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我一样”,为什么“和”是介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介词什么是介词 “他和我一样”,为什么“和”是介词?

“他和我一样”,为什么“和”是介词?

2023-04-01 11: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涉及到:1,现代人对语法词“和”的实义感知已经减弱。2,现代汉语的一些语法现象在逻辑层-语用层之间有牵扯的张力,这题的例句若按逻辑层来理解就在介词-连词之间模棱两可。

近义的语法词“和-与-同-跟”尽管年代不同,但不妨都可以认为是由动词弱化而来的。就算想将“和-同”视为由形容词弱化而来,也相当于经过了“形>动”的中间过渡状态。也就是说,只要去思及这几个语法词的演变来源,就会在心目里模拟复原出语法词“和”的一种源自形容词或动词的实义感知。

现代人对这种实义感知是已经减弱到一定程度了:“跟”的程度还算不太弱,“和-与”基本已经减弱到看不出了,“同”在普通话里已经不用。

所以,介词“和”-连词“和”的界限,往往须要根据结构主义思路来观察其句法分布,才能清晰起来,而很难通过“汉语不少介词往往还有源自动词实义的感知”的方式来感知到。但句法分布其实是果,实义感知来源才是因。

现代汉语的语法,从近古到现代的发展总趋势是语用化。但同时,也会由于翻译需要或现代各学科知识体系里的逻辑化要求,而有一些语法现象体现的是逻辑层的语法显化。例如,被字句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而这题的例句里的“和”,就是一个从逻辑层来看也能被理解为连词的例子。但从汉语本身的语用化的语法体系来看,汉语在进行“比较”时,是会形成一种类似于“将后说的那方视为认知参照点(在语义角色上很像“与事”的角色)”的语用倾向。例如,介词“比”就是如此。而介词“和”在表示比较时,也会受到介词“比”的心理暗示而有类似语用倾向。

例如,“他和我一样”,后说的这方“我”就是认知参照点,“他”参照着“我”来进行比较。在这种语用心理里,“他和我”就不会是并列的了。但问题是,在对译英语的暗示和平时科技文本的逻辑倾向的需求里,却可能在逻辑层觉得“他和我”是并列的,就容易往连词方向去理解。

这也导致了汉语人群在现代的语感里,部分语法现象是在一种逻辑层-语用层的撕扯之中的。越文学化的语感里,就会越往语用层方向去理解。但同时,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语法描写里,会看重实际呈现的句法分布情况,至少这个句例的“和”还是能从分布描写上被描写为介词。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