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大佬离世,留下500亿商业帝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传奇大佬充值上亿是真的吗 传奇大佬离世,留下500亿商业帝国

传奇大佬离世,留下500亿商业帝国

2024-06-26 17: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

作者:郭俊宇

编辑:陈涧

设计:岚昇

几次操盘关键转型既是实业家,也是资本大佬二代能挑起重担吗?

2月11日,杉杉控股官方微信公众号突然发布讣告,称公司创始人、传奇浙商郑永刚先生因突发心脏病于2月10日病逝,享年65岁。

一代传奇商业大佬,就此谢幕。

消息一经传开,业界、媒体界乃至社会各界都发出痛惜之声。

郑永刚一手实业,一手金融,花了34年的时间,将一家资不抵债的服装厂,做成了如今资庞大的“杉杉系”商业帝国。

如今,“杉杉系”刚过而立之年,并且刚刚完成第二次重大转型,可以说正值壮年,他却突然离去。

作为一家企业,杉杉集团的生命历程还将继续。郑永刚生前已经为“杉杉系”确定好了未来的航向,其接班人能否掌好舵,还需时间去检验。

几次操盘关键转型

郑永刚留下的“杉杉系”商业版图,可以说是枝繁叶茂。

今天的杉杉集团是一个横跨服装、新能源材料、光电材料、大健康、金融、地产,年销售额达到531亿元,连续20年荣登“中国企业500强”的综合性产业集团。

在20世纪80年代末,它还只是一家濒临倒闭的服装厂。郑永刚花了34年才将其打造成今天的模样。

第一个十年,也就是1989年-1999年,郑永刚通过服装生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十年间,杉杉股份从一家资不抵债的服装工厂发展成“中国服装第一品牌”。1996年,杉杉股份登陆资本市场,摘下“中国服装第一股”的桂冠,另外一位服装巨头雅戈尔到1998年才上市。

▲杉杉品牌正式创立,图片来自杉杉企业官网。

1998年底的杉杉在服装行业可以说是如日中天,总资产19亿,年销售收入达23亿,市占率高达37.4%,全公司上下5200多名员工,成为“中国服装第一品牌”,郑永刚也被称为“服装大王”。

1999年是杉杉股份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转折之年。

这一年,郑永刚开始为杉杉的第二个十年布局,将公司总部迁到上海,开始了多元化发展,其中最受瞩目的,便是转型做跟服装八竿子打不着的锂电负极材料。

当时很多人都觉得郑永刚疯了,但他直言,自己不懂这方面的技术,但能嗅到这个行业的前景。

杉杉在锂电材料领域连亏了8年,差点就把在服装行业赚的钱全都亏进去。2007年,杉杉锂电终于熬出了头。苹果手机的发布让锂电池成为新的产业风口,彼时苹果公司开始全球捆绑招标,杉杉股份的锂电材料凭借技术及价格优势,成了苹果手机主要的供应商。

2013年,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锂电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杉杉股份的锂电材料业务收入达到21.6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超过50%,赶超服装业务,成为新的增长支柱。

如今的杉杉股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材料生产商,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锂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客户包括苹果、宁德时代、比亚迪、特斯拉、LG化学、奔驰、宝马等。

而杉杉股份赖以起家的服装业务,在2018年的时候被分拆成“杉杉品牌”在香港上市,2022年上半年营收仅剩4.19亿元。

在锂电材料业务走上正轨后,2007年,郑永刚辞去杉杉股份董事长职务,退居幕后。

2019年,刚刚三十而立的杉杉股份遭遇发展困境,净利润大幅下滑75.81%,2020年又下滑48.85%至1.38亿元。

危急之下,已经隐退十三年的郑永刚再次掌舵杉杉股份,一边坚持做锂电材料业务,一边向偏光片领域转型。

2021年,杉杉股份斥资11亿美元收了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70%的股权,并成立了杉金光电。

目前,杉杉系最核心的两大业务——锂电池材料与偏光片业务均归属于杉杉股份。2022年前三季度,杉杉股份披露实现营业收入158.4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2.09亿元。

2019年也是杉杉集团的又一个转折之年,主业在郑永刚的梳理下逐渐变得清晰,他带着杉杉集团开始做减法。

这一年,郑永刚毫不犹豫地将杉杉商业集团100%股份以29亿元的价格卖给了唯品会。杉杉商业曾是国内排名前列的奥特莱斯连锁集团,旗下有5个奥特莱斯广场。在投资板块,2021年,杉杉清仓全部宁波银行股份。

今年1月12日,郑永刚在杉杉2023年度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杉杉企业要“向实而行”,做强产业,不断提升上市公司价值;要继续做减法、去杠杆,加快处置非主业资产。

目前来看,杉杉企业旗下除了锂电材料和光电材料两大主业外,还有杉杉医疗、贸易物流和商业广场三大产业布局。

▲杉杉股份2022年上半年业绩,图片来自其官方微信公众号。

其中大健康曾经也是郑永刚当初非常看好的行业之一。2015年,杉杉企业便成立大健康产业平台杉杉医疗,发展到今天,已有上海君康医院、无锡华清医院、无锡华泰康复医院和上海君爱康复医院4家医院。

贸易物流方面,杉杉集团旗下拥有杉杉物产和宁波工艺国贸两家公司,还通过杉杉物产参股了宁波国际合作公司和汇星贸易等物流贸易平台。据杉杉企业披露,杉杉物产集团还是中国民营对外贸易500强企业。

另外,杉杉企业旗下目前还有舟山杉杉普陀天地、嘉兴杉杉in象和宁波中心三家商业广场。

未来,这些非主业资产是否会像曾经的服装业务一样,被逐渐边缘化甚至剔除出杉杉系商业版图,还存在不确定性。

既是实业家,也是资本大佬

在商海沉浮三十多年,郑永刚一方面扎根实业,一方面善用金融投资工具,不断扩张“杉杉系”的投资版图。

就郑永刚在资本市场的“战绩”来看,也是大佬级别的存在。

早在1993年,郑永刚就开始涉足金融领域,当时还在做服装的杉杉投资成立了宁波杉杉城市信用社,也就是宁波银行的前身。此外,杉杉还投资过中融人寿、太平洋保险、浦发银行、惠州银行、君康人寿等银行和保险企业。

其中,仅宁波银行就让杉杉股份大赚一笔。据野马财经统计,杉杉股份最初入股宁波银行的成本不到2亿,最终累计收益高达60亿。

除了财务投资外,郑永刚还热衷收购。

2002年,杉杉股份收购了A股上市公司长春热缩(后改名为中科英华,如今叫诺德股份),进入了锂电池材料的另一个领域——铜箔市场。

2003年,杉杉并购了一家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经重组后共同成立了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

2005年,杉杉科技又收购了东莞市锦泰电池材料有限公司,组建了东莞市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

2014年,杉杉系下属孙公司泓石投资以12.9亿元控股了艾迪西,后来艾迪西被申通快递借壳上市成功。

2017年,杉杉系旗下的宁波炬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为新华龙的控股股东,此后新华龙更名为吉翔股份,是杉杉集团控股的两家上市公司之一。

还有如今两大核心业务之一的偏光片业务,也是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

郑永刚曾介绍过他的投资逻辑,很多企业靠自己很难成功转型,最终只能等待死亡。于是他就把这些公司买下来,把公司内部理顺后,再注入优质资产。而这一系列操作需要一个既懂实业又懂金融的人才能完成。

郑永刚收购的这些公司,有些成了其锂电产业版图的一部分,有些则被当作壳资源卖掉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艾迪西。

在私募领域,也随处可见郑永刚的身影,作为LP的郑永刚投资了不少私募,包括鼎晖、亚商、磐石、源星、赛富、盛山资产等。

郑永刚在金融市场名声大噪的那几年,曾有媒体表示,郑永刚可能打算将杉杉集团打造成一手实业,一手资本的金融控股集团。

如今来看,资本不过是辅助手段。实业,才是杉杉最重要的底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