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这么久,体脂率下降没?核医学DXA助您精准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体脂肪含量计算公式图 锻炼这么久,体脂率下降没?核医学DXA助您精准分析

锻炼这么久,体脂率下降没?核医学DXA助您精准分析

2024-07-01 07: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同等体重下不同体脂率对身形影响示意图

所以减肥,不仅仅是减重,能精准减去脂肪,才是硬道理。

有没有一个指标可以反应我体内的脂肪含量?

有。

体脂率,又称体脂百分数,指的是人体内脂肪重量在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反映了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

成年人的体脂率正常范围:女性为20%-30%,男性为12%-20%。

运动员的体脂率可随运动项目而定,一般男运动员为7%-15%,女运动员为12%-25%。

不同体脂率范围身形参考示意图

看来,想练出马甲线,还真得下一番功夫控制下体脂率。

怎样了解自己的体脂率?

·1、计算公式法

成年女性的体脂率计算公式:

参数a=腰围(cm)×0.74

参数b=体重(kg)×0.082+34.89

体脂肪重量(kg)=a-b

体脂率=(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

成年男性的体脂率计算公式:

参数a=腰围(cm)×0.74

参数b=体重(kg)×0.082+44.74

体脂肪重量(kg)=a-b

体脂率=(身体脂肪总重量÷体重)×100%

计算公式法只能粗略地反应体脂率。

·2、水下称重法

水下称重法参考示意图

这个方法主要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来得出人体体积及密度,通过Siri公式计算出体脂率:体脂率 = [495/人体密度] – 450。

但是这个方法非常麻烦,只适合实验室使用。被测量者整个人需要尽量排空肺部气体,反复浸没于水中,并且身上、毛发中要尽量没有气泡,胃肠道的容积也需要考虑进去,才能保证计算结果的精确。

实验室作为研究手段比较常用水下称重法,日常……还是算了吧。

·3、脂肪测量卡尺法

卡尺测量体脂示意图

用卡尺测量体脂就相对容易操作些:选取固定部位,用脂肪测量卡尺一夹,测量出皮脂厚度,再通过Durnin-Womersley公式计算得出人体密度,同样按照Siri公式计算体脂率:体脂率 = [495/人体密度] – 450。

理想情况下,可请一位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做你的皮肤卡尺测量,以确保测量准确性。

但是,脂肪测量卡尺,它也只测量一种脂肪:皮下脂肪组织。

·4、生物电阻抗分析法

家用体脂秤参考示意图

生物电阻抗(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ls,BIA)分析技术是利用生物组织的电学特性来提取生理信息的无创检测技术,根据人体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不同的电阻抗特性,测定人体脂肪含量。一般健身房或家用体脂秤即使用该方法测量体脂率。

但以下情况采用BIA法可能会引起较大测量误差:

1. 剧烈运动后身体含水量的变化可能影响电阻值;

2. 喝水、洗澡、游泳后带来的人体水分变化;

3. 皮肤接触面积、身体站姿可能造成的数据误差;

4. 自身身形影响测量结果。

这和自身身形又有什么关系?

当我们站在4个电极的体脂秤上,测量电流从一只脚流进,另一只脚流出,这时电流通过的大部分区域都是我们的下半身。如果一个人的大部分脂肪堆积在下半身,那么测出的体脂率就会偏高。

这种情况下,梨形身材就比较吃亏……

目前,体脂秤暂时做不到精准测量,更多作用是为了方便健身者关注自身体脂率变化趋势,监督我们减脂。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科学又精准的全方位测量体脂率方法呢?

来了来了

·5、双能X线吸收仪体脂分析法

双能X线吸收仪示意图

双能X线吸收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全身成分分析可以得到我们全身的体脂率,原理是采用身体成分三间隔模型,通过X线束滤过式脉冲技术获得两种能量的X线来测量机体脂肪组织、非脂肪组织和骨矿含量,是国际公认测定机体成分的“金标准”之一。

DXA体脂测量和分析主要用于什么方面呢?

1.肥胖的诊断、营养状况的评估、可用于健康检查及老年病诊断;

2.评估透析后体内水分改变、激素治疗后身体成分的改变;

3.获得内脏脂肪组织容量、全身骨密度、静止代谢率、全身肌肉含量等信息;

4.为体重控制、减脂、肌肉训练、营养平衡和诊断疾病提出科学有效的依据;

5.检测恶性肿瘤等消耗性疾病患者的人体成分变化;

6.预测是否会发生代谢综合征。

有研究表明,定期自我监测体重体脂,会更有利于督促我们减脂的实施。

如果,你也有认真减脂的决心,不妨制定一个“燃脂”计划,核医学DXA体脂分析定能助你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Durnin J V,Womersley J,Body fat assessed from total body density and its estimation from skinfold thickness: measurements on 481 men and women aged from 16 to 72 years.[J] .Br J Nutr, 1974, 32: 77-97.

[2]Siri W E,Body composition from fluid spaces and density: analysis of methods. 1961.[J] .Nutrition, 1993, 9: 480-91; discussion 480, 492.

作  者:秦珊珊

单  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2021年31期 总第二百一十期

责任编辑:秦珊珊

编  审:余 飞

zhang

中华核医学分会微信公共平台

主办: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信息传媒学组

目前 38628+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2021年第75期 | 总第854期

编 辑 :杨梦蝶

责 编 :尹宇振

主 审 :丁 虹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信息传媒学组

组 长:丁 虹

副组长:李春林、杨国仁、桑士标、谢文晖、余 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