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丨知行合一的深度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做到知行合一有多难 王阳明心学丨知行合一的深度解读

王阳明心学丨知行合一的深度解读

2024-04-17 05: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现实中知行合一这个概念似乎早就被用烂了,但是真正理解过原文的人却很少。大众普遍理解的知行合一就是知道了某一个道理然后去做。其实这样理解也没什么问题,毕竟结果是好的,因为落实到了实践上。但是这个理解离真正的含义还差得很远,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四大哲学命题之一,这四个哲学命题分别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万物一体

《传习录》原文中所阐述的知行合一并不仅仅是“知道了就去做”这么简单。知行合一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在《传习录·徐爱录》中看到阳明先生所做的类比,这段话用来解释知行合一再好不过。

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就像喜欢美色和厌恶臭味一样。看到美色是知,喜好美色是行,在看到美色的同时就已经喜欢上了,而不是看到后才又起了一个心思去喜欢它。

闻到臭味是知,厌恶臭味是行,在闻到那臭味的同时就已经厌恶它了,而不是闻到之后又起了个心思去厌恶它。

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

再比如说,我们知道疼痛这件事,一定是自己已经亲身感受到了疼痛,才会知道什么叫疼痛;知道寒冷,一定是因为自己身体已经感到寒冷了,才知道什么叫寒冷;知道饥饿,一定是因为自己已经深深切切地感受到了饥饿,才知道饥饿是什么滋味。知和行怎么能分开呢?这才是知和行的本意,知和行之间不会有任何私心杂欲去阻断和蒙蔽。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只有知和行一起到达终点,那这件事情才算是完成了。

就像一个球体,一半是知,一半是行,这叫一体两面,当这个球开始滚动的时候,知和行也就开始同时滚动。

这就意味着:真正的知,必然伴随着行动。既知必行,既行必知,一体两面,不可分割。所以有时候你不行动,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你行动力差,而是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

知行合一是一种圆融的,随心所欲的,由潜意识发动的,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便呈现的行为状态。

王阳明的心学,成功地论证了潜意识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有感知世界的器官:眼、耳、鼻、舌、身、心。

这六个器官,综合起来就是人类的感性能力,感性能力是目前我们从客观世界获取信息的唯一通道。

普通人认为,一个信息通过感官传达到大脑就是知,然后再去行动便是行。

感官 → 大脑(知)→ 行动

这就是普通人所认为的知行路径,然而,大脑与行动之间却往往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早睡有益健康,这条信息在我们的大脑中,于是我们便认为自己知道了。但事实是,大多数熬夜玩手机的人都知道早睡有益健康,然而他们并不能做到早睡,这是因为他们的潜意识跳出来反对了早睡这个行为,他们内心中的私心杂念隔断了这个早睡的知和早睡的行。

王阳明认为,通过感官,信息被传达到大脑,再经由潜意识发动,最后落实到了行动上的知,才是真知。

感官 → 大脑(知)→ 潜意识(真知)→ 行动

这个知行路径是瞬间发生,一气呵成的,中间不会发生阻断,想法和行动之间,没有时间差。

信息仅仅入脑了还不能成为知,只有把信息内化到了潜意识里才是真正的知,因为潜意识不会停留,潜意识没有时间差,潜意识始终伴随着行动。

就像我们一想到早睡有益健康这个信息的时候,便马上关灯闭眼准备入睡,知和行之间没有片刻的停留,这才叫真的知道了。

同样的,把知和行反过来论证也是成立的。我们必然是身体先开始痛了,我们才有痛这个知,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痛,假如别人身上痛了,他告诉我他哪里受伤了,而且很痛,我能感受到他的痛吗?虽然我已经知道了他很痛这个信息,但这不是真正的知,因为这个痛感没有体现在我自己身上;假如我从来不早睡,那即使我知道早睡有益健康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和我有关系吗?

没有落实到行动上的知,就不是知,还不如不知。这就是所谓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天下人皆知孝之理,却没有孝之心,天下人都知道孝敬父母是正确的,但是真正孝敬的人又有多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些道理并没有内化到我们的潜意识中,这些道理没有在我们的生命中形成没有时间差的行动。

其实知行合一没有那么遥不可及,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经历着知行合一。

当我们举起筷子夹菜的时候,我们必然深知如何使用筷子,所以可以直接发动夹菜这个动作;当我们骑自行车的时候,遇到弯道我们不需要思考便可以直接拐弯,因为我们深知拐弯需要转动方向盘。

诸如此类的知才是真知,因为行动紧随其后,知始行成,一体两面,相生相随。

又比如足球运动员,足球场上的情形是瞬息万变的,很多时候容不得你有半点思考的空间,因为球已经劈头盖脸地朝你飞过来了,于是足球运动员们通过后天的不懈努力,让自己的动作行云流水,唯快不破,这便是一种知行合一的状态,因为对于这项运动他所熟知的每个动作都已经融入了潜意识,形成了身体的肌肉记忆,不需要思考。

关于知行合一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考《庄子·内篇·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这个庖丁是一个人的名字,解牛就是把一整头牛骨肉分解开来,庖丁在解牛的时候,他的刀刃从来都是游离在肉和骨头相连的缝隙之中。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骨肉相连的地方是有间隙的,而刀刃是没有厚度的,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用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尚有间隙的关节处,这就叫游刃有余。

所以庖丁的刀用了19年还像刚刚从磨刀石上磨好一样锋利。

庖丁还说“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意思就是解牛的时候用心神来领会而不是用眼睛看,即使感官停息了而精神依旧在引领着身体行事。

这就是一种知行合一,体现在了庖丁的刀法上。

以上只是在技艺上的知行合一,还有道德层面的知行合一

当一个人不断按照仁义的标准去行事,反复实践,反复自我迭代,待到量变引起质变之时,你就会涌现出一种新的能量,所有的道德标准都会被内化到你的潜意识中,变成你的肌肉记忆,此时的你用孟子的话说就是浩然之气充于一身。

这种状态,可以让你在面临任何选择的时候,电光火石之间便做出最合理的判断,行云流水,坦坦荡荡,并且不会逾越规矩。

试想一下,存活在这个世界上,面对任何复杂问题,你所发起的每一个选择和动作都是合乎道的标准动作,这不正是人类的极致状态吗?

这种状态叫“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70岁的时候达到了这种状态,王阳明为之命名为“知行合一”,庄子把它描述为“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类是伟大的,竟有资格和道、天、地并立,这正是因为人类可以达成知行合一的极致状态。

那怎么样才能达到呢?

我的建议是:竭尽所能,不断地缩小我们的想法和行动之间的时间差。

当然,我们的想法是需要有参照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良知

我将更多的内容放在了公众号:丛阳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