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为什么越自卑的人反而越成功 《被讨厌的勇气》③

《被讨厌的勇气》③

#《被讨厌的勇气》③ |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0天共读一部经典好书,满足你的知识渴求。

「经典共读精华领读」栏目开启4年了,未来我们会在持续提炼人物传记精华内容的同时,新增心理、影视原著、社科、现代文学等多领域共读书目,为你带来更加新颖、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激发你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这一次,我们读的是经典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本书用“青年与哲人的对话”这一故事形式总结了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的阿德勒心理学的精华。阿德勒心理学对于“人如何能够获得幸福”这个哲学问题给出了极其简单而又具体的答案。让我们一起阅读这本书,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和真正幸福的可能。

阅读,既是一种陪伴,也是为了更好的成长。

领读 | 江徐

十点人物志原创

昨天我们了解到的是:青年表示自己很想变成一个开朗的人,但性格注定无法改变。哲人告诉他,每个人都可以做出改变,因为阿德勒心理学的目的论认为:人不受过去和感情支配,并且具有无限潜能。

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定不改变的决心。改变自己需要勇气。一个人感到不幸,不是因为外界原因,只是因为缺乏获取幸福的勇气。

那么,人为什么会讨厌自己?自卑的本质又是什么?

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吧。

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之源

第一次拜访回去后,青年深思熟虑了一番,不能同意哲人的主张。

他觉得阿德勒心理学的目的论是一种诡辩,因为精神创伤确实存在,人不能忘记过去,也不可能从过去中解放出来。

在此认知下,他第二次来拜访哲人,并与之展开辩论。

青年:我承认自己讨厌自己,只看到自身缺点,虽然我也很想喜欢自己,但找不到喜欢起来的理由。按照目的论来说,我讨厌自己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哲人:为什么这么自卑,如此低估自己呢?

青年:我缺乏自信,对一切持悲观态度,很固执,非常在意别的看法,总是对别人抱有怀疑。总之,实在没有什么优点。

哲人:不对。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对你来说,不喜欢自己就是一种利己的善。

青年:对此不能理解。

哲人:举一个例子吧。我曾在书房进行过一次心理辅导,对方是一位女学生。她的苦恼是害怕见人,一见人就脸红。

当时我问她,如果治疗好这种脸红恐惧症,你想做什么?

她告诉我,自己有一个想交往的男孩,一直偷偷喜欢着他,还没表明心意,一旦治好脸红恐惧症,就马上去告白。

我的诊断是,她需要脸红这一症状。因为,对她来说,最想逃避的事是被喜欢的男孩拒绝,是被拒绝带来的打击。而脸红恐惧症可以让她进行自我逃避,可以不必鼓起勇气去告白,而且可以活在“如果治好了脸红恐惧症我也可以……”的幻想中。

类似的情况,生活中比比皆是。

我所能做的,就是首先让其接受现在的自己,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

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看到自己的缺点?那是因为你害怕被他人否定,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也就是说,你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将自己视为一个连自己的都讨厌的人。

青年:的确如此!我很害怕自己被别人拒绝和否定!

哲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所以,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青年:我认可人际关系的确是很大的问题,但是把烦恼全归结为人际关系,这种论调,未免太极端了吧!

聊到这里,哲人坚持认为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之源,仅止于个人的烦恼并不存在。为了让青年容易理解,他准备换个角度来谈。

自卑感,只是一种主观性的解释

哲人:你具体为何而自卑呢?

青年:看到同龄人那么活跃,而我自己在做什么?看到朋友过得幸福,我不会想到祝福,而是心生嫉妒。长满粉刺的脸、学历、职业、收入,都让我感到自卑。

哲人:其实,在我们谈论的这种语境中第一个使用“自卑感一词的人是阿德勒。我也说一下我的自卑感吧。

如你所见,我的身高只有155厘米,曾经一直苦恼于此,总是想着,如果我拥有正常的身高,一切就会不同,就会拥有更愉悦的人生。

当我将这种想法告诉朋友时候,他断然说这种想法太无聊了,还说身材矮小可以有让人感觉轻松的本事。

这番话让我明白了价值转换。身高155厘米,不是劣等性,只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数字而已,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个身高以及赋予它怎样的价值。

在和别人比较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主观上的自卑感。

青年: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哲人:正是如此。将身高看成优点还是缺点,全凭自己主观决定。正因如此,我可以自由选择。我们无法改变事实,却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事实上,阿德勒也承认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有时还可以成为促进努力和进步的契机。

青年:人究竟为什么会有自卑感呢?

哲人:人,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又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有了普遍欲求,也就是追求优越性,通俗来说就是希望进步、追求理想状态之类。如果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自卑感。我们应该摈弃自卑感,不断进步。

青年:的确这样啊,自卑感越强,就会越消极,认定自己一无是处。

哲人:这不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结。

青年:两者有何不同呢?

哲人:自卑感前面已经说过,自卑情结是指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跟自卑感没有关系,比如俄狄浦斯情结。

另一方面,自卑情结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比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这样的想法,就属于自卑情结。

青年:但现实情况就是高学历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啊!

哲人:问题在于你如何面对这种社会现实。用原因论来解释,就会消极悲观,而如果从阿德勒的目的论出发,才会看到生活的出路。

越自负,越自卑

自卑感本身并不算坏事,还可以成为努力和进步的契机。但阿德勒也指出,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感。

关于自卑,两人继续展开辩论。

青年:也就是说,自卑感会让人想着如何去弥补自己欠缺的部分?

哲人:正是如此,因为想弥补欠缺,所以会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但如果没有没要改变的勇气就会陷入自卑情结,比如“因为学历低所以我无法成功”这种想法。

自卑情结有时会发展成另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优越情结。

青年:何为优越情结?

哲人:虽然苦于自卑感,却没有改变的勇气。即便如此,又无法长期忍受“因为学历低所以我无法成功”这样的自卑情结,于是就会想用简便方法进行补偿。

青年:什么样的方法呢?

哲人:表现得自己很优越,继而沉浸在虚假的优越感中。很常见的例子就是权势张扬。

例如大力宣扬自己权力的人,班组领导也好,知名人士也好,其实就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显示自己特别的存在。

虚报履历,追逐名牌也属于优越情结的优越情结的特点。手上戴满珠宝的人与其说是审美问题,倒不如说是自卑感的问题,也就是一种优越情结的表现。

青年:您是说,优越情结的根源,其实是强烈的自卑感?这种心理很有意思,能再举一些例子吗?

哲人:骄傲于自己功绩的人,沉湎于过去荣光的人,都可以称之为优越情结。总之,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没有自信,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青年:自大是自卑感的另一种表现?

哲人:是的。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担心自己得不到别人认可。为了获得认可,就故意炫耀自己优秀。这完全是一种优越情结。

这是从人际关系聊起,关于自卑感的一系列辩论。自卑情结、优越情结,这些概念与青年之前的想法存在很大反差,一时难以消化。

结 语

今天,我们了解到的是:青年坦白相告,他很讨厌自己,因为只看到自己一身缺点。由此为切入口,他和哲人展开了关于自卑感、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的辩论。

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之源。在参差不齐的人群中,因为比较,因为追求优越性,人难免感到自卑。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如果积极看待,它就会成为进步的契机;如果消极对待,就会衍变为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

其实,所谓的优点和缺点,只是相对而言的特点,也是自己主观上的解释。阿德勒的一句话值得我们用来鼓励自己:“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什么,而是我们自己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生活中,难免产生自卑感的我们,该如何面对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又该如何做好交友、工作与爱这人生三大课题?

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吧。

原标题:《《被讨厌的勇气》③ | 一个人越自大,骨子里越自卑》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