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论文精选(九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伯吉斯城市发展一项研究计划的导言 城市管理学论文精选(九篇)

城市管理学论文精选(九篇)

2024-07-08 21: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城市管理学论文精选(九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7:34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管理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城市管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市结构,城建档案,档案管理,启示

1、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建档案管理概述

简单地说,“城市”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集中作用,城市建设本身也属于城市化的组成部分,这就从客观上加强了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新形势下,城市化发展已经从人类社会无意识层面向有意识层面转化,而在城市化发展引导要求下,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从当前我国城市化背景下分析,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针对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定义和定位。很显然,“城建档案”本身属于“档案”的范畴,这就不难进行科学的定义和定位。我国学者在学术层面提出的“城建档案”定义被描述为:城市区域内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等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片、表格、视频等原始性资料。狭义地说,城建档案本身就是档案体系的一个分支,在侧重点方面更关注城市活动。但同时,仅仅将城建档案定位于“档案”是不科学,也是不合理的,这样一来它并不能发挥自身的价值。学术界普遍认为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属于科学档案管理范畴,这是由于“城市化”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效应,其价值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城市活动体系内去衡量。

第二,在建设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过程中加强对城建档案管理认识。提高对城建档案管理的认识,就必须明确城建档案在社会建设公共领域发挥的作用。上文中笔者重点从“档案”角度展开了分析,只能说明城建档案的“符号特征”,再不原有定义和定位的前提下,本质上城建档案与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产生了“交叉效应”。因此,城建档案在管理上应该提高一个层次,列入与党政公文同样高度的体系,并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依据。

2、基于城市结构理论的城建档案管理分析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谓“城建档案”的内涵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城市建设档案”,它本身所包括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包括城市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内容,简单地可概括为“城市科学”,泛指城市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一应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是构成城市结构理论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城市结构理论应用在城建档案管理中具有必要性。

第一,城市结构理论概述。将城市结构作为理论研究对象,可以借鉴社会管理学中的分层模式展开,基本可以划分为三层模式:第一层为自然生态环境,它也符合人的自然属性基本被整,在内涵层面由城市地理、气候、水文、大气、生态等内容构成,这些自然要素是决定城市结构的基础。第二层为人类生产力建筑层,顾名思义,城市不可能自我形成,它的一切物质原来都是由人类生产力创造出来的,包括最基本的建筑、交通等,也包括能源、通讯、供水、供电等服务内容。第三层为人文层,或者称之为城市文化层,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人文化、经济、政治、教育、宗教等;值得一提的是,以上三个层次从低向高是逐渐递进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存在和构建基础。

第二,城市结构理论对城建档案管理的作用。参考城市结构理论的分层模式,可以映射到人类社会对档案管理的基本运作体系,即由高到低的发展趋势,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城市自然档案、城市勘察档案、城市测绘档案。这些内容直接影响着城市建筑的存在状态,而建筑恰恰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元素。因此,在城建档案方面的体现为:城市规划档案、城市建设管理档案、城市建设工程档案、城市文化档案、城市科研档案等。很显然,这些档案中的内容都应该具有记录的原始性,而它们的存在格局与城市结构理论是呈现明显对应关系的,例如人文层与专用档案、公文档案、教育档案之间的密切联系,最终汇总为城建档案中的“社会档案”体系。因此,充分促进城市结构理论在城建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求。

3、城市结构理论在城建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途径

第一,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向信息化方向改革。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的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城市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引导趋势,它可以全面实现城市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中的要素归纳。城市结构理论提供了很好的信息化方向,并结合城市结构理论的基本框架,用来实现自然层、建筑层、人文层等方面的资源系统构建,避免城建档案中固有的资料缺陷造成信息化方向改革的偏离。

第二,可以充分发挥空间信息功能实现城建档案信息的整合。所谓“空间信息”在城建档案的促进效应方面表现为可视化服务,一方面,城建档案中主要以文字、表格、图片形式呈现,这样一来给人的感受较为乏味枯燥,城市结构理论中以城市建筑为基础,将地表上下全部的要素都呈现在人们眼前,包括不同年代、社会时期的特点,这样一来城建档案的记录内容就不断的增加,体系更加完整。另一方面,不可否认我国城建档案的生成主要来源于建筑产业,这样导致城建档案的内容相对单一、范围相对狭窄,配合城市结构理论可以实现进一步的丰富,如将自然环境和地下管道之间关系分析作为城建档案的一项内容,在我国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的区域更能够突出其特点。

第三,可以更深入地挖掘城建档案信息中的有价值信息内容。现阶段我国城建档案中主要包括的是城市建筑的相关资料,这些建筑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配合城市结构理论来研究建筑的出现契机,可以为教育、科研等提供更为详实、丰富的材料;类似的,可以继续深挖城建档案中的相关信息,并以此为中心开展丰富性工作,进一步扩大了城建档案信息的关联度,从侧面提升了相关资料文献的分享力度。

参考文献:

[1] 陈小英. 城建档案管理的难点问题及解决对策[J]. 城建档案,2009,09:33-36.

[2] 许松桦. 浅析城建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J]. 黑龙江档案,2013,04:64.

第2篇:城市管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流动人口管理;人口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新型城市化的涵义

城市化,是人类现代化的标志。新型城市化是科学城市化。这一定义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新型城市化是体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城市化,集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城市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化”。第二种观点认为新型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转移,使城市结构发生变化。“在继续推进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同时,大力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这样的城市化道路,可以称之为新型城市化道路”。第三种观点认为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过去我们认为,城市化主要是建设城市和发展城市。但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与城镇化结合在一起,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提出建设新农村。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化的科学含义,一个层次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另一个层次是转入城市的那部分人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的城市化。前一层次的城市化含义是形式,后一层的城市化含义是内容。我们应当把评价城市化标准的重点放在后一层次上。由于农民和农村是城市化的重要对象,考察中国的城市化还应包括农村居民生存条件、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在城市化过程中的提升,即逐步向城市靠近”。可见,新型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化相比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口城市化的概念,而是增添更多的现代意义。

二、人口管理学对新型城市化的意义

人口管理学作为研究人口管理的专门学科,正越来越受到广大人口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人口管理实践的发展,也要求这门学科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一)人口管理学对新型城市化的理论意义

新型城市化是伴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而出现的一种重要的人口迁移流动现象,在我们这样一个至今拥有8亿多农村人口的大国,人口由乡村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将对全国甚至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对中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数量巨大的城市移民的管理,是纳入人口管理的首要问题。

人口管理学是一门学科,它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它推动了人口管理发展,同时也在理论上指导了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没有先进的人口管理理论的存在,新型城市化的进程就不会如此顺利,就如同没有了理论的指导,实践就不会顺利的道理是一样的。

(二)人口管理学对新型城市化的实践意义

科学发展观指出,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民群众是城市化的主体,他们既是城市的创造者和建设者,又是城市发展的受益者。建设发展城市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人口管理学在新型城市化的实践中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指导,而且各种理论可以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发挥实践性的作用,对城市化中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上的管理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并且成了新型城市化这个过程中的重要的一部分。

三、新型城市化中的人口管理问题

(一)流动人口管理

人口流动是新型城市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哪里要城市化,哪里就有人口流动。对人口流动的管理,可以通过人口的空间分布,改变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城市化。

(二)人口质量管理

新型城市化的过程不仅是人口数量的城市化,更包括的是一种思想素质,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才是真正的城市化。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人口质量越来越成为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关键。1984年,吴忠观老师在《人口与经济》第5期《试论人口质量》一文中指出:“独立出‘质量人口学’,一方面是人口学内部各部分分工趋于精细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也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质量问题日益重要的必然结果”。人口质量管理,意味着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使人口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加强人口质量管理,对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城市化的意义更是举足轻重。可以说如果人口质量提高,城市化就无法继续进行。

(三)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通常是指对劳动力资源调配、使用、开发的管理。“宏观的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移动时期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供给与需求的调配,以及劳动制度和劳动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同时亦包括全社会人力资源的再生产。微观的人力资源管理,通常是指用人单位通过劳动计划、劳动定员、劳动定额、劳动组织等微观单位人力资源进行全过程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配置。在新型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就人力资源横向和纵向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合理的配置。

四、结束语

近十多年来,伴随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城市化率大约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新一轮的城市化加速期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生成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进程中扩张的;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架下推进的;是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辅相成的。新型城市化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还要创新,直到城市化最终的实现我们都还要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永昌.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合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J].中国发展.2007,(1).

[2]许经勇.新型城乡关系的基础[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

第3篇:城市管理学论文范文

1 城市形态相关理论回顾

1.1 城市历史研究

西方著名城市研究学者培根(Baken, 1976)、吉尔德恩(Giedion, 1971)、科斯托夫(Kostof, 1991)、芒福德(Mumford, 1961)、拉姆森(Ramussen, 1969)和斯乔伯格(Sjoberg, 1960)等对传统城市研究作出了主要贡献。他们的著作除了详尽的描述了西方城市历史形态演变过程之外,亦讨论了引起其变化的原因。如斯乔伯格在《工业化之前的城市》(1960)中叙述到:“城市和文明不可分离,随着城市的出现与发展,人类最终出离了原初的状态。城市的发展同时又使人可以建造更加复杂的能满足不同生活方式需求的物质环境,人们从而相信,可以有更多的生存方式。正如许多学者所认为,城市是人类历史上继农业生产之后的第二个意义重大的创造。”传统中国城市同样吸引了广泛的研究(董鉴泓, 1982; 贺业锯, 1985; Sit, 1995;Wu; 1993; Xu, 2000)。两种城市形态思想影响了传统中国的城市格局,第一是《周礼》(西周)的最后一章“考工记”,其中所强调的“围合城墙”、“南北轴线”、“宫城居中”和“对称布局”反映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中国传统的伦理与哲学思想。第二是《管子》(周和西汉),这部古典地理著作倡导自然的哲学,人类的居住环境应和自然环境相协调,在城市建设中,人们可以利用环境条件达到理想的居住目的。“理性”和“自然”的原则反映在《周礼》和《管子》中,互相补充构成了独特的中国传统城市形态理论,并且影响了古代城市的主要特征。这些思想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中占有显著的位置。尽管上述城市历史理论著作较少直接提及传统经验对现代城市建设的意义,但是它们已经并将会继续对现代学术及实践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1.2 市镇规划分析(town plan analysis)

古典市镇规划分析起源于欧洲中部,以德国的斯卢特(Schlter, 1899)为代表的“形态基因”研究(Morphogenesis)是其最早的理论基础。“形态基因”在康泽恩(M.R.G.Conzen, 1960)的著作中被进一步发展,通过分析欧洲中世纪城镇,规划设计元素被划分为街道和由他们构成的交通网络;用地单元(plots)和由它们集合成的街区;以及建筑物及其平面安排。依靠创立并运用以下概念方法:“规划单元”(plan unit)、“形态周期”(environmental period)、“形态区域”(environmental regions)、“形态框架”(morphological frame)、“地块循环”(plot redevelopment cycles)和“城镇边缘带”(fringe belts),康泽恩的研究在英国形成了康泽恩学派。在上述的概念方法中,“城镇边缘带”的影响最为广泛,这一概念指城镇边缘由混合用地构成的动态带型区域,其存在是城镇历史发展的普遍现象,对这一“不稳定”区域的研究有助于对城镇发展演变的理解,并进一步为规划管理提供建议。康泽恩对城市形态研究的贡献可概括为五点:

(1)建立了基本的市镇规划分析体系;

(2)第一次在英文地理文献中使用完全的过程演变的方法;

(3)确立以独立的基本地块为研究单位;

(4)使用详细的地图配合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

(5)发展了城镇景观的概念(Whitehand, 1987)。1980年代初成立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地理系的城市形态研究组(Urban Morphololgy Research Group),继承和发展了康泽恩的思想,是目前这一领域最为活跃的学术组织之一。近年来,他们的影响已逐渐由欧谷凯 城市形态的理论洲扩展到了整个西方的城市研究学术领域。尽管市镇规划分析研究发展出许多分支,例如对建立城市“规划控制”和“发展管理”原则的应用,但它对旧城保护实践的意义依然最为重要。(详见:)。

1.3 城市功能结构理论(theories of urban functional structure)

形成于美国的形态理论有两个主要分支:第一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被称作文化形态研究的伯克利学派,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居聚落而非城市;第二是形成于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芝加哥学派,这一学派运用折衷社会经济学理论强调城市用地分析。在社会学家伯吉斯(Burgess, 1925)创立了同心圆理论的基础上,霍伊特(Hoyt, 1939)发展出扇形区理论,哈里斯(Harris, 1925)和尤曼(Ullman, 1945)发展出多核心城市理论。20世纪50、60年代以后,他们及其追随者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城市功能结构理论作为城市形态研究的一部分是因为它关注城市用地,而规划和建筑设计仅被视为城市用地的载体。另外,相对于解释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分布的城市功能结构理论,克里斯托尔(Christall)的“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ce theory)分析了城市之间的空间及规模关系。城市功能结构理论反映了从社会经济学角度研究城市用地发展关系的城市形态方法。

1.4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political economy analysis)

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在这里广义的包括宏观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方法。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在建筑环境(built environment)与商品生产过程之间建立了联系。这一领域的代表学者哈维(Harvey, 1985)分析了城市景观形成与变化和资本主义发展动力之间的矛盾关系,再此基础之上建立了“资本循环”(capital circuits)理论,他指出城市景观变化过程中蕴涵了资本置换的事方法实。鲍尔(Ball, 1986)推进了这一思想,发展出“建筑供给结构”(structure of building provision)模型,他讨论了建筑生产过程中的相关社会元素,其中包括发展商、规划管理和服务对象的动力作用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更进一步,诺克斯(Knox, 1991)在研究中指出“建筑供给结构”包括更为广泛的范围,通过对美国城市景观的分析,诺克斯证明了社会文化因素与经济因素同等重要并影响着城市环境的形成过程。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强调建筑环境产生和变化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密切相关,在这一过程中资本是主要作用因素,同时城市发展的组织形式及相关社会机构所起的作用亦是研究的焦点。

1.5 环境行为研究(environmental behavior studies)

乔尔(Gehl, 2000),林奇(Lynch, 1958),拉波波特(Rapoport, 1990)和赖特(Whyte, 1980)等的研究建立了人类行为与物质环境关系的理论,他们的探索包括人类如何感知特定的环境并且产生行为反应,进而如何在设计实践中利用这些规律。在这些研究中客观科学的方法代替了旧的个人直观的行为研究传统,他们的理论著作改变了现代规划与设计的教育和工作方法。在林奇的一系列研究中,“心智地图”(mental maps)的方法被用来反映个人对环境的感知,通过使用“节点”、“路径”、“地标”和“区域”作为基本元素来分析环境心理趋向。他同时使用“可识别性”来描述环境特质,好的建筑环境使居民感觉舒适,亲切。林奇强调好的城市形态还应包括:活力与多样性(包括生物与生态)、交通易达性(开放空间、社会服务及工作)、控制(接近人体的空间体量)、感觉(可识别性)、灵活性和社会平等一系列要素。拉波波特(Rapoport, 1990)、洛赞诺(Lozano, 1990)和特兰塞克(Trancik, 1986) 讨论了人对特定建筑环境的行为反应,分析了现代城市问题多出于“逆城市”和“逆人”的作用力。基于这个观点,他们建议城市发展演变应与当地生活方式及文化需求相适应,强调设计应与环境相协调,即“环境行为”的方法。

1.6 建筑学的方法(architectural approaches)

在大量的形态理论研究中,由建筑师与城市设计师发展出的一系列方法对理解城市形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其中最为突出的包括类型学(typological studies)与文脉研究(contextual studies)。类型学起源于意大利与法国,意大利建筑师玛拉托利(Mara tori)、坎尼吉亚(Canniggia)和罗赛(Rossi)奠定了类型学的基础。根据罗赛(Rossi, 1982)的解释,类型是普遍的,它存在于所有的建筑学领域,类型同样是一个文化因素,从而使它可以在建筑与城市分析中被广泛使用。由于类型学关注于建筑和开敞空间的类型分类,解释城市形态并建议未来发展方向。类型学的方法在欧洲建筑设计及城市景观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脉研究着重于对物质环境的自然和人文特色的分析,其目的是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创造有意义的环境空间。文脉研究在艾普亚德(Appleyard, 1981)、卡勒恩(Cullen, 1961)、克雷尔(Krier, 1984)、罗(Rowe, 1978)和赛尼特(Sennett, 1990)著作中被广泛讨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概念是卡勒恩的“市镇景观”(townscape),这一概念的建立基于两点假设,一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规律可以被认知,二是这些规律可以被应用于组织市镇景观元素,从而反过来影响人的感受。通过分析“系列视线”(serialvision)、“场所”(place)和“内容”(content)。卡勒恩指出,英国1950、1960年代的“创造崭新、现代和完美”的大规模城市更新建设和富有多样性特质的城市肌理(包括颜色、质感、规模和个性)相比较,后一种更有价值和值得倡导。这一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快速发展的现实同样有深刻的启发作用。

1.7 空间形态研究(space morphology studies)

这一理论认为城市由基本空间元素组成,它们构成了不同的开放与围合空间和各种交通走廊等,空间形态研究从不同规模层次分析城市的基础几何元素,其目的是试图描述和定量化这些基本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空间形态研究起源于1950年代由马奇和马丁(March,Martin, 1972)在英国剑桥大学创立的“城市形态与用地研究中心”。随后各种不同概念被发展用以定义和描述建筑和居住聚落(Steadman, 1983:Mitchell, 1990),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空间语法”(space syntax,详见:),这一概念可以被定义为描述、解释和定量建筑或聚落空间结构的技术方法。这一方法不仅强调分析空间集合的几何特性,更重要的是蕴涵其间的社会与人类学意义(Hillier, 1983)。以上讨论的城市形态理论提供了广泛的方法来剖析城市物质环境,尽管它们有重合之处,但根据所侧重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不同,相关的理论概括起来可以被分为三类:一是“形态分析”(environmental analysis),包括城市历史研究、市镇规划分析,建筑学的方法和空间形态研究。“形态分析”依靠从二维到三维的城市地图、规划与建筑设计和城市实体研究,其目的是解释城市现象和剖析其中隐含的规划管理、建筑师、业主和各种相关专业人员在城市形态变化中的作用及责任。二是环境行为研究(environmental behavior studies),它关注于人的主观意愿和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过程包括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及相关人员的访问;三是“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它关注政治与经济因素和相关的社会组织在“城市过程”(urban process)中的作用,定量的方法在这里是主要的分析工具。

2 城市形态与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起源于建筑师与社会学家寻找理想的城市形态以医治“城市病”的乌托邦和物质形象的思想。在过去的20多年中,西方城市发展的实践要求规划师更多的关注于“政策规划”、“发展影响评估”、“发展管理”、“社会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师的职责似乎完全脱离了物质环境。然而,物质环境在规划学科中,无论过去与现在都依然占有重要的位置。正如霍治(Hodge, 1998)指出:“大量的规划工作依然围绕着两个中心,一是计划新建项目对现状环境影响的评估,二是组成物质环境的不同功能和活动部分的空间协调。”城市形态研究的价值在于它在城市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适当安排新的结构元素的能力,如“形态分析”已成为提高城市“发展管理”和“设计控制”等规划实践的重要工具,评价规划工作的优劣在某种意义上是指得到规划许可的城市发展的结果。基于这一观点,城市形态的方法对辅助与充实规划实践有重要意义。“可持续发展”和“城市交通”研究是当前西方规划学科的热点课题,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与城市形态的关系日益得到重视。具体的规划概念如密集式城市发展(compactcity或neo traditional development)和交通需求管理(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要求创造较高建筑密度,混合用地,发展步行和公交系统和一系列新的设计原则。作为物质参照的城市形态是“可持续发展”及“城市交通”等规划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完善和理性的城市形态研究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城市形态研究的意义同时存在于它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尽管城市设计概念自出现到现在的30多年来,还未形成一个全面共识的定义,但是,城市设计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实践层面上的认识,可以描述为是由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建筑学参与的,给予环境以特定形式的活动。其中的活动指利用现有条件,创造新的结构元素,用于提高缺乏统一与整体性的城市环境(Schurch, 1999)。城市形态的目标是理解城市结构形成过程与文化、社会经济及政治的作用力的关系,城市形态与城市设计的同构关系,不仅表现在文字描述上,同时反映在设计实践中,所以系统的城市形态研究可用于加强和整合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

3 城市形态的方法与理论研究框架

根据诺克斯(Knox, 1994)的“城市化过程”(urbanization as a process)理论,城市化由一系列相互作用的社会、经济、人口、政治、文化、生产技术和环境变化过程所推动。城市化的直接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人口居住于日益扩大的城镇区域内,同时,城市化还导致了其它的一些结谷凯 城市形态的理论果,如城市体系、城市用地、社会结构、建筑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特定的社会系统,如政府政策、法律体系、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关注到变化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作出一系列的反应继而影响初始的动力因素,这一过程最终形成了一个动态变化的循环体系。诺克斯的分析利用广义的政治经济学作为“城市化过程”理论的基础。作为城市化的一个结果,城市形态的变化明确的反映了城市化过程。基于以上讨论,“城市形态作为城市化的结果”(urban form as an outcome of urbanization)这一模型,使物质的城市形态,抽象的政治经济因素和城市规划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并可以被广泛应用的方法来分析城市形态变化的动力及过程机制。在这一模型中“形态分析”与“环境行为研究”的概念与方法被强调作为主要的物质环境分析工具。形态分析关注于和城市相关的客观物质、图形及文字资料,环境行为研究强调城市居民和专业及行政管理人员的主观意愿的调查分析,方法它们互相补充,从不同的视角检视研究对象,从而使城市形态的研究更为理性与客观(图1)。复杂性(complexity)与不确定性(uncertainty)理论在这一研究框架中被同时强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西方社会科学中新兴的边缘学科,其主要思想是分析和探索各种系统表现出的混乱、非连续性和难于控制的主要原因,其中的复杂性是主要因素。事物所具有的复杂特性挑战了研究分析与规划决策过程。充分认识到复杂性这一因素并不能使工作过程变得容易,但它可以使决策者有充分的准备,从而应对由复杂性产生的不确定性。对于不确定性的清晰认识可以帮助寻找适合的分析方法。克里斯坦森(Christensen, 1985)在研究中指出,解决问题的过程取决于目标与方法的不确定程度,当人们对目标和如何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形成共识,确定性较高,分析与决策过程可以依赖科学与理性的步骤去完成;当人们同意目标的方向,但不知如何达到它,分析与决策是一个学习过程;当人们不确定要达到的目的,但有许多可选择的方法,分析与决策成为一个讨论过程;最后,如果人们同时不能对目标与方法达成共识,分析与决策成为在混乱中寻找秩序的过程。认识到不同类型的不确定性,可以对问题的特性作出判断,从而找出更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概括而言,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渗透于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它们应成为形态研究框架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由传统的单一计划经济为主体转型为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存在。其中的转型性经济因素(transitionale conomy)、缺乏稳定性的发展政策和领导主观意愿构成了分析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因素。在相对有限的可借鉴经验的条件下,缺乏明确的目标与工作方法往往同时成为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问题,对不确定性的充分认识对提高中国城市研究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4 结语

在城市化过程理论的体系内,形态分析与环境行为研究被强调作为主要城市形态分析工具。其中的形态分析,虽然包括广泛的方法与技术,但对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方案的分析是其基本要求。不可否认,规划设计方案只是整个规划过程的一部分,完整有效的规划依赖于管理、控制和实施等各个环节,但规划设计方案记录了社会价值观念、人们的主观意愿和环境管理方法。没有作为形态基础的规划设计方案,大规模的规划是无法实现的。好的城市形态决不是仅仅基于美学原则的标准,它更依赖于活动其间的人的感受与评价。得到人们欣赏并积极评估的城市环境是真正有价值并应得到广泛的倡导与维护。基于环境行为研究发展出的一系列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相关人员的访问和实地观察,这些工作过程不仅重视专业和行政管理人员的意见,其中更关注普通居民及流动人口的意向,通过数据记录与分析,最终将其反馈到规划设计、政策制定及具体管理行为中。19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城市化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一系列巨大的经济与社会结构的重构。同世界其它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形态的变化,从动力机制到实体环境都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其复杂性与多样性对城市形态的理论研究具有特殊的价值。虽然国内阶段性的城市形态研究已不断出现,然而系统与全面的分析,尤其是方法论的研究还有待提高。本文关于这一课题的思考,目的在于希望从大量的相关文献中理出一个简单与明晰的脉络,并适用于实际案例的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 孙良辉,鄢泽兵。解读城市形态的三个分支理论——读《Good City Form》有感[J].山西建筑,2004,(18)。

[2] 欧阳勇锋,张延龙,蒋颖。关于城市形态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4,(5)。

第4篇:城市管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设计理论;区域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4-0167-02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概念

1.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城市规划设计”一词则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程,规划和设计相结合,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实际。

2.城市设计又称都市设计(Urban Design),很多设计师和理论家对这一名词的定义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现在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其研究范畴与工作对象过去仅局限于建筑和城市相关的狭义层面。但是,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建筑学等较有历史传统的范畴类似点,城市设计这一范畴在20世纪中叶已经开始变化,除了城市规划、景观建筑、建筑学等范畴的关系日趋复杂,也逐渐与城市工程学、城市经济学、社会组织理论、城市社会学、环境心理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城市史、市政学、公共管理、可持续发展等知识与实务范畴产生密切关系,因而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跨领域学科。

二、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各自的功能作用

谈到功能作用,两者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城市规划所处理的空间范围较城市设计为大,两者在处理空间的层面上也存在差别,具体的差异如下:

1.城市规划是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前期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城市的复杂巨大系统特性决定了城市规划是随城市发展与运行状况长期调整、不断修订,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复杂的连续决策过程。住宅及其环境问题是城市的基本问题之一。美国社会学家佩里通过研究邻里社区问题,在20年代提出居住区内要有绿地、小学、公共中心和商店,并应安排好区内的交通系统。他最先提出“邻里单位”概念,被称为社区规划理论的先驱。后来建筑师斯坦因根据邻里单位理论设计纽约附近雷德布恩居住街坊,取得重大成功。雷德布恩式的街坊被视为汽车时代城市结构的“基层细胞”。邻里单位理论本是社会学和建筑学结合的产物。从60年代开始,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它不尽符合现实社会生活的要求,因为城市生活是多样化的,人们的活动不限于邻里。邻里单位理论又逐渐发展成为社区规划理论。城市规划理论则是在这样的思路下一步一步演变过来的。

2.与城市规划不同,当代城市设计的主要处理对象是“城市的一部分”。非常常见的情形则是,城市设计工作被镶嵌在更大范围、更长期的城市规划工作之中。当城市计划将城市区域中的各种主要机能区域(商业区、住宅区、文教区、自然或历史保存区等)予以选址之后,城市设计专业便得以接手城市规划未来更为详细处理的工作――在各个特定区块之中,建立其空间组织与其所属建筑量体的整体形构。

3.综其所述,城市规划所处理的空间范围较城市设计为大。城市计划工作的空间尺度,不仅超越城市中的分区,还涉及整个城市的整体构成、城市与周边其他都市乡村的关连。城市计划工作经常需要考虑都市在更大范围中的定位,此处所指更大范围,可以指涉都市群、“区域”(以区域计划专业角度所认定的区域)、省、邦、国家,甚至国际政经网络,而这些往往是都市设计较少着墨的问题。举例而言,在处理城市交通系统时,城市设计所面对的问题经常是公交车站或轨道与社区的关系,例如社区居民如何便利安全地往返于住家与公交车站、公交车站在社区生活中的服务功能与其他社会意涵,轻轨轨道与社区景观如何和谐地共构、公交车辆行驶对社区生活的妨碍与防范等;相对的,城市规划专业经常需要考虑大众运输路线所延伸服务的其他城市、郊区或乡村,以及这些地区透过大众运输路线与城市所串连而产生的整体社会现象。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还在其他几个方面有所差异:城市设计不需要在互相冲突的城市机能之间决定城市内各分区的土地使用问题,这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工作。城市设计专业则比城市规划专业者较少涉入城市政策制定的政治过程。城市规划专业者与城市设计专业者,都需要面对相当广泛的社会、文化、实质空间规划设计议题,其差别主要是在于对象、尺度、程度等的差异。

三、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交叉关系

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必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没有“纯二维”的规划,而且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也必须最终投映在土地和空间中才能得以实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

可见,它们之间交叉、重叠的领域涵盖了城市建设系统各个方面,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之中。规划的平面布局图,也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另一方面,对城市空问的塑造与安排,又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从而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反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脱节,其交叉的部分必不能取得统一,出现设计和规划之间改动很大的现象,造成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的浪费;如果不进行改动,两个不同的方案对于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块而言在实际中根本无法操作实施,规划设计的方案只能落个“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结果。当前很多地方都是在还没有进行规划之前,就委托进行“城市设计”,这种没有规划原则指导的“城市设计”最终也只能停留在漂亮的模型和图纸上,很难说有多少现实意义。

四、结论

协调好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在两个尺度平台上各自发挥各自的最大作用,才是未来学科整合的方向。城市设计只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走一体化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设计价值观从以规划师为主体向以使用者为主体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吴迪.浅谈城市规划管理心得体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4).

[2]刘四青.浅谈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地位及其作用[J].当代建设,2003,(6).

[3]何世源.浅谈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7,(26).

第5篇:城市管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市、城市经济、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虽然城市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只是经济学体系中的后来者,但它一经产生就体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此后,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欧美各国、日本、前苏联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兴起和传播,经过20多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还远不能满足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这与社会各界对城市经济学这一学科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因此,认识城市经济学的性质,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城市的规划建设、有助于我们更合理的看待城市的空间布局。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

(一)城市经济学是发展中的经济学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一系列实际问题,但传统经济理论面对这些城市问题却束手无策。因为这些问题既不能用研究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学,也不能用研究企业和市场的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工具加以解决,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践呼唤着一种全新理论的产生,并以此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指导。20世纪初,一些学者开始致力于城市综合问题的研究,诸如城市土地利用与价格问题、城市交通问题、城市运输问题、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城市规划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求解使城市经济学应运而生。此后,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点、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纽带。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也日趋复杂和深化,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域、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城市经济学的“羽翼”不断丰满。但是,从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版的城市经济学的教科书和论著来看,构建的体系自成一家,研究的范围各有侧重,尚未形成一套比较规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复杂的问题,尚未给出解决的良方。城市经济学依然是一门稚嫩的学科,对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还将持续地进行下去,城市经济学也将在发展中逐步成长,直到走向成熟。

(二)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城市经济学的诞生,给传统的工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业等部门经济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使得对其研究从条条式的局部研究转入在城市这一综合有机整体下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城市经济学将许多部门经济学难以解决的问题纳入其研究的范畴,以探求应对良策。城市经济学又与各部门经济学密切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门跨学科、跨部门的边缘学科。

(三)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

传统经济学以劳动时间作为衡量价值量的惟一尺度,将劳动价值论作为构建传统经济理论大厦的基石,认为只有劳动时间的节约才是经济的节约,而经济平衡只是价值量和实物量的平衡,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经济学是时间经济学。但是,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是时间因素,空间因素的位置、运动和存在方式同样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价值的创造既离不开劳动时间的延续,也离不开劳动空间的联系;经济的节约归根到底不仅在于劳动时间的节约,也在于劳动空间的节约和组合的优化;经济运行中的价值平衡和实物平衡,如果不与‘空间平衡’相结合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是劳动时间,还有空间结构。城市经济学的产生适时弥补了传统经济学对空间因素的忽视,并关注空间要素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空间范围内对城市进行综合研究,以实现经济要素在空间的合理布局,因此,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格外重视对经济要素之间的相邻效益、布局效益、网络效益和城市区域的聚集效益的研究,而这些城市空间结构效益具有比部门经济效益更深远、更广泛的意义,对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经济学在发展一般经济学过程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四)城市经济学是公共经济学

世界范围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城市公共经济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和重要,公共经济对企业经济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已经日益明显。城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 “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而且,更多的是从城市和区域经济整体运行盛壅塑 皇出发研究经济问题。因此,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构成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相比之下,政治经济学、西方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及其各个部门经济学,由于出发点和侧重面不同,对公共经济的涉及和涉及程度是相形见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价值规律对生产关系进行研究,尚未涉及属于公共经济范畴的公共产品、公共投资、公共福利、公共政策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研究;西方微观经济学只对具体的生产单位进行研究,与公共经济领域几乎没有交叉;西方宏观经济学虽然涉及了对国民收入、货币、财政等公共经济问题的研究,但是,宏观经济学主要是从国家和全社会的角度来研究这些问题, 尚未深入到城市这个层面;各个部门经济学也或多或少地结合了一些公共经济学的内容,但是,那都不是完整的公共经济学,只是与那个部门经济学有关联的几个公共经济范畴;而城市经济学克服了以上各种经济学不重视城市公共经济发展的缺陷,对公共经济进行了整体的研究,由此可见,城市经济学也是公共经济学。城市经济学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经济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提出调控的方法和公共经济政策,如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配置公共经济资源,提高公共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因此,城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于企业经济学的治市经济学,是市长经济学。

(五)城市经济学是高级市场经济学

城市较之乡村具有更多的优势,使生产要素更多地集中在城市,城市经济得以迅速地发展起来。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但这个大市场的经济问题不能运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来解决。因为微观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核心,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并透过商品市场的价格决定过程,找到有限资源最佳配置的方法和途径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它是单个经济主体的市场经济学。城市则是由无数单个经济主体组成的集合体,但这个集合体绝不是单个经济主体的简单加和,它的经济关系比单个经济主体纷繁复杂得多,比单个经济主体研究的变量要大得多。市场经济学以劳动、资金、技术为因子,研究企业的投入与产出的数量、规模和比例关系,而城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变量却要比市场经济学多得多, 即使是相同的变量,在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下也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生产的动力和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而且这种经济效益是可以用货币衡量的,而在城市这一经济集合体中,绝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兼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不能用货币来衡量的。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学站在比微观经济学更高的层次上研究市场经济,研究由无数单个经济主体组成的经济系统的运行、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通过这些规律寻求城市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途径,以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城市经济学是比微观经济学更为复杂的高级市场经济学。

(六)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经济管理既不等同于以企业为核心的微观经济管理,也不等同于以国民经济管理为内容的宏观经济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将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城市管理是落实国家宏观管理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是保证企业微观管理合理实施和充分有效的重要条件”。虽然从总体上说三者都是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但城市经济管理却有其独到之处,诸如定位城市政府职能、进行城市经济社会综合规划、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和目标;完善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机制等。此外,城市经济管理的“导引、规范、治理、服务、经营”五大职能更是对传统管理职能的创新,城市导引是“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行方向性引导”;城市规范是通过法规和主动的引导对城市个体进行的有形和无形的约束;城市治理是针对城市中存在的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整治、矫正、调理”;城市服务是“通过制度、政策的调整和物质、文化条件的创造和改善,进行供给和帮扶的公益性管理”;城市经营是“通过城市资产资本化和市场化运作,保证城市整体和部门公共财产保值增值,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城市经济管理职能”。城市管理职能大大地丰富了传统管理学职能的内涵,所以,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七)城市经济学是先进文化经济学

城市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的物质环境,还为人类提供了活的文化载体。从风格鲜明的建筑物、五光十色的街景、东西南北的饮食到流行的服饰、奔驰的汽车,无不流动着城市文化的语言。城市更是文化的高地,科学技术的摇篮,人才的培育地和聚集地,城市负载着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从其层次上说,有器物层面的文化;有制度层面的文化;还有观念层面的文化。文化从其形态上来说,有艺术形态的文化、知识形态的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文化。而汇聚在城市范围内的文化则构成一个城市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不论是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是城市管理的有效实施,都离不开城市文化这片土壤。从总体上说,先进的城市文化将有力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落后的城市文化也会制约、阻碍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对城市管理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管理者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文化模式、文化素养等决定其观念、行为,进而影响城市管理水平的方面;另一方面,城市文化又通过市民的道德规范、文明程度、文化修养、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影响着城市的精神风貌,决定着城市管理措施的实效。将城市文化纳入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不仅又一次丰富了城市经济学,而且也使城市经济学成为先进文化的经济学。

(八)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而不是理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是为了把握城市系统经济运行、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的实践。研究城市发展规律,是通过对城市化基本规律的揭示,探寻城市发展的一般条件、动力及过程,这对于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结构,是通过对城市三次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结构和组织结构以及空间结构的分析,以期对城市经济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这对于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以及城市功能的定位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环境,是通过对城市人居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全面、系统的阐述,提高人们对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认识,这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以及城市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效益,是通过对城市经济整体效益、城市土地效益、城市规模效益或定量或定性的分析,来探索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这对于提高城市的综合效益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区域,是通过对城市经济区域形成与发展的剖析,寻求城市与区域共同发展的机制,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经济管理,旨在探索城市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方法、途径,这对于提高城市的水平和效率是有意义的;研究城市文化,旨在通过对城市文化与城市经济、城市管理之间关系的梳理,实施有效的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这对于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是有意义的。综上所述,城市经济学是为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三、城市经济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乡规划,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城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该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按照编制城乡规划的节段又可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可以说城市经济学与城乡规划在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含义,不同的学科分别依据各自的角度而有不同的理解。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由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际上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现象的组合。

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城乡规划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土地资源分配及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城乡规划进行统筹安排与解决。

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化有一系列理论不如其动力机制为:农业发展史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石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等。

城乡规划将遵循城市经济学对城市化的一系列研究理论进行相关的统筹规划,达到城乡发展符合经济规律,促进城乡各方面的发展。

(二)经济中心与中心城市问题的关系

城市规划中城市发展的基本形式就是中心辐射式发展,城市群中以经济发达的城市为核心辐射周围的城市的发展;一个城市中由经济中心地区向周围辐射发展。 在城市经济学中经济中心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工业生产中心;

2、商品流通中心;

3、交通运输中心;

4、金融中心;

5、信息中心;

6、科学技术中心;

7、文化教育中心。

而城乡规划基于经济中心与城市中心的作用于性质来进行城乡规划的统筹规划。要在格局,交通,建筑等多方面体现经济中心的作用,便于它诸多作用的充分发挥,进一步领导整个城市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其中心辐射作用。

(三)城镇体系的关系

城市,作为物质的生产地,不断输入各种生产资料,输出多种产品;城市又是物质的消费地,每天运进大量生活必需品,运出数以千吨的废弃物。所以城市与乡村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总是昼夜不停的进行着物质,人员,信息和能量等多方面的交换,交换频繁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经济网络即城镇体系,而每个节点就是规模不等的城市。 也就是说城镇体系的形成源于经济的交流属于城市经济学研究范畴。而城乡规划则应遵循城市经济学对于城镇体系的一系列研究进行城镇体系的有机规划。

城镇体系的特征有:

1、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因此城市规划在进行城镇体系建设规划时一定要着眼整体性的考虑,做到协调统一,全面发展。

2、层次性,城镇体系有大有小,随所在经济区的规模和层级而定;城镇体系内部的城镇有大有小,大的成为体系的核心,小的充当体系的基层。因此在规划城镇体系时应根据规模的大小做相应的规划,使城镇体系的建立具有层次性,无论大小各自发挥效应。

3、重叠性,一个城镇可能成为不同层级城镇体系的成员,并充当不同的角色,因此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做好协调统一,并突出其重要的角色职能。

4、开放性,城镇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组织,它是一个开放系统,随时都在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作为规划应当满足其开放性的需求,交通的规划直至关重要。

5、动态性,城镇体系形成之后并非福鼎不变,而是处于发展演化之中,外界环境与内在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使之发生形态上,规模上和结构上的演变。因此规划时一定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进行规划设计,满足其动态性的特点。

(四)人口经济的关系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在不断的增长之中,而城市人口正是生产与消费的主体,也就是城市经济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城市规划在进行城乡规划时一定注意起到引导人口流动,解决人口的就业生活等各方面问题。

(五)城市土地经济的关系

土地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生产力的重要要读,是人类生产生活最基本的物质资料。土地的经济特性变现为:

1、稀缺性:由于土地是自然赋予的不可再生物,因此对于不断增加的人口和不断增长的需求来说,土地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城市规模越大,则往往供需缺口也越大,大城市商业中心地段之所以“寸土寸金”,正是因为其稀缺性而来。而城市规划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合理分配开发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其相应的土地性能,达到最高利用率,不要浪费稀缺的土地资源。

2、区位效益性:决定经济活动的不同地理位置,称作区位。在城市,区位对于土地效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城市规划在进行土地规划利用时应充分利用发挥不同土地的区位效益性,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3、边际产出递减性: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时,某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超过特定限度后,其边际产出递减性变现在,对土地的使用强度超过一定限度后,收益开始下降。因此,任何过渡开发不仅是对环境的破坏,在经济上也是不合算

的。因此在利用规划土地时一定要考虑此因素。

(六)城市住宅经济的关系

住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它集生存资料,享受资料与发展资料与一体,和食物,衣服,交通工具一起,构成了人们每日不可缺少的消费品。住宅的需求与供给,建设与分配,是国际公认的重大经济与社会问题。城市住宅是城市建筑的主体,住宅建设对于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因此住宅问题解决的好与坏,关系到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没有一个良好而稳定的居住条件,就不会有美好而持久的城市未来。而城市规划与城市住宅的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更新的脚步也越走越快,但是在更新途中住宅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很理想,导致许多经济条件差的人不再拥有住宅,这是一个社会大问题,作为城市规划人员一定要着重考虑如何在城市发展更新,与人们的生活现实水平相协调。

(七)城市环境经济的关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更新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也凸显出来。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在不断的给我们敲着警钟。环境不仅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与城市经济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起初,经济增长增加为公共服务提供的资源保障,使得环境得到改善。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环境趋向恶化,但到达一定转折点时有缓和趋势,随着收入的继续增加,环境将继续恶化。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当环境无限污染时,我们的经济必然也无法前行。

第6篇:城市管理学论文范文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管理社会化”。论坛紧扣城市化和城市管理社会化主题,交流城市管理先进经验,展示城市管理最新成果,共同探讨新时期城市管理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成功搭建起了全国城市管理部门的交流合作平台,为共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首届全国城市管理论坛具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选题新颖,贴近城市管理的现实需要。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讲:“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第一次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城市化社会应运而生。城市管理应放到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如何在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城市管理?总理在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上指出:“政府的事务性管理工作、适合通过市场和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可以适当的方式交给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社区等基层组织承担,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这是发出了城市管理社会化的号角。加强和创新社会化管理已经在全国各地开始试行与实践。首届全国城市管理论坛以社会化城市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展开研讨交流,找准了时代的脉搏,抓住了城市管理者的眼球,站到了城市管理的最前沿。

二是信息量大、启发启示多。信息量大一方面体现为参会省市多,覆盖面广,既有一线大城市,也有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地级市;更突出地体现为,既有来自全国各地城市管理实际工作部门的鲜活经验和做法,又有来自城市管理领域专家的真知灼见,更有实践和理论相互碰撞产生的思想火花。论坛既是信息交流的平台,也是新思想、新观念、新智慧的生成平台。正如安徽省法制办党组成员、巡视员程利民在点评中指出的,论坛不仅是一次理论研讨,也是一次实务展示,更是一次现场思想的碰撞,论坛有高度、有观点、有实务、有思考、有指引、有提高。

三是收获丰硕、影响大。首届全国城市管理论坛的举办突出的收获是为兄弟省市城市管理部门相互交流搭建了平台,为开门办刊起了个好头。论坛产生了极大影响:西城区政府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这次论坛的举办,派出了以副区长吴铁男为团长的近20人的队伍,与宣城市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双方都感觉获益匪浅。论坛的举办受到人民网安徽频道、《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安徽文明网、《宣城日报》、宣城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并做了相关报道。

第7篇:城市管理学论文范文

今年以来,我局切实履行城市管理职能,努力提高城市管理质量,巩固文明城市成果,落实长效管理措施,加快推进城市市容市貌管理步伐。一是加强人力客运三轮车文明营运管理。今年,我局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切实改善服务民生的各项管理措施,把原有的对三轮车业主的路面管理、验换证管理、收费管理全面转向全新的管理模式,切实取消了三轮车营运“挂靠管理费”。同时,全年组织了四次三轮车从业人员文明营运培训,免费为全市911辆三轮车验换证,全面喷漆,更换了防雨帘,让三轮车业主减免从业成本,自觉文明守法、按章营运的同时,也切实改善了城区市容市貌,从而使他们在体会到政府的关爱的同时,更加自觉服从管理、配合管理。二是加强城区便民摊点的管理。推出以人为本、文明规范、以疏为主、错时管理的新方式,一方面积极与农贸市场、社区对接、协调、沟通,将马路市场、流动摊点就近引导到次要干道或农贸市场,另一方面,按照“定点、限时、便民、有序”的原则,统一设置和规范了城区500多户早晚市摊点,60多户水果棚点,13个西瓜销售点,全年共规范和妥善安置十处地段马路市场,做到既确保了市容环境的“大面子”,又保证了困难群体的“小饭碗”,有效钝化了马路市场、流动摊点经营者与城市管理者之间对立的矛盾,使流动摊点告别了游击经营,走上了规范稳定的经营之路。三是加强城区车辆停放的管理。为进一步规范车辆停放秩序,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我们与沿街单位、经营网点共新增签订和完善了1800多份责任状,并全部张贴上墙。

同时,我们在城区主干道两侧划定了非机动车临时停车线,落实安排全市185名协管员定时管理,对*超市门前、*x、*x市场周边等重点路段进行了重点监管,规范非机动车停放2600多辆次,确保了城区道路的畅通无阻,实现了管理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四是加强城区户外广告的管理。针对去年省政府对广告行政收费项目取消的要求,根据我市广告市场管理特点,参照周边县市普遍做法,市政府出台了《*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该办法再次重申和落实了广告的扎口管理。根据《*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我们在市国资局、招投标中心的协助下,成功地对*路跨街灯桥及部分户外广告进行了市场化运作,既增加了政府收入,又规范了广告的设置。同时,我们采取以点促面的方式,重点对*路,*东西路、*中路、*北路、*东路及城市进出口通道设置不规范的店牌店招和违章设置的广告牌进行了逐一梳理和专项整治。共拆除破损或设置不符合要求的店牌店招、墙体广告260多处,查扣乱设戗牌86块、竖式灯箱56块,清除“牛皮癣”等小广告13000多张,清除了视角污染,美化了市容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

二、加大环卫投入力度,增强城市美化功能

环境卫生状况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展示*新形象的重要窗口。2009年,我局加大了环卫基础设施资金的投入,加快了环卫基础设施的更新,加强了环卫收费项目的管理,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是进一步提升城区环卫管理水平。今年我们新修编完成了《*市城乡环卫专业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环卫事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全年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实现了全天候、无缝隙覆盖,做到主干道时时有人,支干道天天有人,确保了从早到晚城区主次干道干净整洁。扩大了城区垃圾袋装化收集范围,努力减少垃圾的二次污染。积极配合政府重大活动进行综合整治。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增加清运频次,加大巡查跟踪力度,查处抛洒滴漏、乱倒偷倒垃圾的行为,有计划地推进城区卫生死角的清除,并同时将环卫服务向无物管小区覆盖,确保了城区居民生活环境的整洁与安宁。二是进一步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今年的元月份我们启动了*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上争扩大内需项目,获得国债500万元的支持,并于9月底顺利开工,这项工程一期总投资4500万元,占地120亩,日处理生活垃圾213吨,日处理渗沥液100吨,目前土方工程已完成近50,预计2010年上半年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在开发区新建了1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城区新建了6座二类以上的公厕,一台移动式公厕,环卫处添置了两辆机扫车,五辆垃圾清运电瓶车,提高了环卫工作机械化水平,提高了垃圾运输与处理效率,提高了城区环卫保洁水平,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三是进一步扩大环卫管理的覆盖面。我们对全市破损垃圾桶实行定期巡查,及时更换,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切实做到了为民服务。加强公厕管护,定期清理维护垃圾收集容器,保持环卫基础设施的整洁完好。延伸了环卫保洁的范围,理顺了城郊结合部、后街背巷和无物管小区的管理体制,拿出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方案,明晰职责,保证了城区环卫管理无缝隙、全覆盖。四是进一步加强环卫收费力度。在市政府和财政、物价等部门的支持下,按照年初新制定的市区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下半年启动了从水费中代征城区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费工作,拓展了环卫收费的费源渠道,增加了环卫收入,有效缓解政府对环卫事业的财政投入压力。

三、强化河道环境管理,彰显水乡城市特色

为延伸城市管理的范围,改善城市水环境,建设水清岸美的城市河道,彰显*水乡城市特色,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局于去年底成立了城市河道管理处,全面接管了城区河道保洁管理任务。一年来,城管局河道管理处在政府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下,想方设法,多措并举,保证了城区水环境质量。一是开展沿河环境综合整治。今年2月9日,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会议,全面部署沿河环境整治。我局作为牵头部门,与各责任单位和挂钩部门分工配合,扎实推进了沿河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据统计,在这次集中整治中共清理河道河岸单幅总长达39.65公里,投入作业船只共844条、劳力7659人次,打捞水生植物和沿河暴露垃圾17979吨,动用挖机、吊机等大型机械设备,清理浅滩、工程遗留石块、围堰积土、河中暗桩,共清理沿河浅滩64处,河中暗桩81根、围堰积土860立方。拆除违章搭建30多处,清理违法占道20多处,清除乱拉乱晒乱种乱养80多处,城区水体一下子变清了,河岸环境变美了。二是创新河道管理机制。本着做事不养人的原则,河道管理工作的保洁和河岸生活垃圾的清运等费用,由政府投入,实行市场化运作,即把城区17条河面分成六个标段面向社会全部发包,明确具体的河道、河岸保洁职责单位或责任人,河道管理处制定较为细致的考核方案,并与经济挂钩,采取每日巡查、检查,月度考核汇总的方式对6家中标单位或个人进行严格管理和督查考核。

通过这些管理机制,确保了城区河道的清洁和河岸的美化。三是强化河道管理职责。通过市政府出台了《*市城区水环境长效管理实施方案》,全面管理城区水环境卫生,加大对水面和河岸保洁,负责沿河巡查管理,积极配合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查处沿河两岸的违章搭建行为。面对夏季水花生、绿萍蔓延的势头,我们采用了上游设挡拦截打捞,下游组织多人想方设法突击清理,运用渔网、扒机、挖机、挂浆船、扒钩等作业工具,多种形式进行打捞清理,使水生植物得到有效的控制,对城区重要河道特别是一、二水厂四周河面进行了全天候保障,较好地保证了城区水体质量。就连沿河住家老百姓都说:“今年河里水生植物比往年少多了,河水也清澈多了。”四是加强河道防洪堤(墙)管理。为充分发挥防洪堤(墙)的防洪功能和景观效应,一年来,我局河道管理处把防洪堤(墙)的环境监护工作提到一个应有的高度。在工作中,除加强对防洪堤(墙)的日常巡查外,还在防洪堤边添置垃圾筒,修建垃圾池,方便河岸附近居民倾倒垃圾,经常性地打扫防洪堤(墙)卫生、杂草,对各类生活垃圾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同时加大了对沿河居民的宣传力度,严禁向防洪堤(墙)上或河道内乱倒生活垃圾,严禁在防洪堤(墙)上乱拉、乱晒、乱种、乱养、乱占、乱砌的现象,保持它优美整洁的风貌,使得防洪堤(墙)城为城区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保障作用

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包含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关系,可以说没有一支过硬的工作队伍,是很难做好城管工作的。今年我局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优势,以党建促队建,以纪检促效能,以宣传促发展,为城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政治保障和舆论保障。一是加强党委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首位,紧紧抓住理论武装这个灵魂,组织全局所有党员干部集中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参与“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我为*发展做贡献”大讨论活动,全局107人参加了学习讨论活动,全局党员干部在学习中结合实际撰写理论学习体会文章300多篇,调研论文20多篇,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积极参与我市开展的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我们将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我为*发展做贡献”大讨论活动与城市管理工作紧密结合,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城管工作,用扎实的行动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局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政治立场、政治纪律,强化了科学发展意识,进而全面提高了全局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能力,增强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纪检效能监察工作。

按照市纪委的安排部署和我局年度工作要求,我们从服务城管工作大局出发,进一步深化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基建工程监管意识,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监察工作,发挥行政效能预防作用,有效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加强了对城市东北出入道口,特别是*公路段的市容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场建设的管理与监督,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发挥行政效能推动作用,有效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加强了对行政收费、行政许可项目的跟踪检查,全程参与网上权力公开运行,实现了执法效果的最佳化;发挥行政效能优化作用,有效提高机关服务能力,改进机关运行机制,实现机关作风的最优化。加大工作力度,主动做好上访安抚和下访解忧工作,及时化解和疏导各种矛盾,扎实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工作,全体城管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了执政为民的从政理念,自觉坚持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则,增强了服务意识、效能意识和法制意识,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行政效能,确保了政令畅通,促进了城管事业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城管舆论宣传工作。

我们紧紧抓住宣传工作这一有利工具,通过大张旗鼓搞宣传、齐心协力抓宣传、开拓创新谋宣传,达到了宣传出战斗力、宣传出形象的良好效果。2009年,作为我局“宣传工作年”,我们把信息宣传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进一步拓展与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沟通渠道,在市电视台开辟了《城管之窗》宣传专栏,在广播电台开设了《城管之声》播放专题,拓宽了宣传的渠道和范围。我们着力提高宣传的层面与档次,《新华日报》、《新民晚报》、《*日报》、《城市管理》、《*信息》等各级报刊多次宣传报道我局城管工作,1至10月份,我局在省市各级报刊用稿就达94篇。同时我局还利用网络平台、电视访谈、热线电话、行风热线、书记市长信箱等远程交流媒介强化互动和反馈,增强报道和交流的深度、广度,增加重大活动出镜率,找寻日常管理亮点,做到了事物性工作留影留声,达到了日日有声音,周周有画面,月月有专访,充分发挥了舆论宣传的正面导向作用,展示了城管风采,提升了城管形象,广大市民群众对城管工作的认识、了解、支持率大幅度跃升,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强大的舆论支持氛围。

五、加强城管队伍建设,确保事业持续发展

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严谨、富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队伍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今年,我局以“作风建设年”为契机,狠抓城管执法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城市管理依法行政、服务民生的能力。一是完善督查运行机制。今年,我们在制度创新上建立了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高标准、严要求地抓好队伍教育和管理,以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管理事。强调在工作中要严于律己,始终注意自己行为中的细枝末节,规范执法形象,规范言行举止,促进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的根本转变。我局在全面实施三级督查的基础上,实行了局领导班子每周带班制,局班子成员每人带班一周,深入管理一线,全面掌握和了解城管工作实际,促进了城管工作有关问题的及时解决,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第8篇:城市管理学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市政学;课程创新

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市政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高素质、适合城市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高校相关专业共同努力的方向。《市政学》课程作为高校培养新时期市政管理人才的基础课程之一,理应为培养市政管理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对于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性质是省属市管的现实来说,提高所在城市管理人才的水平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说,《市政学》课程在教学中还存在诸如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并与实际脱离等等问题。因此,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市政学》课程创新,对带动市政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提升城市管理的水平,进而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城市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市政学》的地位和课程创新的目的

市政学,也称市政管理学,是研究城市公共行政和管理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公共管理学科中专门研究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具体应用科学,也是一门正在成长和发展之中的新兴学科。市政学是伴随人类城市文明的崛起和城市管理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属于新兴的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与政治学、行政学、城市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市政学属于学科基础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专门分析城市,因为城市是市政学的特定研究对象;二是重点分析市政主体及其运行,主要包括市政组织与市民、市政体制与运行机制、市政职能与市政过程等方面;三是对市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分别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社会管理、城市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生态管理、城市安全管理等;四是重点讨论市政绩效及改革问题。

对于一个正在处于城市化的国家来说,如何培养适应城市发展和管理的人才不仅是国家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市政学》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创新正是要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现代市政管理的观念,适应21世纪的市政发展和改革。通过教学和课程创新,主要使学生掌握书本内容以外,更加注重去了解、比较和借鉴国外城市管理制度和经验;思考中国城市、城市政府、城市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课题;分析中国的城市管理以及当前市政改革与城市发展中产生和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市政学》课程创新的思路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在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办学经验等方面是不能与名牌、老牌高校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和所在地区,创新教学理念。《市政学》教学理念的创新首先要求要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积极探索在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像《市政学》这样的社会科学课程,更应该把课程教学从传递知识转到引导、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强调课程知识的一致性转变到体现个体差异性和多元认知上来,只有课程教学理念的创新,才能提升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其次,教学理念的创新还要求增加大量实践教学环节,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协调、互促进,提高学生由单纯的理论学习转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互相指导的学习。笔者就曾带领学习市政学的学生深入城市街道、社区,现场感受城市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书本上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今天,《市政学》的教学如果还是单凭课堂和书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实践需要的。在当前,课程内容要与现实实现有机的结合,突破传统观点的束缚,把最有用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加强知识的更新程度,吸收学科前沿成果,注重城市管理中的新现象、新问题,统筹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最先进的内容。同时,学校和教师还要能够及时跟踪国家对于城市管理与政策的变化以及当前城市政府在发展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增加热点问题的讨论和提高运用书本理论知识探讨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笔者在为2009级公共事业管理的教学中,在谈到当前城市化存在的问题时,引用最新风险社会理论去分析问题的原因;而在谈到城市房地产时,结合当时北京市出台楼市调控15条细则中规定外地人在京置业必须连续5年在当地纳税的政策,再收集国内其他城市的现实类似案例,就大城市“限车限房禁群租”的现象进行讨论,强化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知与思考,带来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如果教师还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虽然可以节省时间,但在当前知识爆炸的时代,定会面临诸多挑战,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教导、能力提升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课程教学过程比过去的传统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市政学》课程创新的必然要求。

1、案例教学法

就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或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市政管理学视角进行分析思考,培养学生从市政管理学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当然,案例分析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发现、思考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课堂讨论法

在案例教学法基础上,以问题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诱导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并将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完毕后,每一小组派一代表阐述讨论的主要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影像图片演示

利用多媒体教学,把收集到城市发展中的影像、图片,通过教学活动中的穿插演示,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枯燥教学,还可以带给学生直接感官、视觉冲击,强化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如笔者在讲授到城市发展时,就将美国国家地理拍摄的全球大城市影像资料(香港和上海)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如同亲自参观了这个城市一样,了解了大城市的管理状况,提高了本节内容的教学效果。

4、模拟“市长”方法

模拟“市长”并不是仅仅模拟市长,还包括城市管理的各个部门。通过选择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城市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解决,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还可以提高学生公务文书写作、辩论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

5、组织参与市政活动

第9篇:城市管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理论;研究

一、引言

城市规划是关于一个城市较长时期内的战略性发展指导,其任务一是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性质和城市的发展规模;毕业论文二是综合部署城市各组成部分的用地,对工业、交通、住宅、商业、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布局。在中国,汉代以前没有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应从曹操建造邺城时算起,但那也仅仅是以王权思想为指导的简单规划。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城市规划才在理论、方法和实践取得了很大进展。

二、什么是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这样一个过程。它依据城市发展目标和对城市的整体研究,通过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预期安排,制定城市发展的行动纲领。通过城市建设活动改造城市的空间状况,以引导城市有序发展城市规划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现代城市规划是社会改良运动,政府行为和工程技术的结合体。但究竟什么是城市规划,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此均未获得过共识。我们认为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讲,城市是一种客观现象,而规划则是一种意识或意志的表述,两者相互关系的整理,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城市规划的本质和内涵。

三、城市规划要坚持的原则

城市规划是一项牵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诸多因素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只有把城市规划好,才能逐步建设好、管理好。笔者结合多年实践与理论的探讨,认为城市规划工作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城市规划要坚持科学性。规划是龙头,规划是前提,规划是保证,因此城市规划编制要坚持科学性。对城市要进行科学的定位、定性、定向。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专业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要科学,要符合当地实际。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使城市规划具有战略性、广域性、前瞻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要科学编制近期规划和长远规划。局部规划和总体规划,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以免在一个城市、一个区域重复建设,避免今年起楼,明年炸楼,今天破路,明天挖坑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

(二)是城市规划要坚持超前性。也就是说城市规划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要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竞争的需要,着眼于新经济时代对城市发展带来的新挑战,高起点筹划城市的发展格局。用先进的规划技术指标来指导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避免城市建设重复运行。在利用规划对各种城市资源进行配置时有效地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的杠杆,以集约合理为条件。最大限度地释放城市资源资本的潜能,使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发挥最大的效益功能,成为创造财富的龙头。坚持城市规划超前性。确保城市规划“至少5O年不落后”。城市规划要留有余地,给城市发展留有充裕的空间,让未来的城市形象更加雄伟,让城市下一代规划者的才能得以全面的施展。

(三)是要坚持连续性。城市规划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要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原则。城市规划是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的,工作总结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因此市、县政府应该按照上级批准的规划进行实施。城市规划不应该因为领导变化而变化,应该一届政府接着一届干,保持城市规划的连续性。

(四)是城市规划要坚持群众性。为了使规划贴近群众,更趋于科学合理性,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充分发动广大市民共同参与,献计献策。城市规划要实行“阳光规划”。其主要内容是城市总体规划批前、批后要公示。让市民行使对城市规划的知情权、建议权、监督权。规划审批后。向社会公示规划图纸和文字内容,让市民了解、遵守并监督规划的实施。

(五)是城市规划要坚持生态性。城市规划要注意人与自然生态和谐,使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达到优化的目标。城市与自然环境水**融、浑然一体。要处理好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平衡的关系,追求生态城市。在搞好生态平衡的思想指导下,建立山水城市、森林城市、海滨城市、园林城市。

四、城市规划的管理工作

城市规划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工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改革的精神、科学的态度、求实的作风,努力提高规划制定和修编工作水平。

首先,要加强领导和协调。规划是城市管理的第一要务。市长是城市规划工作第一责任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城市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把城市规划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发挥规划在城市管理中的龙头作用。有城市规划修编任务的地方要组成专门班子,提供必要的支持。拿出高水平的工作成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搞好协调配合。加强对城市规划修编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城市总体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相关规划搞好衔接。

其次,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培养规划人才。培训现有工作人员,提高城市规划的科技含量。城市规划的编制要有长远眼光,提高战略性和前瞻性,为经济社会发展留有余地。要改进城市规划编制的组织方式,完善城市规划的公示、听证制度,考虑建立规划委员会制度,就城市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以及重大项目建设等问题。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城市规划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第三,要依法制订和实施规划。进行规划修编的地方。首先必须对现行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定修编的目标和任务,留学生论文并按法定程序认定、报批和备案。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服从,保证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要做好《城市规划法》修订工作,以及有关法规、规章的制定工作,为规划编制和实施提供法律依据。

第四,要完善城市规划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统一规划城区、各类开发区、卫星镇及城市地下空间。要发挥省级城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作用。保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要完善城市规划工作监督检查机制,研究建立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建立必要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各个环节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五、结束语

城市规划需要吸收其他学科的科研成果,但它理应建立在更扎实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我国目前城市规划中面临的一些难题,不是仅借助于其他学科的科研成果可以解决的。它面临整体观念和结构的转变。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已经揭示了这一点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的城市规划出路在于创新,在于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的自主创新,在于结合中国实际基础上的创新,只有这样,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能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