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俗世奇人》,学写“传神”人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俗世奇人酒婆的外貌描写 品《俗世奇人》,学写“传神”人物

品《俗世奇人》,学写“传神”人物

2024-04-12 15: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记者 陆颖

写人物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在寥寥几笔中,凸显人物的性格,抓住人物特色是非常难的。比如《红楼梦》中,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王熙凤,一出场的描述就隐喻了人物在故事脉络里的走向。那么怎么写好人物呢?湘湖未来学校朴老师结合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进行讲述,通过对奇人的“透视”,写法的剖析,引导孩子如何写一个“鲜活”的人。

探寻奇人“奇来历”,

剖析奇人“奇技艺”

要写奇人,首先要学会识人。什么样的人才是奇人?用舌头画画,用喷嚏喷墨,一根细线能钓几千条鱼……这些是不是真的?朴老师一上来就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同学们哈哈大笑,都觉得这不可能是真的,而当朴老师告诉大家这些奇人都是真人真事后,小记者们的“胃口”一下子吊住了。

朴老师从“俗世奇人”这四个字入手,给孩子们讲解了什么是俗世,什么是奇人。通过《俗世奇人》作者的介绍和奇人的来历从宏观上让孩子们对这本书有大体的了解。

如何在题目上展现奇人的“奇”?“刷子李,你猜奇在哪里?酒婆又擅长什么?”朴老师引导着孩子们从题目上去解读奇人的“技艺”。

比如,《刷子李》这篇文章是怎么写活一个人的?朴老师截取了文章的核心片段,从刷子李别具一格的行头和干活的奇规矩两个问题入手,凸显了人物的“奇”,同时指出故事重要线索人物——曹小三,从他对师傅技艺的怀疑到亲自印证,将“奇”字写到拍案叫绝。这篇文章从曹小三的表现,侧面写出了刷子李的奇。文章以欲扬先抑的方式层层推进,步步抖包袱,将奇字写实、写活。

随后,朴老师又给孩子们讲解了《泥人张》和《张大力》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让孩子们了解了如何抓住人物特点,抓取典型故事,让读者对人物特征“过目不忘”。

如何撰写身边的“俗世奇人”

朴老师以一位五年级学生的文章——《糖人张》为例,从糖人张如何将一块麦芽糖通过“拉”“吹”“捏”变成一条龙的过程进行分析,告诉同学们写作时需要抓取典型事例,加入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运用特写镜头凸显人物特点。

如何去描写身边的“俗世奇人”?朴老师抛砖引玉,这个人可以是飞毛腿,可以是小书虫,抑或是幽默大王。现场同学们还动笔练一练,给文章起一个与人物特质相吻合的有趣题目,抓住具体事例刻画人物特点,描写事例时加入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运用对比、夸张、欲扬先抑等表达方法,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人物“鲜活”起来。孩子们完成后,朴老师邀请了几位同学上台分享,说一说自己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同时予以现场点评和指导。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人物描写的理解,激发了阅读兴趣,也提升了写作技巧。很多同学兴趣盎然,纷纷表示回去就要好好读一读《俗世奇人》这本书。俗世不“俗”,人间自有真情;奇人真“奇”,凡人创造奇迹。让我们一起阅读经典,用心去体悟这神奇的世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