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超时代的武器,现在看着也会觉得惊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佛朗机大炮 明朝超时代的武器,现在看着也会觉得惊讶

明朝超时代的武器,现在看着也会觉得惊讶

2023-10-23 08: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 火枪类

1 三眼铳

是明军重要的单兵火药武器,原因是它可以连续释放,构成密集火力,有利于压制行动迅速的骑兵。可能对历史熟悉的朋友能够想到,崇祯在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出宫而走,手中提的兵器就是三眼铳。直到近代还有用三眼铳充当狩猎武器的

三眼铳

2 拐子铳

明朝的一种单兵用火器,相较于当时其他种类的火绳枪,拐子铳的特色就是它的推进药与弹头是包在同一个包装里,这种弹药包称为子铳,子铳外连着一条导火线,发射将子铳放入作为铳管与把手的母铳中点火击发,通常一个母铳的铳管可以装填数发子铳,因此射击频率较其它的前膛式火器来得更高。

3 明代版机关枪 多管转膛炮 :迅雷铳

单兵多管火器,明代赵士珍发明,参考了土耳其的类似火器,最大的可以达到18管,使用火绳或者燧石击发,加上外罩后状如琵琶。发射完毕后可以作为冷兵器使用长187厘米,重2.5公斤,易于携带使用,明军经常列队跪射,火力没有间断。简直就是机关枪,最多可28发连发,在朝鲜,明军用这个打的日本屁滚尿流。

甄志丹电影中的明朝迅雷铳

4 明代版喷火枪 原始的火焰喷射器 – 猛火油柜

猛火油,即石油,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曾经记述过中国西北地区开发使用石油的先例。北周年间(578-579)中国即开始利用石油的燃烧性能作为武器使用,宋代,更产生了火药和石油相结合的喷射燃烧兵器 – 猛火油柜。另外明朝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开采石油,实行石油钻井的国家。明曹学铨《蜀中广记》中记载:“国朝正德末年(1521年),嘉州开盐井,偶得油水,可以照夜。”“近复开出数井,官司主之。”四川地区凿井取油已较为普遍。

猛火油柜,由下方装有石油的油柜与上方类似大型器的喷管组成,使用时向后拉动喷管尾部的拉拴,使石油被吸入喷管,在喷管口放置少量火药点燃,向前推动喷管的拉拴,使管中石油向前喷出,并在出口处被点燃。宋军用它防守城池,来焚烧敌军的攻城器械。

猛火油柜

现代人按照明朝猛火油柜制造出来的喷火枪

5 九头鸟 明代版狙击枪大家相信么?这个居然是明朝的东西。

这是大型鸟枪,明代《天工开物》最早记载其图片,带有三角支架和旋转装置,长3米,重12公斤,有效射程200米,外号“九头鸟”,威力强劲,即便当时的战车也无法抵挡。可惜发展比较慢,直到满清末年,湘军中装备抬枪,不过25%而已。

6 左轮手枪 不要以为左轮枪是西方人发明的,明朝就有了!大口径左轮枪 :五雷神机

这真是世界最早的左轮枪了,戚继光在北方战线防卫蒙古军队的发明,有三眼,五眼,七眼各种规格,一般使用时二人一组射击,一人支架,转动枪管,一人瞄准射击。射程180米

二 战车类

1 木火兽“木火兽,用轻木造,架下安四兽足,高三尺,长五尺二寸,四足踏四轮,身头用竹篾编形,里外纸糊,装画以彩像,用白礬(矾)重涂,藏二烟瓶于耳内,口中置竹喷筒,左右胸旁栓铳四眼,内装火药铅子。药线联络,俱从后发,用一人架行,冲锋惊敌,乘乱击之也。”————明《武备志·火器图说》

2 一窝蜂 这是古代的喀秋莎火箭炮

一具发射器中带有多发火箭弹。这种武器曾经在军事博物馆有展出。明代《武备志》对一窝蜂有较详细地介绍,当时的规格有多种,从3连发的神机箭,到100连发的百虎齐奔,都属于这个范畴。射程300米,连发火箭弥补了普通火箭弹道不稳定的弱点。

一窝蜂

苏联二战时的喀秋莎火箭炮

现代人按着明代记载制造的明代火箭炮一窝蜂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这两样武器相差400多年。。。

三 大炮类

1 古式后膛榴弹炮 :佛朗机

明代正德年间利用欧洲技术制造的大型后装火炮,使用带炮弹壳的开花炮弹!1537年装备达到3800门,带有准星和照门。有效射程500米,45度仰角发射的时候射程1公里。大型者炮身250厘米,中型者156厘米,小型者 93厘米,子炮(炮弹)从后方装入,发射间隔短,发射散弹时一发炮弹带有500发子弹,可以封锁60米宽的正面,威力惊人。

守城炮

用以守城的佛朗机

攻城炮

用以攻城的佛朗机

2 远程重炮 :红夷大炮 号称将军炮

明末引进西方技术制造,带有炮耳和瞄准具,可以调节射程,炮身寿命长,大型者重1.6吨,射程可以达到1.9公里!应该是这一类武器的极限了!威力在当时可想而知

红夷大炮

四 飞行器类(火箭炮)

1 神火飞鸦

明朝军队所装备的火器。由火箭的反作用力向前推动,下绑两个火箭,上方类似飞机。

明代史书上记载的军用火箭“神火飞鸦”外型如乌鸦,.用细竹或芦苇编成,内部填充火药,鸦身两侧各装两支“起火”,“起火”的药筒底部和鸦身内的火药用药线相连。作战时,用“起火”的推力将飞鸦射至100丈开外,飞鸦落地时内部装的火药被点燃爆炸。爆炸时的飞鸦宛如今日的火箭弹。

13世纪以后的中国元、明时代,火箭武器已有很大发展。到了16世纪,抗日名将戚继光已在军中大量装备火箭。箭长5尺以上,绑附火药筒,能远射300步,倭寇见之丧胆。

经略复国要编

2 火龙出水

火龙出水是我国古代水陆两用的火箭,与飞空砂筒一样是一种火箭,也是二级火箭的始祖。发明于16世纪中叶,明朝中期。可依靠自身装药燃烧推进。专用于水战。竹筒制的龙内装火箭,外装“起火”。“起火”将龙身射至空中,又点燃龙身内的火箭,于是火箭再次射出。这已经相当于一种两级火箭了。

在露梁海海战中,运用火龙出水重创日军舰队界上最早的反舰导弹运用到了实战上。顷刻间,日军舰队伤亡惨重,导弹发射之刻便是总攻之时。经过激烈的战斗,中朝联军击毁日本帝国军舰400余艘,一万日本兵阵亡。日军统帅岛津义弘逃跑,日本精锐第五军全军覆没。

用于海战的火龙出水

3 飞空砂筒

在明朝时候,有一种技术水平最高的火箭,发射出去还能再飞回来

根据《武备志》记载,这种火箭是把装上炸药和细砂的小筒子,连在竹杆的一端;同时,再用两个“起火”一类的东西,一正一反地绑在竹杆上。点燃正向绑着的“起火”,整个筒子就会飞走,运行到敌人的上空时,引火线点着炸药,小筒子就下落爆炸;同时,反向绑着的“起火”也被点着,使竹杆飞回原来的地方。这种“飞空砂筒”,不但是一种两级火箭,而且还能飞出去又飞回来,真是巧妙极了。

五 炸弹地雷类

1 非触发水雷

水底龙王炮 这个水中的高科技武器看来也是中国的发明,名水底龙王炮,用火药包外边包覆牛郛防水,以羊肠通引火线,用羽毛做成浮标保证引火线的不进水。宋应星《天工开物》有所介绍,但说明在朝鲜战争中,本来应该有很好使用效果的,因为设计过于精巧,使用效率并不高

2 触发式地雷,世界上最早的地雷

出土的明代地雷

3 单兵手榴弹

震天雷 古代的手榴弹,名为震天雷,内有称为“火老鼠”的钩型铁片若干,用于加强杀伤力,这和美军手榴弹内放钢珠一个原理!

4 生化武器毒气弹

霹雳炮毒火球 应该是最早的化学武器了,这个出现的比明朝早多了,采石之战的时候是宋军重要武器,内部除了火药外,还有巴豆,狼毒,石灰,沥青,砒霜等物,爆 炸时产生毒烟,中者口鼻流血,不亚于沙林氏毒气阿.

5 杀伤燃烧弹

万人敌

大型爆炸燃烧武器,重40公斤,外皮为泥制,重量40公斤,产生于明末,用于守城,为了安全搬运一般带有木框箱,可以算是早期的烧夷弹。 李自成攻开封时曾通过地道突入曹门心字楼下方,守军即采用投掷万人敌的办法消灭了突入的部队。

六 最后再说一个超重量级的坦克,对,你没有听错,是坦克。

明朝中期针对铁甲骑兵的威胁专门设计了以半封闭制式的战车。该战车外覆装甲,可防骑兵马刀劈砍,同时针对骑兵快速机动的特点对构造进行了改进,将火炮和战车集于一身,发挥了火炮射程,火力和战车机动性能较好等优势的同时也填充了战车防御力薄弱的不足,在我国兵器史上是一种质的进步。缺点乃是构造复杂且不易修理,在纷杂多变的战场上,这样一种改进型战车对于后勤部门而言无异噩梦一场。后期由于火器填充速度较慢以及连发问题迟迟无以解决,再加上朝鲜战争时,汉军要同日军在多山地的朝鲜进行作战,优势无法发挥而劣势频发,再加上这种武器本身不成熟,有不少问题存在故不得不为远投放火力的火炮所替代。

大概是戚继光在蓟州造的偏厢车。其创建的车骑营中的战车部队,简直就是类似于现在装甲战车部队:车营编官兵3100余名,佛朗机炮256门,大将军(重型大口径火炮)8门;每车营有战车128辆,每辆战车配有佛郎机2门、鸟铳4杆、火箭手4人,平均每12名士兵装备一门火炮,临战之时火枪轮番射击可以终日不停;骑营编官兵约2700名,装备有60门虎蹲炮

影视作品中的戚继光用的坦克

好了,说了那么多,是不是把你惊讶到了。曾经有人说什么中国发明了火药,西方人用它来造枪炮,中国人用它来做烟花,因而就把差距拉开了,从而列强打开了国门,其实这本身就是无稽之谈,早在唐后期就开始较大规模的使用火器了。

明朝时中国的火器到达了巅峰,这是同时代任何国家都无法比靡的,包括直到后来的清朝,有种说法鸦片战争时清军所用的武器还不如300年前的明朝。这种说法不说真伪,但清军所用武器确实与西方列强相差较甚,军队装备率都很差,如果满人懂的继承明朝的武器发展,大力发展科技,而不说一味的狂妄自大、不思进取、闭关锁国,不注重科技生产力的发展,那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的屈辱史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400年前的古人的这些令人“毛骨倏然”的智慧,是如此的伟大,那么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更应该积思进取,大力发展科学生产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