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服饰:具有什么特点,服饰中出现的图案又有何意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佤族男士服饰 瑶族服饰:具有什么特点,服饰中出现的图案又有何意义

瑶族服饰:具有什么特点,服饰中出现的图案又有何意义

2023-10-16 06: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狗纹,往往出现在衣、裙、头巾、腰带的显著部位。多用醒目的红、白色丝线挑绣出来。形象十分简洁、干练:双耳竖起,尾巴上翘,四足作奔跑状。或几个成行,或数十个排列成阵还有两两结对、相背而连的奇特造型。

有着五彩皮毛的龙犬盘瓠是瑶族的图腾。《后汉书》记载,“有畜狗,其毛五彩,名曰盘瓠……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

在湖南长沙、江永等地的汉墓中,曾出土过“以犬耳为饰”、“下体着裙”的盘瓠铜像以及堆塑着龙犬的陶罐等盘瓠实物。

庞新民先生在《两广瑶山调查》中记录了瑶人的一种特殊装束:“女人帽之尖角,像狗之两耳,其腰间所束之白布巾,必将两端作三角形,悬于两股上侧,系狗尾之形。又男人之裹头巾,将两端悬于两耳之后,长约五六寸,亦像狗耳,男人腰带结纽于腹下,如上述垂以若干铜钱者,像狗之生殖器。”

如此打扮,皆因“瑶人相传,彼之祖先仍一狗头王,故男女之装束均像狗之意”。这些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瑶族的盘瓠图腾崇拜习俗。可见,绣在服饰上的狗纹,实际上是图腾神犬(盘瓠)的形象。

由于瑶族人民世居于大山之中,食物来源都认为是大自然的恩赐,人们感谢,所以衣服上也出现植物等纹样。

树纹

树纹,多为枝叶繁茂、高大挺拔的植物图案,常绣于衣、裤、头帕等显著部位,或单独一株,或三五成行,或排列成片

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要经济来源,采摘树的果实为食,用树木构建房屋,以树皮、树叶遮体保暖,生病之时采摘树下的药,所以对于树人们非常崇敬感谢。

用一株大树或一片茂林作代表树神。在瑶族每个定居较久的村庄旁,均保留有一株高大的古树或一片茂密的“神林”,以此来表示对林神的崇拜。

如云南河口瑶族妇女裙子上的树纹,一反树木天然本色而全绣成大红色,为的是与太阳的色彩相一致;有的大树上、下各绣一个太阳,

这正与《盘古大歌·日出早》所唱的:“日头东升松柏林……高大松柏引日行……日上松林腾天去,风摇松林引日归……”而能具有这些能力,无疑就是神话传说中的扶桑神树。

瑶族在宋之前饱受战争的侵扰,长期处于漫长艰辛的迁徙之路,使得人口一直处于减少得状态。还有,瑶族居住于高山之中,大家也知道山中多野兽,毒草以及毒物”。

生活环境十分恶劣,使人容易生病,以致死亡。小孩的夭折率更是非常高。因此,瑶人在服饰上绣人像纹、对狗纹等,希望可以人丁兴旺。

人像纹

人像纹常绣于衣襟显眼部位,俗称“人公仔”。虽已图案化,但尚能辨认人的头、身躯和四肢。大多是几个为一排,手拉着手地相连在一起,似作舞蹈状。

瑶胞刺绣“人公仔”纹样具有祈求人丁兴旺、族人平安的目的。在生活环境恶劣、小孩因体质柔弱免疫能力低,医疗也不发达在这样得情况下孩子极容易夭折。

人们在渴求生育的同时,更希望出生的孩子得到生育神的庇护,健康长大成人。

“人公仔”的形象与壮族供奉的生育神“房门婆”十分相似。后者是用红纸剪就的一排手拉手、肩靠肩的娃娃群像,常贴在新生儿的房内。

“人公仔”与“房门婆”一样,具有护佑孩子的强烈意愿。

瑶族还常将“人公仔”与禾苗纹一起绣在衣襟上,既有对农业丰收的希望,也有对子孙繁茂的希冀。直至今天,这种纹样仍然是作为民族繁荣昌盛的一种象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