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的提问技巧,6大类问题层层递进促进孩子深度思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为什么绘本很重要 绘本阅读的提问技巧,6大类问题层层递进促进孩子深度思考

绘本阅读的提问技巧,6大类问题层层递进促进孩子深度思考

2024-07-16 15: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在亲子阅读中如何有效提问。

01.

为什么要提问?

我们都知道,真正会阅读的孩子,在阅读过程中都会思考,形成自己的思维,并且针对读过的内容提出问题。

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

“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语文学科素养以及新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来看不难发现:与以往培养学生读、写、背、记的基本能力有明显区别,均指向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能力的培养。

这也就要求孩子要有深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包括吸收知识,内化知识,应用知识,从而才能通过旧知识发现新知识,并结合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即做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因此,深度思考就成为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前提。

深度思考就是不断逼近问题的本质,好的问题,不但能很好的提高孩子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能力,还会让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更高,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果一个孩子只是跟着文本情节“随波逐流”,全然没有自己的思考,也没有联系自我的个人生活经验,只是在文本的表层滑行,当然走向文本的灵魂深处,更不必谈与文本的对话,通过理性思考和独立思考,对身边现象和事物提出问题,批判性思维也无从谈起。

对于0-6岁孩子来说,正是培养阅读习惯的黄金阶段。但如果只是简单地把绘本里的文字念给孩子听,那未免就有点可惜了。而且这样的阅读还会让孩子觉得很无趣、无聊,对阅读产生不了兴趣。

如何才能让绘本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

这就需要家长/老师运用各种方式,通过合理的设疑提问引发阅读的兴趣,将绘本生动有趣地展示给孩子,就可以让每一次亲子共读成为孩子大脑思维开发的一个好机会,让孩子拥有一次非常美好的阅读体验。

02.

那什么是“提问”?

所谓提问就是把故事中的重难点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孩子去思考。

把未知抛给孩子,让他们去猜,去想,去交流、去验证、去实践,然后通过积极的思考,设想各种可能的答案,这样才会激起孩子对阅读活动的积极性。

所以一个好的问题延伸出的讨论,就是一次极好的聚焦式阅读理解练习。只不过,很多家长迷惑于该如何提问,什么样的问题才算“好问题”呢?

在教育学界有一个大名鼎鼎的教育目标理论:布鲁姆分类学(Bloom’s taxonomy),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于1956年在芝加哥大学所提出的分类法。到目前为止,这个分类法虽然经历过修订,但依然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界的各个领域。

布鲁姆认为,从儿童的认知领域上来说,教育的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分析、应用、评价、创新。这是一个金字塔型的层次,最低的认知目标是记忆,而最高的认知目标是创新。

其中记忆和理解属于浅层学习:涉及机械记忆,简单提取,浅层理解等低级思维活动。

而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属于深度学习:涉及的是元认知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阶能力。

就绘本阅读而言,我们也可以把这6个目标贯彻其中,只要能达到这6个目标的讨论,可以说就是一次非常了不起的绘本理解了。

03.

如何实操?

根据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法,可以将亲子阅读提问分为六种类型:知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创造性问题。这些问题是帮助孩子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利器,并且,几乎适用于所有绘本阅读中。

知识性问题

在阅读的起始阶段,鼓励孩子在书本中寻找基本信息或者关键信息:

谁/什么是主要角色呢? 你可以讲讲故事的开始、中间、结尾都发生了什么吗? 故事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发生的呢?(时间、地点、周围环境)

以绘本《5只好老鼠造房子》为例,对五只小老鼠来说,在城市生活太艰难了,有大猫的追赶,还要提防人类的踩踏。五只小老鼠无家可归,他们来到废物山,决定自己搭建一座房子的故事。

阅读后,可以问问孩子“这个故事主角是谁?故事开始和中间发生了什么,结尾是怎么样的呢?故事发生在哪里……”

一般来说,故事主角是孩子最容易回答出来的。

“主角是5只小老鼠!”

而故事的发展轨迹就得孩子动动脑筋了,第一次不见得能讲准确,有时孩子还喜欢加入一些自己的想象,导致和本来的内容大相径庭。

遇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急着纠错,可以先耐心听孩子讲出他的理由,等到他讲完了,再友情提醒一下就行。

其实知识性的问题说是梳理记忆,也是写作能力的基础。小学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问题里都涵盖了。这类问题回答多了,孩子以后写作文打框架时,自己就知道怎么把握六要素了。

理解性问题

比记忆更进一层次的是理解型问题,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形容、总结书里的内容或者人物关系、主旨大意等等,这个类别里的问题最能锻炼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第一个问题,我们能发现孩子哪些语言是没有理解透的:

你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给爸爸/妈妈讲一遍吗? 故事里主要讲的是什么呢? 你能为这个故事画一幅画,然后给我讲讲究竟发生了什么吗?

继续上一个例子,《5只好老鼠造房子》中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如果我们在这上面铺块地板,高于地面,”小黑说,

“下雨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弄湿脚了。”

“加油推!”小灰说,“我们就要到了!”

他一边气喘吁吁,一边用尽全力。

很多孩子可能还不太理解这段对话,不明白为什么铺块地板就不会湿脚了这段话的含义,以及对于“气喘吁吁”这个词也感到陌生。

这时,家长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给孩子再讲解一遍,等到孩子以后再遇到类似词语或语句时,阅读理解上她就不容易出错了。

应用性问题

当孩子理解书的内容后,运用型问题让孩子思考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的场合中去,看看孩子是否可以做到知识的迁移:

这种情况,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还有其他什么故事/人物和这个是一样的吗? 这种情况,如果是你,还可以怎么做?

这类提问的精髓在于,启发孩子举一反三,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5只好老鼠造房子》中,故事中的5只小老鼠用牙齿咬开了困住猫的绳子,如果是你,你还有什么好的办法去解救猫吗?

孩子会主动思考,把在其他场合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于新的具体情景中,去解决绘本故事中人物所遇到的问题。

分析性问题

分析是让孩子重新回到细节上去探索不同的关系和理解,一般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书中都是找不到的,而是要靠孩子自己的理解推断去分析出来:

你可以从故事中发现什么?你的想法与故事中主人公的做法一样吗?或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如果让你选,你希望你是故事里的哪个角色? 为什么?

这个层面的提问给孩子提供了不同的情景,鼓励孩子开动脑筋,跳出故事情节本身,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信息重新组合。

比如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同意大老虎这样的安排吗?为什么?大老虎为了挽回和小老鼠的友谊,做了很多讨好小老鼠的事情,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原谅他吗?为什么?

挑选出重要的信息来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充分收集各方面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个阶段的锻炼会为孩子的“辩论”思维培养打下基础。

评价性问题

评价类的问题问的是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比较之前我们读过类似的绘本,你会推荐给别的小朋友读哪本书,为什么? 你认为这样做是对的还是错的?你觉得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你对于这个做法/办法/结果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当然,评价是建立在对前四个层次问题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的,也只有经过充分的探究过程,孩子才有可能对对故事中的人物或事物作出全面、深入的评价。

比如在《小老鼠和大老虎》中,可以问孩子:你觉得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是真正的友谊吗?为什么?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你会给大老虎提哪些建议(好主意)?

创造性问题

在阅读问题的最后一个层次,用创造型问题提供给孩子一个读完书后产生新主意的机会。一般亲子共读的时间有限,建议父母可以作为读后的一些互动活动来使用:

故事还可能有什么其他的结局呢?列举越多越好。 你想为原有的主角重新设计一个故事吗? 我们仿照这个故事来重新编一个吧,但是把好人和坏人对换一下。

在《小老鼠和大老虎》中,小老鼠和大老虎依然是好朋友,但是经历过风雨以后,他们更懂得友谊的真谛,也知道友谊来的不易,因此会好好珍惜友谊的。

可是,“我们还是出现了一个问题。”翻开下一页的画面,犀牛来了,接下来他们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这就要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去编写他们之间的故事。

这一层次的提问会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能够扩散思维,对故事进行“二次创作”,从而提升孩子个性化表达的能力。

但这一切的基础源于已经掌握绘本基本信息、理解故事内容、深度分析人物特征之后,能够将以获取的知识和材料联系起来,重新综合成一个整体,从而产生个性化的新作品。

用以上的方法,我们不但可以给孩子讲解绘本中的画面,丰富孩子的语言能力,还达成了6个层次的全部教育目标,简单好用,一学就会~

最 后

当然,每个孩子阅读程度不一样,对阅读理解能力也不一样,对话和提问方式也会不一样,而阅读提问的训练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是需要日积月累,以及老师和家长们的引导。

还没开始用这六步提问法的家长们,赶紧用起来吧~且不说这些“经典问题”对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帮助很大,哪怕只是讨论本身,也是高质量的亲子互动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