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仲明:乡土文学的前世今生,乡土文学何去何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乡土文学代表作家及作品介绍英文 贺仲明:乡土文学的前世今生,乡土文学何去何从?

贺仲明:乡土文学的前世今生,乡土文学何去何从?

2024-01-29 15: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乡土文学中,有对乡土的黑暗、落后,以及国民性进行批判的,如鲁迅先生;有书写着农业文明的温情的,如废名、沈从文、汪曾祺等作家;还有以茅盾为代表的关注乡村生存现实、日常疾苦生活的创作,如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乡土文学的进程,其实伴随着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它的第一个意义是记录;另一个更重要的意义是揭示、反思,以及深层的文化思考,如沈从文作品中对现代文明的忧虑,今天来看,他的反思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乡土看似描写乡村,其实它的身上,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现当代任何一位以乡土文学为题材的小说家,几乎都无法完全回避关于现代意识和外部世界对乡村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以直接冲突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在另一些的乡土文学作品中,作家的叙述可能间接地表达对于现代文明的某种否定态度。但是,不管以乡土为题材的作家对现代文明取何种态度,可以肯定的一点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并非封闭的“乡土文学”,这一题材的文学类型,总是直接或间接应对着现代文明的挑战。

2

写乡土的作家越来越少

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繁荣期后,乡土文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进入衰微状态。尽管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一段“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潮流,如刘醒龙、关云山等,但总体而言,乡土文学的创作已经不再似之前那样繁荣。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越来越少,书写农村的作品也越来越少。年轻的作家,尤其是70后、80后作家,也不太着力于乡土写作,作家与乡土距离越来越远。究其原因,一是作家无法接触乡村生活;二是对现实的乡土不感兴趣,对乡村文化的变迁有种抵触、拒绝的心理;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作家仍普遍存在对现实把握能力欠缺的状态,缺乏独立的思想高度,缺乏哲学那勺盐。

进入21世纪,写乡土的作家更是越来越少。如原来写乡土的阎连科、毕飞宇、迟子建也都不大写了,这种现象是一个非常遗憾的事情。阎连科在90年代关注乡土的作品,如《年月日》、《日光流年》等,都是非常好的作品。他的最新作品《炸裂志》,虽然也以一个村庄为开始,但这部作品并不是乡土文学,而更像一个政治和时代寓言。

近些年一直坚持乡土写作的作家中,曹乃谦是非常特别的一位,也是非常边缘的一位。他没有进入任何的潮流,他对人生存状貌的描绘,没有人为的、刻意的修饰,他糅合了山西雁北地区的方言,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小说语言系统。无论读他的哪一篇小说,语言都是活生生的。不仅有粗俗的村骂,还有一些极其难懂的方言,这样把土话直接用到小说里的中国作家不多。他的语言,他对文学独立的思考,都构成了他的“独特性”。

3

非虚构,乡土文学的另一种出路?

近几年,对于乡土的记述出现了一种新苗头——非虚构写作。如:《生死十日谈》的作者孙慧芬,则建立了一个“农村自杀者档案”,忠实地记录自杀遗族的声音,呈现不同角色的立场和叙事者现场感受,折射出当下农民的精神生活现状和真实的情感困境。李娟的《冬牧场》记述了2010年她跟随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的点点滴滴,她没有预设视角,用本能的敏感去逼真地体验一切她遭遇的世界,呈现出阿尔泰最后一批“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独特生存景观。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则以梁庄作为考察坐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记录梁庄的社会变化与存在的问题,也跟踪了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生的艰辛与尴尬,展示了作者对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的独特反思。

对乡土的“非虚构写作”,的确带来了一股新风和亮色。写作者们拿着“非虚构”的笔,把握中国小说家们无力把握的现实。但是,这种“非虚构写作”可否成为乡土写作的新出路?贺仲明认为还需要打一个问号。归根到底,文学仍需要思想的、哲学的高度。

总体来看,乡土文学的兴衰,似乎与时代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乡土文学,会在社会转型时期呈现一种辉煌之势;虽然如今进入衰微状态,但它永远不会消亡。乡土文学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乡土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方式,而是精神的乡土、生存的乡土,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乡土文学是有着永久生命力的。

作者信息:贺仲明,作家,山东省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