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升级 索尼FE 24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佳能ef2470重量 全面升级 索尼FE 24

全面升级 索尼FE 24

2023-11-27 23: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索尼多年来秉承“同一卡口”的镜头设计理念,让索尼微单用户能够享受到所有的E卡口镜头带来的拍摄便利。而其中最顶级的G大师系列也是最值得期待的,索尼前不久正式发布了全新的FE 24-70mm F2.8 GM II,这也是继FE 70-200mm F2.8 GM OSS II后,又一支升级到第二代的“大三元”G大师镜头。它的前任FE 24-70mm F2.8 GM诞生于2016年,索尼全幅微单用户一直在期待第二代产品的问世。时隔多年,新品终于登场。它进一步提高分辨率并缩小体积,改善视频拍摄性能。是全面满足视频及照片拍摄需求的高级标准变焦镜头。

镜头主要特点

1 采用全新光学设计,提高成像分辨率

2 内置4个XD对焦马达,对焦速度更快

3 镜头比上一代重量减轻20%,体积缩小18%

4 具备出色最近对焦距离

5 视频拍摄优化

  下面首先通过参数对比来了解一下新镜头与上一代产品的区别:

外观设计

  FE 24-70mm F2.8 GM II的外形体积长度为119.9mm,重量为695克。相对于第一代产品,很明显这支镜头进行了大幅度的轻量化设计,整体秀气很多。特别是重量更加友好,很适合户外摄影师以及视频工作者长时间使用。

  与第一代镜头对比,体积有明显优势

  与第一代镜头对比,体积有明显优势

  镜头配备了AF/MF切换开关和一个对焦锁定按钮,另外G大师熟悉的橙色G标识依然非常醒目。

  作为视频及照片拍摄优化,镜头搭配独立光圈环。可直接调整所需的光圈数值,也能选择A档,通过机身控制光圈调节,灵活方便。

  为了迎合视频摄影师的工作习惯,使用镜头上的无级光圈点按开关(CLICK ON/OFF)就可以方便的实现光圈环的无级调节操作。

  另外镜头还可打开光圈锁定按钮(IRIS LOCK),当用户使用镜头的A档拍摄视频时,防止在工作中误碰造成失误。

  在FE 24-70mm F2.8 GM II上还首次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变焦平滑度调节器,它可以调节变焦环的阻尼,以满足拍摄时对变焦的操控需要。

  镜头前端的滤镜口径为82mm,可直接使用圆形滤光镜片拍摄。

  镜头附送了莲花瓣遮光罩,在遮光罩前端还具备滤镜窗,方便用户在不拆下遮光罩的情况下调节圆形滤镜。

本次测评笔者全程使用了索尼A7RM4机身,以下是实拍上机图:

光学结构

  FE 24-70mm F2.8 GM II 采用了15组20片的复杂光学结构,其中包含了5枚非球面镜片(包括2枚XA超级非球面镜片),同时还采用了2枚ED(低色散)和2枚Super ED(超低色散)玻璃镜片。当然作为G大师系列大三元镜头拥有这样的强大配置也是理所当然的。非球面+低色散的组合既能控制色散、畸变、又能校正像差提高成像分辨率。

MTF曲线

  从官方MTF曲线图上看,FE 24-70mm F2.8 GM II比上一代FE 24-70mm F2.8 GM成像分辨率有所加强,特别是最大光圈F2.8的中心锐度表现更好。70mm的提升尤为明显,无论中心还是边缘锐度完全超越前作。

成像性能测试

  作为新一代“大三元”里的标准变焦镜头,FE 24-70mm F2.8 GM II的实际成像表现是很多人都非常关注的。下面通过实拍对它的锐度、色散、暗角、畸变、星芒等进行详细测试。(全部测试使用索尼A7RM4机身,为了更客观公正的测试,因此机身内所有镜头校正功能均全部设置为关闭)

1 锐度测试

  锐度测试中,笔者选择无限远距离进行锐度测试,看看与官方MTF表现是否一致, RAW后期转JPG对红框处进行100%放大。(图左为画面中心位置,图右为边缘位置)

  24mm端

测试原图

测试原图

光圈F2.8

光圈F2.8

光圈F4

光圈F4

光圈F5.6

光圈F5.6

光圈F8

光圈F8

光圈F11

光圈F11

光圈F16

光圈F16

光圈F22

光圈F22

  24mm端最大光圈F2.8的中心锐度是比较出色的,但边缘锐度略弱一些。光圈缩小一档至F4后,边缘锐度有了一定的改善。从光圈F5.6开始,中心锐度继续略有提高,边缘锐度则有了明显的进步。笔者认为F5.6-F8光圈是该焦段的最佳成像光圈,中心和边缘锐度差距不大。从光圈F11开始,中心锐度有了轻微下降。光圈F16画面整体锐度开始下跌。

  70mm端

测试原图

测试原图

光圈F2.8

光圈F2.8

光圈F4

光圈F4

光圈F5.6

光圈F5.6

光圈F8

光圈F8

光圈F11

光圈F11

光圈F16

光圈F16

光圈F22

光圈F22

  70mm端锐度表现整体更加出色,最大光圈F2.8时,中心锐度相当清晰。虽然边缘锐度稍弱,但差距很小,也是完全可用的。F2.8-F4光圈的锐度表现一致,从F5.6开始,中心和边缘锐度都开始提升,F5.6-F8是70mm端最佳成像光圈。从光圈F11开始,边缘锐度轻微下降,光圈F16中心锐度也开始下跌。

  这支全新的“大三元”标变的成像锐度可圈可点,其画面中心表现优异,最大光圈可以放心使用。相对于第一代镜头,它的70mm端提升最为明显。在与A7RM4搭配后,可以完全发挥出6100万像素传感器的高分辨率特性。

2 眩光测试

  24mm端

光圈F2.8

光圈F2.8

光圈F11

光圈F11

  70mm端

光圈F2.8

光圈F2.8

光圈F11

光圈F11

  镜头24mm焦距的眩光表现尚可,仅在F2.8光圈出现了不太明显的鬼影,F11后衍射加剧,但鬼影控制也算不错。70mm端的F2.8光圈也出现了一定鬼影,眩光相对比24mm更大,缩小光圈F11后鬼影可基本消除。

3 色差测试

  24mm端

(光圈从左之右分别为:F2.8、F4、F5.6、F8)

(光圈从左之右分别为:F2.8、F4、F5.6、F8)

  70mm端

(光圈从左之右分别为:F2.8、F4、F5.6、F8)

(光圈从左之右分别为:F2.8、F4、F5.6、F8)

  在这种强逆光金属反光的场景下,该镜头仅出现了非常轻微的紫边。内置的ED(低色散)以及Super ED(超低色散)特殊镜片起到了显著作用。

4 暗角测试

  24mm端

光圈F2.8

光圈F2.8

光圈F4

光圈F4

光圈F5.6

光圈F5.6

光圈F8

光圈F8

  在24mm端最大光圈F2.8时,画面中有一定的暗角出现。当缩小光圈后,暗角开始下降,光圈F5.6后就比较轻微了。

  70mm端

光圈F2.8

光圈F2.8

光圈F4

光圈F4

光圈F5.6

光圈F5.6

光圈F8

光圈F8

  70mm端暗角表现要优于24mm端,最大光圈F2.8画面边角失光就比较轻微,从光圈F4开始,暗角就比较微弱了,F5.6左右可基本消除。

  当开启机身内阴影补偿后,即使使用F2.8光圈也会有不错的校正效果,暗角明显减弱。(图左为关闭阴影补偿,图右为开启阴影补偿)

24mm端

24mm端

70mm端

70mm端

5 畸变测试

  下面通过实拍显示一下FE 24-70mm F2.8 GM II的畸变控制表现,笔者分别开启机身的失真校正及关闭失真校正进行直观的对比:

24mm端

失真校正关闭

失真校正关闭

失真校正开启

失真校正开启

70mm端

失真校正关闭

失真校正关闭

失真校正开启

失真校正开启

  24mm端关闭失真校正后。画面有轻微的桶形畸变,开启校正后有了不错的好转。而70mm端关闭校正会有一定的枕形畸变,开启校正后画面几乎没有变形存在。

6 虚化测试

  FE 24-70mm F2.8 GM II的最近对焦也有了进一步改善,在24mm端最近可达到0.21米,70mm端最近对焦距离可达0.3米,最大放大倍率为0.32倍。因此它拥有了较好的近摄能力,拍一些静物花草更有优势。利用其近摄能力也可得到柔美的焦外虚化效果,请看下面的实拍样片:

  24mm端

光圈F2.8

光圈F2.8

光圈F4

光圈F4

光圈F5.6

光圈F5.6

光圈F8

光圈F8

  在较近的拍摄距离上,即使是24mm这样的广角依然能够得到不错的背景虚化,最大光圈F2.8虚化最好,光圈F4也能接受。从F5.6开始虚化逐渐减弱。

  70mm端

光圈F2.8

光圈F2.8

光圈F4

光圈F4

光圈F5.6

光圈F5.6

光圈F8

光圈F8

  很明显,70mm焦距的背景虚化更强。F2.8光圈的焦外非常柔和,即使缩小光圈到F4后,虚化效果还是很漂亮的。

7 星芒测试

  FE 24-70mm F2.8 GM II使用了11片圆形光圈叶片,我们依然通过实拍来展示一下在小光圈F11时它的星芒效果:

24mm端

24mm端

70mm端

70mm端

  24mm广角的星芒效果是比较正常的,由于采用11片光圈,因此可以得到22条较长星芒线,比较适合拍摄夜景。70mm长焦端的星芒效果也还不错。

8 口径蚀测试

  口径蚀是一种影响到背景虚化的现象,镜头边缘的部分由于光线与光圈叶片存在一定的角度,这样入射光可能会被遮挡,造成画面会出现变形的虚化光斑。往往镜头光圈口径越大,口径蚀现象就会越明显。

  来看看光圈在F2.8时,它的焦外口径蚀表现如何:

24mm端

24mm端

70mm端

70mm端

  使用F2.8大光圈后,24mm和70mm端画面中心位置的点光源还原较好,能够保持较圆的状态。相对来说,24mm端边缘位置会出现一定的变形,70mm端边缘要好一些,不过测试图中均出现了较为轻微的“洋葱圈”现象。

9 对焦性能

  FE 24-70mm F2.8 GM II镜头的对焦性能也得到了升级,首先它内置了4个XD线性马达,提供了出色的快速对焦响应以及安静的对焦声音。另外镜头还采用了浮动对焦设计,让镜头无论是拍摄视频还是照片都具备强大对焦速度。

测评样片

测评总结

  FE 24-70mm F2.8 GM II是第二支更新的“大三元”G大师镜头,作为等待多年的索尼全画幅拳头产品,它也被很多用户寄予厚望。从实际的测试情况看,它的成像分辨率、体积、操控、对焦等多方面都比第一代产品有较大提升。尤其针对视频拍摄优化也是索尼重点考虑的,因此这支新一代大三元标变就是为视频工作者以及摄影师所量身打造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