅庆泰脱去衣服跳入河水中,自己也赶紧脱掉衣服跟着跳了进去。

结果会是什么,想都能想出来——寒冬腊月的,河水冰冷刺骨,傅作义瞬间就被冻得瑟瑟发抖。看着傅作义被冻得不成样子,傅庆泰游了过来,问傅作义:“冷吧?”傅作义拼命点头。傅庆泰说:“当年,我就是这样挣钱的!”黄河和父亲在此为傅作义上了生动的一课,让傅作义深感内疚,开始崇尚俭朴,后来被人们称为“布衣将军”。

二、妻子

傅作义一生娶过两位妻子,一位叫张金强,一位叫刘芸生。

张金强是傅作义同乡杨董村一位举人之后,和傅作义都是在黄河边长大的,比傅作义大一岁。傅作义年幼时,家人就开始为他张罗亲事,那时,傅庆泰开了商号,经营得不错,早早地给儿子提亲,图的是人财两旺的吉利。经过筛选与盘算,张金强成了再也合适不过的人选。

傅庆泰上门提亲,书香门第的张家人多少有些看不起傅家,但还是想看看未来的“女婿”是个什么样,决定做番考察。傅庆泰事先准备,找到傅作义的私塾先生周敬达,请周先生到时向张家美言几句。张家考察的人到来后,周先生如实相告,称傅作义聪明过人,学习刻苦用心,还有报国大志等等。张家人听得高兴,随后便答应了这门亲事。

1912年,17岁的傅作义与18岁的张金强结婚。婚后,傅作义入北京清河镇第一陆军中学学习,张金强在家伺候父亲,两人虽只有在学校的假期才能团聚,但非常恩爱。1915年,傅作义陆军中学毕业,升入保定军官学校,1918年毕业后,回到山西,参加阎锡山的晋军。傅作义将张金强接到太原,在夫妻团聚、生儿育女的同时,开始逐渐一路高升,由上尉营长到少校团副,再到上校团长、少将旅长、中将师长。

1928年南北统一,傅作义率第4师附炮兵团奔袭涿州,在军阀混战年代里,以不足万人的无援之师,死守涿州达百日之久。虽说部队最终出城接受奉军改编,但傅作义能攻善守的军事才能却得到军事界的公认,并使他因涿州之战一举成名。这期间,张金强除了操持家务、照顾子女,还将傅作义的家人接到身边,包括傅作义的弟弟和侄子,为忙于军务的傅作义撑起了一个温馨的家,“贤内柱”的角色让傅作义非常满意。张金强还将傅作义每次晋升的照片压在家中的玻璃板下,在一次次欣赏的同时,表达着自己对丈夫的日思夜想以及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据传,有一次,张金强去军营看望丈夫,但到了门口,哨兵怎么也不让进,和随行的人发生了争执。哨长闻讯,赶忙跑过来道歉,她不但不生气,还给了哨兵赏钱,哨长感动地说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官太太”,“像黄河水,不管流到哪里都能让人感到亮豁”。

涿州战役后不久,阎锡山任命傅作义为国民革命军第5军团总指挥兼天津警备司令。在天津,傅作义结识了刘芸生,又结了一次婚,并在其后和这位妻子长久地生活在一起,感情十分融洽。张金强虽说对丈夫新的婚姻选择多少有些不满,但她并没有因此而被过分冷落,结发妻子名分依然没变。在旧时代,达官贵人、将校之家出现这样的婚姻结构,应该说不算特别。

只是因为不经常和傅作义生活在一起,张金强必须承担起独自抚养子女的义务。

刘芸生虽然没有能够和傅作义一起在山西黄河边长大,但依然是一位柔情似水、贤惠能干的女子。她1910年6月出生在天津,父亲是商会的一名商人。与傅作义结婚后,便开始了一个温柔女子对于将军的陪伴和支持。抗日战争期间,傅作义先后率部参加了忻口会战、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战斗。刘芸生率领女子战地慰问救护团奔赴前线,慰劳抗日将士,抢救伤员,积极支持抗战。北平和平解放前,她与子女被国民党作为人质,远离丈夫赴重庆。北平和平解放后,才在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率子女远赴香港,从海上辗转回到北京。

刘芸生(左)晚年照片

新中国成立后,刘芸生参加了由原国民党知名人士的夫人组成夫人支部,认真学习时事政治,并通过捐钱捐物、赶制绢花等活动积极支持抗美援朝,还协助政府开展扫盲运动、辅导夜校、帮助街道工作,积极从事关心妇女儿童事业。还曾经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和张金强一样,刘芸生从不把自己当成“官太太”,她为人谦和,崇尚节俭,在傅作义担任水利部部长的23年中,刘芸生相夫教子,默默支持丈夫为水利事业呕心沥血、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张金强也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傅作义接到了北京。傅作义在北京为她买了一座宅院,让她和子女们一起居住。后来,她一直在那里照看女儿傅冬菊的孩子,默默地,一直到去世。

三、子女

傅作义与张金强生有长女傅冬菊(据说在傅冬菊之前还有过一个男孩子,但夭折了)、次女傅西菊、儿子傅瑞元。与刘芸生生有二子四女:长子傅恒、次子傅立和女儿傅克庄、傅克诚、傅克谨、傅克莉。

傅冬菊,1924年出生在太原,又名傅冬。平津战役期间,她和父亲谈过多次,不时把解放区出版的报刊和小册子放到父亲的办公桌上。同时,还将了解到的情况,及时报告给我北平地下党组织,为解放军统帅部作出正确判断、制定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整个平津战役期间,始终工作在傅作义身边,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

北平和平解放以后,傅冬菊到天津任《进步日报》副刊编辑。1949年8月,傅冬菊参加了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参与《云南日报》的创办。1951年3月,傅冬菊被调入人民日报社,先后在记者部、文艺部工作。1982年,借调到新华社香港分社,任编辑部副主任,从事统战工作。1995年,傅冬菊在人民日报社岗位上离休。

傅冬菊和丈夫周毅之都是新闻工作者。周毅之是越南归侨、西南联合大学新闻系学生,曾任《人民日报》派驻香港新华社首席记者。他们的女儿叫晨风。

傅西菊,不详。

傅瑞元,北大毕业。1974年调回北京,在《体育报》工作,终身未娶。

傅恒、傅立和傅克庄、傅克诚、傅克谨、傅克莉6个子女均考入名校,其中4人考入北京大学,2人考入清华大学。和傅冬菊、傅瑞元一样,这6个子女虽为将门之后,但却从未炫耀与依赖过自己的家庭,始终默默地勤奋学习、工作,靠自己谱写人生、奉献社会。最值一提的是傅恒和傅克诚。

傅恒

傅恒,1929年出生于天津市,1953年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所(即今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从事催化剂剖析和表征工作。1956 年被调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曾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从事结构化学工作40余年,实现了毕生献身科研的夙愿,是我国单晶结构研究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

傅恒不仅知识渊博、治学严谨,且心胸坦荡,淡于名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品德高尚,深受人们尊敬。他忠诚于祖国的科研事业,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度的献身精神。1994年,我国晶体学会诞生时,他当选为该会首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其时,已退休多年的他,仍孜孜不倦地查阅文献资料,从未停止过学习和工作。

1997年10月,傅恒病故的前几天,因骨折住院,由于剧烈疼痛不能卧床,只能坐在椅子上进行治疗和特殊护理。组内同志去探望时,他劝走护理人员后,就与大家讨论起工作。当他用颤抖、沙哑的声音详细介绍了美国化学会志上有关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文章,并提出了他自己的见解后,剧痛让他的脸上挂满了汗珠。几天后,傅恒与世长辞,但这幕感人至深的情景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久久无法消失。

傅克诚

傅克诚,1935年生,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市政协常委、上海大学教授、东京大学工学博士、建筑学及建筑设计专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长期从事了教育工作,且成绩突出颇有能力。是建筑学方面的资深专家,有着较高的成就和地位。

此外,傅将军在老家还有很多亲人,不过都是表亲的,基本上都从事教育事业。古人说,上善若水,不难看到,在傅将军这些子女、亲人的身上,都流淌着那条曾从父辈身上流过的河,朴素却从来不缺奉献的精神和力量。

最后需要赘述的是,张金强1994年在自己百岁时去世,刘芸生2016年去世,活了106岁。古人说,道德崇高者,怀有仁爱之心,胸怀宽广的人容易长寿。她们都曾在傅将军身后默默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而傅将军曾受到过毛主席这样的高度评价:和平解放北平,宜生(傅作义字)功劳很大,人民永远不会忘掉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