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包车业务实战回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叫包车客运 互联网包车业务实战回顾

互联网包车业务实战回顾

2024-04-22 08: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写在前面

本文是笔者在互联网+集体出行领域的实战经历回顾。拖了很久,终于找到时间能把这些东西整理成文字,也算是对自己的一次长周期项目复盘。出于对老东家的尊敬(为了没有破绽地装X),本文隐去了绝大部分真实运营数据(不亮眼的数据就不拿出来了)。

相关背景

什么是包车?

传统的公路客运业务类型分三种:班车、包车、旅游用车(个人认为旅游用车其实可以拆分归类到班车和包车中,只是因为运营资质和监管上的特殊性,被单独划为一类)。班车业务是指运营线路、时间固定的运输服务,营运公司向乘客售卖的是一张张的车票;而包车业务的特点就是行车线路较灵活、整车出租,且有专业司机来开车,是一种人力+实物的租赁业务。

为什么要做包车?

笔者所供职的是一家“互联网+集体出行”的公司,从公司的战略层面来讲,自然不会忽略包车这个典型业务,无论是在贡献业务流水,还是在提升公司估值方面,包车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主要问题是何时进入,以及怎么去做。

在可行性方面,团队对包车市场和业务情况进行了分析,几个主要的观点如下:

1) 包车业务量非常分散

公路客运行业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在这个过程中造了很多大巴(据说有旅游运营资质的大巴车就超过120万台),也培养了大量A照司机。而包车业务并没有太高的门槛,一台车一名司机,就可以跑起来,市场上中小型车企占比高。以深圳为例,截至2015年底,深圳市共有道路客运企业79家,共有班车2588辆,包车2282辆。其中包车数量小于30台的车企53家,占全部车企总数接近68%,包车数量为30-100台车企22家,包车数量超过100台的仅为4家。而这些仅仅是在交管单位登记在案的数据,并没有统计到很多小型车队和个人大巴车主。

从以上信息不难看出,在包车这个领域里,还没有出现垄断性龙头企业,更谈不上什么品牌,这也给所有人留下了机会;

2) 行业规范程度低

并没有什么标准化流程规范,由于是服务型业务,定价也无标准可依,同样一个订单不同车企报出的价格可能差别非常大;

3) 业务运营模式非常传统

销售完全靠业务员和客户电话沟通,排班调度靠纸笔(中小型车企,大型的有自己的内部it系统),运营效率低且受制于人力,电话费用支出也不少;而软件技术和互联网正是以高效著称,这方面是否有升级的空间?

4) 细分市场处于上升态势

众所周知,从2012年起,由于铁路、私家车、甚至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的快速发展,公路客运市场一直是处于快速下行的走势(如下图),传统班线的需求减少,这中间就会出现大量转做包车的车企,供应量增加;而旅游行业的发展又催生了很多集体包车需求。因此包车这个细分市场是在扩大的。

基于上述的市场分析情况,团队一致认为,包大巴是一个比较传统、低互联网化的领域,这中间也留了不少的想象空间,完全值得尝试。

项目复盘

V1.0阶段

创业公司说干就干,很快项目团队就搭建完成。由于公司在定制班车领域起步早,积累了不错的线上流量和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车企供应资源,很自然地就定位成了包车营运平台,以统一的品牌形象面对客户。而最初版本的产品目标,也没有去改变传统包车业务流程,而是针对部分关键流程做一套it工具,将数据流和现金流搬到线上。核心功能包括:下单、在线支付、派发订单、结算

虽然产品推出的速度比较快,但从实际运营数据来看,还是有很多急需改进的问题:

1) 成交率低

线上进来的流量还算不错,但实际的成交率长期低于2成。当然这里面有多种原因,比如某些用户就只是来询个价(并无具体需求或行程不确定)、报价偏高等等。具体的分析不在此展开。

2) 业务运作效率低

如前文所述,我们完全遵循了传统包车业务的流程,与客户沟通行程需求、与车企落实资源和报价等,都还是通过人工电话的方式处理。由于需要进行多边沟通,而且还得分开,很多时候讨价还价还需要多个来回。。。。平均下来一个订单要半天时间才能落地,很多客户在过程中就已经流失了。这也是造成成交率低的主力因素之一。

V2.0阶段

互联网讲究标准化,按去哪儿庄辰超的说法是“从混沌中寻找和建立秩序”(早些年读过他一篇文章讲去哪儿的经营思路,原话不记得了,大概是这个意思),我们这群理工科it男自然也不会放过用技术改造现实的机会;既然报价环节的效率是瓶颈,那为何不尝试标准化定价,当场就给客户一个反馈?再加上当时以滴滴为首的一些竞对公司,也纷纷推出了即时定价功能,更坚定了我们“这就是大趋势”的决心,立马跟进了第二个版本。

然而现实总是那么的骨感,第二版上线后的效果另我们大跌眼镜:成交率不升反降,而且是低到一个难以接受的程度,逼迫我们在第二周的时候紧急回退了版本。

究其原因发现,核心问题就出现在这个“即时定价”上面。为了保证能够赚取到差价,报价规则设置的比较保守,而车企给到我们的原始报价表,其实是有一定的沟通空间的,本身就不是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底价。如此一来,反馈给用户的报价就更高了,反而是直接吓退了用户,失去了商量的机会。我们用一些同样的需求数据测试了竞对的报价,确实是出于偏高的范围内。报价较高的滴滴,由于在业内有品牌知名度,虽然贵但用户较信赖这个品牌(猜测),因此可能对成交影响不大;另外其他报价较高的竞对,会在报价完成后对用户进行电话回访,且不直接以这个价格成交,给自己留了商议的空间。不得不承认,其在运营层面上的保障手段高于我们。而几个月后,业界标杆滴滴巴士默默下架了其包车业务,估计也是在标准化报价上遇到很大问题。

V3.0阶段

技术标准化的时机还不成熟,那我们回到传统模式,通过流程改造来尝试提高效率。以自主品牌的形态面对用户,虽然保障了利润,但对人力资源有较高的需求。“平台”与“自营”的争论,在内部也持续了很久。最终,业务量的重要程度压过了营收比,做平台的定位也随之确定下来。做中介平台的产品比较常见,这里不再多说,稍微特别一点的地方,就是平台设置了限时报价规则:

1) 车企只能在限定时间内报价,超时则失去抢单机会;

2) 每个车企报价机会只有一次;

3) 车企不知道其他竞争者报价;

设置如此规则,也是希望通过它来产生有市场竞争力的报价,让利于用户,把用户尽量留在平台上而不是跑到其他地方去成交。

版本上线后表现还是不错,订单成交率、平均交易用时,都比第一版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同样也有一些缺陷,比如:供需双方对平台都没有粘性,车企抢单报价积极性一般;早期由于交易量小,无法向车企方收取平台佣金;最关键的,平台报价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具备“市场竞争力”。

V4.0阶段

当我们深究“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价格如何获得的过程中,发现互联网包车市场跟项目开始之初对比,已经悄然产生了一些变化:

1)在线报价的软件越来越多,用户动几下手指就能获得多个报价,中介平台优势不明显;

2)传统车企利用互联网技术转线上,价格逐渐透明,利润越来越薄;

不知不觉,互联网包车已经成了一个供大于求,拼价格的市场,本身利润就低的情况下,做中介平台抽佣金就更加难以落地。利润从哪里来?做好服务提高价格,还是优化效率降低成本?笔者选择了后面一个方向,方法如下:

第一步

将平台上的订单集中到少数重点车企,承诺交易量,用量换取“批发价”;

第二步

拿具备真正市场竞争力的“批发价”,去获取优质客户;优质客户的定义是

1)需求频次高;

2)用车量大;

通过这两个条件筛选,圈定了旅游组团社作为核心用户。这里简单说明下背景:

旅行社从职能上分两类:地接社和组团社;

地接社扎根旅游目的地,全面负责旅客在当地的吃喝玩乐,而组团社一般在异地,负责将散客组起来成团,送往地接社;

地接社由于长期在当地发展,资源充足有保障,用车方面也是大客户,一般和大型车企有深度合作,没有用车痛点;而组团社由于规模小、客源不稳定,在用车时存在供应不及时、对价格敏感等明显痛点;

第三步

供需双方都有一定的规模后,不断监控和调整派单机制,使平台上车企的车辆闲置率,尽量降低到0(这个是关键点);

第四步

取代车企内部人力资源,从节省的人力成本中,获取一部分作为平台的回报。这里又有个背景需要简单交待下:

绝大部分车企内部(微型个人车主除外),都存在这两个角色:调度员和业务员,业务员负责拉客户、沟通客户需求、确定行程,调度员负责安排车辆和司机;前面有提到,平台有一个核心运营指标,就是将车企的车辆闲置率尽量降到0。也就是说,平台上的订单足够喂饱车企,所有的车马不停蹄地在路上跑,这样,业务员就变得可有可无,因为调度员只需每天盯着平台的订单就足够了。在取代业务员之后,车企降低了人力开支,省下来的跟平台对半分,用户那边获得了足够优惠的价格,最终达到三盈的良性循环。

逻辑上来讲,这套策略应该是可行的。不过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笔者在4.0版本即将上线的那几天离开了公司,实际运营的效果,目前不得而知。且实际执行的过程中,肯定还有许多没有预估到的细节需要一一克服。

心得与展望

回顾这个项目将近一年以来的尝试,笔者深刻体会到,互联网的价值一定是基于对业务的深度理解之上才能真正释放。诚如王兴所说,“互联网的上半场”已经过去,单纯地利用互联网做营销已然没有发展空间。在和各种传统行业结合的过程中,只有深入理解了行业特性、业内各个参与者的运作模式,实实在在地落地一些提升效率的措施,才有机会对行业进行改造,从而创造新的价值。具体在互联网公路客运方面,还有很多值得尝试的点,比如:

Ø 能否做到实时调度,在较短时间内聚集坐满一台大巴的乘客?

Ø 包车调度平台能否更深一步,连车企的调度员也取代掉?

Ø 长途客运的起/终两端,能否实现milk run微循环,真正做到门对门接送?

前路还很漫长,能做的还有很多,这中间还需要资本层面的共同努力。笔者在这里向老东家致敬,祝业务蒸蒸日上,公司越来越好!

P������T ��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