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调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乡村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调研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调研

2024-01-09 04: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  要

红色文化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中具有独特价值,发挥红色文化优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如何有效发挥红色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探讨其革命老区发展事业中的具体运用,尝试阐释将苏区精神等红色精神发扬运用到新时代“三农”工作中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柚创小康团队成立于2019年,团队赓续红色精神,在梅州接续奋斗,以“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苏区精神聚焦梅州柚子的产业状况,为梅州柚子产业升级建言献策,5年来,团队在梅州深入调研,扎根田间一线获取样本,奋力科研,为当地的柚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与当地企业、政府形成紧密“种-产-销”合作关系,在探讨红色精神背景下多元主体参与地方特色农产品发展路径上构建“高校+政府+合作社+种植户”模式。

五年来,团队围绕梅州柚子特色农产品从柚农、村集体(政府)、柚子加工企业三层视角开展问卷调研,方案设计,利用案例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以及spssua等软件进行分析调研,得出梅州柚子特色产业面临三大问题,特色农产品质量不稳定,柚农丰产不丰收;产业组织协同能力不足,协同效应仍需提升;特色农产品开发不足,产业链成熟度有待提升。

在调研红色精神融入当地特色农业发展路径上,提出可持续发展、多元主体参与、科技赋能的基本原则。调研结论显示,以广东工业大学柚创小康项目实施为例,红色精神融入梅州特色农产品过程中,红色精神融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径不断丰富;柚子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乡村振兴的区域特色逐渐彰显;特色农业发展的提质增效成果显著。

关键词:红色精神; 乡村振兴;多元主体;区域特色

一、调研背景

红色文化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中具有独特价值,发挥红色文化优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如何有效发挥红色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探讨其革命老区发展事业中的具体运用,尝试阐释将苏区精神等红色精神发扬运用到新时代“三农”工作中成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

1.1研究背景

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其中蕴含着伟大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经过长期发展,积累并形成了厚重的精神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红色文化资源置于乡村振兴角度来看,红色文化也能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不断焕发活力,展现时代价值。所以,应立足红色文化资源特色和乡村振兴实际情况,在有机融合的视角下分析红色文化资源的特有价值,并在多元协同中探索其推进乡村振兴实践的有效路径。

因此,本调研在调研苏区红色精神对地方产业发展进行乡村振兴具有区别于一般研究的价值,能有效探讨其中的内在逻辑、作用机制,进而提出有效的建议。

(1)苏区红色精神—“敢闯敢拼,敢为人先”

梅州,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叶剑英元帅故乡,具有光荣悠久的历史革命。梅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粤东北区域创建了梅埔丰、五兴龙、蕉平寻、饶和埔诏等革命根据地;远征军、南昌起义军、红四军、红十一军以及抗日游击韩江纵队、人民解放军粤东支队、闽粤赣边纵等都曾战斗在这里,为新中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柚创小康团队在梅州市大埔县三河坝纪念馆学习了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军撤出南昌,南下经闽西上杭、长汀、永定,进入广东大埔的历史。同时通过走访交通站旧址棣萼楼、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我们从中领悟到革命烈士先辈们“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苏区精神,砥砺着我们在梅州当地开展调研,不怕困难,勇于突破,钻研成果。

(2)红色筑梦,青春“百千万”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紧扣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大学生科研团队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深入农村,扎根基层,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电商兴农、教育兴农等多方面开展帮扶工作,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本次实践活动,是在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大力实施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背景下推动高校与县镇村基层需求方长期合作,把实验室搬到乡村,持续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四年来,广东工业大学柚创小康团队在梅州深耕柑橘类水果综合加工和利用,2023年入选首批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优秀示范项目,团队围绕三个“1”在梅州开展乡村振兴实践,一堂行走在地头田间的红色思政课、一场上山下乡的红色筑梦之旅和一站式科技赋能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二、调研方案

2.1 调研方法

以梅州柚子产业发展情况为背景,以不同访谈对象为对象,以红色精神对柚子产业发展的作用为切入点进行资料收集。运用访谈法、观察法等多样化方式,在调研地收集客观、全面、丰富的经验材料,为后续分析提供基础。

(1)访谈法是实地调研的主要资料收集方式。根据前期制作的调研规划,调研员与调查对象交谈以获取社会信息,收集经验材料。团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和座谈,补充经验材料,尽可能全面收集资料。

(2)观察法是实地调研中补充经验材料的重要方式。观察对方的语言、动作和环境,直接从现场收集资料,保证经验的客观真实性。借助设备记录过程,通过观察对方神态、动作等验证访谈信息的准确性。

(3)定性分析法。运用PEST模型、波特等五种力量分析模型进行分析。

(4)定量分析法。运用SWOT价值链模型等分析工具和方法,对当地产业进行分析,使结论得到数据的支持。

(5)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国内外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路径,提炼出新观点、新思路。

(6)文献研究法。搜集、总结权威资料,提炼新视角新观点。

(7)spssua数据分析法,利用spssua软件对样本进行分析。

调研资料的归类整理是后续开展资料分析的前提。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及调研结束之后,调研员将收集到的各类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建立起调研资料库,最终形成 10余万字的文字材料、近 2T 的音视频材料,为后续的资料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分析红色精神背景下梅州柚子产业发展情况时,主要运用质性研究的分析方式,结合调研资料准备阶段以及实地调研阶段收集到的经验材料,深入探索苏区红色精神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方式。

2.2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图1:研究技术路线图

三、调研过程

3.1调研工作简介

(1)调研前期:查找并收集梅州沙田柚产业相关资料,编辑采访稿及调查问卷,制定调研计划,解决食宿问题;

(2)调研中期:改善采访稿和调查问卷,采访村委会及企业并进行记录,派发调查问卷并整理数据,拍摄记录调研过程,编辑宣传文案;

(3)调研后期:剪辑拍摄素材,撰写调查问卷分析,撰写调研的个人总结,撰写调研报告,写调研工作汇报,发布宣传文章。

3.2样本与数据搜集情况

3.2.1样本的基本情况及分析思路

柚创小康团队围绕“梅州特色沙田柚产业的发展现状”为主题,筛选了“柚农”“村集体(政府)”“柚子(加工)企业”为数据收集来源,设计主要收入来源、当前柚子产业(产品)面临的最大困难、柚子的售卖方式、柚子企业面临的困境等四个变量。回收到的问卷数据后,上传到SPSSAU进行分析,分析的基本思路如下图所示。

图2:调研问卷分析的基本思路

3.2.2样本收集方法

本项目团队所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访谈法。以切实走访体验,来完成我们的社会实践调研,从而更加直观客观对样本情况进行了解分析。

(1)柚农:通过走访梅州市大埔县,敬里村、旧寨村、河背村的各个角落,完成383户柚农调查抽样。

(2)村集体(政府):走访村委会、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25人,回收有效问卷调查25份。

(3)柚子(加工)企业:选定梅州市金骏康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进行访谈,分别对企业负责人、销售人员、技术人员进行访谈,有效回收问卷53份。

5.3结果与分析

团队共回收有效问卷461份,按照既定的数据分析方案,使用spssua软件进行量表的各项分析,总计如下。

(1)沙田柚是梅州第一特色产业,从业整体结构庞大

表1:问卷样本背景分析

`①梅州沙田柚产业从业人员年限主要分布在3—5年,占比43%,其次则是占比31.45%的1—3年,可以看出,梅州特色产业具有传承性,八山一水一分田对于柚子的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而种植柚子,成为柚农的世代文化传承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收入来源。

②在学历分布上看,柚农的从业人群中主要以初中、高中为主,平均学历水平相对较低。接受专业、科学知识的水平与经验主义相比,更可客观反映出当地亟须引进懂农科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指导,以及在柚农当中形成普遍的科学种植价值观。

样本背景的分析,让我们对当地的种植户和柚子产业的发展引导水平有了总体的认识,对于我们接下来分析问题,推进分析问题奠定背景基础。

(1)柚农、村集体和企业对柚子的产销方式相对单一,常常增产不增收

表2:柚农的样本特征、行为分析

表3:村集体(政府)的样本特征、行为分析

表4:柚子(加工)企业的样本特征、行为分析

①柚农当前销售柚子的方式以鲜售为主,渠道和方式较为单一。从量表结果来看,鲜售为主的结果频次为318次,占比83%;销售渠道上,态度为一般的占比78%,76.76%的柚农表示没有其他更多的渠道处置柚子。因此,在遭遇市场倾销、滞销的情况下,柚农需要承担较大风险,会形成“增产不增收”的局面,进一步导致当地居民收入受限。

②村集体(政府)在发展当地产业引进的资源渠道相对较为单一,作用不明显。量表中访谈了25名村干部,统一组织销售上,政府发挥了主要作用,占比72%的干部认为当前帮助柚农销售的方式为鲜售。在柚农收入结构上,村干部相对持乐观态度,有超过50%的村干部认为柚农的收入结构多样。少部分(8%)认为柚农收入结构单一。

③柚子精深加工企业的困境主要集中在对柚子的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以传统的鲜售为主的处理方式占比最高,达84.91%。对于精深加工的方式、技术掌握还处于萌芽阶段,形成当地柚子产业链的薄弱、单一,技术含量低,在市场上缺少话语权。

(3)信度分析

表5:柚子(加工)企业的样本特征、行为分析

克隆巴赫信度系数Cronbachα系数值,Cronbach α≥0.8,则该测验或量表的信度非常好;Cronbach α≥0.7,则说明信度较好;Cronbach α≥0.6,则该量表应进行修订,但仍不失其价值;Cronbach α<0.6,说明信度不佳,此时可考虑重新设计题项。

因此,本次对柚农、村集体、企业的问卷调查分析总体为可信度非常好,有效完成了调查计划中可信度的任务,为我们的有效分析奠定基础。

(4)收入、销售渠道、精深加工方式的进一步提升成为柚农、村集体、企业的共同愿景

表6:柚子(加工)企业的样本特征、行为分析

研究变量描述分析旨在由于一个维度通常由多个标题项共同构成,如果想将多个标题项概括成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本团队通过对柚农、村集体(政府)、企业三方的独立调研,力求从整体提炼出共同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

量表分析结果表明,三方对于柚子的收入、销售渠道、增收方式、深加工方式四方面问题关注最高。而四个层面的内在联系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①销售渠道单一,农民常常增产不增收

②政府在柚子产业有效提升,产业升级仍有潜力可挖掘

③精深加工企业缺乏精深加工技术,技术赋能产业发展亟须得到解决

四、红色精神背景下梅州柚子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4.1 产业可持续性基本原则

产业项目的可持续性对于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产业的发展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以梅州为例,柚子产业是当地第一大特色农产品产业,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以传统以鲜售为主的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多年来虽不断提出加强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但由于技术、机制等原因,成效略显不足。当地柚子特色产业发展问题表现为:柚子种植户丰产不丰收。

表7:近两年收果统计

以大埔县,敬里村、旧寨村、河背村为例,2021—2022年收果量为例,2022年收果量相比2021年均由较大提高,但实现的创收却远远比不上收果量的增速。经过调研发现,这是梅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滞销、天气等原因带来的农作物灾害或者市场原因,柚农常常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局面。

6.2多元主体参与是当地产业振兴的有效保障

多元主体参与是提升乡村振兴成效的关键要素,也是将红色精神融入地方产业发展突围路径的核心抓手,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的协同作用,发挥人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建设乡村特色产业。

(1)红色精神在产业振兴中的机制作用。现有理论较多强调要素、制度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实质上许多文献已经发现了这些问题,但没有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案。但红色精神作为一种意识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可以让研究者的目光放长远,例如本调研中的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作为领导力量,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打造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的党建“引擎”,要坚持党的领导,基层党组织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引领,服务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为激发乡村振兴的组织机能保驾护航。

(2)多元主体参与“种—产—销”三级联动帮扶机制,高校科技赋能是“引擎”。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高校、政府、企业、农户等,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为乡村振兴发挥作用。

图3:多元主体参与“种-产—销”三级联动帮扶机制

团队成立于2019年,以红色精神为核心,致力于梅州柚子产业的升级和发展。项目实施得到了政府、合作社和精深加工企业的支持,发挥了高校在乡村振兴中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志愿服务作用。团队坚持“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精神,增强了组织凝聚力,为推动地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6.3科学技术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

   整合地方资源,因地制宜开发特色产业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途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户与新型农业的有机结合对乡村振兴至关重要。团队在梅州实施帮扶项目通过综合深加工利用废弃小果,为乡村环境污染治理和延长柚子精深加工产业链打通了最后一公里。5年来,团队致力于研发和优化柚子产品深加工技术,承担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开发出系列金柚产品加工工艺技术并获得了18项国家发明专利。成功应用“合成生物学+生物酶理性设计”技术,将技术转化落地梅州金柚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图4:多元主体参与“种-产—销”三级联动内部关系图

以柚创模式构筑的“种-产-销”帮扶模式中,对接当地合作社、村委会,向柚农开展柚子综合加工的培训,形成“高校团队+当地合作企业+农村合作社”的乡村振兴模式,将以自给自足为主卖余为辅的传统农业耕作,转向以市场为主高效盈利的现代农业经营;把一家一户零散盲目生产,被动应对市场风险的落后生产模式,变为布局合理、资源优化的专业化合作生产,并能主动把握市场机遇的新型生产模式。截至目前,项目首批试点运营梅州3条村落,设立22个收果点,形成14个推广点,完成粗加工厂房改造,2000㎡,带动当地创造240个固定岗位,1060个临时岗位。

六、调研结论

通过调研和项目实施,红色精神融入梅州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高校组织体系的构建有效衔接各主体优势,形成供求稳定的“种-产-销”联动体系。。广东工业大学柚创小康团队以红色精神为魂,深耕梅州多年,提供一站式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服务,实现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建设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机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