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解读(紫雨读诗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的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解读(紫雨读诗词)

六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解读(紫雨读诗词)

2023-12-27 00: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狂风忽然卷地起

呼啦一下将那云全吹散

望湖楼下的西湖

碧波如镜映照蔚蓝的天

【诗境赏析】

诗题中的六月二十七日,指的是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当时诗人在杭州任通判,这天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借着酒的豪情诗兴大发,挥毫写下五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最出名的一首。

仅从写景的角度来看全诗,四句话恰恰描写了四景:乌云、暴雨、狂风、湖水。而从整体来看又是眼前天气变化之顺序所写。

第一句写乌云,运用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翻墨”,这样的比喻不仅写出了云的黑色,还写出了乌云的动感。黑墨若被打翻,绝不会静止,它们会即刻向四面散开,或是在纸面是晕染开去,这种渐渐的变化正如那天上滚动的乌云,涌动着从空中压下来。可因为云量不多,未能(或是黑云并不想)将整个天空完全遮蔽,远处的山仍然依稀可见。乌云过后必有暴雨,那雨真是说来就来——第二句写暴雨也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那缤纷的雨点比作了“跳珠”。“珠”自然是写出了雨点的形态,而那一个“跳”字则又将雨人格化了,即写出了它们的急剧的速度,更有一种欢蹦乱跳的淘气。看那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又乱纷纷地跳进船舱。充分显示了雨的大而猛。

俗话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那真是说变就变。不等乌云遮日即下雨,而未及雨足即起风,那风也是说起就起——

第三句写狂风:狂风乍起,似乎平地而起,席卷万物,包括空中的云空中的雨。“忽”字用得十分轻巧,瞬间的变化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于是出现了最后一句的湖水:风吹云散,雨过天晴,站在望湖楼上再看那西湖,湖面平静如镜,天照水,水映天,湖水与蓝天一色。不见了云,不见了雨,也不见了风,一切都是那样的澄清怡人,刚才那瞬息间发生的一切仿佛根本没有发生过。

如此急剧变化的自然:云翻、雨泻、风卷、天晴,被作者用如此简短的二十八个字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读来恍如身临其境——仿佛与苏轼一起在那望湖楼上观赏、感受。

当然,你如果以为作者仅仅为了描绘望湖楼的美丽雨景,那肯定就辜负了作者的这番精妙笔墨了。写景必定为了抒情,尤其是苏轼,景中更会另有深意。乌云骤聚,大雨突降,风卷残云,水天一色。一切的一切都发生在瞬息之间,就像人生的经历,乌云说来就来,暴雨说下就下,当然那风又何尝不是说起就起呢?作者几乎是一口气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神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正如他那豁达的性格,无论面对怎样的风雨,他都能坦然面对,为自己拓开一片明朗的天地。

【诗人名片】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诗人、词人,文风豪放,“唐宋八大家”之一。现存诗3900余首。

【阅读链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未成小隐聊中隐,

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

故乡无此好湖山。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