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诚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为他人做嫁衣的伤感句子和图片说说 开年诚献

开年诚献

#开年诚献 |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有没有一个人,能了解所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顶流期刊的发展状况?答案估计是,没有。

  有没有一本书,能告诉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顶级期刊的台前幕后?答案是,有。

  这是一本小书。

  说它小,是因为它体量小,两百来页,二十几万字,拿在手里,薄薄一本,远不如那些动辄几百万字的大部头看起来那么厚重和有分量。

  这不只是一本小书。

  这本书的作者,全部来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社科院,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学术期刊编辑。每个人的背后,都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期刊的“国家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打造了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这块“金字招牌”,构建了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水平最高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群。

  这不只是一本小书。

  这本书的内容,全部围绕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这块“金字招牌”:它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脉络,审稿原则与选题规划,学术标准与文字规范,编辑和主编的“唇枪舌战”,作者与外审的“相爱相杀”,编辑与读者的“惺惺相惜”……你知道的、不知道的、想知道的,都在这本书里。

  这不只是一本小书。

  这本书的缘起,来自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杂志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紧随其后,5月18日,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学术期刊的高度重视。

  这不只是一本小书。

  中国社科院迄今拥有92种学术期刊,构成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水平最高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群,这些期刊也被视为中国社科院的“金字招牌”,打造这些“金字招牌”的正是一代代学术期刊编辑。如今中国社科院有500多名学术期刊编辑,本书邀请了获得中国社科院2020年“优秀学术期刊编辑奖”的学术编辑,还向院内近20位资深期刊编辑约稿,总共收集52篇“编辑心声”稿件,共同构成了这本由打造中国社科院“金字招牌”的人共同倾情打造的小书。

  有的文章讲述了编辑人员从事编辑工作的感悟和体会:

  作为编辑,要有细心、耐心,更要有责任心;作为编辑,要做思想家、学问家、活动家;作为编辑,要心正、心明、心静;作为编辑,要甘为他人作嫁衣。

  有的文章讲述了编辑人员与读者、作者、审稿专家打交道的故事:

  刊检会前必读的来信——忠实读者的“校阅志”;从忠实读者到审稿专家的身份转变;在与作者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有的文章讲述了期刊发展的故事:

  老一辈学者、编辑家吕叔湘、丁树声、杨乐云的办刊理念和音容笑貌;从“无名小刊”到“头部”刊物的发展历程,很艰辛却多彩;从传统刊物到数字化刊物,与时俱进,融入社会发展和行业激荡的潮流。

  有的文章讲述了编辑人员对办好期刊的思考:

  只有保持对学术的敬畏,才能担当新时代学术编辑重任;不断提高自身学术素养,办好高品质学术期刊,与期刊共同成长;编辑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也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通过本书内容,学者们可以了解期刊编辑是如何处理学术文章的;读者们可以了解学术期刊是如何生产的;同人们可以感受中国社科院学术名刊的建设离不开一代代办刊人的努力和付出;管理部门能够感受到期刊编辑的辛苦,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为学术期刊编辑营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培勇同志欣然为本书作序,并如是称赞中国社科院的学术编辑们:

  这是一群敬业乐业的人

  这是一群勤于学习的人

  这是一群甘于奉献的人

  这是一群善于治学的人

  谨以此书,向所有的“作嫁衣者”,致敬。

  作者语录

  

  

  《世界文学》

  高兴

  惶恐,而又孤独。

  置于语言之中的孤独,

  置于文学之中的孤独,

  喧嚣之中的孤独,

  突然起风之时的孤独,

  告别和迎接之际的孤独。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方言》

  沈明

  做编辑的乐趣与享受,

  是经年累月慢慢积累起来的。

  越投入,越享受。

  

  《历史研究》

  焦兵

  当你编辑的稿件

  赢得了学界的广泛好评,

  当你的编辑水平

  获得了学界的由衷认可,

  那种获得感和成就感

  也不失为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丽”。

  《经济研究》

  金成武

  编辑之路确实是多彩的,

  可以领略太多学术成就与世间百态,

  但也可以尝尽人间冷暖甘苦。

  《法学研究》

  谢海定

  甘心做好分内事情,

  甘心做一个平凡的、普通的人,

  把平淡的日子过得心安理得,

  这或许是编辑要具备的基础素养之一。

  《新闻与传播研究》

  钱莲生

  “学术编辑”这个称谓令我敬畏——

  当编辑有年,

  至今难得“三昧”。

  学术编辑是横看成岭侧看成峰的高山,

  又是颜色普通却清气满乾坤的墨梅,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欧洲研究》

  宋晓敏

  如果我的编辑工作

  只是这本经典中的小小一页,

  于我而言,也是莫大的快乐,

  毕竟它经由我手成为经典。

  《社会学研究》

  杨可

  学术编辑作为高质量论文的“助产士”,

  终极目标莫过于推动具有真知灼见

  且表达规范的学术文章的生产,

  有效促进学术的交流和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