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信讲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俄国建国初期是哪个年代 钢信讲述

钢信讲述

2023-05-20 19: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几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的工业进程都是从大炼钢铁开始的,没有钢铁就没有其它工业产品,就没有高楼大厦,就没有枪炮车船, 在国民经济中钢铁工业如同一切工业之母直接决定了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基础,即便是在已经经历了工业化过程正在向新型工业化方面发展的发达国家,钢铁工业尤其高端钢铁工业仍然是其工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

建国初期,在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我们钢铁人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之路,为如今的世界第一钢铁生产及消费大国奠定坚实基础。

01

第一炉钢水(鞍钢)

1949年,与建国同时起步的鞍钢,在被称为“只能种高粱”的鞍钢旧厂恢复生产。经过大规模修复设备,1949年4月25日,鞍钢第一炼钢厂2号平炉炼出了第一炉钢水,至此我国“有铁无钢”的历史宣告结束,鞍钢成为我国第一个钢铁生产基地。

02

第一炉铁水(首钢)

1949年6月24日晚10点,首钢一号高炉修复告捷,厂里连夜举行了隆重的开炉典礼;6月27日,第一炉铁水作为我国诞生的贺礼,从2号高炉流出,像一条金色的火龙,欢快地奔向铸铁场。自此,中国钢铁工业正在经历着从无到有的转变,从这里奔涌而出的第一炉铁水,恰如一个开闸的源头,贯通了新中国奔腾不息的钢铁洪流,为我国汽车、飞机、武器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成为全国重工业发展的基础。

03

第一炉不锈钢(太钢)

1952年,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太钢电炉车间投产,着手试炼不锈钢。同年9月,太钢采用氧化法炼出我国第一炉不锈钢(牌号2Cr13)。随即太钢人用这第一炉不锈钢制作了一个高约20厘米的不锈钢宝塔,送往北京报喜。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不锈钢宝塔随后即被送往前线展出,我国成功冶炼出不锈钢的喜讯,极大鼓舞了前线志愿军将士的士气。

04

第一根无缝管(鞍钢)

1953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根无缝管在鞍钢无缝钢管厂顺利下线。从此打破了西方敌对国家对我们实行的经济封锁和禁运,有了自己的工业血管。1953年12月26日,工人们从鞍钢生产的第一根无缝钢管上切下了长20厘米的一段,派专人送到北京报喜,当时国家领导人给鞍钢全体职工复信祝贺:“鞍钢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和第七号高炉的提前完成建设工程并开始生产,是1953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巨大事件。”

05

第一炉铬不锈钢(抚顺特钢)

1954年9月10日,抚顺特钢试炼我国第一炉铬不锈钢成功。这次试炼成功,主要是应用了氧气吹炼和助熔,缩短了冶炼时间,提高了冶炼温度,应用氧气炼钢,在当时的全国特钢厂中还是首次。此次试炼成功为电炉炼钢工艺带来了根本性的改革,对合理利用合金返回钢、扩大冶炼品种,特别是高合金钢和低碳不锈钢的冶炼,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06

第一炉高温合金(抚顺特钢)

1956年初,我国大力发展航空工业,急需国产的高温合金替代进口材料用于制造飞机涡轮发动机。在前苏联专家和国内专家的指导下,抚顺特钢选择GH3030作为第一个高温合金的试炼品种。1956年3月26日,抚顺特钢(现属于东北特钢集团)成功冶炼出新中国第一炉高温合金GH3030。

第一炉高温合金GH3030的冶炼成功从此拉开了我国高温合金产业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仿制到独立创新的发展序幕。

07

新中国第一批精密合金产品(大连钢厂)

为了打破国外封锁,大连钢厂从1958年开始,成立了精密合金研制小组。当年就生产出15公斤、3个牌号的软磁合金、膨胀合金带。截止到1960年初,大连钢厂共仿制和研制出11个牌号的精密合金成品带1500公斤,填补了我国精密合金的空白。

第一批精密合金产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精密合金生产走上了新的道路,摆脱了我国所用的精密合金完全靠从日本、苏联、西德等国家进口的局面。

08

第一炉稀土硅铁合金(包钢)

上世纪50年代末,包钢建设正值高潮时期,许多厂矿陆续投建。一号高炉投产后,包钢即着手生产稀土产品,开发新科技生产项目。1959年12月30日15时07分,第二选矿厂(包钢稀土一厂)用反射炉正式试炼出第一炉稀土硅铁合金。

国内第一炉稀土硅铁合金的试炼成功标志着包钢稀土产业发展就此发端,也打开了我国稀土工业发展的大门。

09

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首钢)

1964年12月24日,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在首钢诞生。这是我国在没有从国外引进任何软件、硬件的情况下,自主建设的当时最先进的炼钢转炉。氧气顶吹转炉是炼钢生产发展的方向,在同样的规模和条件下,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都要比平炉下降1/3以上,揭开了我国转炉炼钢的新篇章。

10

第一根钢轨(重钢)

1950年5月10日,重钢工程师潘继庆、金石声、邹承祖等人依据英制资料,以6400匹马力蒸汽机为动力机,利用1938年从汉阳铁厂迁来的800毫米轧机,在加工修补的旧辊上,用自炼的小钢锭,试制轧出85磅每码重轨。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成功轧制出的第一根钢轨。

11

第一卷冷轧薄板(鞍钢)

1960年5月4日,鞍钢冷轧薄板厂轧制出新中国第一卷冷轧薄板。鞍钢股份冷轧厂始建于1960年,是新中国冷轧板生产的摇篮和诞生地。

12

第一批造币钢(宝钢)

1992年,宝钢试轧出第一批造币钢,结束了中国只能用进口钢材铸造硬币的历史。1994年,宝钢开始为上海造币厂大批量供应造币钢,并不断精益求精,完全替代了进口。宝钢是中国一元硬币造币钢标准的制定者,也是中国一元硬币造币钢的唯一供应商。造币钢难点在于,你拿到的每一个硬币没有斜面,基本上是平的。要求一米多宽的板子,它的厚度要均匀。一元硬币作为“共和国名片”,为维护国家货币的尊严要求,每一枚硬币的直径、厚度、重量都必须“分毫不差”。

13

第一个840毫米车轮(马钢)

1964年7月29日,我国第一个直径840毫米辗钢整体车轮成功轧制,结束了我国车轮轮箍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车轮轮箍工程与大庆油田、万吨水压机、原子弹并称为当时我国工业战线的四大成就。

14

第一批汽车板(宝钢)

1990年7月21日,宝钢试生产出轿车用冷轧O5钢板,成为国内第一家能生产轿车用冷轧板的钢铁企业。

15

第一代枪钢(本钢)

本钢一钢厂造出新中国第一块枪钢,使我国甩掉了万国枪的帽子。1950年6月,本钢第一次生产镍铬枪钢RS5,分别供给106厂制造手枪和五一兵工厂制造冲锋枪。此后,为国防急需又研制成功了50A,50特型钢材。1954年5月本钢与626厂共同制定了枪钢专用标准。

16

第一代硅钢(武钢)

武钢是中国第一代冷轧硅钢产品的专业生产厂,国家硅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武钢。硅钢有钢铁艺术品之称,而取向硅钢则是精品中的“工艺之花”,其生产技术代表着冶金行业最高水平。武钢的高牌号无取向硅钢50W250成功应用于三峡工程700MW水轮发电机组,实现了国产硅钢在三峡大发电机应用“零”的突破,也彻底改变了国家相关战略行业长期受国外垄断企业“卡脖子”的命运。

从过去到未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走向胜利的必然之路!我们一直都是帝国主义列强封锁、敌对的目标,正像任正非说的,“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

编辑:王沛烜 责编:程鹏 审核:郭颖鹏

声明:本文部分文字、图片摘自网络;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如标错来源或侵权,请跟我们联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