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健身相关的产业 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2024-06-07 21: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摘    要

关键词:南京市;体育产业;产业结构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分析、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体育产业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围绕体育用品、体育彩票销售、体育健身、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场馆服务和体育赞助六个领域阐述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分析,指出了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并尝试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1、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1)国外体育产业发展的环境  国外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参与型两类。时至今日,体育产业已成为世界公认的21世纪最具有活力,并具有高渗透性、交叉性、拉动性的朝阳产业,注重发展体育产业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现象。

(2)国内体育产业发展的环境  据统计,全球体育产业年增加值为8000亿美元,其中,美国年增加值达2200多亿美元,欧盟为4025亿欧元,占各自GDP的比重分别为2.34%和3%-4%,而中国体育产业年增加值仅590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仅为0.56%。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目前的体育市场容量固然微不足道,但市场潜力却不可低估。

(3)发达省份体育产业发展的环境

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环境  

    北京体育和相关产业的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超过15%,2004年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89%,体育和相关产业已经成为北京现代服务业中快速增长的产业。全市拥有各类体育设施12,106处,其中标准设施6,100处,体育设施总面积达到3,191.7万平方米。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35平方米 。

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环境

上海体育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体育市场规模扩大。竞赛表演业日趋活跃,承办国内外单项大型赛事数量位居全国前列,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上海体育事业发展带来极其难得的历史机遇;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广东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环境

     广东省体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仅广州市200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达54亿元,占广州GDP1.1%,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达12万人,体育产业成为广州极具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当前广东的经济社会背景,为建设体育强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九运会后,特别是雅典奥运会实现历史性突破后,体育事业备受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4)江苏体育产业发展的环境

截至2005年底,十运会的成功举办,全省建成全民健身中心8个、全民健身工程408个、健身点5874个,新增体育健身用地380万平方米,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达到5.58万人,全省体育人口从35%上升到42.75%。国民体质监测和体育组织网络逐步完善,环太湖体育圈、沿江体育带等体育健身品牌建设进展顺利,群众体育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苏州、无锡等沿江城市的体育产业发展处于全省重要地位。

    

2、南京市体育产业的结构

(1)外部结构:从2004年到2007年,体育产业以每年16%~18%的速度发展,增加值已占南京市GDP的0.7%。上升势头迅猛,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逐步上升。同时体育产业从业人数约12130人,占南京市从业人员数的比重约为1%,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为3.34万元,比南京市从业人员平均创造的增加值4.31万元低0.97万元,属劳动密集型行业。

(2)内部结构:体育产业产值的内部结构是指体育产业总产值在内部各分支行业中的分配比例,是衡量体育产业内部结构是否协调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体育产业的特色。2004年南京市体育产业总产值中,本体产业中体育健身休闲比重较小,其中公共体育(包括竞赛表演)的比重较大,与西方体育产业发达国家本体产业主导地位的情况形成对比,除了政府参与的因素外,南京市体育产业主要是以体育相关产业和外围产业为支柱。本体产业体育健身休闲所占比重过小,明显反映出南京市体育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性。

(3)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结构:产业经济学理论表明: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一般包括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从需求结构来看,包括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个人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南京市文体产业的产值是逐年稳步上升的,而其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也从1991年的不到2%逐年上升,1999年以后升至3%并基本保持在3%到3.5%之间。这个比重值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稍低了些(国外该比重一般为6%~8%),但南京市体育产业的产业发展趋势总体上还是正常的,未来增长的潜力较大。

(4)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对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通常的标准有:是否适应体育市场需求的变化,体育产业内各部门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以及能否合理并有效地利用体育资源。主要从南京市体育市场需求角度的变化、体育产业内各部门之间的比例是否协调和能否合理和有效地利用体育资源三各角度来看:目前南京市体育产业从充分利用体育资源角度看是合理的。南京市体育产业内部结构中,体育健身休闲所占比重较小,应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休闲。南京市体育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向应当是进一步软化结构,大力发展竞赛表演、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健身休闲、体育彩票销售等行业。

3、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分析

    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六个方面:即体育用品业、体育彩票销售业、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场馆服务和体育赞助业。

(1)体育用品业:  体育用品发展较快,但本土品牌建设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中,体育用品制造比体育用品销售创造了更多的增加值。

(2)体育彩票销售业:体育彩票销售发展状况较好,2007年,江苏省体育彩票共销售43.4亿元,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其中南京市销售5.8亿元,在全省排名第三。截止2007年底,江苏体育彩票销售站点6044个,管理和销售人员约11000人,其中,南京市体育彩票销售站点778个,约占12.87%,管理和销售人员约1300人,约占11.92%。

(3)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健身休闲业经过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缓慢发展阶段和90中后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南京市已具有各类健身俱乐部、健身会所160家,体育健身休闲业已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投资主体并存,高、中、低档健身休闲产品并存的市场格局。大众普及性项目主要有游泳、羽毛球、乒乓球、太极拳、瑜伽、健身操等,其所占的比例也最高,为81%;中高端项目主要有网球、高尔夫、马术等所占的比例约为14%;极限项目和时尚项目主要有汽摩、热气球、滑翔伞、攀岩、轮滑、电子竞技等所占的比例约为5%。

(4)体育竞赛表演业:近五年,南京市组织国际、全国、省级赛事约占全省的58%,使江苏成为全国体育竞赛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而且,承办比赛呈现出规格高、水平高、规模大等特点,如:2005年成功举办的十运会。体育竞赛表演主要涉及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和棋牌等,如图11所示,其分布比例篮球、排球和足球约占41%,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和棋牌约占35%,其它项目约占24%。从市场化的角度看,南京市的体育竞赛表演业尚处于发育阶段,赛事资源主要是集中在十运会期间,十运会后的赛事举办明显较少。

(5)体育场馆服务业:第五次体育场馆普查的资料显示,全市共有体育场馆5018个。主要有多功能综合体育场馆、单项目功能体育馆两种类型。其中多功能综合体育馆占多数, 主要分布在校园体育场馆、奥体中心以及各区体育场馆;单项目体育场馆主要分布在各居民小区的体育场馆。近年伴随着南京市新建场馆绝对数量的增加,其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仍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6)体育赞助业:体育赞助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仅以十运会南京体育赞助总额达4.8亿,其中赞助性广告的收入超过了4亿元。体育赞助主要以资金为主,实物和技术等为辅。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家税收政策挫伤赞助商热情、政府管制制约市场化进程;其次是赞助地域的局限性、缺乏传统稳定的赞助商。

4、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1)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管理体制不健全:当前南京市尚未完全建立适合体育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机制、市场监管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等,相关管理机构也是疏散的。

发展进程不均衡:南京市的体育产业发展,其“十运会”前产业外部结构明显单一,其后有所调整,但成效不显著;总体的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产品相对单一,产业相互之间没有密切的横向联系,部分产业存在重复现象。

产业竞争力不强:南京市体育用品制造业急需打出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在日益扩大的体育用品消费市场占得有利位置,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最终能否创造出国际知名品牌将是南京市乃至江苏体育业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市场开发力度不不大:在现有的销售终端与投注单机的设置上,显得过于保守;在体育健身休闲方面,对健身企业税费优惠的需求始终没有付诸行动;在体育场馆服务方面,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问题。

产业经营与管理人才选用机制不活:受目前国内体育人才市场的大环境影响,没有建立有效的用人机制,包括南京市在内,这批人才的就业大体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法律法规不完善:南京市乃至整个江苏的体育产业法律法规不完善,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立法保障体系,在产业发展政策上,相关企业没有在允许的空间下得到更好的保护。

(2)南京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对策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从政府体育主管部门的职能改革出发,推动体育主管部门主动走向市场,从办体育转向管体育,营造南京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

实施发展扶持政策:对体育市场发展需要在体育产业政策和市场政策两个方面予以适当扶持,现有的产业发展和扶持政策相对滞后,有的已成为制约南京市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主要障碍因素。

打造知名产品品牌:体育用品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除了要在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下足工夫外,最重要的是要做品牌。

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南京市体育产业市场开发要着眼于长期的发展,作全盘考虑。

激活体育产业人才评聘机制:在体育产业人才的选用方面,建议南京市相关企业和体育管理机构要尽快建立有效的人才评聘机制,适度建立体育产业人才合理流动的平台,是体育产业人才合理流动的根本保障。

加强立法监控:体育产业需要有各项法律规范的保障,没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机制,发展体育产业就没有延续性。

(原文下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