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教育 育美的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以美育人的含义 美的教育 育美的人

美的教育 育美的人

2024-07-01 04: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美的教育 育美的人

  “文化”一词古已有之,南朝王融在《曲水诗序》中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文”是错综交杂的痕迹,是一种界线;“化”是改变。各种事物有章有法地聚在一起非常“美好和谐”的一种现象就是“文”,用这种“美好和谐”的理念行之于一切,就是“以文化之”,就是“文化”的要求。而美好和谐是文化的最高要求。这也是增城区荔江小学坚定不移地实施“和美教育”的内涵所在!

  荔江小学是一所朝气蓬勃的学校。她创建于1994年,自建校以来,从“打造精品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和美教育”的理念,通过建设“和美师生”、“和美家校”和“和美课堂”,努力打造“和美荔江”,并以“科普教育”、“阳光体育”和“书香校园”建设为抓手,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丰富的舞台,让“和美荔江”成就孩子的“七彩童年”。

  理念解读:和美教育的内涵

  何谓“和美”,和即“协和”,“美”即“尚美”。协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荔江小学20多年办学过程中积淀下来的良好的团队精神,它是和美教育的本质;尚美是指崇尚美好的境界,追求身心的和谐发展,它是和美教育的育人目标。和美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和谐施教,以美育人,让每一个学生主动愉悦多元发展”,即以美的规律改善教育。

  一是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发展。通过挖掘教育过程中美的因素,使教育内容和方法等各要素,构成一种美感的动力系统,以美的独特魅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表现美,并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发挥主体性,实现创造性,最终调动主动性,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愉悦发展。教育是一个“怡情”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基于人性的丰富与充实基础上所带来的深度愉悦,达到“悦神悦志”的感觉,精神得到满足和升华,这样,学生才能处于和谐的发展状态,进而实现培育具有“美的心灵”、“美的学业”、“美的体魄”的“三美”新人的目标。

  三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多元发展。不能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人,承认并尊重个体差异,鼓励个性的充分展现,最终实现教育对象的多元发展,创造“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美教育境界。

  行动引领:以美育人促进个性发展

  以美启智――科普教育

  课堂是和美教育的主阵地,没有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没有和美教育的真正实施。学校实践和美教学法,注重以美启智,关注学生的课堂状态和内在体验,培养学生多元发展。

  学校把科普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引导学生开展科普探究活动,不仅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内容,也拓宽了科普学习的途径。例如: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学校组织三年级的学生开展“我爱蚕宝宝”的探索活动、四年级的学生开展植物探究活动、五年级的学生开展垃圾分类探究活动等。

  此外,荔江小学还把科普教育与阅读教学整合,开设了课外阅读的校本课,编印了科普阅读校本教材,规定好每星期一节课外阅读课,每星期一次科普阅读分享;把科普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通过建设含地理园、气象园、生物园等于一体的科普园,展示学生的科普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系列的科普知识等丰富的校园科普宣传氛围,丰富学生的科普学习途径、激发学生的科普学习兴趣;把科普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围绕各年级的科普探究主题,开发了从三年级至六年级的校外科普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包括三年级到花都宝桑园、四年级到华南植物园、五年级到广东科学中心、六年级到花都故乡里等校外科普实践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学校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倾听与交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感受知识收获与合作参与的愉悦。

  学校实施学科素养多元评价工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根据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确立了各学科素养元素和各年级达成标准,制订了学生素养评价方案,全面实施学生素养评价工程。采取“多几把尺子,同一把尺子多几次测量和自选几把尺子”相结合的办法,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让学生找到自信,发展特长。

  以美健体――阳光体育

  学校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了较为充裕的时间、空间及硬件设施,在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统筹体育课、大课间和课外活动的内容,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学校开发了“学生课间活动游戏”校本课程,将学生喜欢的“大摇绳”、“踢毽子”、“陆上龙舟”等等传统游戏吸收进来,并通过学生推荐创编了不同学段的课间游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开设了“乒乓球”、“篮球”、“足球”等球类校本课程,组建了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橄榄球队等体育运动队,并坚持每天组织学生训练,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通过丰富校运会的比赛项目,鼓励人人参与两项以上的比赛,激发学生主动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兴趣。“篮球”是该校的体育特色,实现学生人手一球,学生每天都有篮球的课间操,每年都会组织一至六年级的篮球赛。

  以美怡情――书香校园

  学校是文化的圣地,校长与教师理应是读书人。因此,以何会兰校长为首的校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带头读书,坚持每月读书分享,为大家树立好榜样示范。在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该校教职工每学期都会举行读书分享会、撰写读书心得,其精神世界获得了充足的养分。同时,为了给师生营造一个书香弥漫的氛围,荔江小学竭尽所能打造书香校园,做到环境育人。学校各班都有图书角、各走廊都有书柜,好书随手可及,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实现每天对学生开放。

  经过几年的学习、摸索,该校的阅读活动也有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精心挑选了一系列经典读本推荐给大家阅读,每周一节读写课,由语文老师指导学生交流课外阅读心得和进行规范字书写练习。此外,学校还在语文、英语课实行“5+35”课堂教学模式,课前5分钟由班上学生轮流进行阅读分享,并选派代表到学校红领巾广播站进行阅读分享。全员阅读的风貌一派生机盎然!

  和美管理:多方联动营造立体育人体系

  和美管理强调以人为本、以和为美,注重人的发展需求,着眼于文化上引领、制度上规范、评价上激励、人格上凝聚。对此,荔江小学的主要做法是:

  首先,和以聚力,营造校内外的氛围和谐。将和美管理引入和而兼容的管理机制,从“规范管理”到“标准管理”,再到“和美管理”,各种教育因素高度包容、高效运作。近年来,荔江小学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鼓励家长向学校献计献策。并与社区、公安交警、城管执法等建立了良好的联动机制,加强了与周边德育基地、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联系,充分发挥他们的教育功能,营造了立体的育人体系。

  2010年5月,学校组建了家长义工团队,为保护师生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截至目前,荔江小学的家长义工队已顺利发展到第十二期,累计参与家长义工服务的家长有1500多人次。家长义工队一方面增强了学校管理力量,提高了家长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也为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荔江小学,还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家校联动模式,那就是“家长义教”工程。从2013学年起,荔江小学就正式启动了“家长义教”工程,鼓励家长义教进课堂。例如:有家长为学生讲中国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有家长针对春季给学生进行流行病预防教育等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有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增强了广大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责任。

  其次,美以育人,建设精教善研的教师团队。学校将建设和美教师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第一要务,创新校本培训模式,激发了教师自主发展的愿望;精心设计教研活动,以“感受和经历”为特征的体验式教研,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多层次、多种内容、多种形式的培训”,实现了教师的多元发展。教师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和重建中,形成了自主提升与发展专业素养的内在动力。

  如今,荔江小学有增城市教学能手9人、广州市骨干教师9人、增城市骨干教师14人、广州市名班主任2人、增城市级以上教育学会理事12人、增城区“名校长”1人。最令人欣喜的是,以前是请专家来校培训,现在越来越多的本校专家走上了培训的讲台。

  “和美教育”紧扣学校教育特色,极具时代感和穿透力,激活并统摄了学校工作和全体师生思想。在全体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荔江小学的工作有了新突破,学校发展有了新亮点:先后获评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州市安全文明校园、广州市书香校园、广州市示范家长学校等。

  “和美教育是一种行动,是生发正能量的行动,它作用于荔江小学的每一个孩子。

  和美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信仰,它影响着荔江小学中的每一个成员。

  和美是一种教育思想,是教育大目标中的微教育,它弥漫在荔江小学的每个角落。

  教育不可孤行,我们将因此齐心协力;教育不可预期,但我们并不因此止行。我们将通过和美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主动、愉悦、健康、多元地成长、发展。”何会兰校长说。

  (闫 瑞 张丽梅)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