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教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小结 第5课《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教案

第5课《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教案

2024-06-13 22: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单元第4课 《论语》十二章 大学之道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任务一:文学常识储备一、作者档案档案(一) 《论语》【简历】 孔子(前551-前479),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影响深远,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作品】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档案(二) 《礼记》【简历】 《礼记》亦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据传为西汉戴圣所编纂。戴圣,礼学博士,生平不详【作品】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汉初儒家礼仪论著的总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行教养,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影响档案(三) 《孟子》【简历】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孔孟”。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管束甚严,“孟母三迁”“断杼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孟子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后效仿孔子带领门人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接受,因而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且长于论辩。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续 表【作品】 《孟子》共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辩、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二、写作背景1.《〈论语〉十二章》孔子建立了完整系统的修身处世学说,内容博大精深,其核心就是用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进行自我改造,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道德境界。孔子的修身处世之道奠定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础,对后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论语〉十二章》是孔子关于立身处世原则的论述,显示了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与立身处世的关系,表现了孔子对君子之德、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和主张。2.《大学之道》《大学》是儒家修习道德的入门读物,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并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又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大学之道》是《大学》的开篇内容,提出了关于修身的“三纲领”,又提出了作为实现三条纲领途径的“八条目”,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上》,论述的核心问题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观点,并在这一观点上进行贯通,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天生具有一种最基本的天赋本性,即“不忍人之心”,具体来说就是“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仁、义、礼、智“四端”,而“四端”则是为人处世、治理国家极其重要的内容。孟子同时也看到了后天的外部环境对人性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通过后天的“扩充”来保持“性善”的完备。三、文学文化常识1.“四书”“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南宋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记录孟子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孟子、程子、朱熹等都对相关内容做过增删注释,其编撰时间间隔达一千八百年。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中华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2.“五经”“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编辑或修改。这五部著作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儒家的主要经典。任务二:语言文字构建《论语》十二章一、认读字音1.文质彬彬(bīn)(bīn)    2.弘毅(yì)3.未成一篑(kuì) 4.不惑(huò)5.迩之事父(ěr)二、辨识通假知者不惑 “知”同“智”三、一词多义1.敏2.道3.其四、词类活用1.就有道而正焉 形容词用作动词,匡正、纠正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有贤德的人。“齐”,形容词用作动词,看齐。“内”,名词作状语,在内3.朝闻道,夕死可矣 名词作状语。朝,在早晨;夕,在晚上4.非礼勿视 名词作动词,符合礼节五、古今异义1.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古义:可以用来。今义:表示许可。2.小子何莫学夫《诗》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今义: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3.非礼勿视古义:不合礼节。今义:调戏;猥亵(妇女)。六、文言句式1.敏于事而慎于言。(状语后置句)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宾语前置句)七、文白对译(《学而》)(《八佾》)(《里仁》)(《里仁》)(《里仁》)(《雍也》)(《泰伯》)(《子罕》)(《子罕》)(《颜渊》)(《卫灵公》)(《阳货》)大学之道一、认读字音1.庶人(shù)      2.壹是(yī)二、一词多义1.定2.修3.明三、词类活用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彰明2.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接近3.先齐其家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齐4.先正其心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正5.先诚其意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诚6.致知在格物 名词活用为动词,推究四、古今异义大学之道古义:治国安邦的大学问。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的一种,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学院。五、文言句式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省略句)六、文白对译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认读字音1.孺子(rú)  2.怵惕(chù)(tì)  3.恻隐(cè)二、辨识通假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同“纳”2.若火之始然 “然”同“燃”三、一词多义1.是2.事3.辞4.之四、词类活用1.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名词作动词,伤害2.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名词作动词,侍奉五、古今异义泉之始达古义:流通,指泉水涌出。今义:到达。六、文言句式1.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判断句)2.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判断句)3.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状语后置句)七、文白对译单篇任务——文本研读,精讲精析《论语》十二章任务一:整体把握【任务设计】1.这十二章《论语》分别主要阐释了什么观点?又分别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完善下表。内 容 主要观点 艺术手法第一章 安贫乐道,就有道而正 理证第二章 礼、乐以仁为基础 理证第三章 执着追求“道”(真理) 理证第四章 君子重义轻利 对比第五章 虚心学习,自我反省 对比第六章 文质兼备,方为君子 理证第七章 “仁”为己任,要意志坚强 理证第八章 持之以恒 比喻第九章 智、仁、勇成就完美人格 例证第十章 克己复礼为仁 理证第十一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例证第十二章 《诗》对人和社会的作用 例证2.任务小结3.文章主旨本课所选《〈论语〉十二章》,重点强调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阐述了持身以道、以礼、以仁、以恕、以义的道理,或警示贪图小利之弊,或辨析君子、小人之异,或鼓励学生学习等。这些对于为人处世都富于启发性。任务二:重点突破微任务一:理解语句的含意及作用【任务设计】1.第一章《学而》和第十二章《阳货》都谈到“学”,说说这两章所谈内容的不同。答:                                                                                                            [明确] 第一章主要谈“好学”的标准或条件:①坚定学习的志向,切忌分心于物质享受,以免陷于物欲,因而降低了学习的效果;②学习(工作)中应是多做少说;③时常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并改正自己的缺点。第十二章主要谈学什么。孔子认为,“学”主要是学《诗经》,学习《诗经》,可以激发感情,可以培养观察能力,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学到自然知识,还可以用到与父母、国君的相处上。2.下列句子中“道”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哪个“道”才是孔子心中的“道”?(1)就有道而正焉。(2)朝闻道,夕死可矣。(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答:                                                                                                            [明确] (1)“道”是道德,侧重指品德、学问。(2)“道”是道理、真理。(3)“道”是道路。(2)句中的“道”才是孔子心中的“道”。因为这句话是孔子爱真理甚于爱生命的誓言。生命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但是,有了生命的我们应懂得人生的真理,知道怎样活着才是有价值的。3.如何理解“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的含意?答:                                                                                                            [明确] “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4.下面句子都带“仁”字,说说它们分别是从哪些角度阐释“仁”的。(1)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3)仁者不忧。(4)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答:                                                                                                            [明确] 第(1)句说的是“仁”与“礼”“乐”的关系。“仁”是“礼” “乐”的根本要求,“礼”“乐”是其外在表现。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就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第(2)句是说践行仁德是一个人的使命担当、沉重责任。有抱负的人应用一生去践行它。第(3)句是说评判一个人是不是“仁”者,“不忧”是重要指标。一个人如果真正明白何为仁,他就会坦然面对人生的喜乐,不庸人自扰。第(4)句讲践行仁德完全取决于自己,不能由别人强制。强调践行的主动性和内在性。微任务二:合作探究【任务设计】5.孔子认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与现代教育主张张扬和尊重个性矛盾吗?请你联系社会实际,谈谈看法。答:                                                                                                            [明确] 不矛盾。孔子的儒家理论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的,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符合礼的,一定不要做。现代教育主张张扬和尊重个性,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礼教”的基础上,不能突破法律限制。比如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但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得侵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的合法利益”。所以二者并无矛盾。6.结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谈谈你对“自省”在自己人生成长中的理解与认识。答:                                                                                                            [明确]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难免犯错,犯了错,不要遮掩,重要的是能对自己的过错,切实检讨反省,勇于改正,并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从而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大学之道任务一:整体把握【任务设计】1.《大学》为“四书”之首,是儒家经典的总纲领,而其第一章《大学之道》又是《大学》的纲领,提出了“三纲领”“八条目”的修身理论体系。请简要说说“三纲领”“八条目”的含意。答:                                                                                                            [明确] 三纲领:①明明德:彰显美好的德行;②亲民:推己及人,亲近爱抚民众(或:使天下人去旧立新);③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八条目:①格物:推究事物原理; ②致知:获得知识; ③诚意:使心意诚实;④正心:端正内心;⑤修身:修养自身; ⑥齐家:整治家族;⑦治国:治理国家; ⑧平天下:使天下归于太平。2.任务小结3.文章主旨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二者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文章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进而使自己的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任务二:重点突破微任务一: 理解语句的含意及作用【任务设计】1.应怎样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答:                                                                        [明确] 所谓“明德”就是人天生拥有的善性,但是这种善性会被外在的东西污染,“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的固有善性发挥出来。“亲民”就是推己及人,亲近爱抚民众。(朱熹把“亲民”解释为“新民”,就是不仅自己要明明德,而且要使别人“去其旧染之污”,重做新人。)“止于至善”说的是不论“明明德”还是“亲民”,都要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从而使整个社会道德趋于完善。朱熹认为“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这三个纲领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到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达到德政目的的施教主张。2.“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答:                                                                        [明确] “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微任务二:分析论证特点【任务设计】3.《大学之道》在论证上有怎样的特色?试以第二段为例分析其论证的逻辑关系。答:                                                                        [明确] 本文采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两段都采用了递进论述的方法,第二段的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都剖析深刻,逻辑严密。微任务三:合作探究【任务设计】4.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我们如何理解习总书记引用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现代意义?答:                                                                        [明确] 从现代社会的视角来看,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宗旨的儒家教育理念,其最终的目的,在于培养一批道德完善并对社会道德建设有高度热诚与责任感的君子,而不仅仅是一些掌握生存技能的劳动者。与专业技能相比,道德品质的养成似乎对实际生活的作用并不直接,但从长远来看,道德品质的传承,却是一个民族生死攸关的大问题。文化由外至内分为四个层面:器物层、制度层、风俗习惯层、心理层,其中心理层是最为核心的。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文明,中华文明是世界各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文明的国家,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有一大批对传统的伦理道德有深切认同的儒者。这些儒者在和平年代,居庙堂之高则辅弼政教,处江湖之远则教化百姓;当改朝换代时,他们则以教化来感染新的统治者,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在原有的文化轨道上继续前进。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核心要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儒家一些具体的伦理道德规范,比如“三纲”之类已经过时,但仍然有大量的积极内容,比如修身养性、仁爱、孝慈等,这些都是人性中最光明的东西,它们将与时间、与人类同在;而儒家从完善自我道德做起,进而推行到社会、国家,乃至天下,建立一个理想之国的主张,直到今天,也还闪烁着高远的道德光辉。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任务一:整体把握【任务设计】1.文章阐述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论证的过程是怎样的?答:                                                                        [明确] 文章阐述的基本观点是“人皆有四端”。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这是“仁”的开端,由此类推,羞恶之心是义的开端,辞让之心是礼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开端。总之,良好品德的起点就在善念之动,而四端全是人的本性,如果能加以扩充,便足以保国安民;反之,就连孝顺父母都做不到。全文经过了三个论证过程:由开头至“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见解,认为以“不忍人之心”而行“不忍人之政”,天下就会大治;由“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至“非恶其声而然也”,举“孺子将入于井”的例子以证明前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见解;“由是观之”至文末,阐述“四端”所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种善心,并将其与“仁”“义”“礼”“智”相配论述,指出有此四端而扩充之,可以保家卫国;若不扩充之,连侍奉父母也做不到。2.任务小结3.文章主旨本文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作者还以人性为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任务二:重点突破微任务一:理解文章内容【任务设计】1.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答:                                                                                                            [明确] 不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的本性是善的,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存在私欲膨胀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善心”。因此,“仁政”主张具有实践意义。2.你对孟子的“四端”是如何认识的?答:                                                                                                            [明确] “四端说”是孟子“性善论”思想的一部分。具体来讲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分别为“仁”“义”“礼”“智”的源头,孟子称这四个源头为“四端”。“四端说”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孟子的性善论、仁义论、仁政论等都与“四端说”有关,是围绕“四端说”展开的。可以说,“四端说”的提出,标志着孟子思想的成熟。微任务二:赏析文章的表达技巧【任务设计】3.排比是孟子常用的手法,请举例并说明其表达效果。答:                                                                        [明确] 孟子的文章常用排比这一修辞手法,“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文势、广文义也”,所以排比手法的运用,可以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并增强文章纵横捭阖的气势。如“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智之端也”。从形式上讲,这些句子在整齐中具有参差的美,读起来气势盛,声调铿锵,富于音乐性。从内容上讲,排比这种修辞手法,又能突出思想,加强感情。像“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四个排比句,层层铺陈,说明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是人和“非人”的区别,不但加强了思想上的说服力,而且增强了情绪上的感染力。4.本文核心就是孟子认为人都具备“仁义礼智”四端,简要回答孟子是如何论证的。答:                                                                        [明确] 一是运用层进式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首先提出一个观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恻隐之心”,既然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就会有“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的“羞恶之心”;因而也就会有“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因而也就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了。这里用的都是直接推理的逻辑手法,层层推进,一步步逼近论说中心。二是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引出论说中心。从大的方面来讲,先从正面立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接着从反面推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非人也”;接着再把“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归为“仁义礼智”四端;最后引出所要论说的中心。正反对比,辩证有力。三是运用例证法,如在论述全文中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时,孟子运用“孺子”事例展开论述,使得观点浑厚大度。微任务三:合作探究【任务设计】5.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所以人要注重后天学习,才能逐渐趋于善;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那么还要不要后天的学习呢?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答:                                                                        [明确] 人有“四心”,也就是有“四端”。“端”是“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萌芽,但有“四端”是不够的,还要后天的学习:“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不足以事父母。”只有通过后天不断培养,不断扩充,才能侍奉父母,安定四海,成为一个仁者。群文任务——比较阅读,求同存异【任务设计】试分别分析《〈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语言特点。1.《〈论语〉十二章》的语言风格。答:                                                                                                                                                [明确]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这些言行是后来回忆的,所以以对话体为主要特色,在此基础上,呈现如下特点:(1)语言口语化,自然亲切。纪实性语录体散文,它不是官方语言,也不是有关文献资料的编撰,实际上是孔子和弟子之间教学、谈论的片段。在孔子死后不久,弟子们就约在一起对老师言论进行回忆搜集整理,出于对老师的敬重和崇拜,我们有理由相信,论语最大限度地忠实了孔子及其他人的原话。因此,书中大量使用的是生活化的语言、大量口语,让人至今读来还颇感亲切自然。(2)极富个性,情感真切。孔子既是一个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和大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个极富性情的人,非常有个性,孔子的学生在性格上也是各具特色,因此,在他们的讨论或日常生活的对话中,不同的身份、地位、性格决定了他们的言论都各具特色,话如其人。(3)简洁明快,表达准确。《论语》简洁明快、表达准确是这部书语言的主要特色和重要形式之一,这在古代典籍中是绝无仅有的,许多复杂的社会现象、品格修养、礼仪规范、伦理道德等问题,在《论语》中往往只言片语就概括得十分准确,但同时又含蓄而不直白,委婉而不虚浮,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很少在论语中看到模棱两可的话,语气恳切明快,语言洗练精准。2.《大学之道》的语言特点。答:                                                                                                                                                [明确] (1)句式整齐。节选部分多用形式整齐的句式。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样的句子读来朗朗上口,音律和谐,气势贯通,文章也显得规整、典雅。(2)使用修辞手法。为了不同的表达需要,文中广泛地使用了排比句式,并适时地将整散句结合起来加以运用。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还用了顶真的手法,如第一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使文章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增强说服力。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语言特点。答:                                                                                                                                                [明确] (1)感情充沛,气势浩然。孟子具有刚正无畏的大丈夫人格,所以他的文章感情真挚,充满道德感,语言气势浩然,充塞于天地之间,气概非凡。如“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2)语言气势雄健,相当整齐的排比句式,增强它在逻辑推理中的情感色彩和情感力量,从而使其说理具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如“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运用排比,增强语势【课内挖掘】《〈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几篇文章均运用了排比句式,气势雄浑。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得细致;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腻、形象生动;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运用排比抒情,可使抒情节奏和谐,感情洋溢。【技巧指导】运用排比“三要求”:(1)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2)要求意思相关,内容有条理。(3)要求恰当使用提示语和标点符号。【运用提升】请以“立志与行动”为话题,运用排比的手法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答:                                                                                                                                                [参考示例] 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虽然这道理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里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成为体育明星,却怠于“闻鸡起舞”进行训练。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捕捞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