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翱提出的“性善情恶”是什么意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修养性情什么意思 李翱提出的“性善情恶”是什么意思?

李翱提出的“性善情恶”是什么意思?

2024-07-06 17: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李翱字习之,曾师从韩愈学古文,又是韩愈的侄女婿,他协助韩愈推进古文运动,与韩愈亦师亦友,人称“韩李”。

  

  在李翱的时代,佛道二教实力强大,儒学没落,李翱与韩愈一样,以弘扬儒学为己任。

  李翱在儒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试图重建儒家的心性理论。

  心性理论是思孟一系儒学的核心,韩愈虽然很重视孟子的思想,但是对于心性的看法与孟子不一样,“孟子道性善”,韩愈却认同董仲舒的说法,认为性有三品,上品有善,中品可以向善,下品不善,这与“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教训相悖。

  

  在《复性书》中,李翱为了解决韩愈学说中存在的理论问题,提出了“性善情恶”之说。

  他坚持性善说,主张恶的出现是因为情的缘故。

  李翱认为,性与情两者不可相离,但性是根本的,性是情的根据,情是性的表现。

  “性与情不相无也。虽然,无性则情无所生矣。是情由性而生,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

  

  就善恶而言,性是善的根源,情是恶的根源。

  “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

  意思是说,人性本无差别,都是善的,这是人可成为圣人的根据。而人之所以会流于不善,是因为情扰乱了性。

  

  按照这种说法,圣人与常人的区别就在于“情”上。

  圣人也有情,但圣人的境界是“寂然不动,广大清明”,所以“虽有情也,未尝有情也”;常人则是沉溺于情而不知本性。

  李翱认为,人如果能够灭息邪妄之情,性的本质就可以恢复,这就是“复性”说。

  李翱“复性”说的要点是:为了恢复本性之善,必须“灭情”。

  复性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弗虑弗思”,二是“动静皆离”;简单地说前者是要求心灵不与外物接触,后者是要求与外物接触后保持心灵“寂然不动”的状态。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