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是什么?谈谈我对翻译的认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云翻译是什么意思啊英语 翻译是什么?谈谈我对翻译的认识

翻译是什么?谈谈我对翻译的认识

2023-12-13 13: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因学校忙碌学久未更新。近期应教授要求思考自己对翻译的认识,于是我思考并查阅资料后写了一篇文稿谈谈我对翻译的认识,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探讨交流。

翻译的认识

翻译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翻译活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几乎与人类文明起源一同诞生。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始于1700多年前的汉末佛经翻译。自那以后围绕翻译的对立与争论就一直没断。在西方神话《巴别塔》之中,以前的人们使用同一种语言,而上帝阻断了人与人之间共同语言的交流。正是因为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需要互相交流,因此产生了翻译这种行为,而翻译的使命正是通过消除人与人之间语言的障碍,让人类能够团结在一起,去挑战未知的领域。

那么,什么是翻译呢?关于翻译的定义,许多人都给有各自不同的答案。而我比较认同的一个定义则是我国《辞海》给出的定义:“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外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其实,从这条定义就可以看出,翻译不仅仅是单纯地将一种语言文字一一对应地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字,而是重在用另一种文字表达出同样的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关于翻译方法,直译还是意译这个问题从很久以前争执不断,直译侧重语言和形式上的对应、侧重保留原文的原汁原味。意译则侧重于译文的通顺、贴合阅读者的习惯和文化等,将语言和形式上的对应置于次位。而在实际的翻译运用过程中,往往需要直译与意义相结合、相补充,只有这样才能让译文最贴合原文又贴合读者,发挥出翻译最大的价值。

有人说会外语就会翻译,这显然是一种误解。翻译不仅仅是一门技术,翻译更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行为。对于外语初学者而言,无法顺利翻译往往是受到了词汇量的限制;而对于外语高手而言,限制其翻译的恰恰是自身的母语水平。换言之,翻译能不能做好,不仅仅要看一个人的外语水平,更要看他的母语水平有着怎样的程度。翻译表面是简单地将原文语言转换成目标语言,然而想要翻好却难于上青天。翻译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翻译在转换语言文字时必须要考虑不限于语言文字上的很多方面,例如背景、语境、场合、性别、文化等等。翻译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时,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文化与相应世界观角度地转换。翻译地文化学派强调称,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它还涉及两种社会文化,因为语言时文化地载体;翻译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和沟通自身文化与异国文化的桥梁、是具有不同文化的人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理解的媒介。我个人非常赞同这些观点,翻译在语言转换的基础上,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两种文化的转换,认识与理解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于是这写特征就不得不促使译者在进行翻译、尤其是运用意译的翻译方法时,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继而决定进行怎样的翻译,在这样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进行重组和再创造。因此,翻译无疑是一种译者的再创造行为。

作为一种再创作行为,翻译就对译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好的译者需要具备多方面且高层次的素养。首先,译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这样才能够准确理解外文所要表达的意义;译者还要具备良好的母语水平,在将外语翻译为母语时,母语语句要以信、达、雅为目标,创造出符合原文意义又符合原文味道的语言;译者还必须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和众多的知识领域,这样才能确保在面对各种不同领域的文本时能够充分理解原文的内涵和所要表达的意义,并能够使用符合其各领域的专业术语或表现出原文的独特内涵。那么,作为一个译者,又该怎样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和翻译素养呢?

翻译能力和素养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去丰富自己的经验。作为一名译者,想要提高自身翻译能力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1、加强自身基本功,包括外语水平、母语素养和各方面科学知识。打牢外语基础就需要在平时注意不断扩大和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广泛阅读外语文章,多做翻译训练;母语方面也需要扩招阅读量,平时多写作等,加强自己的语法、逻辑、母语语言运用的能力;最后还要注意积累各方面的学科知识。以求在遇到相关学科领域的文章时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应对。2、多加实践,在实践中成长。翻译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它形成于社会、文化和语言现实之中,同时又为促进社会、文化和语言发展服务。只有在社会、文化和语言所交叉的环境中不断实践才能提升翻译能力。只有在翻译的实践中才能知道自己的薄弱项。具体可以在平时的翻译训练后将自己的译文与其他稍具权威性的译文进行对比,寻求差距和不足,在坚持翻译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不足,不断积累经验,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实践能力。3、虚心学习,勇于创新。翻译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是就要虚心请教他人,善于和其他译者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取长补短。与此同时,翻译不能没有创新精神。翻译过程中也不能拘泥与他人的优秀译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译文只有好坏,没有对错。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要敢于探索创新性的翻译。只有做到以上这些,译者才能逐步提升自己的翻译能力与翻译素养。

翻译具有自身巨大的价值。翻译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大量翻译实践证明,翻译的艺术性并非只是术语文学作品,其他类的文本翻译中也或多或少会唤起译者艺术的想象。从某种意义上讲,上乘的翻译都离不开译者对原文的刻意揣摩,离不开译者在文字与形式两方面的精心打造。上文还提到翻译是一种再创造行为,这也就意味着翻译行为本身就是译者的艺术创造,包含着译者大量的心血。正因为翻译需要译者倾注这么多的精力与知识,需要译者巨大的付出,才使得翻译具备了如此无尽的价值。那么,学习翻译,掌握翻译能力也就具备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翻译是吸收域外文化成果最直接的有效方式,通过翻译,我们可以借鉴世界上先进的成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通过翻译,我们可以把我们悠久的文化和新时期的现状介绍给国外,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正是由于不同语言之间地翻译,文化传播已经不再受疆域地限制,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地人能足不出户了解其他民族地思想、情感和情趣,了解别国的生活和文化。“翻译活动最本质的作用是为人类拆除语言文字障碍,促成不同社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而这种沟通与交流的结果,往往能启迪新的感悟、新的智慧、新的视角,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推动力,这是社会变革和文化进步不可缺少的加油器。”正是由于翻译的作用,整个世界在文化的相互交流中获得益处,并丰富着人类的文化多样性。

谈完了翻译的各个方面,不得不提到的是翻译与翻译学的区别。所谓科学,《辞海》的解释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而翻译学即翻译的科学,也就是系统地研究双语转换规律,通过描述翻译的过程,总结一定地原则、理论和模式,以解释和预测一切在翻译范畴之内地现象,从而构建一套宏观结构框架和微观操作原则地翻译理论体系。综上,翻译学重要地特征为: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目的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翻译便不具备这两个明显特征,而是翻译学的基础活动和研究过程。

最后,简单总结下我对翻译的认识。翻译的最基本部分便是语言文字的转换,它涉及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表达习惯、表现特征等语言方面的知识,这也就要求译者在平时注重巩固语言基础能力;翻译又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语言文字转换过程,它更是涉及到各个语言所代表的民族文化、社会思想、历史背景甚至地理环境等各方面因素,这就要求译者在平时要时刻注意各种学科知识的积累,以便应对涉及不同领域的文章翻译需求。翻译作为一门学科,其包含的巨大价值和重大意义都需要每个译者去认识和把握,只有充分运用翻译的积极力量,才能不断推进整个世界的文化交流,推进人类社会变革和文化进步。

大家学到了知识就点个赞投个币鼓励一下作者吧~      

收藏文章也是很好的日语学习素材哦~      

也欢迎关注作者第一发布站点,微信公众号:夏月日语部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