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影响及对策探析.docx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口老龄化标准老少比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影响及对策探析.docx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影响及对策探析.docx

2024-07-17 08: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影响及对策探析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影响及对策探析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影响及对策探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影响及对策探析的全部内容。1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影响及对策探析以四川为例苏建明(四川省人口和

2、计划生育委员会,四川 成都610041)摘要 四川是全国人口大省,人口基数大,相应的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多,而且随着经济水平、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越来越长,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导致少儿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老年系数不断升高,被抚养人口持续增加,社会负担日益加重,必将严重影响国民收入分配的减少、影响投资和扩大再生产.本文运用普查数据及相关资料对四川人口老龄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3、影响;对策【基金项目】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1年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重点课题: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影响及对策探析【作者简介】苏建明(1970),男,四川平昌人,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展规划与信息化副处长一、四川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尤指已达年老状态的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情况,国际上通常采用老年系数、少儿系数、老少比等指标。所谓老年系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60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或该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5岁

4、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或该地区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那么,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少儿系数是指O-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一指标增大表明人口年轻化,当这一指标缩小时,就从反面说明了人口老龄化。按联合国标准,认为少儿人口比例在30以下为年老型人口。老少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儿人口数之比。老少比低于15的人口被看作年轻型人口,高于30%的被看作年老型人口,介于两者之间是成年型人口(详情见表1)。表1: 联合国人口类型划分的标准人口类型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少儿人口比例(0-14岁)40%及以上3040%之间30%及以下老年人口比例(65岁及以上)4及以下4%-7之间7%及以上老少人口比例15%及以

5、下1530%之间30及以上从老年系数变动看,1953年四川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4.2,1964年下降到2.7,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上升到4。7,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是5.7。数据表明,从1953年-1982年30年间,四川人口老年系数增速较慢,仅0。5。从1983年起,四川人口老年系数增速明显加快,短短8年时间,增幅达到1.0个百分点.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四川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45,标志着四川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1990-2000年,10年时间四川人口老年系数增幅达到了1。75个百分点.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四川省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

6、达到707万人,比2000年增加84.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达到8。61%。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四川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8807545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0。9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50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四川人口老年系数呈现持续升高的特点。(见图1)。图1: 四川人口老年系数变动趋势资料来源:四川人口普查资料从少儿系数看,19902010年四川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呈现出由缓慢下降到快速下降的趋势.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四川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23。72。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7、显示,四川省014岁年龄组人口为1860。04万人,占登记人口的22。59;10年时间,“五普”少儿系数比“四普”同比下降了1。13个百分点。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644450人,占16.97%.全省常住人口中,“六普少儿系数比“五普”下降了5.6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从“四普”到“六普,四川人口年龄结构中少儿系数一直呈下降趋势。表2:1990-2010年四川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变动情况表“四普”数据“五普”数据“六普数据23.7222.5916.97资料来源:四川省“四普”、“五普、“六普”数据从老少比看,四川老少人口比例亦呈现出快速

8、升高的趋势.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四川老少人口比例为23。86;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四川人口老少比例增加至33.47%.10年时间,增加了9。61个百分点,年均增加0.961个百分点。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四川老少比为64.55。20002010年,四川老少人口比例急剧增长,10年时间增加了31。0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5.55个百分点,年均增速到达3.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同期增速1.55个百分点,快于全国同期增速一倍以上.图2:2000年四川人口年龄结构图资料来源:四川“五普”数据图3:2010年四川人口年龄结构图资料来源:四川省 “六

9、普”数据人口年龄结构属于人口自然结构,是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石。从人口总体看,自1990年以来,20年间四川人口年龄结构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而急剧的变化,人口年龄结构内部平衡状态已经被打破.由于人口发展的滞后性,这种状况如果长期继续下去,必将对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难以逆转的深刻影响。二、四川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影响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四川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处于加快态势,并呈现以下特点:(一)四川人口老龄化的特点第一,老年人口总量大。2000年,四川省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622。94万人,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位居第四,老年人口系数7。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5个

10、百分点,在西部地区处于第二位,仅次于重庆市(8。01%)。2005年底,四川省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超过700万人,达到707万人,比2000年增加84.1万人,占总人口的8。61%,比2000年上升了1.16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高0。9个百分点。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在全省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8807545人,占10。9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50个百分点.第二,人口老龄化增速快。由于低生育率的影响,四川省总人口增速放缓,使得1990年到2000间虽然老年人口的数量只有小幅增加,但其所占的比重却加速上升。四川65及以上老年人口占

11、总人口的比例从1982年的4.68,上升到1990年5。67%到2000年的7.45,到2005年的8.61%,再到2010年的10。95%。四川人口年龄结构完成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仅用了18年。而英国完成人口再生产类型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大约用了80年,法国用了115年,瑞典用了85年,美国用了66年,德国用了45年,就连时间最短的日本也用了25年。可以看出,四川省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之快是显而易见的,而且随着低生育率的继续保持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以后其上升的速度还要加快.据预测,21纪前期50年时间里,四川省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和老龄化速度极为迅速。图4:2001205

12、0年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变动趋势资料来源:四川省 “五普”、“六普”数据预测第三,与经济发展不同步.根据西方人口学理论,只有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才会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而生育率的下降会直接促使人口的老化,所以,生育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决定因素。一般来讲,人口老龄化进程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过程,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生产社会化和商品化以及人口再生产的现代化自发实现的。而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生产社会化发展不充分,通过长期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而实现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硬着陆的结果.换句话说,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并超前于

13、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人口转变史表明,世界上已经进入老龄化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至少在1万美元左右,而我国在进入老年型国家时仅1000美元左右。发达国家的人口是“先富后老”,而我国是“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重要而典型的特征.而四川处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2010年人均GDP仅人民币20828元,折合3000美元左右,更加突出了进入人口老龄化时经济欠发达的特征。2010年四川人口老年系数已达10.95,并在2030年之后破20%.到2050年,四川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1860万,是2000年的3倍,年均增长率达到3.98%.第四,城乡倒

14、置较为严重。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情况则不同。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普遍高于城镇水平。据预测,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而四川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较多.四川农村人口老龄化高于城镇,除受持续低生育率主要因素影响外,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人口流动速度加速,农村大量劳动年龄人口外出务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四川外出半年以上人口达2091万,其中跨省流动的人口为1050万;外省流入人口113万。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农村地区人口空心化趋势逐步加重,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市高.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四川人口老龄化的城

15、乡倒置的情况将更为严重。(二)四川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实现零增长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它会对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影响。由于四川省人口老龄化速度块,而且与经济发展不同步,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或将要对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系列挑战。l、社会负担加重,经济发展后劲受到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被抚养人口增加,老年人抚养系数提高,家庭和社会负担加重。因为老年人口已经基本退出生产领域,成为消费人口,老年人的经济赡养、医疗保健、生活的照料等需求将会在社会的各种角落里出现,呈现一种大范围的比较普遍的要求。从政府财政来看,养老金与医疗费不断上升,用于老年

16、人口的各项开支逐年递增,社会负担日益增大,从而影响资金积累数量,减弱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从整个社会来看,因为抚养老年人口的主要承担者是劳动年龄人口,社会负担将逐步加重(见表3)。从家庭来看,目前四川省老年人口的主要生活来源还是靠家庭成员供养(见图5),就是说四川省家庭养老仍然是解决老有所养的主要模式。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逐步形成了“4-21的家庭结构,一对夫妇要供养4个老人,不论是目前的家庭收入,还是夫妇能够用于赡养的精力和时间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并且,持续下降的生育率,使家庭规模进一步减少,趋向小型化、核心化。家庭结构的脆弱,使家庭负担老人的能力大大降低,难以承受人

17、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冲击。随着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依靠家庭成员供养和领取退休金和基本生活费的人数将不断增加,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等社会福利的支出将不断增加,使社会总的抚养负担加重。国民生产总值中用于老年人的费用份额大幅度增加,势必影响国民收入的分配、减少社会积累和限制社会扩大再生产,影响生产部门的资本投资和经济效率的提高,经济发展的后劲将受到影响.表3 2011-2020年四川社会抚养比变动趋势年份抚养比201134.65201235.17201335.70201437.02201538.18201639。14201740。78201842.39201944。06202045

18、.59资料来源:四川省“十二五”人口战略研究课题。图5:四川省老年人口生活来源 资料来源:四川省“十二五”人口战略研究课题2、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不利于经济发展劳动年龄人口变化是人口老化的自然结果。长期来看,随着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相应下降,不利于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引起的劳动力资源相对减少,必将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相应影响。劳动力老化必将影响经济发展的活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因为老年人口日益增多,使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虽然老年人有经验和一定的技术优势,但整个人力资源的老化无疑会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延缓社会发展的步伐。目前,发达国家大

19、都面临这一问题。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预计2020年以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四川劳动力老化和劳动力资源不足的矛盾将日趋严重,抑制经济增长,这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表4: 20112020年四川少儿人口、劳动年龄人口结构预测年份0-14岁(万)比例(%)1564岁(万)比例(%)20111577。0717。856341.0671.7720121571.5217.696358.3471。5920131569。6817.596374.4771.4220141586.0317.686357。8570。8720151582。3617。566363。2170。6120

20、161585。5917.526364。2370.3220171592。4117。526329.8269。6420181600.8317.546297.4269.0220191609。5417.596259.0468.4120201616。8417.626223.1567.8资料来源:四川省“十二五”人口战略研究课题3、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法国著名人口经济学家索维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削弱创新和妨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他多次指出,老龄化人口趋于保守,少于创新,安于现状,缺少创造活力,从而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老龄劳动力接受新的知识和科学技术较慢,对新兴产业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

21、革新也受到一定影响.有的西方学者认为劳动力的年龄同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的个案研究证明,劳动力人口进入45或50岁后,尽管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技术熟练,然而,随着年龄的进一步升高,其体力、智力(尤其是记忆力)则逐年衰减,从而影响从事生产劳动的速度和动作的敏捷程度,进而影响产品的精密度和整体质量(50岁后,人的劳动能力和劳动速度大约平均每年递减1%2%左右).老年劳动力较难适应快节奏生产活动,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中,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进步速度加快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更显不利.4、加剧社会保障问题“六普数据显示,

22、2010年,四川老年系数已提高到了10。95,这意味着每十个人里就有一个是老年人.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持续上升,政府在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支出等方面将大量增加。而四川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滞后于东部发达省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特别是,在社会发育不充分的背景下,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仍不健全而社会资源的供给十分有限的条件下,无论是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老年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老年人口问题将会日益成为四川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具体情况见表5)。表5 20112020年四川老年人口及老年系数结构预测年份岁及以上人口(万)占总人口比例20111001。7511。2020121043.1811.622013

23、1080.6611.9820141131。5912.5020151178。8912。9820161221.5013。4020171293。6414.1520181358.7714.8320191425.9015.5320201488。1316。19资料来源:四川省“十二五人口战略研究课题由表5可以看出,四川65岁及以上人口的规模、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均呈持续走高趋势。2015年我省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13左右,2020年将达到16%左右。人口老龄化呈加速发展态势,使老年社会保障费用大幅度增加,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老年人的经济赡养、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等需求将会日趋旺

24、盛,呈现出一种更大范围的比较普遍的需求。当家庭与政府两方面都无法解决这样庞大的老年人口群体的养老问题时,就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压力,如果不能很好解决的话,将会进一步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三、对策及建议(一)建立健全各项涉老法律法规。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法),已延用至今.当时,我国还未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现行的老年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不能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建议尽快修订老年法,加快老年养老、医疗、服务、福利、护理等方面的立法进程,完善法规体系,保障老人群体的政治权益,维护老人群体在政治上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选举权

25、和监督权。(二)构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体系.一是建立稳定增长的老年人公共服务财政预算制度。建议各级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在预算体制内增设老年人福利事业开支科目,适应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需要。同时,制定养老服务产业的服务标准、行业规范和管理制度,出台税收等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国有、民营资本进入养老产业,促进养老产业健康发展,满足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二是尽快完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建立,对城镇人口养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还存在着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混账”管理等问题,必须尽快加以完善.应多渠道

26、筹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增加经费投入,逐步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在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时,逐步做实“个人账户”,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三是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四川农村老年人口养老主要靠家庭和土地,目前这两种方式的养老功能都在快速退化。具体表现在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老年人口不但不能享受子女的照顾,大多还得帮助子女照顾下一代;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土地收益不高,大多只能处于温饱水平,而且随着年老体衰,病痛增多,无力支付高昂的医药费用。因此,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十分迫切.要立足实际,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和探索创新具有农村特色的养老模式.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

27、险制度,政府在农村基本养老保障中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加快完善农村“低保”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提高“低保”水平;引导农民进行养老保险储蓄;发挥土地养老的保障作用,探索“土地养老模式.(三)坚持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道路。目前,我国普遍的养老模式都是依靠家庭养老,这给我国的“四二一”(四个老人,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家庭结构带来很多问题,而老年人的养老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因此,急需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最佳效用.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在城

28、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各种服务,并为老年人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条件,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同时,为了使老年人有良好的居家养老环境,起居方便,小区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方便老年人的需求,拥有完善的公共设施,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全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同时,培养社会尊老敬老风尚。大力开展城乡社区的文化建设,培育现代家庭伦理观念,特别是包括现代生育伦理和赡养抚育伦理在内的现代家庭婚姻伦理,使尊老爱幼在家庭这个人们的首属群体内得到落实。大力发展各种方式的老年

29、教育,提高老年人口的素质和技能.把老年群体纳入其他各项公益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中,积极开展养老社区创建活动,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四)解决好农民工的养老问题。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在养老保障方面,农民工养老也是我国养老问题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的一个特殊问题。就目前情况看,农民工群体养老仍处于一种尴尬状态-农村无法“养老”、城市拒绝“养老”.有关部门的调查发现,在农民工养老保险上,不管是农民工还是企业主,都持消极态度。从自身利益考虑,八成企业不赞成为农民工购买养老保险;而接受调查的近1.5万农民工中,也有83.2的人不愿意购买目前推行的养老保险。据统计,1。2亿的中国流动农民工,

30、参加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左右.主要原因在于保费过高、缴纳期限过长、不能有效对接和转移,农民工无法真正从中受益。例如,现行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规定,连续缴费15年以上在达到退休年龄后才能领取养老金。而在接受调查的农民工中,跨省区流动的占72。8,务工3年换过两个以上单位的占67.2,很难保证参保的连续性。可见,这一门槛太高,农民工无法达到。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解决好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可以推动整个四川的养老事业.要真正让农民工“老有所养,就必须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一是保障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连续性相对自由,应允许其根据具体情况自由决定缴费

31、接续,可设计为“分段计保”,而不能形成“断保现象;二是实行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发放全国流通的养老保险卡;三是农民工养老保险城乡衔接;当农民工因各种原因离开城市回到农村后,应保证其在城市参加的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相衔接,保障其能够享有基本的养老保障。(五)适时调整生育调整政策。人口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仍实行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基本理念的人口政策,这对控制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出生性别比失衡等问题。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应该坚持人口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32、将人口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制定人口发展规划,按照“总体稳定、城乡统筹、逐步完善、平稳过渡”的基本原则,遵循人口发展的自身规律和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原则,统筹考虑四川人口发展实际,稳妥完善现行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从而避免人为加剧人口生育率下降和“未富先老”进程,以降低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实现人口结构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铮.人口学词典M。人民出版社,1986.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2008.3、张昌彩。人口老龄化:影响、特点与对策J。开放导报,2008(3).4、李丽。四川省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四川大学,2007。5、黄彦萍。积极人口老龄化研究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7)。6、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2006。7、王小鹏。我国将出现第一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年均800万。苏建明(1970),男,四川平昌人,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四川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展规划与信息化副处长.Eail:sjmchengdu或2578759678;手机:18980880960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