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皇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傅仪个人资料介绍大全及图片 宣统皇帝

宣统皇帝

2024-03-14 08: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清代最后一位皇帝名溥仪,爱新觉罗氏。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年)正月十四日生于什刹海醇王府邸。生父为醇亲王载沣,生母苏完瓜尔佳氏。他一生几经波折,年仅4岁即被慈禧皇太后立为皇太子,在光绪皇帝逝后即帝位。   他在位3年间,由载沣任摄政王。载沣摄政期间,在政治上罢免袁世凯,成立皇族内阁,继续加强满族贵族的统治;经济上,通过买办盛宣怀大借外债,以挽救清王朝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但终究挽救不了清王朝覆灭的命运。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浪潮声中,由隆裕皇太后主持召开了御前会议,最后于1912年2月12日宣布宣统帝退位。此后,溥仪除1917年在张勋导演的复辟活动中当了13天的短命皇帝之外,大部分时间是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紫禁城内,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时期,他学习“四书”、“五经”,还请了外籍教师庄士敦讲授英文。1924年,冯玉祥利用直、奉军阀混战之机,发动“北京政变”,11月5日,将溥仪赶出了皇宫。溥仪出宫后先居住醇亲王府,后在天津张园度过了长达8年的寓公生活。这期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更由于随侍左右的清朝遗老、遗少的影响,溥仪逐渐滋生了对国民政府的刻骨仇恨,时刻梦想着复辟大清王朝,并为达到这一目的积极进行准备。1932年溥仪在日本侵略势力扶持下逃往长春,成立了伪满洲国。抗战胜利后,溥仪被苏联红军俘虏,后移送中国抚顺战犯管理所。在管理所人员的教育帮助下,溥仪对自已过去所犯的罪行有了反省和认识。他通过学习和改造,完成了从皇帝到公民的转变。1959年被中央人民政府首批特赦释放。1964年,溥仪在痛悔自己半生罪恶之余,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长篇纪传作品《我的前半生》,出版后得到了广泛好评。同年,出席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议,并当选为政协委员。   1967年,溥仪因病在北京去世,骨灰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1993年,根据其家属请求,移葬清西陵华龙陵园。爵位名。其名始于南朝末期。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宋明各代一般因袭不改。清代宗室封爵的第一级称为和硕亲王,主要用以封皇子,蒙古贵族亦有封亲王者。袁世凯(1859-1916年),字慰亭,号容庵。1898年,因出卖维新派谋杀慈禧太后的计划而获得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的信任。1901年9月,出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1912年,袁世凯利用辛亥革命所造成的大好形势,胁迫清帝退位,并以此为资本,纂夺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1913年6月,又通过非法手段成为中华民国总统。此后,袁世凯个人野心恶性膨胀,公然于1915年8月预谋在北京称帝,年号洪宪。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不满,1915年12月25日云南军队率先起兵讨袁,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袁世凯被迫取消帝位。1916年6月,袁世凯在全国一片声讨声中死去。           明代始设的中央机关。清代内阁系由关外时期的内三院所改,至康熙九年(1670年)始成定制,名义上是最高的权力机关,赞襄庶政,办理章疏等,但由于清代先后设立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等权力机关,大大削弱了其实际预政的功能。  满族,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源于女真。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今称满族)。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并先后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同年12月,孙中山回国就任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              张勋(1854-1923年),字绍轩,江西奉新人。清朝统治被推翻后,他仍忠于溥仪小朝廷,所部禁止剪发,被称为辫帅。1917年5月,他以调解政府纠纷为名,率军入京。7月1日,拥溥仪复辟。但仅仅13天后,即在全国人民的声讨声中草草收场。后移居天津。1923年,病逝于天津。            南宋(1127—1279年)及以后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论语》、《孟子》皆先秦已成书,《大学》、《中庸》摘自《礼记》。《礼记》虽为汉人编定,但其内容则采自先秦旧作,早已列为五经之一。南宋哲学家朱熹 (1130--1200年) 继承北宋程颢、程颐之理学,推崇《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并重,著有《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绍熙元年(1190年)刻书流传,名为《四书章句集注》,始确立“四书”之名称。朱熹死后,“朝廷以其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训说立于学官。”乃盛行于世,元明因之。明并定为经筵日讲之必修课程。           汉武帝于建元五年(公元前140 年)开始在朝廷设五经博士之官,以备咨询。当时的五经是指《易》、《书》、《诗》、《礼》、《春秋》。此时的《礼》指《仪礼》,后世改为《礼记》,《春秋》又合以《左传》。皆先秦儒家之经典,但均掺有汉儒推想成分。再经历代儒家注解发挥,都成为有利于封建统治的理论。其讲史的内容,多出自《通鉴纲目》、《贞观政要》及本朝的《皇明祖训》等史籍。            庄士敦(1874--1938年),英国苏格兰人,本名Johnston,Sir Reginald Fleming,中文名庄士敦,字志道,牛津大学文学硕士。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来中国,曾先后任香港总督秘书和英租界山东威海卫高级专员等职。1919年3月,经前两广总督兼直隶总督李鸿章之子李经迈推荐,由当时中国大总统徐世昌与英国公使交涉,被清皇室聘为逊帝溥仪的英文教师。授课地点在奉先殿西侧的毓庆宫。庄氏能讲一口流利的北京话,对中国历史、文学都很熟悉,曾游历中国很多名胜古迹,对中国文化怀仰慕之情。他虽是英文教师,但教给溥仪的不仅仅是英文,还介绍了很多西方文化,如英国的服饰、习俗、家具、钢琴、留声机、电影、自行车、近视眼镜等。他通过画报向溥仪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先进武器,并向溥仪介绍君主立宪制模式。溥仪深受庄士敦的影响,同时也很欣赏庄士敦,曾赐他头品顶戴、毓庆宫行走、紫禁城内赏乘二人肩舆等殊荣。庄士敦当即做了一套清朝的袍褂冠带,并穿戴拍照送给亲友。平时对溥仪每言必称皇上,开口便称陛下,俨然一中国臣民。溥仪被逐出宫后,1924年11月,庄士敦还曾协助溥仪从醇亲王府逃往日本公使馆。庄氏在中国期间,前后侍从溥仪往来于北京、天津之间共13年,对于清廷的晚景、皇室的内幕以及溥仪出宫前后的情况耳闻目睹,了解得最为详细。庄士敦于1930年返回英国。1931年他以英国一代表团成员的身份来中国时又会见了溥仪。庄士敦回国后,写作了《紫禁城的黄昏》一书,出版后轰动一时。此外还有《佛教徒的中国》、《儒教和近代中国》、《威海卫狮龙共存》及其它介绍中国情况的著作多部。1938年因病去世。冯玉祥(1882-1948年),字焕章,原名基善,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曾任北洋陆军陕西、河南督军及陆军检阅使。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将所部改组为国民军。他电邀孙中山北上,并将清废帝溥仪逐出紫禁城。1926年在五原誓师,宣布脱离北洋军阀,加入国民革命军。1927年一度附和蒋介石“清党”反共。1928年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同年亦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理事之一。后与蒋介石冲突,爆发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后赞成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独裁统治。1933年后积极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抗战胜利后,被蒋介石派出考察水利,在美国反对美国政府援蒋内战。1948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会主席。同年9月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船经黑海时不幸遇难。              佛前供器,藏文称之为“八吉祥相”。由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肠八件组成。每件供器含义不同:轮代表佛说大法圆转,万劫不息;螺代表菩萨果妙音吉祥;伞代表张弛自如,曲覆众生;盖代表遍覆三千,净一切乐;花代表出五浊世无所染;罐代表福智圆满,具完无漏;鱼代表坚固活泼,能解坏劫;肠代表回环贯彻,一切通明。因为八宝寓意吉祥,所以成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主要纹饰。            清西陵是清王朝入关后建立的第二组皇家陵墓群,位于北京以西140公里的河北省易县永宁山下,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它与河北省遵化县的清东陵分列北京左右,按“昭穆制度”安葬帝王。西陵陵圈周长200华里,内有雍正、嘉庆两朝皇帝、皇后、皇妃,道光皇帝、皇后,光绪皇帝、皇妃10座陵寝以及4座公主坟,共葬有76人。西陵墓群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反映出清代皇家陵寝的建筑规制。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TAG标签耗时:0.031093835830688 秒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