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大千世界:有情世间及其社会结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佛教有多少净土世界 佛教的大千世界:有情世间及其社会结构

佛教的大千世界:有情世间及其社会结构

2024-07-16 19: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情世间及其社会结构

佛教将物质世界称为器世间,将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世界称作有情世间。现在,我们再来鸟瞰有情世间的概貌,看看佛教世界的社会结构。

佛教世界的众生生存于高低不同的层次上,这层次虽与空间的高低有关,但并不是绝对的。它主要指社会层次,而不是空间层次。由社会层次的高低形成一个立体结构,它是佛教世界更深刻的内容,是内部结构。

表现佛教社会结构的主要概念有“三界”、“六道”、 “十界”、“净土”等。

第一节 三界概说

“三界”是佛教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指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基本划分为三个层次。三界虽主要指众生的社会层次,但比之其他有关概念,它与空间层次的关系最为密切。

其他宗教也大多是按三个层次设计各自世界的,一般指天堂、人间和地狱。

但丁《神曲》中描绘的欧洲中世纪基督教之地狱结构图

譬如基督教世界就是这样,它的最高层次是天堂。上帝居住在那里,宝座前由众天使侍立,基督坐在上帝的右边。得救者灵魂会升入天堂,与上帝同享永福。当耶稣被捕,受罗马总督审讯时,曾庄严宣告:“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翰福音》十八章三十六节)显然是说他来自人世之上的天国。天堂之下便是人间了。人间充满罪恶和灾祸,所有的人在内心深处都怀有犯罪的冲动,从本质上说都是罪人。因为按基督教的教义说,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了上帝的命令,受蛇的引诱偷吃禁果,犯下人类的原始罪过。这一罪过通过遗传基因一代代传下来,纵使刚出生便死去的婴儿,虽然未做过任何错事,但由于身体内存在着与生俱来的犯罪基因,所以仍然算是罪人。而以原罪为内驱力的成人,由于不断犯下一桩又一桩的罪恶,使人间成为不堪忍受的邪恶污秽的世界。基督教世界的最下层是地狱,是不悔改者灵魂永远受罚的地方。据说那里很可怕,“虫不是死的,火不是灭的”,“必用火当盐腌各人”。(《马可福音》九章四十八节)

伊斯兰教世界也分三个层次,人间之上有天堂,人间之下有地狱。该教认为在世界末日,被复活的人们跪在安拉面前,按照记载每个人平生善恶行为的功过簿,逐个地进行审判。归信安拉为唯一的主宰并作善事者永居天国,不信者或作恶者则罚堕地狱。

再如萨满教也使用“三界”概念,将宇宙分为上、中、下三界。各族的说法大同小异。如赫哲族萨满教认为“上界”是天堂,居住着众神灵。天堂分七层,最高神主也就是造物主居于最高层,其他神灵按地位排列居于以下诸层。

“中界”即人间,人类所居;“下界”为地狱,恶魔所居。蒙古族萨满教认为“上界”是圣洁仁慈的神灵世界,相当于天堂。上界的神灵为拯救中层世界而常与下层世界作战。“中界”是人类和动物居住的地方,即人间。在中界和下界之间还有一个不可认识的世界,人死后即去此界。这相当于阴间。“下界”是死神和魔鬼聚集的地方,实为地狱。

这些宗教世界,结构明显,层次分明。佛教世界与之比较,则要复杂详尽得多。

《大专佛学十四讲表》之三界次第安立之图

佛教的“三界”,虽然也寓有天堂、地狱、人间等内容,但却不是简单地划为三个层次,其分类更细,种类更多。

并用因果律将各个层次联系起来,使之既有界限又是一个相互沟通的统一整体。佛教的三界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三界中层次最低的是欲界。欲界本身便有一般宗教宣扬的地狱、人间、天堂等内容。欲界之上是色界,色界之上是无色界。色界与无色界都是天界,是高于欲界天堂的更高的天界。从这种分类本身就可知,佛教与其他宗教观念有很大区别。

三界分类的原则,是依据众生对情欲或物欲的迷恋程度而划分的。

依《华严经》等佛典说,欲界众生欲望最多,主要有四种,一是情欲,二是色欲(即物欲),三是食欲,四是淫欲。色界众生的欲望较少,主要有两种,一是情欲,二是色欲(物欲)。无色界众生的欲望最少,只有一种情欲。

从欲望与物质环境相结合的情况来分判,欲界是“欲强色微”,即欲望强盛而物质环境相对而言比较差。色界是“色强欲微”,即物质环境或物质现象相对而言比较精妙,而众生的欲望比较少。无色界是“色绝欲劣”,即那里没有物质现象,纯是精神世界,众生的欲望虽少却有外邪之嫌,故云“欲劣”。

三界虽有社会地位和空间位置的分别,但佛教认为整个三界,包括天堂在内,都是痴迷不悟的凡夫的境界,是痛苦的渊薮。佛经把三界比喻成火宅,要众生火速逃离,这种态度亟需注意。

欲界的众生包括四大洲上,海水或地狱中,须弥山上的两重“地居天”和最靠近大地的天空中的四层天界上的生灵。

欲界众生的主要特点就是受强烈的欲望的支配和煎熬,我们人类就是其中之一。

《孟子》说:“饮食男女,民之大欲也”;《礼记•礼运》说:“饮食男女,人知大欲存焉”。可知食欲性欲等,是人类无法改变的弱点。难道只有人类才有众多强烈的欲望吗?当然不是。佛教考虑问题特别周到仔细,所以将动物、昆虫、鬼魂和神灵都划归到欲界中。

在欲望面前人人平等,充分体现了平等的原则。我们不必厌恶与动物比肩,因为在另一方面,人类也第一次与神灵平起平坐,这可是很荣幸的事。

在历史上,人类对神灵是束手无策,只能顶礼膜拜。但是在佛教中,神灵也受欲望的支配,并不比人类高明多少,而且他们一旦抗拒不了诱惑的话,随时有可能跌到比人类还低的层次去。

如《拨劫仙人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很久远的往世,有一位仙人,名叫“拨劫”。他通过修持禅定得到“五神通”的法力,能随意变化,飞行空中。这位仙人与当地国王攀上交情,经常出入王宫。所谓“翩然一只山中鹤,飞来飞去帝王家”。国王敬慕他有神通法力,常常请他吃饭,“手自斟酌,百种饮食”,供奉得十分周到。

国王有一个女儿,美貌动人,“于世稀有”。某天国王要离宫远行,嘱咐女儿说:“那位神仙是我特别敬重的人,我走后,你千万不要怠慢他,要像我一样尊敬和招待他。”公主答应了。

拨劫仙人又来到王宫,公主作为主人,摆下盛大宴席热情招待,并亲自拉着他的手领他上席。

当拨劫仙人的手触到公主细嫩润滑的纤手时,不由得心中一动。再看公主美目流盼、浅笑盈盈,于是难以自制,产生了强烈的爱欲。他热切地向公主表白情意。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公主对他热情招待,只是遵从父王旨意,出于礼貌而已,心中并不爱他,所以断然拒绝。

按说此事未形成事实,不应有什么后果。可是按照佛理,业分身口意三种,思想或心中涌动的欲望意念,属于“意业”,同样要产生业果的。造因必受报,于是拨劫仙人失去了好不容易修炼得来的神通。

国王回宫后闻知此事,开始将信将疑,后看到拨劫仙人蹒跚而行,再不能飞行变化了,这才相信。拨劫仙人也非常惭愧,向国王痛加自责,表示从今往后“便当舍爱欲”,国王也原谅了他。

又经过很长时间的精勤修行,仙人终于克制住情欲,从此心如古井,不起微澜,这才恢复了神通。

这故事说明,纵使层次较高的神仙,一旦在欲望的驱使下造业,也会受到果报,变得与常人一样。佛典讲,各个层次的生灵都有一定的寿命,命终时即要进入轮回,转生于另一道。天上的神灵命终转生地狱者也比比皆是。所以,在生死迁流、变动不居的三界中,众生平等,哪一个境界或层次都不是长久的安身立命之处。而欲界的众生由于欲望强烈,造恶业尤多,苦难也最为深重。

欲界中有六层天界,也就是六重天堂。欲界之上的色界和无色界也都属于天界,但他们与欲界天堂有很大差别。

欲界天堂有着种种欲望的满足,有园林胜景、金银财宝、美酒佳肴、曼妙声色等等,所提供的多是感官的快感和愉悦。而在色界和无色界的天堂里,感官欲望减弱乃至消失,所享受的是生命净化或精神自由的愉悦。

色界在欲界六天之上,有四个大的层次,称“色界四天”或“四禅天”。每一禅天又分几重天界。一般说是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共十八天。也有说十六天、十七天乃至二十三天者。

色界仍有物质现象,这是它所以称为“色”界的原因。其中的生灵有物质的身体,有所居的宫殿国土。但据说这里的物质与欲界的物质不同,更加细微精妙,是一种殊胜形色的存在。色界众生从初禅天开始,便已断绝了粗俗的口腹之欲。每上一层天,感官欲望的追求便有所减弱。至四禅天,生理上的苦或乐的感受已完全消失,只感受经过净化的思维或意识的愉悦。假如从生理需求而言,说人与动物不能截然分别的话,那么色界众生确实是与动物截然有别的高级众生。这里的境界类似审美的境界,粗俗的生理欲望或关于利害的考虑被弃置不顾,意识只沉醉于美的感受中。

无色界分为四层,称“四无色天”。

无色界是纯粹的精神世界,既无形色,也无任何方位场所。其中的生灵既无物质的身体,也无物质的国土宫殿,只有精神的“我”存在。他们当然不会有世俗的生理或感官欲望,其生活和感受是怎样的?佛典一般说因无色界无形色,所以“不可说”。但推想那里一定享有精神自由驰骋的愉悦,这种愉悦,也许超过物欲的享受。《老子》曾说:“将欲全有,反归于无。”想必那里拥有“全有”的快乐。

色界和无色界的诸天,寿命均比欲界众生长,愈高层的天界,寿命愈长。到了无色界,其生灵的寿命甚至需要以“劫”来计算了。但无论多长,都有福报享尽、寿终正寝的时候。死后进入轮回,因无知谤法的缘故,常要转生到地狱中去。所以佛说这里与欲界一样,都不是众生应追求的归宿。《往生要集》说:“乃至有顶(注一),轮回无期。”生死轮回和痴迷不悟是三界众生的共同特点。

(注:此处“有顶”为无色界最高一层天,三界之顶。另《法华经》等将色界最高一层天——色究竟天称有顶,这是从有形的世界、物质的世界的角度而言的。)

第二节 六道与十界

佛教又将三界众生,按其生活的境界和轮回的归趣,分为六道。

六道又名“六趣”,指众生由善恶业因的差别而在轮回中趋向不同的处所,包括“地狱趣”、“饿鬼趣”、“畜生趣”、“阿修罗趣”、“人趣”、“天趣”六类。其生活状况有明显的苦乐之分或苦乐的程度差别。

一、地狱趣:指地狱中的鬼类,大多住在地下。地下有阎罗王主管的八大地狱、十六小地狱等。此道众生最苦,要在地狱中日日受各种酷刑的折磨,而且寿命特别长,漫无尽头。

二、饿鬼趣:此道众生亦为鬼类,大多杂居人间,或住山间旷野等处,普通情况下,人眼不可见。他们大多自身有各种奇怪的疾患,备受折磨。如许多鬼天天饥渴难耐,但又由于自身的各种怪症无法吞咽食物或饮水。由于此类饿鬼较多,故将此趣名饿鬼趣,其实远不止饿鬼一种。此道众生身受之苦略弱于地狱道众生,但也是难以忍受的,过着“非人的生活”。

三、畜生趣:此道众生即指世界上的飞禽走兽,包括家畜和昆虫,多生活在人间,也有在地狱或低层的天界上。因为很多动物都曾经历人身,所以又将畜生趣称为“旁生”趣,即是说动物与人的形貌比较,生得不正,故称“旁”。(以上为三恶道)

四、人趣:此道众生为人类,分居于阎浮提等四大洲上,但四洲的人种不同,相互之间隔绝不通。

五、阿修罗趣:此道众生似乎介乎人天之间,他们居住在大海底或深山幽谷,与人世隔绝。性格易怒,好激动,有勇力和神通,以常与天界发生战斗而著称。其生活境况,从总体来说似比人类强,但地位低于天人。

六、天趣:此道众生是转生天界的生灵,有天神,也有“天人”。天道是六道中最高的层次,这包括欲界天堂和色界,那里的众生身有光明,受自然之快乐,也包括无色界的众生。(以上为三善道)

十善十恶业因果报简表

六道或六趣的划分,体现了佛教的两个核心原理,一是善恶业报的原理,二是生死轮回的原理。《大乘义章》卷八说:

此六种,经名为“趣”,亦名为“道”。所言趣者,乃对因以名果也;因能向果,果为因趣,故名为趣。

所言道者,从因名也。善恶两业,通人至果,名之为道。地狱等报,为道所诣,故名为道。

按此说法,六道或六趣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关系。此六种,能称之为“趣”,是侧重于结果方面而言的,果是因的归趣,所以名为“趣”;称之为 “道”,是侧重于原因方面而言的,善恶两种业因可使人通向不同的结果,好像一条特定的通道,故又可名为 “道”。实际上,因果相互联系,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所以称之为“趣”或称之为“道”都可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关系,可以有各种实现的方法或途径,佛教说在种种方法和途径中,最主要的是通过生死轮回来实现。《涅槃经》卷二十五说:

以心因缘故,轮回六趣,具受生死。

人生并不以生为开始,以死为结束,而是要不断地转世投胎,依照前生的善恶,决定后世转生为不同的生灵,去不同的处所。这是建立佛教信仰的一个特殊原理。佛典的本生经部分,讲述佛陀本人前世的种种因缘,曾转生为各种身份或社会地位的人物,甚至转生为鹿、象、猴、雁等各种飞禽走兽,就是对生死轮回的形象说明。如《法句譬喻经 • 忿怒品》中载有一个“雁王”的故事。

有位国王,特别喜欢吃大雁肉,每天要吃一只,常派猎人为他张网捕雁。有只雁王,率一群雁,共五百只,到此地觅食。雁王不小心掉到网里,被猎人抓获。那一群雁盘旋悲鸣,不肯离去。其中一只竟奋不顾身,拼命向捕获雁王的猎人俯冲。连连向它射箭,也绝不惊怕躲避,昼夜悲鸣不息,直至吐血。这情景终于感动了国王和猎人,将雁王放走。国王决定以后再不吃雁,也再不捕雁了。经文最后说:“佛告阿阇世王:尔时雁者,我身是也;一雁者,阿难(佛的大弟子)是也;五百群雁,今五百罗汉是也。”

佛是不会打诳语的,他既说前世曾为雁,那一定是事实。这里有两种因果关系,一是前世群雁的团结,衍为后世佛陀及其弟子们的团结。另一种在此故事中不很明显,但却是很重要的:即佛及其弟子们在成佛得道之前,也曾不断地生死轮回,投入不同的道或趣。他们曾为雁,即属于畜生道,一定是更前世造了恶业;他们今生为人,即属于人趣,一定是前生造善业所致。轮回的原则很公平,只依善恶因果律进行,任何人都不例外,除非你能跳出三界之外。

六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称为“三恶道”或“三恶趣”,是前生造恶业者的果报;阿修罗、人、天称为“三善道”或“三善趣”,是前生造善者的果报。依善恶业因的品等不一,即或善或恶的程度不同,善趣或恶趣又各分为三,其苦乐程度亦有差别。

六道的分别充分体现出佛教理论的特点。

从迷与悟的角度,佛教世界又可分为凡与圣两个世界,即“六凡”与“四圣”,合称“十界”(十法界)。

“十界”是: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阿修罗,五、人,六、天,七、声闻,八、缘觉,九、菩萨,十、佛。前六者即“六凡”,后四者即“四圣”。

我们前面所讲的三界与六道,都是凡夫的世界,是生死流转的世界,是痴迷不悟的世界。十界中的前六者,与六道相同,即凡夫世界。

单从凡夫世界的立场进行观察,六道体现了业因之善恶的不同及其程度的不同。最底层的地狱,是恶业最重者的去处,愈上愈轻,至阿修罗道,则是善业多而恶业少者的去处了。转生人间者前世造善业胜于阿修罗,转生天堂者的善业又胜于人间。

六道还体现了业报方面的罪福苦乐不同及其程度的不同。最底层的地狱的痛苦最大,愈上愈轻。从阿修罗开始属于福报,愈上愈快乐。

当六道与“四圣”联系起来时,又具有了新的意义。按“十界”的顺序来讲,六道中愈低层次,其痴迷的程度愈深;愈高层次,其痴迷的程度愈浅。但只有程度差别,没有本质不同,无论深浅,都是不悟的境界。

到了“四圣”,则发生本质变化。按声闻、缘觉、菩萨、佛的顺序,声闻最低,佛则彻悟,虽有程度差别,但都属于悟的世界。

声闻,梵音“舍罗婆迦”,指通过听闻佛陀所说的言教,悟解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境界(解脱生死轮回的境界)的佛之小乘法中弟子。

缘觉,又称“辟支佛”等,分为两种:一种是生于有佛之时,听闻十二因缘之理,修行证道,称为缘觉;一种是生于无佛之世,通过飞花落叶等外缘的触动,而觉悟无常,断惑证理,因他们无师自悟,故称之为独觉。

菩萨,全称为“菩提萨埵”等。经论及注疏对此解释不尽一致。菩提二字,意义较明确,即“道”或“觉”之义。而对于“萨埵”,解释就很多了,有说是有情之义;有说是勇猛之义;有说是众生之义;有说是化他之义。比较普遍的意见是,菩提萨埵可译为“觉有情”之义。也就是说菩萨一般指一方面自修佛道,另一方面又发大慈心,普化众生者。这种“自利利他”,不独自己求解脱,而且发愿使一切有情众生都得无上道的宗旨,显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特点。一般人遇难时总念“菩萨保佑”,就是因为菩萨确实以救度众生为其特性。

佛,为梵文 Buddha 音译“佛陀”的略称。佛陀有觉悟、觉察的意义。觉悟指对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之事理,都能觉知,并了了分明,就像从梦中醒来一样;觉察指能觉察烦恼,使不为害,就像明察秋毫的人能察觉盗贼一样,既已知之,就能自觉地加以防范。《佛地论》卷一说:

“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醒,如莲花开,故名佛。”佛之所以高于一切,就在于自觉觉他。凡夫不能觉悟,就不必说了。声闻、缘觉二乘,虽能自觉,但不能觉他,不能启悟别人,所以落于下乘;菩萨虽能自觉觉他,但觉行尚未圆满。佛既能自觉觉他,其觉行又已圆满,故至高无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