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花草意象与《红楼梦》人物间的内在关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何苦要求镜中花红楼梦 【文学论文】花草意象与《红楼梦》人物间的内在关系

【文学论文】花草意象与《红楼梦》人物间的内在关系

2023-11-07 18: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 要: 意象描写为古诗词小说中常见套路,而《红楼梦》研究人物形象总离不开对于花草意象的描写。本文通过浅析《红楼梦》中与探春有关的花草意象,试从人物气质、人物性格、人物命运三个角度探究花草意象与文章人物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进而从意象的角度丰满探春人物形象,为理解《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提供更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 : 《红楼梦》 ;探春;花草意象;人物形象;

  “意”和“象”这两个字最早可以追溯到《易传》和《老子》,而真正把这两个字熔铸成复合词的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窥意象而运斤”是“驳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1意象描写为古诗词小说中常见套路,《红楼梦》中研究人物形象总离不开花草意象,但主要是针对黛玉与花草意象以及“杏花”意象与探春形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除此之外,研究多数针对“花意象”或“草意象”等单方面意象,对于花草意象与探春人物形象之间的联系方面,研究与分析较少。有关探春与花草方面研究内容丰富且分析恰当,但在研究角度方面,细化分类尚不全面。(如喻晓玲《〈红楼梦〉花草意象研究》、张珍《贾探春与植物文化研究》等。)本文通过对研究角度的深入补充,浅析《红楼梦》中与探春有关的花草意象,试从人物气质、人物性格、人物命运三个角度探究花草意象与文章人物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进而从意象的角度丰满探春人物形象,为理解《红楼梦》中的探春形象提供更全面的认识。

 一、人物气质

  (一)杏花

  诸联在《红楼评梦》中曾评:“黛玉如兰,宝钗如牡丹,李纨如古梅,熙凤如海棠,湘云如水仙,迎春如梨,探春如杏,惜春如菊,岫烟如荷,宝琴如芍药,李纹、李琦如素馨,可卿如含笑,巧姐如荼蘼,妙玉如檐卜,平儿如桂,香菱如玉兰,鸳鸯如凌霄,紫鹃如腊梅,莺儿如山茶,晴雯如芙蓉,袭人如桃花,尤二姐如杨花,三姐如刺桐梅。”2后也有许多学者将杏花意象与探春绑定在一起,且多从杏花意象与人物命运之间关系对人物形象进行探讨。这里主要试从杏花意象针对人物气质进行分析研究。

 1.青春活泼

  “杏花,又名杏子,可配植于庭前、水边,也可群植、片植于山坡、水畔,分布范围广泛,易于种植,适宜观赏。杏花树大花多,非常浓密,尤其是在花开的时候,繁花似锦,非常亮丽,色白中微带红,这种淡红色给人的视觉效果很好。每当春风袭来,还散发出缕缕清香,沁人心脾。”3我们可以想象,盛开时的杏花繁冗丽色,胭脂万点,占尽春风。有学者总结了有关杏花神韵的具体表现,概括出娇小、闹、俗、艳四个特征,认为“娇”、“闹”这两个方面是着眼于杏花鲜嫩、清新、活泼具有生气的特质,活脱脱就是青春鲜嫩美少女形象4。《红楼梦》第十七回提到:只见“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5曹雪芹在塑造探春形象时,也赋予了她杏花般的少女情怀,活脱,有生气。一方面,探春生日在杏花花期之内,从探春出生起,她与杏花便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探春相对于其他“三春”而言,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不论是海棠结社、理家兴利除弊、抄检大观园时,她都无所畏惧,都能够体现其生命力的旺盛和对未来的希望。

 2.满腹才情

  杏花与科举考试是有关系的。唐代诗人高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讲到:“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南怨未开。”6唐代科举制度为新进士提供了极其优渥的待遇,诗文一开始就用“天上碧桃”、“日边红杏”来比喻考中进士的人。科举考试放榜正是杏花盛放的时节,探花郎在这时会前往杏园参与探花宴。贾府四春中,元春的“元”正是状元的“元”,探春的“探”正好是探花的“探”,分别对应科举考试的第一名和第三名,而探花探的又是杏花,也就把探春和杏花联系了起来。7宝玉评价探春的海棠诗超越宝钗,她的《簪菊》又仅次于黛玉,可以说探春相较于大观园的一众姐妹来说,才华仅次于“宝黛”8,探春摆脱了封建礼教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枷锁,认为:“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9且不论其结社对诗的才情,就努力程度而言,她便赢得了满腹经纶的书香气质。

 3.高远俊伟

  探春的形象解读必然离不开高远俊伟的气质。在六十三回掣花签占花名的活动中,探春抽到的是杏花花签,题着“瑶池仙品”四个红字,此外还附有一句诗和一个小注,诗曰:“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共同饮一杯。”10何红梅对清代《红楼梦》点评研究中曾指出:清人张子粱弃俗就雅,以红杏近日倚云的高远意境,比探春之高品。11王伯沆也认为这个比喻“比附入理、法喻齐彰”。12探春既保留了自己独有的高俊气质,拥有卓越的理家才能和高雅品味,也保留了闺阁少女的情怀:她对宝玉带回的“朴而不俗,直而不拙”的小玩意喜欢不已,小说保留了“大小相间”的格局和“俊伟独到”的意境,突出了探春高远开阔的气质。

 (二)白海棠

  1.品格高洁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众人以两盆白海棠作诗。探春作诗:“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灵魂与玉作比,高洁无瑕;精神与花作伴,纯美自然。月光不仅照出了白海棠的曼妙身姿,也将探春的高洁品格映射在读者面前,她吟出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的高雅风韵,也叹出了“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的高洁品格,淡雅、不凡的气质从字里行间已然流出。

 2.雅而不俗

  “朴而不俗,直而不拙”是探春独特的女性气质。探春与海棠最直接的联系就是探春建立了海棠诗社,但是众人往往倾向于将目光放在了她建立诗社,具有组织能力,容易忽略一个重要的点,那就是探春建立诗社时,是以花笺下帖的。

  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夺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13

  曹雪芹起初对探春的描写为:“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14一句“见之忘俗”道尽了探春雅而不俗的气质特征。探春建立诗社,不仅送出精致的花笺,并且还附上亲笔题字,“不俗”形象跃然纸上,也由此可见探春的雅致与仪式感。

 二、人物性格

  (一)芭蕉

  1.刚中露柔

  探春性格中最鲜明的一项便是——刚中露柔。雨水是至柔之物,打在院里的芭蕉叶上构成一曲别样的交响乐。“雨打芭蕉”在文人墨客的心中,是一首诗、一幅画或是一首歌,夜来听雨,会有幽怨之意也会有闲情之赋,在《红楼梦》中,探春性格好强,对外,她总是展示出自己“刚”的一面:探春对于主奴关系十分看重,正是因为这样,她过分的自尊实是对内心脆弱的掩饰,在人前,她必须维护自己尊崇的自尊心,而在夜半时分,听闻芭蕉夜雨声之时,柔情苦楚皆一一泄露出来。

 2.痴迷书法

  以蕉叶作纸题诗是备受文人墨客青睐的方式。探春自出生便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其生日三月初三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创作之日,这也为后文描写探春善于书画奠定基础。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15

  “书成蕉叶文犹绿”,探春房间中笔砚如林,书帖堆积,可见其平时对于书法的痴迷。她也曾提过,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就是芭蕉,于是自号“蕉下客”,有学者提出:“蕉下客”的名号取自唐怀素蕉叶习书的典故,且探春的侍女一叫侍书,一叫翠墨,都与书法有关。16

 3.注重实利

  探春相对于大观园里的姐妹来说,是很看重实利的,她希望自己能得到大家的尊重,也希望自己能为贾府变革做出些实际性的成果。在第三十七回结社中:

  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累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17

  作者在这里引用了蕉鹿梦的典故,探春原本也是逐鹿人,盼能得到“鱼和熊掌”,名利双收,可最后却如覆在蕉叶下的鹿一般,最终成了牺牲品。

 (三)菊花

  探春还拥有着一般女子没有的潇洒不羁。在十二首菊花诗中,探春作了《簪菊》和《残菊》两首,其中,《簪菊》最能体现探春的性格阔朗。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花并不是用来装扮的饰品,一首《簪菊》将女子闺阁的小气尽数散去,扩大了爱菊嗜酒的倜傥格局。“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尽抒其潇洒自在的个性,不羁的性格在这里也得到了淋漓的体现。

  菊花向来是凌霜开放,探春的性格也如凌霜菊花般,倜傥风流。季学原曾在《红楼梦诗歌精华》中点评:一个少女,以男子的声口、情怀和语言,抒写男子重阳簪菊的种种举动、心理,生动地透露了探春不作女儿之态和蔑视流俗的性格特征,全诗洋溢着一种令人神往的新的生活志趣和人生理想。18

  (四)玫瑰

  在诸多评家的评说中,玫瑰是最能体现探春性格的花卉。玫瑰,枝干多针刺,具有抗病性和耐寒性,探春身上也有着“刺”。

1.敏感自尊

  兴儿在向尤二姐介绍探春时特别提到探春诨名是“玫瑰花”:

  三姑娘的浑名是“玫瑰花”。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也是一位神道,可惜不是太太养的。19

  探春对于自己庶出的身份十分敏感,因为出身,不论是读书习字还是为人处世,她比别人更要努力上进。探春极其自尊,主仆尊卑观念早已深入其心,她不允许奴仆越过这道“线”。探春绝不是趋炎附势之人,“帮理不帮亲,对事不对人”,这句话是探春性格特征的真实写照。在处理舅舅赵国基丧礼一事上,探春坚持按照祖宗旧例赏银二十两,在生母赵姨娘的百般为难下,她也没有妥协,面对赵姨娘血缘关系的“行为勒索”,探春自尊自强,对于赵姨娘的胡搅蛮缠,探春明辨是非,对于无理的要求更是严词拒绝,尊重法理,对于封建法理坚决维护,也正是因为这样,探春才能够赢得众人的尊重。20

 2.强势精明

  探春的“刺”也体现在了她强势果断的性格。抄检大观园时,探春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置身事外,身为秋爽斋的主人,探春选择与丫鬟一体,维护全院的秩序和全院人的尊严,她早早命人打开门,秉烛而待,王善保家的无礼僭越了探春心中的主奴有别的底线,毫不犹豫的一巴掌是探春强势性格的最鲜明的体现。在第五十六回中,李纨指出:

  怡红院别说别的,单只说春夏天一季玫瑰花,共下多少花?还有一带篱笆上蔷薇、月季、宝相、金银花,单这没要紧的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也值几个钱。21

  李纨的话语直接明了地指出玫瑰的广泛用途以及其生财之道——玫瑰也具有食用、医用等经济实用价值。探春正是抓住了这个点,利用玫瑰等花卉进行变革,体现其目光长远。探春有着不输男儿的志向,面对府中种种恶象,探春敢于直言、勇于革新,一心想要扭转家族命运。她提出“开源节流”,免去哥儿们上学的额外开支,兴利除弊,推行多劳多得的管理模式,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力的效果。

 三、人物命运

  (一)梧桐

  1.改革失败

  梧桐具有实用性,不仅可以制成木材,也可以制成琴瑟,自古以来,梧桐与琴瑟关系就密不可分,良好的梧桐可以制成上等的琴瑟,而被虫蛀过的梧桐则不然。贾府的日益衰落就如被虫蛀过的梧桐一般,探春兴除利弊,治理大观园,却因封建地位束缚和“树倒猢狲散”的必然命运最终失败。

 2.生不逢时

  梧桐是代表探春命运的最直接的意象。梧桐于秋季落叶,秋季是自古文人墨客题咏伤情的最主要的时期,梧桐落叶悲秋,探春诚然有挽回“大厦将倾”的才干,却因两个原因“一叶知秋”:一方面,家族入不敷出,由盛转衰;另一方面,探春为庶出之女,地位低下。兴儿的一句:“也是一位神道,可惜不是太太养的。”22直接明了地道出了探春由于庶出地位受到的委屈和无奈。秋爽斋院中种植芭蕉和梧桐。探春听见雨打芭蕉会泄露柔情,看夜半梧桐,也少不得生出些许愁闷来。

3.志向高远

  “良禽择木而栖”,梧桐与凤凰关系密不可分,第六十五回中,兴儿向尤二姐、尤三姐介绍荣府中人的时候,评价探春:“老鸹窝里出凤凰。”23探春生为贾府除王熙凤之外的另一只“凤凰”,不仅自己有远大抱负、志向高远,贾府众人对其也是寄予厚望,第七十一回中南安太妃要见贾府中众小姐时,书中这样写道:“贾母回头命凤姐儿去把史、薛、林带来,‘再只叫你三妹妹陪着来罢’。”24单单点出后面这样一句话,正是在强调探春才是出来的这几人中的重点,史、薛、林都是别家的姑娘,不过是陪衬,只有探春才真正是贾府的姑娘,也是贾母重点想要介绍给太妃的。25同时,“凤栖梧桐”的命运也预示着探春最终“飞走”。在第七十六回中,探春的凤凰风筝,飞在高空和另一只凤凰风筝绞在一起,后来又缠上了一个喜字风筝,三只风筝齐齐断线远去,暗示了最终远嫁的结局。贾母曾评论秋爽斋的梧桐:“这后廊檐下的梧桐也好了,就只细些。”26凤凰虽高贵大气,但凤凰风筝毕竟翅软,后劲不足,难以翱翔天空27。探春身为一只势头不足的“凤凰”,“身逢末世运偏消”有志气也有才干,却没那时运,有过努力,却最终随着“凤栖梧桐”的命运,远嫁他乡。

 (二)柳絮

  1.身逢末世

  柳絮常飘浮于暮春时节,春光已然逝去,正如贾府的昔日荣光,柳絮留不住明媚春光,探春也挽救不了贾府的衰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在进行变革时,王熙凤听平儿说了探春的一番做法,大加赞赏:“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28王熙凤本是贾府最具有管理才干的管家,却对探春连用了三个“好”字,可知探春具有不一般的才干,然而生为庶出,这也是她“运偏消”的具体表现。

 2.身世浮沉

  柳絮随风吹散、飘于暮春之际,“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29“空挂”、“徒垂”,柳条虽然如缕如丝,却难系住柳絮。半首《南柯子》既写出了柳絮浮沉无依,也预示出探春的身世浮沉。柳絮虽说可以进行无性繁殖,但长期的无性繁殖会使柳树的生命力逐渐减弱,这也是探春无力改变贾府走向衰败的表现之一。“柳”本谐音“留”,可柳絮的飘散终究留不住探春的命运,最终远嫁,无所依托。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2]张珍.贾探春与植物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6.  [3]季学原主编红楼梦诗歌精华[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4]孙又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