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何以为大,大尺幅书法作品的艺术表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书法作品要求四尺什么意思 书法何以为大,大尺幅书法作品的艺术表达

书法何以为大,大尺幅书法作品的艺术表达

2024-01-15 15: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周志高 作品

现在的书法作品,一方面是大家手头把玩,但更多的是陈列在展厅中供观众欣赏。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潘善助就提出:我们所谓的书法艺术表达是指向于展厅需要而提出的命题。大空间、大尺幅,在现在越来越大的展陈空间中,特别强调即时感知,往往在第一眼就吸引观众的目光。

大尺幅书法作品的艺术表达在书法理论研究方面仍然是比较新的课题,处于实践性探索阶段。大尺幅作品就是尺寸大吗?那大尺幅书法作品的艺术表达又是怎么样的?大篇幅的小楷作品可以吗?字大如斗行得通吗?行草书是最合适的表达?在上海举办的这场“大尺幅书法作品的艺术表达”上,南京的白鹤认为大尺幅书法作品和字之间毫无关系,“现在把书斋创造场移出来,再进入一个更大的展示空间里面,我们如何来考虑呢?”而上海的金恺承则认为,简单将小作品填满,非但达不到冲击力,更会影响整体表达,形成错位。

评论家王玺从王铎和赵之谦的书法作品分析出发,认为王铎作品各方面形态都产生了强烈对比关系,由结构再到章法,结构的变化带来章法的变化,再有强烈的冲击力,赵之谦在书法上进行强化与王铎异曲同工,效果都是为了满足大字书法家结构的奇趣性。本次展览获奖作者余仁杰表示,大字就是要稳健、浑厚,要寻求气势磅礴、一气呵成的整体效果。无论尺寸有多大,大而实,大而厚,这都是应有的品质,表达时才会具有力量,才会耐人寻味。

在论坛上,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的讨论,或许可以拓展大家对于大尺幅作品的观念。

丁申阳 作品 243×62cm×2

大尺幅书法作品与效果

■白鹤

第一,不同的纸张决定了书写的不同方式。第二,在什么环境下创作。另外,作品都要有一个展示场景,大尺幅作品展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了,但不一定这么大,今天在中华艺术宫这样的展览场,毫无疑问,肯定是最大的,我们必须要考虑一个展示的视效。任何一件作品,任何一个实体效果都有过程,这个作品适合什么地方?这个课题不仅仅是值得讨论的,而且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还牵扯到很多科学性问题,而不是想象就可以理解的问题。比如,这个墙和那个墙,还有背后的墙,内涵是不一样的,关键在于门的位置。

大尺幅书法作品和字有关系吗?毫无关系。第二,艺术品的价值与其无关,艺术品的价值不在于大小,每个人的气场都不一样,我曾经上课时用投影仪把颜真卿最有代表的作品的字一个一个调出来,学生都叫了出来,觉得太棒了。我从中得出一个结论,什么叫好的小楷,就是越放大越漂亮,在这种情况下考虑方法论的问题,这是很有问题的。有一个流派希望大家有机会关注一下,就是表现主义,真正的艺术品在心里,你得表达,当你拿着毛笔写字的时候,这是你作品的副本。在大空间环境下如何创造艺术品,现在把书斋创造场移出来,再进入一个更大的展示空间里面,我们如何来考虑呢?

周伟俊 作品 242×60cm×2

基于建筑推进大字书法

■孔品屏

大尺幅书法作品和大字书法,视觉上和尺度上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大尺幅作品失去了磅礴之气,意义就不一样了。魏晋时期的书法,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形式,王铎在字体上是更突出的,中国美院墙上就有一幅王铎的作品。现在很多当代的书法家,他们在大场馆举办展览时,都会有巨幅作品的存在。我们这个时代如何区别于以往的各个时代的书法作品,这也是一个突破口、一条途径。如何去用一种有限的场地去创造大尺度作品,我想到了一位日本非常有名的书法家,我相信很多人对他都非常了解,他一辈子基本上做的作品是主题性创作,他是由心而发的。我们要是做一些主题性创造,也是一种方式。

我们从那个时期到现在,这个尺幅一部分推进是纸的推进,但还可以有基于建筑本身的推进。我们看到很多大厦幕墙的灯光秀,字体多是黑体字,是否能在这上面做一些文章?

历代大尺幅书法风格、书体特征

王铎与傅山的大尺幅书法

■宣家鑫

对于大尺幅书法,历史上有两位是值得我们学习研究的。一是王铎,他的官位很高,但因时代原因,他在政绩上并没有突出的贡献,而是把所有感情寄托在书法中。他通过对墨法、章法、字法的提升,使线条变厚实,章法上的视觉冲击力变大。另一个是傅山,在书法艺术理论和创作上,他所提出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理论极其精辟,影响中国书学领域,对整个艺术范畴也有着普遍意义和深远影响。而他的大尺幅作品,以篆隶笔法作书,重骨力,宗颜书而参以钟王意趣,并受王铎书风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如古藤盘绕,顾盼生姿,每一个字乱头粗服,不可羁勒,却又天真烂漫。

余仁杰 作品 245×123cm

从摩崖石刻到沙孟海

■朱银富

在展览时发现作品要放大,放不了大,就不能叫大尺幅作品了,个人觉得应该叫做大作品,这个界定需要大家探讨。大尺幅作品的存在不是新鲜的,历史上是一直有的,只不过比较少能够流传下来。山上的石刻,单字大于一丈、两丈都有。宋朝以后,随着造纸术发展,大尺幅作品发展越来越好,我们可以写几十米,从楼上一直放下来。受条件限制,上海原来写大字的人很少,或者写大尺幅作品人很少。前一段时间在北京看了作品展览,像民国时代大尺幅作品,或者叫大作品,大字作品很多。

沙孟海是当代板书第一家,但相比较而言,作品放到更大的展厅条件中,还是不够的。大尺幅作品,一方面是解决石刻上的东西,可以做展示,可以流传下来;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展示,展厅这么大,不是写几个字都是大作品。

从王铎、赵之谦看大尺幅作品

■王玺

从明清以来,大部分书法创作区别于以小字创作为主的时代风气。书法家利用他们的智慧,进行了思考,并进行了改造,在整个历史书法流变过程当中,始终以创新、以个人面貌作为追求的主基调。在针对大的创造上,王铎和赵之谦是代表。

作品在桌子上写的时候很大了,一旦放在墙上线条就变细了。王铎采用的方法容易产生视觉上的效果,在结构上,王铎各方面形态都产生了强烈对比关系,由结构再到章法,结构的变化带来章法的变化,再有强烈的冲击力。赵之谦也是从传统范畴里面出来的,他强调对书法的融入,包括行书,包括篆书、隶书。赵之谦注意传统的打破,对创新的建立。40岁时,他的作品比较平整,45岁时作品的对比非常明显,表现形态比较突出,到了50岁以后,作品呈现出浑圆、饱满、厚实的感觉。但不论在哪个时期,他对自己的创作和古人结合,更多吸收古人的结构规律,笔法的基本特点是不变的。但他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夸张,这种夸张正是符合大字的需要。在以往那样的书法创作里面,更多是强调留白。我认为在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线条越来越弱。赵之谦强化了黑的效果,这也与大字创作密切相关,并且从黑里面提炼出来的字形结构,这与王铎在书法上进行的强化异曲同工,效果都是为了满足大字书法结构的奇趣性,章法上也相对比较饱满。

大字和小字在创作取法上,古代中国书法里都有存在,作为书法艺术创作来说,我们讲究继承。我们所创作的作品灵感从哪里来?脱离古人的东西,从自己想象去做,就像凭空起高楼一样。作品尺幅大,我们在这么大的纸上写出的作品,是小的作品无法达到的,这才是大作品的意义。

韩天衡 作品 202×53cm

大尺幅作品的创作理念

大字书写的一些方法、理念、观点

■余仁杰

大尺幅作品创作,第一,要浑厚、稳重、雄健。作品大,字要写得熟健,要写出正大气象。第二,中国传统书法是有书法语言的,书法有整体语言,就是速度、断连、章法、笔次问题,这些“语言”要制造矛盾,再通过不同的虚实对比等方法来化解矛盾,这是写书法的能力。第三,用笔用墨。书法主要是靠用笔法、结构、章法、用墨。第四,要寻求气势磅礴、一气呵成的整体效果,如果断断续续写,这个字肯定是写不好的,要在对立统一当中寻求矛盾,使作品丰富多彩,有技法、有深度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前面这些元素能够在作品当中都发挥出来,就很优秀了。

最后,不是天天在写就可以了,必须要多学习,学古学今。此外要读书,要有修养,形成系统理论,还有就是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有笔力。

大字作品应注重章法和气质

■马双喜

在书法上有板书等大字书法,也有小字、小楷,大小字书写技法贯穿于书法的临摹与创作,因此对于大小字的书法技法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书写时,腰、肘、手腕相结合,才可以将字表现出来。写小字,要笔划圆润,使其更有力。大小字书写持笔高低有不同,大字持笔需要高,小字持笔高就不灵活。创作大字时,要打开心胸,放宽视野,突破点画的局限,关注和思考前后左右关系,追求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表现,这样作品风格将会气势磅礴,可以远观。大字取势,书写之间有贯通。我们要了解书法的历史常识,了解书法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借鉴古人经验,展示空间应与尺幅比例成正比。大字不应被每个字结体束缚,它依靠整体的默契配合,带来的震撼力足以打通作者和人的距离。

大字创造上要有大眼光

■池颖华

这些年,我对大字进行了创作尝试,有一些小体会:第一,小字距离应多看细节,以精美、精巧为主,大字作品要挂起来来看,所以我觉得大字作品是以气势胜,以“气”和“势”为主,这类作品不可能分解动作进行练习,是通过气的带动浑然天成。然后是“势”,由势生力,用笔的方向、笔与笔之间的关系都是以矛盾、和谐为原则。第二,大字以实、以沉为重,大字创造上,用平画宽结法比斜画紧结法更容易产生正大气象。相对小字而言,要多用实笔,不然字就撑不住,因为字放大了,对笔划有要求。我觉得大字空间要相对小一点,这样字就不容易单薄了。最后,在大字创造上要有大眼光,对空间上不能局限于小面积。

朱银富 作品 180×56cm

大尺幅书法作品的审美情趣

笔墨大于时代

■李滔

大尺幅作品,第一,体现大格局,书法可以体现一个人的艺术造诣、文化生涯,还有眼界高低。书法是真实感觉的流露,让我们感觉到高境界的追求,一种大格局,那是好作品的一种体现。第二,心中有大情怀才有大格局。从作品中可以看到真实感觉流露,感受到他想传递给我们的情感。第三,不同的时代要有不同的时代担当,笔墨大于时代,这样才可以创造出作品。

大尺幅书法开启中国书法现代化

■李滔

什么是书法的现代化?我想这只是一种语言上的表达,从创作角度讲,我们的作品一部分是为展览服务,这是区别于古代书法最显著的特征。大尺幅书法的创作内容必须是大字,这既符合书法展览交流场景的改变,也是书法创作观念的改变,是书法现代化的开始。当然,我们在研究书法视觉艺术性的过程中,也要考虑,这样的作品有没有保鲜度。

视像时代语境下大尺幅书法作品的艺术表达

■金恺承

艺术表达需要关注什么?我们在艺术表达过程当中,应该考虑所要传递的信息是否是作者的单向表达。作品的内容、章法的经营、字法的安排、线条的质量,都是由作品本身来承载的。但是作者的创作意图、艺术趋向,这些信息需要由观者将已有的信息对比,产生自己的观点。创造主要观点只是作品的一小部分,成功的艺术表达是受众通过作品对信息的调动。

我们可以观察到,当代书法作品创作中,越来越重视寻找视觉冲击力的突破。其中作品的尺幅,与日常生活中常见文字载体,在物理空间上形成反差,成为书法艺术探索的方向,这也是我们书法大尺幅作品发展的动力来源。大尺幅书法作品在传统上被认为是普遍的。文人的审美情趣演进,提供了大尺幅书法作品的精神。在这个时期,大尺幅作品是作者晚年时期自发创作的。反观当代,无论是家居空间等审美,当时大尺幅作品产生的物质基础已经不存在了,因此许多人对大尺幅作品提出了要求,进而怀疑这类作品本身的艺术性。但是我们仔细审视当代生活,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随着当代人生活变化,交通的便利,人类可以浏览世界各地风光,不再追求私人空间的完美和包罗万象,而是将庭院等功能退让到家居功能空间。公共空间的家居化,呼唤着大尺幅作品,这是大尺幅作品的物质基础。

从书法艺术创作动机来说,追求在物理空间上的尺寸差距,是因为有着明显不同的认知,从而使艺术获得感觉。在当代大尺幅书法作品的艺术表达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意义及其问题中,我们发现是将书法艺术从千年以来的图像发表文字、动态发表文字,转变成视像的空间定格、动感强势的留存。而尺幅的增大,无疑是作品的显著手段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尺幅作品艺术表达,是追求艺术对观者的冲击力。将动态瞬间激发受众,达到运动和力量的在线,最终达到静态空间中的动态抽象的一种表达,这与我们大众已经习惯于视像、图像切换的表现方式产生巨大的反差,从而使书法艺术获得应有的距离感。

另外,简单将小幅作品书写内容来填满大尺幅作品,是与大尺幅作品原理背道而驰的,简单将小作品填满,非但达不到冲击力,更会影响整体表达,形成错位。大字不见其大。大尺幅书法不等于放大的书法作品,书法的大与小,是一个对比过程当中产生的概念,大尺幅作品不能追求物理空间,而忽视作品的宏大。简单的物理上的大,一但放置到巨大的空间中,大尺幅的应用就会丧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