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明明相去甚远,为什么民间“佛道不分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佛道基督教三修 佛道明明相去甚远,为什么民间“佛道不分家”

佛道明明相去甚远,为什么民间“佛道不分家”

2024-07-10 09: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中国的历史上,佛教和道教这两种文化都是占据着特别重要的社会地位。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文化,在东汉时期才被正式确立。而佛教是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由释加牟尼创立的。

虽然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却无法确定,但是根据史料中最先出现对于佛教文化的记载的是在西汉的哀帝年间的史书典籍(汉朝的第十三位帝王),这就是说明佛教在汉朝就已经来到中国了。当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难免会和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产生排斥反应,那为什么中国的百姓一直会认为“佛道不分家”呢?

佛教和道教

到底何为“佛教”?何为“道教”呢?

那就首先来说说佛教吧,佛教是释加牟尼在印度创立的一个宗教门派,其主要就是以轮回超脱为最终的目标。一般来说,佛教的信徒们都会约束着自我的欲望,从而可以脱离苦海,早日达到超脱的境界。所以佛教在中国百姓的心中使用一种“救世救民”的形象。

佛教

那再来说说本土的道教,虽然说道教文化是从远古的黄帝时期就形成了雏形,但是正式地被称为“道教”是在东汉年间,而且是以“太平道”的出现为标志的。而所谓的“太平道“就是指汉朝有个叫做张角的人,他创立了一个教派,主要是宣传通过符咒来为生病的人治病。

道教之后就确立了以老子编写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同时又将老子尊崇为道教的“教主”。道教文化是融合了方术(依靠阴阳五行等学说来测吉凶的一种方式)、神鬼思想等内容。而且道教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融合其他文化。

道教

“佛教”和“道教”的冲突和融合

一种新文化出现,要么它与旧文化进行融合,要么它就被淘汰。而当佛教进入中国的时候,佛教发现要在中国扎根生存下去,必须实现自己的中国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一直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地位,而且更重要的是真正把控着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的是“儒学”。这也是因为自从汉武帝把儒家文化确立了官方的正统地位,所以儒学一直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看待道教以及佛教的。

当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道教发现如果自己不变革的话,势必要被这个社会淘汰。因此道教便吸收了佛教和儒学的内容。而儒学作为正统主流文化,对外来文化佛教中的“三世报应”十分排斥(三世报应指的是前世、今生和来世三世,都要为自己犯的错做承担后果)。   

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佛教却开始在民众间变得十分的流行。这是因为当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一直处于纷争的状态中,所以给百姓们生活带去了无尽的苦难,在这时候出现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文化是最容易俘获人心的。而儒学只是一种官方的哲学,并不属于宗教思想。又因为当时的百姓认为即使儒学占据了统治思想,但是社会并不安定。

所以当时的中国百姓就宁愿接受一种新来的宗教文化,来慰藉自己的心灵。而道教在魏晋南北朝的时期,也是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成熟了,而且又借鉴了佛教文化中的三乘思想(通过这三种工具将人们带到彼岸),进而创造了自己的“三洞经教”(存放着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这三位神尊所写的经书的地方)。

根据《魏书》中的记载:“将佛、道正式胪列其中。”这就意味着在在中国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官方已经正式将道教和佛教文化放在一起使用了。虽然道教和佛教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融合,但还是保持着自己原本的调性。道教在完善自己的教义内容的时候,甚至还会从佛教中提取一部分适合道教发展的文化,创造出一种更为完善的道教学说。

三洞的天尊

然后又因为道教和佛教在明朝的时候,实现了和儒家文化的“三教合一”,所以在民间宗教文化中,百姓们也就认可了这三个教派的相融。这是因为在当时的明朝,由于统治者希望进一步加深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所以一定会要求社会上只出现一种思想文化,这样才便于帝王进行管理。

但是又由于这三种思想文化各自在中国存在了很久,所以只用推崇一种文化来辅助政治统治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当时明代帝王就决定直接将这三种文化统一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这样才能使得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趋近于相同。

“佛教”和“道教”的不同之处

虽然就如同上文刚刚提到的,为了统治方便,所以帝王就直接将“佛道不分家”了,但是即使这样,“佛教”和“道教”本身还是存在了很大的差异的。

比如说佛教会讲究““乱世不出山,盛世开山门”,这句话的意思再说为了避免将麻烦事惹上身,所以佛教文化中就倡导直接通过避世的的方式躲开这些祸事。这点也是佛教的核心理念“普度众生”相呼应的,因为在乱世中,众生都无法得到安宁,那要应该怎么去普渡他们呢?

但是道教却恰恰相反,道教文化认为“乱世中出世,盛世中闭世。”这也就是道教信仰的在乱世的时候一定要帮扶正义,去消灭一切邪恶的事物,通过这样去确保人民的幸福。所以他们一般在盛世时期就会过上清净悠闲的生活,不问世事,但是一到了乱世,就会挺身而出。

除了这一点之外,佛教的信徒是要讲究修心的,他们主要是要求“静心”,正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是道教的信徒却是相反的,他们修的是“身”,也就是会在大自然中感悟自然,达到融入自然的境界。我们也可以通过形容来理解这个不同点,因为在形容一位佛门中人的时候,常常会用“慈眉善目”等形容词,但是在形容一位道门中人的时候,常常使用的是“仙风道骨”等形容词。

虽然道教和佛教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但是道教和佛教的核心都是思考关于人的“生死观”。道教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飞升成仙,从而实现长生,而佛教的最终目标的是超脱世俗的困扰,得以“涅槃重生”。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讲述如何通过艰苦修行去就更好的自己。

而由于魏晋南北朝的官方政府的对于佛教和道教的认可,为它们的融合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又因为明朝时期帝王为了集权,然后希望能统一社会思想,这时候佛教和道教就彻底分不开了。

对于民间的百姓来说,即使佛教和道教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政府都已经这么规定了,所以这种新的文化就是一种官方的统治思想,所以中国的百姓就认为佛道是不分家的!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古时代的佛道混合仪式——道教中元节起源新探.吕鹏志.世界宗教研究迁

2. 白居易中晚年涉道诗之“矛盾”新解——兼论白居易的宗教信仰与佛道二教之关系.郭健.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从袁枚《子不语》看明清小说中的“佛道合一”现象.李莉.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