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乡土中国)书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乡土中国论文30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乡土中国)书评

《乡土中国》读后感(乡土中国)书评

2024-07-14 13: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与世界的社会学大家,他在《乡土中国》的重刊序言中说到:“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实际上,先生以小见大记录着中国“礼治乡土”的本色。中国幅员辽阔、地域特色浓厚,肯定不止一种“类型”,但是以“差序格局”和“儒家核心传统”为根本特点的范式乃中国传统社会生动的写照。如今读《乡土中国》,能够确切体会到农村的“朴质”乡土气息,同时,也教给我们在现代化社会,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在“乡土本色”篇章中,先生从“土”字的深刻涵义谈起,提出“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一乡土性的社会,有以下特征:流动性差,或者说改变效率慢;村与村之间交流较少,形成孤立与隔膜的状态;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是一个礼俗的社会。正是在这样一个熟悉的环境,才会形成“生于斯死于斯”格局。

现在的中国社会,流动性大大增强,“乡土气息”正在逐步减弱,社会促使我们走出熟悉的“舒适圈”而“破圈”进入陌生环境,我们需要适应新情况、新形势,继承优秀传统经验,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在“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篇章中,先生从“愚”字谈起,分别在时间与空间两个层面论述了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因为彼此之间很熟悉,能做到听声识人,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知道对方想干什么。先生之所以说乡村“不需要”文字,是想让文字下乡工作开展得更加科学合理,

在“差序格局”篇章中,先生从“私”字谈起,论及了界限分明的团体格局与界限不甚明了的差序格局。在差序格局当中,大家以“己为中心”,依靠“人伦”、“克己复礼”、“推己及人”形成有等差的社会关系。

这里提到的“以己为中心”并非是所谓的“利己主义”,利己主义是为利益是论,而前者是将自己所涉及的社会关系以自我为圆心向外扩散,是具有相对性和伸缩性的推己及人的过程。

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篇章中,先生指出乡土中国没有对“公德”的确切概念,像孔子对“仁”并没有形成笼罩性的道德观念。因此在差序格局的社会靠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伸缩性的关系。

在“家族”篇章中,先生专门辨析了“家庭”与“家族”的概念,二者在结构上有着根本区别,家庭是以夫妇为主轴,养育孩子成人即可,但家族利用亲属的伦常,使得夫妇成为了配角,经营包括生育在内的各种事业,可以说家族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

在“男女有别”篇章中,先生指出“感情”是本能,而稳定社会关系,需要“了解”。男女之间的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恋爱的持续依赖于推陈出新,不断发现并克服阻碍。但乡土社会缺乏的正是“变化”,加上所谓“男女授受不亲”等纲常的影响,因而男女之间很难出现真正的了解,也就很难产生真正的爱情,大多数人只是为了生育而结合。

在“礼治秩序”篇章中,先生提出“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而维持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积累的经验。人们靠着一代又一代积累出的一套或几套经验不断稳定地生活下去。

在“无讼”篇章中,先生敏锐指出乡土社会是“无讼社会”,即耻于打官司的。如果非打官司,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在他们眼中,凭借教化、礼俗,以及乡绅能够“正确”处理任何纠纷,是用不着上堂的。即使是如今,老一辈人仍然坚守着所谓“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甚至面对子女的一些家暴问题,主张内部解决。

在“无为”政治和“长老”政治篇章中,先生围绕“权力”创造性地提出了“横暴权力”、“同意权力”和“教化权力”。并且揭示了中国历朝历代从无为到有为的历史经验。乡土社会是属于教化权力的,人们根据长幼之序,将所有人分划为有经验者和无经验者,年长的有绝对的教化权力,而且年幼的必须恭敬、顺服于这种权力。以当代之眼光来看,这种权力带有迂腐色彩,但毕竟这是一种对长者的尊敬,我们不必向谁阿谀奉承,但一定得予以基本的尊重,这里面的尺度一定要把握好。

在“血缘与地缘”篇章中,先生揭示出了在乡土社会中,血缘可以决定社会地位,地缘服从于血缘,这是乡土社会的特征所决定的:流动性越差,地缘的范围就越小。所谓“落叶归根”,就是血缘关系的投影,且正是因为血缘,“人情”才显得没完没了:欠了人情一定要还,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诚然,我们这代人也不可避免地继承了这一特征并受此影响,但这一状况正在逐步发生变化:吃饭AA越来越普遍,即使请客,也都随性而起,而非刻意为之。促成之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在“名实的分离”篇章中,先生提出了“时势权力”这一概念,即时势造英雄。这在社会变迁速度快的社会容易出现,且如果领导阶层赶得上变迁的速率,就能够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但是时势权力不易发生在安定的乡土社会中,因为“安定”能够用时间将所有反对冲淡,甚至将其变为自己的一部分。而变为自己的这一部分无可避免地会发生内部的不和谐,即名实之间发生分离,所谓面子工程、形式主义也就随之而来。

在“从欲望到需要”这一篇章中,先生指出从乡土社会中人靠欲望行事到产生“需要”与“计划”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欲望是感性的,而需要是理性的、科学的。这里存在两种说法,一是人类先有动机再有行为,二是先有行为后有思想。我认为人类在最初的环境下,是先有所行动,再通过行动结果总结经验,形成思想并代代相传。在代际之间,特别是现代社会,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先去思考行动的目的与意义,并加以选择,从而做出最优解。二者并不矛盾,一个是几乎不变的乡土社会,一个是变化极快的现代社会。环境不同,自然理论有所不同。

这十四个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论证巧妙。先生从大众普遍认为的乡土社会中的“土”、“愚”、“私”分别起笔,论述了乡土社会流动性差的特点,并从村落间的孤立与隔膜,到熟悉的社会,娓娓道出了“差序格局”这一重要概念。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自然是依靠“私人的道德”,那么顺势就提出了“家族”与“男女有别”。乡土社会还要靠“礼制秩序”,这当然是“无讼”的政治、“无为政治”与“长老政治”。血缘是该社会、该秩序不可缺少的要素,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名实的分离”现象。十四篇文章浑然一体,一气呵成,是我们学习论证方式的重要教材。

本书在最后附上了先生于1993年作的一篇发言,题目是《个人·群体·社会》。先生回顾了他一生的学术历程与思想,提出了“个人即是载体也是实体”的论断。我们是群体的载体,社会的力量之大,有些时候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可以托举你,也可以将你拉入深渊。但我们个体是扎扎实实的实体,有主观能动性,有独立之精神。所以身处新时代的我们,应当回应这个伟大时代,与之同频共振。将自己融入社会,顺势而为,不负韶华,不负青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