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书籍的由来及发展历程教案 活动·回顾

活动·回顾

2023-06-30 12: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陈华栋介绍了该书的策划出版历程。他指出,“体现国家意志,紧紧围绕大局”一直是上海交大出版社重要的出版导向。航空制造的国际格局和中国航空的薄弱基础必然导致国产大飞机的研制会是一个艰难求索的过程,中国航空事业一路走来的艰难坎坷才更显如今成功翱翔的难能可贵。这本书的出版将助力继续全面、系统、深度研究世界航空产业格局,展现中国的学术力量与研究视野。

本书主要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庆桥在会上介绍了图书撰写心得体会。他表示,中国大飞机事业经历了一个艰难、坎坷、曲折的发展过程,怎么样来讲述中国大飞机事业的发展,是在编写此书时首先要思考的重大问题。作者团队认为,要有国际视野,只有对世界大飞机发展格局有了解,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发展大飞机事业的重大意义和艰巨性;还要有历史视野,只有总结中国大飞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大飞机事业的神圣使命。

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测试部部长、专业总师冯灿和中国商飞技术专家、营销中心科技委副主任任和以大飞机事业亲历者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中国航空事业背后的故事,认为《翱翔:中国大飞机在崛起》一书从世界的维度、历史的维度、时间的维度描述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全景,并肯定了图书的专业性和全面性。

在本次会议上,举行了《翱翔:中国大飞机在崛起》的新书发布仪式及赠书仪式,与会嘉宾和接受赠书代表合影留念。

在接下来进行的座谈会中,与会嘉宾各抒己见,气氛十分热烈。原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所长、中航商飞副总经理、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督查组成员刘乾酉指出,中国制造绝不等于中国创造,市场也根本不可能换来核心技术。因此要发展中国自己的民机,航空人别无选择,唯有以我为主,自主创新,才可能走出中国民机产业链的成功之路。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专家何志庆表示,国产大飞机项目执行到现在,我们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一大批航空人才,这一批人才在这20年里经过了三个型号的研发、制造,成为一个人才体系,未来可以持续助力我国大飞机事业的发展。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我们大飞机的故事就是教育年轻人的好教材,我们把这本书用好,把今天他们讲的故事,过去大家奋斗的故事,乃至今天的年轻人仍然在继续奋斗的故事讲给在学校里读书的年轻人,总结和传播“四个长期”的精神——航空人的精神,让交大的同学、全国的同学们都来听。

《翱翔:中国大飞机在崛起》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取得圆满成功。

资料: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编辑:张芷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