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九九歌数学小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报

2024-07-13 12: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填空。 1、174除以25,商是(),要想没有余数,被除数最少应增加()。2、把80—20=60、60÷6=10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4、小明上楼,每上一层楼需要20秒,那么以这样的速度,从1楼到5楼需要()秒。 5、用1、2、3、4这四个不同的数可以组成()个没有重复的四位数。 6、一个数由10个亿、10个万和10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7、A B00000003亿,当A是( )时,B

可填( ),当A是( )时,B可填( ). 8、2003年,我国共生产移动电话机一亿八千万部,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9、王大伯在自家的一面墙建一个鸡舍,想用12米长的竹篱笆围出最大的鸡舍,仔细想想,怎样建鸡舍的面积最大,面积是()平方米。 10、在一道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差=100,则被减数是()。二、判断。 1、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一定相交。……() 2、一天中,当时针和分针成直角的整时刻有4个。…………()3、30度的角被投影仪投到屏幕上时角就变大了。…………() 4、加法结合律改变的是原算式的运算顺序,而加数的位置不变。……() 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不是两位数就是一位数。…………()三、选择。 1、用三个0和三个5组成的六位数中,只读出一个0的有()个。 A、4个B、5个C、6个以上 2、四舍五入近似值为8万,这个数最大是()。 A、79999 B、84999 C、80000 3、游乐场游玩,每人第一个小时付款15元,以后每小时付款8元,军军和弟弟游玩后共付了62元,他们在游乐场玩了()个小时。 A、3 B、6 C、4 4、被除数+除数×商

=258,则被除数是() A、129 B、200 C、250 5、如果在纸上画甲乙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甲乙两条直线就()。 A、互相平行

B、相交

C、互相垂直四、计算。 1、口算 180÷60= 12×25=

0÷90= 4×5÷4×5= 131+218+269+182= 120÷5÷3= 198-75-25=

120-20÷5=59亿-58亿=25×6×4=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403-198-2 720÷18 148-48×2

125×32×25 76+149+24 154-(54+98)

五、操作 1、假如直线AB是一条公路,公路的两侧有C、D两个村子,现在想建一个车站,让这两个村子的人到车站的路线之和最短。车站应建在什么地方,请画一画。

2、找规律补充图形。△▲□■ ▲□■△□■△▲

六、解决问题 1、学校订了24箱牛奶,每箱4盒,每盒15袋,全校一共订了多少袋牛奶?

2、小姨家买了5千克西红柿,2千克土豆和3千克黄瓜,西红柿每千克3元,土豆每千克1元,黄瓜每千克2元。根据下面的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1)西红柿和黄瓜一共用了多少钱?

(2)土豆比西红柿少用多少钱?

3、影剧院楼下有座位840个,是楼上座位的21倍,这个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4、一艘轮船顺流而下,前3个小时每小时行40千米,后4个小时共行使90千米,这艘轮船平均每小时行使多少千米?

5、做一个小正方体,在其中的3个面分别写上1、2、4,另3个面都写上数字3。两人一组各抛10次。请你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

四年级下册数学手抄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手抄报 【经典习题1】一列车通过530米的隧道要40秒钟,以同样的速度通过380米的大桥需要30秒钟,求这列车的速度和车长? 【经典习题2】一列火车长600米,从路边的一棵大树旁边通过,用了2分钟。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即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了5分钟。这座桥长多少米? 【经典习题3】一列火车通过一座长1000米的大桥要用65秒钟,如果以同样的速度穿过一条730米的隧道要用50秒,求这列火车的车长和速度? 【经典习题4】一列火车通过440米的桥需要40秒,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10米的隧道需要30秒.这列火车的速度和车身长各是多少? 【经典习题5】一列火车以同一速度驶过两座大桥。第一座桥长360米,用了24秒。第二座桥长480米,用了28秒。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经典习题6】火车通过长为102米的铁桥用了24秒,如果火车的速度加快1倍,它通过长为222米的隧道只用了18秒。求火车原来的速度和它的长度? 【答案】: 【经典习题1】一列车通过530米的隧道要40秒钟,以同样的速度通过380米的大桥需要30秒钟,求这列车的速度和车长? 【经典习题2】一列火车长600米,从路边的一棵大树旁边通过,用了2分钟。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即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了5分钟。这座桥长多少米? 【经典习题3】一列火车通过一座长1000米的大桥要用65秒钟,如果以同样的速度穿过一条730米的隧道要用50秒,求这列火车的车长和速度? 【经典习题4】一列火车通过440米的桥需要40秒,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10米的隧道需要30秒.这列火车的速度和车身长各是多少? 【经典习题5】一列火车以同一速度驶过两座大桥。第一座桥长360米,用了24秒。第二座桥长480米,用了28秒。这列火车长多少米? 【经典习题6】火车通过长为102米的铁桥用了24秒,如果火车的速度加快1倍,它通过长为222米的隧道只用了18秒。求火车原来的速度和它的长度?

数学手抄报四年级上册

数学手抄报四年级上册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 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 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 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 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 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 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 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 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 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 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 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图一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图二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图三 1、数学的本质在於它的自由。——康扥尔 2、数学对观察自然做出重要的贡献,它解释了规律结构中简单的原始元素,而天体 就是用这些原始元素建立起来的。——开普勒 3、数学方法渗透并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学成就的 主要标志了。——冯纽曼 4、数学家本质上是个着迷者,不迷就没有数学。——努瓦列斯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1-4单元手抄报、思维导图、知识汇总

十万是多少?______________。一亿有多大?10个十万是______,10个一百万是______,10个一千万是________。 8080080由8个( )、8个( )和8个( )组成。由4个千万、3个十万、2个万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 )。 258000读作:______________ 1135000 读作:_______________ 4050000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法 规律(特别注意有0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百三十九万二千 写作:____________ 一亿四千九百五十九万七千八百七十 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法 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0000__310000,位数相同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大小 93250__100250,位数不同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 100000=______ 6270000=______ 1700000000=________ 338880000=______ 万以上数 的认识 改写成“万”或者“亿” 38000000=_______ 160000000000=__________ 8600000=_________ 作单位的数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30≈______万 65270≈______万 178680000≈________亿 338888000≈______亿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近似数的方法: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码:42151表示4年级2班的15号女同学,3508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位顺序表(每__个数位是一级。) 十进制计数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十进制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计数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手抄报资料

小学四年级数学手抄报资料 趣味数学故事(1):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著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趣味数学故事(2):情侣资料 当高斯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想借上课的时光处理一些自我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难题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 1+2+3+4+5+6+7+8+9+10=? 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自我也就能够藉此机会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光,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了,很生气地训斥高斯。 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吓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因为 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这么算出来了。”老师同学听了以后,都对高斯竖起了大拇指。之后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了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趣味数学故事(3):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记载了这个搞笑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方数,有35个头;从下方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明白《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报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报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 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 4、两条直线相交成90°时,这两条直线一定相互。 5、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处处相等。 6、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能作条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 7、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a与b相互平行,a与c相互平行,那么b与c 。 8、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如果其中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他三个角是。 9、过平面上一点,能画条直线,过平面上的两点能画条直线。 10、根据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 )里填上“相交”或“平行”。

12、上午9:00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错误的打“╳”。(每题2 分,共10分)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相交就是平行。( ) 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3、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 4、下午3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相互垂直。( ) 5、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 分,共12分) 1、( )是可以度量的。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平行线 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 )最短。

A、直线 B、垂直线段 C、线段 3、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后展开,两条折痕( )。 A、相交 B、互相垂直 C、相互平行 D、无法确定 4、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 A、垂直 B、平行 C、重合 5、下午3:30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前面两种说法都不对 6、右图中有( )组平行线。 A、1 B、2 C、3 D、4 四、画图题。(共27分) 1、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9分)

关于四年级数学的手抄报

关于四年级数学的手抄报 关于四年级数学的手抄报资料1:数学格言 1、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 哲学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培根 2、给我五个系数,我讲画出一头大象;给我六个系数,大象将会摇动尾巴。——A·L·柯西 3、非数学归纳法在数学的研究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舒尔(I.Schur) 4、发现每一个新的群体在形式上都是数学的,因为我们不可能 有其他的指导。——达尔文 5、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是数学。——伦琴 关于四年级数学的手抄报图片: 关于四年级数学的手抄报图片一 关于四年级数学的手抄报图片二 关于四年级数学的手抄报资料2:几遭磨难的数学著作 伽罗瓦是法国年轻的数学家。短短21年的生命历程充满坎坷与 不幸:两次投考多科工艺学校都夭折了;与巴黎师范学校校长政见不 同被开除学籍;三次向法兰西科学院递送数学科研报告均未见效;因 仇视君主专制两次被捕;21岁在决斗中不幸死去。伽罗瓦死后14年,人们研究了保存在他弟弟那里的80页的数学手稿,才惊诧地发现这 些成果是当时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伽罗瓦在论文中为近代数学开辟 了崭新的群和域领域,对于近代数学、力学、物理学的发展都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

为什么数学家在世的时候这一科研成果没有面世呢?1828年6月,法兰西科学院例会,审查一名叫伽罗瓦的中学生提交的数学论文。 那时,伽罗瓦只有17岁,名不见经传。当数学泰斗柯西打开公文包时,伽罗瓦递交的论文竟不见了。这次会议只开了几分钟便“流产”了一年之后,法兰西科学院又要审查数学论文了,作者依旧是伽罗瓦。哪知在会议前几天,主持例会的数学权威傅立叶不幸突然病逝。人们在他的遗物中没有找到伽罗瓦的论文。 1831年,法兰西科学院第三次审查伽罗瓦论文。论文逐年修改,更加成熟。这次例会由科学院院士泊松主持。他在评语中指出论文 的部分内容可以在阿尔贝的遗著中找到,其余的内容“完全不能理解”。就这样,几经磨难的数学论文,轻而易举地被宣判了“死刑”。在中学读书,能发表数学著作,伽罗瓦取得如此成就,决不 是偶然的。在家庭影响下,他从小培养了一种追求真理和崇拜英雄 的性格。他自学数学理论,不断有新的见解和构思,被数学老师称 赞为“难得的数学天才。”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资料内容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资料内容 1.增白皂。打一字 增白皂是一种肥皂,用它洗衣服可以使白色的更加洁白。什么字增添了“白”字上去 就变成“皂”字呢?当然是“七”字了。可见谜底是七。 上面几个谜语,都是猜一个字,猜出来的字是一个数字。更多的谜语是在谜面中出现 数量关系,谜底就不一定和数字有关了,也来看几个例子。 2.保留一半,放弃一半。打一字 把“保”字留下来一半,“放”字舍弃掉一半,剩下的两个一半拼在一起,能组成什 么字呢?只能是“仿”字。谜底是仿。 3.加一倍不少,加一横不好。打一字 不少就是多,多字的一半是夕字。一个夕字,加一倍,就是再来一个夕字,两个夕字 堆起来,变成多字;一个夕字,加上一横,变成歹字,那就不好了。可见谜底是夕。在节 日前夕猜谜,特别是除夕那天猜谜,猜到夕字,正合时宜。 图一 图二 图三 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着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就 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 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 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 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报1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1.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的内容要认真研究,提出疑问,追本穷源。对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都前因后果,内在联系,以及蕴含于推导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尽量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要克服那种死守书本、机械呆板、不知变通的学习方法。 2.学用结合,勤于实践 在学习过程中,要准确地掌握抽象概念的本质含义,了解从实际模型中抽象为理论的演变过程; 3。博观约取,由博返约 课本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但不是唯一的来源。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认真研究课本外,还要阅读有关的课外资料,来扩大知识领域。同时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研究。掌握其知识结 4.既有模仿,又有创新 模仿是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方法,但是决不能机械地模仿,应该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开 5.及时复习,增强记忆 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必须当天消化,要先复习,后做练习。复习工作必须经常进行,每一单元结束后,应将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整理,使之系统化、深刻化。 6.总结学习经验,评价学习效果 学习中的总结和评价,是学习的继续和提高,它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建立、解题规律的掌握、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调整和评判能力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总结听课、阅读和解题中的收获和体会。 历史上许多优秀的教育家、科学家,他们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比如,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学习方法概括起来是四个字:搜炼古今。搜就是搜索,博采前人的成就,广泛地研究;炼是提炼,把各种主张拿来比较研究,再经过自己的消化和提炼。著名的特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学习经验是:依靠自学;注意自主,穷根究底,大胆想象,力求理解,重视实验,弄通数学,研究哲学等八个方面。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 四(二)班 余嘉琦 答案:1、三2、相等 3、倒数 4、王 5、七上八下

四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

四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 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 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 应得数。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1”,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2”,从甲地到乙 地的速度为100,所用的时间为,汽车从乙地到甲地速度为60千米,所用的时间是,汽车共行的时间为+=,汽车的平均速度为2÷=75(千米) 四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图一 四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图二 四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图三 在面的算式里,每个方框表示一个数字,不同方框表示的数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请问,这6个方框表示的数的总和是多少?

在原式中,两个3位数的和等于1996。 一个3位数,最大最大不会超过999。两个3位数相加,最多最多只能等于1998。现在的和已经达到1996,离最大可能值只差一点点,把两个3位数挤到墙角,几乎没有转身的余地了。只有3种可能: 999+997=1996, 998+998=1996, 997+999=1996。 3种情形下,被加数和加数的各位数的和相同,都是52: (9+9+9)+(9+9+7)=(9+9+8)+(9+9+8)=52。 所以,6个方框表示的数的和等于52。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教学]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教学] 阿拉伯数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1、2、3、4、5、6、7、8、9这些数字。那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吗, 这些数字符号原来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了许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 现在,阿拉伯数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 九九歌 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 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数学符号的起源 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 " 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 ",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 "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来表示两数相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于是等于符号"="就从1540年开始使用起来。 1591年,法国数学家韦达在菱中大量使用这个符号,才逐渐为人们接受。十七世纪德国莱布尼茨广泛使用了"="号,他还在几何学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于号"〉"和小于号"〈",是1631年英国著名代数学家赫锐奥特创用。至于?""?"、"?"这三个符号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号"{ }"和中括号"[ ]"是代数创始人之一魏治德创造的。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阿拉伯数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1、2、3、4、5、6、7、8、9这些数字。那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吗? 这些数字符号原来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了许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 现在,阿拉伯数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 九九歌 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 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数学符号的起源 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 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四年级数学小报

考 考 你 ( 1 )甲、 乙 、丙三 人中有一人是奥运火炬手。甲说:“丙是奥运火炬手。”乙说:“我不是奥运火炬手。” 丙 说:“乙是奥运火炬手。”他们中只有一人说了谎话,到底谁是奥运火炬手< (2 )小李、小王和小赵,他们的职业分别是律师、医生和教师。现在只知道:小李年龄最小 , 但他和医生不同岁;医生比小王年龄小;小赵比教师年龄大。你知道他们分别是什么职业吗< 休息一下 “是的?爸爸” 魔术师在演出前叮嘱他的 儿子:“在演出时?当我说完要 请一个孩子上台时?你就立刻 上 来?但千万不要让观众台知道我认识你。” “那好吧”儿子认真地说。 演出开始了。魔术师话音 刚落?他的儿子随即跑到台上? 协且演出。 演出获得成功。这时?魔 术师十分得意地对观众说:“诸位先生、女士们〃这个孩子我从 来不认识?在他的协助下?我完成了演出。” 接着?他转过身对孩子说 “小孩?你说是不是呀?” “ 是的?爸爸。”孩子回答。 万花筒 用智慧战胜对手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 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结合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 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牵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可他的回答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 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还是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揭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千米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多千米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千米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 阿拉伯数字来源一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 0、1、2、3、4、5、6、7、8、9 这些数 字。 那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吗? 这些数字符号原来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 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 "阿拉伯数 字",因为流传了许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 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 现在,阿拉伯数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 勾股定理二 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 斜边的平方。 这个定理在中国又称为"商高定理",在外国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为什么一个定理有这么多名称呢?商高是公元前十一世纪的中国人。 当时中国的朝代是西周,是奴隶社会时期。 在中国古代大约是战国时期西汉的数学着作《周髀算经》中记录着商 高同周公的一段对话。

商高说"…故折矩,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 "什么是"勾、股"呢?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弯曲成直角的手臂的上半部 分称为"勾",下半部分称为"股"。 商高那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 3 短边和 4 长边时,径隅就是弦则为 5。 以后人们就简单地把这个事实说成"勾三股四弦五"。 由于勾股定理的内容最早见于商高的话中,所以人们就把这个定理叫 作"商高定理"。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数学家,他是公元前五世纪的人,比商高晚出生 五百多年。 希腊另一位数学家欧几里德,是公元前三百年左右的人在编着《几何 原本》时,认为这个定理是毕达哥达斯最早发现的,所以他就把这个定理 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以后就流传开了。 关于勾股定理的发现,《周髀算经》上说 "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 数之所由生也。 ""此数"指的是"勾三股四弦五",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勾三股四弦五这 种关系是在大禹治水时发现的。 勾股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我国战国时期另一部古籍《路史后记十二注》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禹 治洪水决流江河,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除滔天之灾,使注东海,无 漫溺之患,此勾股之所系生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使不决流江河,根据地势高

有关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图片大全

有关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图片大全 利用制作数学手抄报培养学生的整理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的能力。下面本人为大家带来有关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图片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有关四年级数学手抄报的图片 数学手抄报四年级上册 画数学手抄报的图片 有关四年级数学手抄报的相关资料:年龄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年龄,也常常要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年龄的问题。你能从变化多样的条件中寻求解决的途径吗?让我们从最简单的开始,将常见的年龄问题整理解答出来。 例1 今年许鹏比爸爸小30岁。4年后爸爸的年龄是许鹏的3倍。问许鹏和爸爸今年各多少岁? 4年后爸爸的年龄是许鹏的3倍,即爸爸的年龄比许鹏大2倍(3-1=2倍),刚好是他们年龄的差(30岁)。所以4年后许鹏的年龄应该是: 30÷(3-l)=15(岁); 今年许鹏的年龄是:15-4=11(岁); 今年爸爸的年龄是:11+30=41(岁)。 例2 一家四口人的年龄加在一起是100岁,弟弟比 姐姐小8岁,父亲比母亲大2岁,十年前他们全家人年龄的和是65岁。想想看,今年每人的年龄是多大? 今年全家四口人年龄之和是100岁,那么十年前全家人口年龄之和应该减少10×4=40岁;但100-65=35,说明十年

前还没有弟弟。这个差数5,正是弟弟的年龄,从100中减去 姐姐和弟弟年龄就是父母年龄和。由此可知,弟弟今年: 10×4-(100-65)=5(岁); 姐姐今年:5+8=13(岁); 父亲今年:(100-5-13+2)÷2=42(岁); 母亲今年;42-2=40(岁)。 例3 一天宋老师对小芳说:“我像你那么大时,你 才1岁。”小芳说:“我长到您这么大时,您已经43岁了。”问他们现在各有多少岁? 有关四年级数学手抄报的相关资料:数学名言 1. 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 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高斯 2. 数学不可比拟的永久性和万能性及他对时间和文 化背景的独立行是其本质的直接后果。——A·埃博 3. 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维特根斯坦 4. 纯数学这门科学再其现代发展阶段,可以说是人 类精神之最具独创性的创造。——怀德海 5. 我曾听到有人说我是数学的反对者,是数学的敌人,但没有人比我更尊重数学,因为它完成了我不曾得到其成就的业绩。――哥德 6. 可以数是属统治着整个量的世界,而算数的四则 运算则可以看作是数学家的全部装备。——麦克斯韦 7. 数学是科学的皇后,而数论是数学的皇后高斯(Gauss)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 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克莱因

小学生4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资料

小学生4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资料 阿拉伯数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1、2、3、4、5、6、7、8、9这些数字。那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吗? 这些数字符号原来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了许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 现在,阿拉伯数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 九九歌 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 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数学符号的起源 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

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 有趣的经历。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号。 "+"号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 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 "-"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 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 用作减号。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 ",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象拉丁字母"X",加以反对,而赞成用"· "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 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作为乘号。他认为"×"是"+"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除线)表示除。后来 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 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正式将"÷"作为除号。 十六世纪法国数学家维叶特用"="表示两个量的差别。可是英国牛津大学数学、修辞学教授列考尔德觉得:用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

漂亮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资

漂亮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资 料1、宇宙的伟大建筑是现在开始以纯数学家的面目出现了。——京斯 2、观察可能导致发现,观察将揭示某种规则、模式或定律。——波利亚 3、上帝是一位算术家——雅克比 4、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气的数学家永远成不了一个完全的数学家。 ——维尔斯特拉斯 7、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康托尔 8、我曾听到有人说我是数学的反对者,是数学的敌人,但没有人比我更尊重数学,因为它完成了我不曾得到其成就的业绩。――哥德 9、上帝创造了整数,所有其余的数都是人造的。——克隆内克10、可以数是属统治着整个量的世界,而算数的四则运算则可以看作是数学家的全部装备。——麦克斯韦 “人嘛,还可以,是个大团。”刘建明先生心里一阵惊喜:一个大团,又一笔大生意,真是太好了。作为一名导游,于江看出刘建明先生的心思,他记上心来,慢条斯理的说:“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们团的人数,我们就住您们大酒店了。” “您请说吧。”刘建明先生自信的说。“如果我把我的团平均分成四组,结果多出一个人,再把每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个人,再把分成的四个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个人,当然,也包括我,请问我们至少有多少人?” “一共多少呢?”刘建明先生马上思考起来,他一定要接下这笔生意,“没有具体的数字,应该如何下手呢?”他不愧是精明的生意人,很快就知道了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对不对?”于江先生高兴地说:“一点都不错,就是八十五个人。请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人数最少的情况下是最后一次四等分时,每份为一人,由此推理得到:第三次分之前有1×4+1=5(人),第二次分之前有

漂亮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资料

漂亮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资料 1、宇宙的伟大建筑是现在开始以纯数学家的面目出现了。—— 京斯 2、观察可能导致发现,观察将揭示某种规则、模式或定律。——波利亚 3、上帝是一位算术家——雅克比 4、一个没有几分诗人气的数学家永远成不了一个完全的数学家。——维尔斯特拉斯 7、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康托尔 8、我曾听到有人说我是数学的反对者,是数学的敌人,但没有 人比我更尊重数学,因为它完成了我不曾得到其成就的业绩。―― 哥德 9、上帝创造了整数,所有其余的数都是人造的。——克隆内克 10、可以数是属统治着整个量的世界,而算数的四则运算则可以看作是数学家的全部装备。——麦克斯韦 “人嘛,还可以,是个大团。”刘建明先生心里一阵惊喜:一个大团,又一笔大生意,真是太好了。作为一名导游,于江看出刘建 明先生的心思,他记上心来,慢条斯理的说:“先生,如果你能算 出我们团的人数,我们就住您们大酒店了。”

“您请说吧。”刘建明先生自信的说。“如果我把我的团平均分成四组,结果多出一个人,再把每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 一个人,再把分成的四个小组平均分成四份,结果又多出一个人, 当然,也包括我,请问我们至少有多少人?” “一共多少呢?”刘建明先生马上思考起来,他一定要接下这笔生意,“没有具体的数字,应该如何下手呢?”他不愧是精明的生 意人,很快就知道了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对不对?”于江先生 高兴地说:“一点都不错,就是八十五个人。请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人数最少的情况下是最后一次四等分时,每份为一人,由 此推理得到:第三次分之前有1×4+1=5(人),第二次分之前有 5×4+1=21(人),第一次分之前有21×4+1=85(人)”“好,我们今 天就住这里了。”“那你们有多少男的和女的?” “有55个男的,30个女的。”“我们这儿现在只有11人的房间,7人、5人的房间,你们想怎么住?”“当然是先生您给安排了,但必须男女分开,也不能有空床位。”又出了个题目,刘建明还从 没碰到过这样的客人,他只好又得花一番心思了。 冥思苦想之后,他终于得出了最佳方案:男的两间11人房间, 四间7人房间,一间5人房间;女的一间11人房间,两间7人房间,一间5人的,一共11间。于江先生看了他的安排后,非常满意,马 上办理了住宿手续。一桩大生意做成了,虽然复杂了点,但刘建明 先生心里还是十分高兴的。

小学生4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资料

小学生4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资料 篇一: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阿拉伯数字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1、2、3、4、5、6、7、8、9这些数字。那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吗?这些数字符号原来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了许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现在,阿拉伯数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九九歌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数学符号的起源数学除了记数以外,还需要一套数学符号来表示数和数、数和形的相互关系。数学符号的发明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多得多。现在常用的有200多个,初中数学书里就不下20多种。它们都有一段有趣的经历。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在通用 + 号。 + 号是由拉丁文 et (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 (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 最后都变成了 + 号。 - 号是从拉丁文 minus (减的意思)演变来的,简写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 - 了。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 用作加号, - 用作减号。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在通用两种。一个是× ,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 ,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 号象拉丁字母 X ,加以反对,而赞成用· 号。他自己还提出用п 表示相乘。可是这个符号现在应用到集合论中去了。到了十八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确定,把× 作为乘号。他认为× 是 + 斜起来写,是另一种表示增加的符号。÷ 最初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长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国数学家奥屈特用:表示除或比,另外有人用 - (除线)表示除。后来瑞士数学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数学》里,才根据群众创造,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精选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精选 火车相向而行问题 两辆火车沿相同轨道相向而行,每辆火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两车相距100英里时,一只苍蝇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从火车A开始向火车B方向飞行。它与火车B相遇后,马上掉头向火车A飞行,如此反复,直到两辆火车相撞在一起,把这只苍蝇压得粉碎。苍蝇在被压碎前一共飞行了多远? 我们知道两车相距100英里,每辆车的时速都是50英里。这说明每辆车行驶50英里,即一小时后两车相撞。在火车出发到相撞的这一小时间,苍蝇一直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飞行,因此在两车相撞时,苍蝇飞行了60英里。不管苍蝇是沿直线飞行,还是沿”z”型线路飞行,或者在空中翻滚着飞行,其结果都一样。 燃绳计时 一根绳子,从一端开始燃烧,烧完需要1小时。现在你需要在不看表的情况下,仅借助这根绳子和一盒火柴测量出半小时的时间。你可能认为这很容易,你只要在绳子中间做个标记,然后测量出这根绳子燃烧完一半所用的时间就行了。然而不幸的是,这根绳子并不均匀,有些地方比较粗,有些地方却很细,因此这根绳子不同地方的燃烧率不同。也许其中一半绳子燃烧完仅需5分钟,而另一半燃烧完却需要55分钟。面对这种情况,似乎想利用上面的绳子准确测出30分钟时

间根本不可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大家可以利用一种创新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这种方法是同时从绳子两头点火。绳子燃烧完所用的时间一定是30分钟。 多少只袜子才能配成一对? 关于多少只袜子能配成对的问题,答案并非两只。而且这种情况并非只在我家发生。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我敢担保在冬季黑蒙蒙的早上,如果我从装着黑色和蓝色袜子的抽屉里拿出两只,它们或许始终都无法配成一对。虽然我不是太幸运,但是如果我从抽屉里拿出3只袜子,我敢说肯定会有一双颜色是一样的。不管成对的那双袜子是黑色还是蓝色,最终都会有一双颜色一样的。如此说来,只要借助一只额外的袜子,数学规则就能战胜墨菲法则。通过上述情况可以得出,“多少只袜子能配成一对”的答案是3只。 当然只有当袜子是两种颜色时,这种情况才成立。如果抽屉里有3种颜色的袜子,例如蓝色、黑色和白色袜子,你要想拿出一双颜色一样的,至少必须取出4只袜子。如果抽屉里有10种不同颜色的袜子,你就必须拿出11只。根据上述情况总结出来的数学规则是:如果你有N种类型的袜子,你必须取出N+1只,才能确保有一双完全一样的。 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