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反时代m43已死?om1和佳能r3打鸟对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佳能5d2机身重量 无反时代m43已死?om1和佳能r3打鸟对比

无反时代m43已死?om1和佳能r3打鸟对比

#无反时代m43已死?om1和佳能r3打鸟对比|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进入无反时代,全画幅相机和镜头重量大大减轻,搭配机身防抖,加之佳能也推出了预拍摄功能,不少摄影者觉得m43在生态领域几乎毫无优势,下午忙完正好有空,带着r3搭配rf100-400、奥之心om1搭配40-150pro去拍鸽子实地测试。

(测试环境:鸽山,距离拍摄地点大概十米,本文非鸟照的对比图均为手机拍照,方便第一,素质有限,下不复述)

机身r3无疑是目前全画幅高感第一,正好可以满足不少人认为的全画幅对m43高感天生强两档优势;而镜头rf100-400和40-150pro二手价格差不多,rf100-400光圈长焦端为F8,40-150pro按照等效党推算全程等于F5.6,最多一档光圈差靠r3的机身差异应该足以抹平,两个搭配对比应该算恰当。

(40-150pro内对焦内变焦,和rf100-400收纳长度基本持平)

首先,握持感而言,40-150pro完胜。作为一名买齐了各家旗舰的爱好者表示,奥林巴斯pro的做工和手感是数一数二的,极其精致,蓝丝带搭配金属机身,760多克,抚摸感极佳;rf100-400重635克,但是塑料感很重,虽然只比40-150pro轻了130克不到,但明显感觉轻得多,可能是r3机身重量的衬托。

(展开状态,rf100-400明显长出许多,不过很轻)

其次,对焦上。r3调整为连拍+,识别主体为鸟类,伺服自动对焦;om1为静音连拍,动体追踪模式,识别主体为鸟类。因为没带录机没有录制机内画面,先说结论,om1对鸟类识别比r3明显快一点,当然r3也不差,之前有拍球赛时说过,r3对人的识别感觉比om1更快,识别速度算打平,识别能力都算强。

重头戏画质。首先拍鸟,特别是鸽子这种非常好动的鸟,快门速度经过我多次测试400分之一能拍清楚的底线要求了,拍飞版的鸟1000分之一也不少见,这里rf100-400的光圈问题就暴露无遗。

rf100-400长焦为F8,其实到155mm就缩减F7.1,250mm就是F8,那相对于40-150pro全程恒定F2.8,250mm开始等于缩减了F4、F5.6、F8三当光圈,也就是说,要大三档iso情况下快门速度才能持平。

下午是阴天,r3要保持400-500分之一秒的快门速度,iso需要4000-5000,而om1只需要400。让我们换算一下,400一档、800一档、1600一档、3200一档、6400一档。等于rf100-400同一环境下先天损失3档半左右iso(测光略有差异)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两者画质对比如何呢?先说结论,om1明显胜出,r3搭配rf100-400大图看还不错,100%下明显不如om1搭配40-150pro。以下截图均为lr导入,前期保证曝光基本准确情况下,没有经过任何后期的截图,以免有人说有后期操作。

(大图对比F9那个是lr读取问题,也不排除实际光圈更小)

来看看重头戏,边角100%截图,先看看r3的,说惨不忍睹也不为过。截图为多张照片上下左右随机截取。

而om1搭配40-150pro呢,由于40-150pro本身素质极高,加上大光圈的低iso优势,中心锐度和r3可以说持平(rf100-400中心锐度很好,绝对对得起价格),边角却能基本维持中心锐度水平,不过色彩和过渡都明显更好。有两张是手持超解析,只是测试下看看打鸟超解析是否可行,发现只要鸟不动太快还是可以成功合成的。

就拍了几百张图对比来看,om1带40-150pro打鸟是明显胜过r3带rf100-400的,所谓的两档高感优势,在实拍面前几乎是个笑话。另外我还发现很关键的一点,在高iso时,r3的动态范围迅速下滑,这个是目前所有相机通病,高iso动态范围和宽容度极速下降,以至于白鸽几乎没了细节,这里也放出大图,可以看到全图曝光是正常的,但白鸽是基本过爆了,当然如果raw拉后期应该也可以拉回不少。不过以200-400iso拍摄的om1就没完全这个问题,om1原生iso是200,等于打鸟客观就多了一档快门的画质优势。

而且40-150pro可以带增倍镜,这次快结束时也带2倍拍了会,F2.8变f5.6,画质感觉损失很小。

有的人会说,rf100-400也可以带增倍镜啊,不过F8在阴天打鸟所需的快门时已经飙到了iso4000,如果带两倍镜就F16,高感和增倍镜带来的画质损失相信会很不乐观。

还有杠精会说,rf100-400这种狗头虽然价格和40-150pro二手价格接近,但是也有对价格不敏感的,你怎么不拿rf100-500对比?

抱歉,om1还有大神器,人类光学精华300pro,这次我也带了,最后拍了一会,怎么说呢,感觉太美妙,即使加了两倍镜,画质依然让人如梦如幻。

另外说句,300pro搭配om1可是有八级防抖的,比佳能八级防抖强得完全不是一个等级,拍完我也测试了下,这会天已经暗了,还有小雾,画质不佳,主要看看防抖等级,逐级测试,在1/4秒时不稳的概率比较高了,300pro加2倍镜等效1200m,安全快门为1/1200s,这个防抖能力实在过于强大。

当然不是说佳能r3不好,相反,作为一名全修玩家买齐了各家旗舰,r3是我使用频率最高的设备,手感和操控我觉得是最好的,各方面题材都可以稳定应对,而om1在人像、视频、极限超广角的领域就差距太大。

rf100-400我觉得作为旅游设备也相当合适,轻便便宜,低iso小图画质不错。只是对比40-150pro而言,精致做工带来的抚摸感、超强三防和全程2.8大光圈的内变焦内对焦,还是差距太大了。

不要迷信全画幅,不同设备对于不同拍摄主题而言各有优势,不存在绝对的画幅鄙视,希望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拍摄题材选择合适的设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