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庄追“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亦庄属于什么地区的 亦庄追“新”

亦庄追“新”

2024-05-29 23: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天安门东南20公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因为地处亦庄镇而被人们亲切称为“亦庄”。

  在亦庄,科技创新有多重维度。

  有政策速度——数十项政策赋能,北京自动驾驶车辆3年时间跑出路测里程2000万公里,不断拓向全市,政策措施被多地竞相“取经”。

  有服务温度——人才比眼睛还要宝贵,政府每年设立10亿元专项基金广罗英才,还将人才评价权下放企业,让市场亟需、企业认可的产业精英更有获得感。

  有转型力度——瞄准产业发展和商业竞争前沿精准发力,率先布局建设北京最大公共智能算力中心,为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搭建基础底座。

  持续发展革命性技术,突破“卡脖子”难题;创新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占领行业发展高地;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催生新质生产力。亦庄向新、产业向实、生活向美。

  科技研发“一天一个样”

  刚过去的2月,亦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

  2月3日的半日内,“亦庄箭”两箭升空、海陆齐发、振奋人心。捷报传回正在亦庄召开的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掌声未落,大会宣布:亦庄将建设国内首个“火箭大街”共性科研生产基地,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4月开建,明年投用!

  北京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发源地,正加速在亦庄打造规模化民营商业航天创新产业集群,更多“亦庄箭”,箭在弦上。

  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2月23日,正月十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进出京旅客发现,往来机场和亦庄接送机的,竟然是自动驾驶汽车。

  从亦庄“驶”出去的,还有跨省自动驾驶货运重卡。

  连日来,在京津塘高速上,一辆“满配”自动驾驶设备的货车,以最高9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前行。这个国内率先启动的跨省高速自动驾驶货运示范应用,承载着我国交通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不懈探索。

  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点滴浇灌,终将开花。

  数据显示,2023年,入驻亦庄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10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08家。北京加速打造新质生产力,亦庄是主阵地。

  助企服务“一问一个准”

  “工人返岗情况如何?企业排产有什么困难?”开年以来,北京经开区工委书记张强每周至少调研3家企业,已累计走访调研服务80多家企业,摸实情、解企忧,促发展、在路上。

  这种工作节奏,是亦庄服务企业的共识和常态。

  作为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亦庄不仅把为企业服务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更不断创新迭代政策,加快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畅通资金、人才等良性循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环境。

  2023年9月,找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突破口,亦庄深化高质量人才的体制改革,发布“人才十条”2.0政策,在全市率先创新性支持企业自主认定人才,并按照重点企业目录,最高给予500万元的综合资助,支持企业自主开展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工作。

  “我们特别设置了‘预认定’的创新机制,只要人才符合备案条件,经过行业主管部门推荐,即可先行享受住房支持等各方面待遇,后补人才认定程序,解决了以往认定时间错配问题,让优秀人才一落地亦庄,就有家的感觉。”北京经开区工委组织人事部常务副部长李冰说。

  人才改革的先行先试,是亦庄对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写照。近年来,亦庄设立每年10亿元的人才专项资金和100亿元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建立“产业升级基金”“科创基金”“人才基金”等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在股权投资、专项担保、房租补贴、贷款贴息等方面提供多元化服务。

  “有问题,找专班。”已经成为亦庄企业的共识。

  产业升级“一抓一个实”

  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实时的云、可靠的网、精确的图……亦庄自动驾驶这张“科技名片”背后,是算力资源对上述交通行业深度转型的有力支撑。

  “随着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算力一定是博弈最激烈的资源,必须要超前布局,加快改革。”北京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孔磊介绍,北京经开区在以台湖区域为核心的32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率先形成2000P规模的公共智能算力中心,为自动驾驶、智慧交通、健康医疗、智能制造等高精尖企业,提供灵活便捷、弹性安全的可信算力供给,加快推进数实融合。

  同样加速转型的还有机器人产业。作为亦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目前已经形成了超过1000亿元年产值。其中,机器人生态企业已经聚集110家,三分之一为专精特新企业,收入占比约为全市50%。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技术加快演进,人形机器人最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新风口”。北京亦庄嗅得先机,提前布局。

  2023年11月,国内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亦庄落成。“目前小米、优必选机器人重大项目已经相继落地。”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介绍,瞄准国际前沿技术,中心将开展一体化关节、灵巧手、操作臂、大模型等重点任务研发,加速创新突破和产品迭代。

  企业活力竞相迸发,产业的新动能迅速集聚。数据显示,2023年北京经开区工业产值总量全市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44%,高于全市10个百分点,核心区万人发明专利数850件,是全市平均水平3倍多。(涂铭 郭宇靖 张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