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性的的优点这本书鸡汤吗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2024-07-04 15: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人性的优点》———戴尔·卡耐基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战胜忧虑的书。这不是普通的方法论,而是关于培养积极生活心态的书。读者若能将思想内化于身心,必将受用终生。希望高压生活下的你我,在未来的日子里,都可以轻松应对忧虑,战胜忧虑。

在整理此书精华之前,先啰嗦几句:

(我为什么读此书)

自己前段时间状态不好,忧虑重重,心想看看书调整自己心态。突然想起了之前一位大哥哥推荐给我的人生必读书目《人性的弱点》与《人性的优点》。我先读的是《弱点》这一本,讲的是人际交往方面的。但是随后读的这本《优点》却深深的吸引了我,书名虽为《人性的优点》,但整本书却是关于如何战胜忧虑的(这里有个小问题,作者为什么将此书命名为人性的优点呢),刚好符合我现在的境遇与心情。于是便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

其实以前自己是很反感关于方法论的书的,诸如如何战胜什么,如何在短时间内学会什么,等等,光是听到书名,就足够嗤之以鼻。但是随着自己思想的成熟,不禁觉得自己那时候挺傻的。仔细一想,有很多方法论的书也不失为经典。作者将几十年的亲身经历汇聚于书向读者传授,读者读后,哪怕吸收千分之一的内容,是不是也少走很多弯路呢,这样美的好事又为何要将它拒之门外呢。向优秀的人学习,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升华的过程,况且读书也是取精去糟的一件事。

比如这本《人性的优点》,这是一本由著名的“美国现代成人之父”戴尔·卡耐基先生所著的从现实生活中众多个人遭遇中抽象出来的关于如何战胜忧虑的书。书中的个人事件极具代表性,作书中关于对如何战胜忧虑的建议也切实可行,特别适合忧虑者仔细读一读。

同时,这也是一本很神奇的书。我翻看此书的目的自然是想通过它来解决自己的“忧虑问题”,可以说目的性很强。但是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就发现其实自己已经战胜忧虑了。非常感谢译者可以将一本这样好的书呈现给中国读者。

下面将从两个重要理论战胜忧虑的方法两大部分对本书的精华加以整理。

—————Part 1  两个重要理论————

NO.1  活在当下的密室中

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

威廉·奥泽尔在去耶鲁演讲的几个月前,他乘坐远洋渡轮横渡大西洋。他注意到,只要船长站在船桥上按下一个按钮,渡轮的各个部件就会哐当哐当地分离成密闭防水的独立舱室。奥泽尔对学生们说道:“你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有比大型巨轮更精妙的结构,并且正在走更漫长的旅途。为了确保大家的旅途安全,我强烈建议大家学会'活在当下的密室中',这是掌控自己这台‘机器’的最有效手段。”

站在船桥上,确保隔水舱壁在正常运转。按下按钮,凝神倾听,舱门把过去关在了门外——那是已逝的昨日。按下另一个按钮,凝神倾听,金属幕墙把未来隔断开来——那是未来的明天,于是你收获了安全。

为了今日的安全,把过去关在门外吧,让已逝的过去埋葬自己,那是愚人走向死亡的尘灰之路。而明日的负担与昨日的负担叠加在一起,会让背负二者的今天步履踉跄。紧紧地把未来也关在门外吧,就像对待过去一样。未来就是今天,没有明天这回事。人的救赎之日就是当下。

如果终日对未来忧心忡忡,那么能量消耗、精神苦闷和紧张忧虑将与我们如影随形。

奥泽尔的意思是说我们不应该花精力为明天做准备吗?不,完全不是!

他提到,为明天准备最好的方式,就是发挥全部的才智与热情,专注于完成今时今日的工作。这是我们唯一能够为未来做的准备。

也就是说,活在当下的密室中不是意味着要及时行乐,而旨在专注于眼前的事情。

我很喜欢下面这句话,并把它写在了日记本的首页:“你怎么过这一天,就怎么过一生”。的确,不要为过去而悔恨,也不要为未来而焦虑,接受不完美的现在,面对不完美的现在,将全部的时间、精力和热情奉献给现在。要知道,发生的已成事实。还有一句话,多年来我印象一直很深,是说“再糟糕的事情都有最好的解决办法”,做好现在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抗就够了。可以尽力为明天做周全的考虑,谨慎的思考、规划、准备,但不要忧虑。

NO.2  一次一粒沙,一次一件事

“我希望你把生活想象成沙漏。你知道沙漏中有成千上万粒细沙,它们有条不紊地依次通过沙漏中间的狭窄瓶颈。除非损坏沙漏,否则谁都没有办法让几例沙同时通过瓶颈。你和我,还有其他所有人,都像这个沙漏一样。每天清晨开始一天的生活时,我们会觉得有许多事情要完成,但我们要让这些事情像沙子通过沙漏那样依次进行,否则必然会损害自己的身心平衡。”

英国小说家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写道:

“无论负担有多重,如果只需要背负一天,任何人都能做到。无论工作多难,如果只需要努力一天,任何人都能做到。如果只活一天,任何人都能够将生活得甜美、耐心、纯粹并且充满爱意,直到太阳西沉。而这才是人生的真谛。”是啊,如果你正在做一件挑战自己的事情,不妨把它想象成你只要坚持今天这一天,你就成功了,那么必然事情会随着你的坚持而逐渐好起来。

“对聪明人而言,每天都是新生。把目标定为一天,就不会再惧怕未来。”关上过去和未来的铁门,活在当下这个舱室中。不妨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并把答案写下来。

Ⅰ 我是否习惯逃避现实,担心未来?我是否总在幻想“地平线另一端那座梦幻的玫瑰花园”?

Ⅱ 我是否为过去发生的事情懊恼,结果让当下变得痛苦?

Ⅲ 早上起床的时候,我有没有决心“把握当下”,把这24小时活到极致?

Ⅳ 我能不能“活在当下这个密室中”,更充分的利用生活?

Ⅴ 我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下个星期?明天?还是从现在开始?

————Part 2 化解忧虑的办法————

方法一:找出最坏结果-接受-行动

忧虑最糟糕的一点在于它会摧毁我们的专注力。人们陷入忧虑的时候会不断担心这、担心那,心乱如麻,因而丧失决断的能力。

Step 1:坦然面对问题,理性分析局面,找出万一失败的最坏结果

Step 2:找出可能发生的最坏结果后,调整心态接受它

Step 3:心平气和地思考对策,把时间和精力用于改善自己心理上已经接受了的那个最坏情况。

一旦我们强迫自己面对最坏的结果,并且在心理上接受它的时候,那些胡思乱想就能烟消云散了,让我们能够集中精力解决问题。一旦我们接受了最坏的情况,也在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这意味着情况只会更好。直面最坏的情况之后,会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并且会重拾思考的能力。

要学会接受现实,接受现实事走出忧虑的第一步。

注意:长期忧虑会损害身心健康

1.忧虑会毁了一个人的容貌与精气神。

2.导致神经性疾病。上帝或许会宽恕我们的罪,但我们的神经系统不会。(书中举了很多忧虑致病的例子)

*提醒自己:

为了烦恼付出健康的代价是不划算的。

方法二:我在担心什么&我能做什么

当你忧虑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尝试做以下思考:

Step 1:清晰地写出自己正在担心的事情

Step 2:写出自己能做哪些事应对(包括积极的与消极的及其结果)

Step 3:决定应该怎样做

Step 4:立即按照决策执行

解决忧虑的最佳办法是付诸行动。有些时候如果只是进行分析,而没有付诸行动,随后可能造成二次焦虑。

方法三:保持忙碌状态

为什么保持忙碌这么简单的行为能够赶走忧虑?书中给出科学解释。因为无论多么聪明的人,都无法同时思考多件事。我们不可能一边热情洋溢地做一件令人兴奋的事,一边因忧虑而感到沮丧,二者无法同时发生,一种情绪会赶走另一种。对于收到心理创伤的患者,保持工作忙碌是最好的麻醉剂,就如《解忧杂货店》里的浪矢爷爷。

等你真正忙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忧虑。在忙碌中充实自我,才能避免在绝望中暗自凋零。如果不让自己忙碌起来,只是呆坐着忧虑、胡思乱想,会令我们更加空虚,直至消磨激情,摧毁行动力与意志力。而聪明的人则会把全部精力用于解决问题,忙得没有时间再去忧虑。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的忧虑完全来源于内心的臆想,源自于有时间琢磨自己是不是快乐。当人们专注于需要计划和思考的事情时,就顾不上再去忧虑了。所以别再琢磨了,行动起来!让自己的头脑开始运转,血液开始沸腾,很快生活的激情将带来身体的积极反应,把忧虑从你的心里赶走。

方法四:不为打翻的牛奶流泪

打败你的并不是你的遭遇,而是你对待遭遇的态度!好心态通常考量原因和结果,从而产生有逻辑并且有建设性的计划;而坏心态通常导致紧张不安,甚至精神崩溃。我们必须接受现实,与无可改变的事和解。只要有一丝机会能够逆转局势,就应当抗争到底!但当常识告诉我们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的时候,就请理性应对,不要再瞻前顾后

境遇本身并不能决定我们是否快乐,是我们对境遇的反映决定了我们的感受。耶稣曾言:天堂就在你的内心深处,而地狱也同样如此。没有人有足够的情感和精力,能够一边纠缠于无法改变的事情,一边开创新的生活,非此即彼。面对人生无法避免的风暴,要么顺势而为,要么两败俱伤。

想让过去对现在产生价值,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冷静地分析过去的错误,从中受益,然后把它忘记。

对于三分钟前发生的事情,我们或许能够改变它的影响,却不可能再改变事情本身。当我们不再与已经发生的事情作对的时候,才能集中精力制定未来的规划,才有力量开创更丰富的人生。所以,要学会与自己和解。

方法五:为忧虑设置止损线

判断事情值得焦虑多久,不要浪费更多的时间。这一点我向来做的还行,比如遇到难过的事,会告诉自己有多长时间低迷,然后就要恢复正能量。

方法六:主观调整行为间接调整情绪

这个观点简直是太棒了:

行为看似取决于情绪,但实际上,行为与情绪是并行的。意志能够改变行为,但无法改变情绪。因此,通过主观的调整行为,我们就能够间接的调整情绪。

为我们写下结局的命运之神就在我们身体里,也就是我们自己。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能给你带来安宁。

“我只希望能够主宰自己——主宰我的思想,控制我的恐惧,掌管我的理智和情绪”,写起来容易,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啊。我也买了关于意志力的书,还没开始看。

方法七:心理暗示法

如果敌人知道你正在用恨意折磨自己,让自己紧张疲惫、容颜憔悴,甚至影响心脏健康和寿命,他们一定会高兴地直搓手。

这里的“敌人”可以指一件难办的工作,一个难以沟通的人,抑或是一项你正在对抗的某个坏习惯

方法八: 每天做一件让别人微笑的事

快乐是会传递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书中写道,若想让一天变得更好,可以从早晨遇到的第一个人开始。每天做一件让别人微笑的小事。

那天在火车站出站的时候看着一个姑娘一个人提着一个28号大的箱子,还有一个小箱子。我手里就拎了个包。出站时只有楼梯,她尝试着拉那个大箱子上去,她很瘦小,明显拉得很吃力,拉了几个台阶,眼神还在看着下面放的那个箱子那个方向。我以为她在等同伴,我观察了几秒钟,她踉跄着又下去了。把两个箱子归拢到一起。其实我当时真的很想帮她一把,人来人往人很多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又考虑到她一直往下看,是不是在等同伴过来呢。我都快出站了我左思右想还是折回去了。

我看,她还在那里一动没动。看她的意思肯定是等这群人流过去了她再往上抬,否则对那个小箱子也不放心。这下我确定了她没有同伴。我下去我说我帮你拿吧。那个28的箱子真的挺大,但是我本来就有劲,以前寝室的水都我们自己抬。我说你帮我拿手机,我给你抬。我自己就把箱子抬上去了。我想她一定是懵逼了哈。然后等她把小箱子拎上来,我问她前面应该没有台阶了吧,她没怎么说话,还带着耳机,说了句谢谢应该是。反正帮她也不是为了让她说谢谢,只是想帮她一下,况且也是力所能及。然后出了站,我回头瞄了一眼,发现应该是她的父亲来接她了。我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却给这位当地人一丝温暖,其实也是给了自己一丝温暖。助人为乐,是真的可以乐的。

方法九:告别拖延

没有理由,立即行动!事情积压越多越容易导致焦虑。

Step 1:一有事情就立即着手处理解决,不要堆着积压,拖延。

Step 2:按照轻重缓急处理事务

Step 3:遇到问题,学会组织、委任他人处理。(工作)

方法十:读自己的幸运书

读书真的是件融会贯通的一件事,不知不觉中,看的书都会联系在一起。上一篇读书笔记中《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说请找到那本能够成就自己的书。失落的时候,走投无路的时候,那本书会成为自己的心灵支柱。

“我们需要一些能够与自己长期共处的书,比如旅行时想读的书,难过时想读的书。而寻找它们正是我们平时读书的目的。”

“等精神上感到挫败后,再去寻找能让自己振作的书就来不及了,所以平时要多做读书笔记,把能让自己焕发精神的书记录在读书笔记本里,这样才能有备无患,心理健康方面出现问题时才能得到帮助。”

的确,就像歌一样,有时候为了找到一首自己喜欢的歌,要在歌单里、排行榜里听无数首。找到那本能够成就自己的书就如音乐、电影、餐厅一样。难过失落的时候,会听什么歌?看哪部电影?去哪家餐厅?总之,找到那本属于自己的“幸运书”吧!

关于读书,书中说的是可以试着读一本历史书。当你读完历史书,就会意识到现状再糟糕,也比历史上那些艰难的时刻要好太多。纵观上下五千年历史,看看自己的烦恼在永恒的世界面前有多么微不足道。

前一段时间看了《战狼2》,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真幸运。伟人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说真的什么困难能难过这曾经的战火。有句话说得好:生活在这么幸福的地方,你凭什么忧郁?

在这里补充书中一个新观点:如何从失眠的焦虑中解脱?

以下这条方法因人而异,量力而为。

其实人们精疲力尽的时候,不管面对刮风下雨,还是战争威胁,都能够安心酣眠。当失眠的时候,把失眠当作优点来利用,睡不着的时候,不要焦虑到崩溃,试着起床学习或阅读,直到有困意为止。

但无论如何请记住:为失眠担心对自己造成的伤害远大于失眠本身。

—————最后强调非常重要的一条

你应该坐下来,冷静地面对现实。如果你能把一半用于担心的时间用于解决问题上,你就不会再有任何烦恼了。忧虑只是你养成的一个坏习惯。

改变忧虑坏习惯的三个步骤:

Step 1:判断自己忧虑的事情是什么

Step 2:找出问题的根源

Step 3:立刻着手解决问题

以译者在书的最后一部分写下的话作为本篇读书笔记的结尾:

人生如潮汐,高低起伏本是自然节奏。

有的人被忧虑击垮,成为情绪的奴隶。有的人学会化压力为动力,不为情绪左右。负面情绪的存在是一种警示,提醒我们放慢脚步,将窥视他人生活的目光收回,聚焦于自己,聚焦于当下,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The End———————

希望未来的你我在漫漫人生道路上,能够战胜忧虑,不再为忧虑而伤神。

个人总结的能力毕竟有限,想要针对性学习战胜忧虑方法的朋友可以买书来仔细读一读,这本书值得细细品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