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满洲窗,满眼岭南情!余荫山房重现流光溢彩之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余荫山房文昌阁简介 一扇满洲窗,满眼岭南情!余荫山房重现流光溢彩之美

一扇满洲窗,满眼岭南情!余荫山房重现流光溢彩之美

2023-10-26 12: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每一扇营造得宜的窗都透着一颗精益求精的匠心。

余荫山房这些满洲窗修复也是如此,跨越重洋从欧洲进口原版套色玻璃,玻璃内胆雕刻使用独创药水配方,不计损耗裁剪出漂亮玻璃花芯。

下面就来了解下

满洲窗修复行当以及

工匠群体鲜为人知的故事!

三组窗户:花了10多万元

余荫山房有100多年历史了,是岭南名园之一。由于历史原因和建筑功能的改变,部分门窗缺失,影响了古建筑风貌的完整性。

2015年开始,余荫山房管理处启动门窗修复工作,对园区内缺失的屏门、窗扇分批实施修复。

2018年,瑜园西北厢房一、二层及东南一楼厢房满洲窗修复工作正式启动。余荫山房管理处负责人沈瑜元说,近期完成修复的满洲窗位于瑜园,属文物保护范围内,为山房原主人邬彬的第四代孙(玄孙)邬仲瑜于1922年添建,以用作休憩、迎宾之所。

“我们先根据山房内保存下来的满洲窗窗格样式画出了两张设计图纸。”去年年中,余荫山房工作人员带着“蝶恋花”“木棉花”手绘满洲窗设计图纸到处寻访满洲窗修复匠人,因难度太大,被很多人拒绝,后来遇到了满洲玻璃工作坊的吴广标师傅。“他被罕见的直棱格窗扇的满洲窗设计图所吸引,决定承接这次修复工作。”沈瑜元说。

然而,完成修复并非易事,套色玻璃需要从欧洲进口,然后确定窗户设计稿,开料,雕刻玻璃到拼接入榫,刷上三道防腐漆层层保护。

三组满洲窗共计21扇,

历经八个月终于完成了制作安装,

于今年五月一日,

正式与游人见面。

蝴蝶跃然玻璃上,向八面翩然起舞

如今由吴广标团队制作的“蝶恋花”、“木棉花”满洲窗已成为瑜园的新景点。当阳光穿过厅堂,室内光影交错,美轮美奂,很多游人被投影在屋内地面、墙面上五彩斑斓的光影所吸引,而这正是满洲窗的魅力所在。

“在过去,满洲窗是贵族定制的装饰,它的主要特色一是体现在多变的窗格,可以演绎出不同形状;二是玻璃配色,同一款窗格里可以做4-12种颜色的配比,有很多门道,比如厅堂的玻璃颜色可配得浓重花俏一些,在书房则要配得清雅一点;三是雕刻内胆玻璃,采用脱底套银工艺,这项工艺为岭南独有。”吴广标表示。

在瑜园西北厢房一二层,可以见到修复完成的两组“木棉花”满洲窗。木棉花素有岭南花魁之美誉,鲜艳硕大的“木棉”满屏盛开,尽现岭南风采。

在瑜园东南一楼厢房,已完成修复的满洲窗为一组九扇“蝶恋花”方斗组合。

“这组窗扇最大的特色在于九块独立定制的画心,玻璃内胆采用的正是红色脱底套银工艺。”吴广标介绍,留底工艺之于脱底工艺,好比传统刻字中的阴刻与阳刻。

留底是将玻璃表面以下的立体线条刻出,指凹下去的图形。脱底是显出玻璃表面以上的立体线条,指凸出来的图形。

12块花芯:废了30块玻璃

满洲窗是“洋为中用”的产物,结合西方传入的彩色玻璃,将玻璃与中式窗棂契合,这不仅是艺术的升华,还是技术的难点。

广式满洲窗一大特点是曲子衬底,画心多为圆形或者波浪形状。与直子衬底相比,曲子衬底工艺更为复杂,既要求工匠将木棂条制作得曲折多变,又要将玻璃裁为不规则的曲线,难度很大。

“这次修复制作难度很大,窗户木棂条全部是曲线,玻璃对应要有弧度,在昂贵的进口套色玻璃上开出如此大弧度,稍有不慎,整块玻璃就会废掉,前功尽弃,损耗比预期大很多。”吴广标说,由于木棉花窗的花瓣形状线条突变较大,裁12块花芯就废了30块玻璃,套色玻璃进口价格为一平方米7000元,“这些玻璃对于我们来说像金子一样贵重。过去从来没有这样高的损耗率。”

说起余荫山房满洲窗修复所用套色玻璃,吴广标介绍,这些玻璃都是从欧洲进口的,价格十分昂贵,“在欧洲也只有几个作坊在制作,纯手工打造,工序繁复,技巧很难掌握,成品率低,难以规模化生产,他们至今采用仍是传统吹筒法制作工艺。在国内,我们找过不少玻璃厂,他们都做不出来。”

余荫山房管理处工作人员周晓婷说,这次余荫山房满洲窗修复所使用的玻璃采用厚度为3毫米、套色层厚0.1毫米的欧洲进口纯手工套色平板玻璃,“玻璃从捷克进口”;雕刻工艺采用传统手工微雕加酸蚀银光工艺,雕刻深度0.01-0.2毫米。据了解,红色套色玻璃在烧制过程中要添加黄金,“是有含金量的”。

据了解,余荫山房大多数满洲窗都是曲子衬底,主体建筑深柳堂厅堂两侧为栀子花套岭南花果茭荷彩色窗,园主人书斋临池别馆的满洲窗则以菊花为形象。

研究者韩放在《满洲窗: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岭南传统建筑装饰元素》一文中,将瑜园船厅的万寿菊套色福寿窗奉为经典,他认为“比直线型玻璃裁割,镶嵌难度高了许多,配合镶嵌的木框工艺之精美,体现了岭南‘满洲窗’的精湛工艺无与伦比的事实”。

老行当现状:期待传统的回归

随着满洲窗修复传统匠人老去,

这个老行当也日渐式微。

永庆坊修缮施工团队负责人欧阳仑称,近年来,由于满洲窗鲜明的广府近现代区域性工艺特征及视觉氛围,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人们将满洲窗的元素融入到装修或产品、标识设计中,一些家具厂、装修公司也开始从事满洲窗的制作。

“但是由于原料彩色玻璃需从外国进口,且玻璃蚀银光工艺为极少数工匠所掌握,市面上大部分承接满洲窗制作的都是用廉价的贴膜、焗漆玻璃取代,雕花则为印花,木作工艺也鲜有复旧,这种制作方法不适合进行文物古建筑的满洲窗修复。”欧阳仑说。

吴广标表示,现在很多工厂宣称可以制作满洲窗,其实他们并不真正理解满洲窗,“比如满洲窗的窗格木棂不同于其他建筑风格的窗户,特点是变化多端、具有很科学的比例,而很多木工厂任意拉伸、缩短,造出来的满洲窗失去了原来的比例美。”此外,在玻璃颜色搭配上,一些工厂也随意为之,“其实满洲窗玻璃色彩搭配是有一套很科学的体系,很讲究审美。”

研究者李朝平在《岭南满洲窗的造型艺术研究》中指出,岭南满洲窗作为中西元素合并的产物,19世纪开始在装饰上受到富商们的喜爱,从西关荔枝湾一带开始流行。西关大屋内采用的满洲窗不仅是窗户还是室内界面装饰。

李朝平指出,19世纪至今,广州越来越多设计者将满洲窗融入于设计当中,如广州博物馆、白天鹅宾馆等。

设计师们用现代的手法将满洲窗进行提取重构,这不仅体现了后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传承与创新的最好表达。

这样的创新,并没有丢掉满洲窗的传统——只作为嵌入场景的一种装饰元素。

欧阳仑认为,满洲窗制作修复匠人要创新,首先要真正理解满洲窗文化,它们的来龙去脉、造型艺术、设计美学、地域差异等。

一扇窗里看遍四季

余荫山房精美的园林建筑及工艺装饰扬名海内外,堪称岭南古典园林建筑中最为经典的骄人之作,其窗户类型丰富。

从材料上划分有木窗、琉璃窗、灰塑窗等。

木窗中又有蚝壳窗、满洲窗、百叶窗等式样繁多。

特别是被誉为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艺术品——满洲窗在这里琳琅满目,形式自由多变,尤为引人注目。

余荫山房有一扇可以看到“四季”的满洲窗,该窗位于卧瓢庐正南面,蓝色、白色的玻璃相间排列,简单的菱形组合纹样看似其貌不扬,人们竟可通过这扇窗户找到南粤大地难能一见的瑞雪隆冬和秋山红叶的景致,因此被称为“四季窗”。

周晓婷介绍说,岭南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大部分植物终年常绿,无明显的季节分别。

不过,透过中央的镂空窗户观看园景,一派自然的春夏景色;

透过单层的蓝色玻璃看窗外,会发现窗外的屋顶、假山都覆盖上一层薄薄的白霜,好似北国冬天的雪景;

若透过双层的蓝色玻璃观察,会发现窗外的绿叶都变成了深红色,仿佛到了深秋季节。

一扇窗户容纳了四季变换,

引出了绮丽万千的动人景色,

为庭院增色不少,真是妙不可言!

来源:广州日报、广州番禺发布。

声明:相关文字和图片版权归属来源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