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为什么不统一试卷?真实原因是这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为什么高考不按照统一分数录取 全国高考为什么不统一试卷?真实原因是这些

全国高考为什么不统一试卷?真实原因是这些

2024-06-26 19: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然而,独立招生导致人才培养差异巨大等问题。于是,教育部明确规定:从1952年起除个别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外,全国高校实行统一招生。

为了统一招生,在这一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成立,全国统一定报考条件、统一考试科目、统一命题等等正式确立。

随后,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一高考便在1952年8月15日开考,8个考试科目分3天进行,每科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钟。

1958年改为地方单独招考,但1959年又恢复为全国统一高考,直到1966年。

1977年恢复高考时,由于备考时间太短,导致高考无法组织全国统一命题,于是高考由各省单独组织考试和评卷。

1978年起,又恢复到全国统一命题,各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评卷的模式。值得注意提,到1981年,理科考试增加了生物科目,1983年后又增加了英语科目。从此,全国统一高考一直延续到1999年。

02.绝对公平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在全国统一高考的情况下,大家发现一个独特的现象,那就是经济和教育发达的省份,高考录取分数线都处在全国前列。

从上图的全国高考录取分数线来看,不管是1980年、1991年还是1999年,录取分数线名列全国前10的变动并不大,尤其是浙江、江苏的表现尤为明显。

于是很多人便认为,在全国教育资源极度不均衡的情况下,高考采用全国完全统一一张考卷的方式,会导致绝对公平下的不公平。

因为,同样的考卷同样的分数,在不同的省份能不能录取有着天壤之别。

由于自然条件及行政等多种因素,全国高校资源布局、教育资源的极度不均衡是客观事实。

比如,经济发达地区的东部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相当大,北京地区的教育优势尤为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西部的这种不均衡越来越明显。

想想看,在一个老师教几门课的西部地区的考生,怎么能跟师资力量雄厚的东部等沿海发达地区的考生竞争呢?

在互联网时代,考生的差距更为明显。落后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孩子,每天种地养猪喂牛为生存奔波,而发达地区的考生见多识广,能参加各种辅导等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同一张考卷子,对他们公平吗?

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03.2000年起自主命题的省份渐增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考改革的呼声渐涨。

事实上,走在高考改革最前列的是上海,早在1985年就开始了自主命题。但上海在自主命题后,仍然保留全国统一高考试卷,考生可以自主选择用“上海卷”还是“全国卷”。

之所有大家普遍将2000年作为全国统一高考的分界线,是因为在这一年的1月25日,上海在全国首批试点春季高考。

更多人对于全国统一高考“不公平”的认知,始于2001年考生起诉教育部。

2001年全国统一高考后,北京市文科重点本科录取分数线为454分,一般本科线429分,专科线360分。

但山东文科重点本科录取分数线为580分,一般本科线539分,专科线为509分。

青岛的文科考生张天珠506分、栾倩457分等人,以自己的分数“虽然低于山东一般专科线,但超过北京的重点本科线”为由,向最高法院提出诉讼,状告教育部,认为这“不公平”。

除了山东,其他省份比如福建等录取线都要比北京、上海都要高得多。

也正是从这年开始,媒体广泛关注“北京考生400分考清华北大”、“高考录取分数线地方倾斜”等问题。

2002年,北京市宣布其高考采用自主命题,不再使用高考全国卷。

随后,全国高考采用自主命题的地区越来越多。到2004年,就有包括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重庆市等在内的11个省市。

之后,逐渐演变成2020年高考有全国卷、全国II卷、全国III卷、新高考卷(山东使用)、新高考II卷(海南使用),以及自主命题的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浙江卷、江苏卷等共10套试卷的现状。

04.这才是不再统一考卷的原因

为什么从2001年起,尤其是在2004年后,有那么多省份高考采用单独自主命题呢?

直接的原因,便是2003年四川省南充市发生的一起高考试卷失窃事件。

在这年6月3日,高考试卷被押运到南充市南部县,但两天后当地教育局和公安局在巡查时,发现南部县高考文科试卷被盗!

高考试卷被盗,这可涉及到高考公平及众多学子的命运,非同小可。

在此之前,也发生过高考试卷失窃的事。但在那个年代,信息传播有限,并未大面积扩散,造成的不利影响较小。

但在互联网时代则完全不同,因为全国高考采用同一考卷,一旦泄题则传播极快,造成的影响不言而喻,全国的高考生都会被波及。

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于是教育部决定全国高考从2004年开始,实行“全国统考,分省命题”的方式进行,从人口最多或文化、教育水平比较高的省份试点。

就这样,2004年高考自主命题省份才陡增到11个。

事实证明,高考分省命题有着诸多优势。

一是尽可能地避开了更大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相对于全国教育资源的极度不均衡,省内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要小得多,这也是为什么高考录取采用省内排位的原因。

毕竟,同一省份内,尽管也存在城乡差异等,但教育政策措施、师资力量等跟省与省之间的差异要小得多。

如果是全国统一一张考卷,假如出一了道关于大海相关的作文考题,很多内陆地区的农村孩子都没见过大海,这让他们怎么写呢?分省自主命题后就避免了这样的尴尬,还能结合当地的地方特色、热点事件等出考题。

二是大大地降低了全国大范围内试卷失窃、泄题等造成的高考安全风险。

正是以上原因,我国高考才最终形成“统一命题为主,自主命题为辅”的大格局,在全国教育资源极度不均衡的情况下,实现了高考公平与效率的最大化。

这才是全国高考不再统一为一张考卷的真正原因。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评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