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食肉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为何不食肉糜原句 何不食肉糜?

何不食肉糜?

2024-06-18 19: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刊登日期 : 16/10/2021

  「何不食肉糜?」是出自《晉書·惠帝紀》的一個著名典故,反映位高權重者。很多都不明民間疾苦。

  西晉第二代皇帝晉惠帝司馬衷在位之時,某年爆發了饑荒,百姓吃樹皮及草根,晉惠帝問身邊官員,百姓無米飯充飢,何不食肉糜?「靡」讀音是「媚」,即是指把肉煮成糜爛的肉粥或肉羹之類的東西。

  事實上,當時全國饑荒,何來肉?何來粥?反映高高在上的皇帝,完全不知道民間疾苦。這話也比喻對事物沒有全面認知,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對別人的處境或行為妄加評論或建議。

  類似的狀況也曾在其他國家發生。法國哲學家盧梭《懺悔錄》中寫道:我終於想起了一位崇高的公主說的挽救時局的辦法。當她獲知農民沒麵包時,她說「讓他們吃布莉歐(一種奶油糕點)好了」。

  全球疫情持續,2020年中時,香港亦禁止食肆午市堂食,部分市民只可在公園或餐廳外午膳,大汗淋漓,香港官員曾被批評「何不食肉糜?」幸好政府聽取意見,有關政策很快已被取消。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