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为什么国外电影不引进了 《当代电影》

《当代电影》

2024-06-30 07: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詹:那么,引进片政策是想对过去的什么进行冲击呢?

高:一个是改变中国人不爱看电影的习惯,就想用进口大片吸引观众重新走进影院。那时候漫山遍野都是录像厅、镭射厅,特别是那种小镇小城,好多放的甚至是黄色录像,对电影市场的影响特别大。后来南方市场还有走私片、从沿海过来的拷贝。所以需要重新激发中国观众对电影的兴趣和消费热情。

再一个就是改变中国观众长期以来都是进口影片“二等公民”的状态,因为原来中国人看进口片都是那种老片、旧片、便宜片,都是以批片的方式买进的。我记得一万到两万美金就把电影版权买断了。中国观众看不到最新、最好、最优秀的电影,所以引进大片的时候提的就是“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

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是中国电影经济模式的改革。原来中国电影的经营模式没有分账这个概念,叫统购包销,发行只能通过中影公司来进行,这种计划性体制谁都知道问题很大,但要动它又非常困难。对传统计划性体制的颠覆要引入外力,引入美国电影我觉得就是这样一个目的,但是当时不能这么说,因为一说引进大片的时候,中影集团、广电部的领导都被扣上了大帽子,说他们是“洋买办”“卖国贼”。

詹:好像还反映给了中央领导。

高:对,后来中央有关部门开了一次关于进口影片的调研会。当时广电部的田聪明副部长也在座。首当其冲的是中影公司总经理吴孟辰。赞成派和反对派的争论非常激烈。那得顶多大的压力!所以吴孟辰那时候是很悲情的人物。因为进口影片这个事是他主导,田副部长在后面支持这事才促成的,他们俩如果有一个认怂,这事儿就吹了。但是两种力量的斗争最终还是改革派占了上风,我觉得这跟邓小平同志是有关系的,要不引进大片这个事一定会胎死腹中。

詹:其实之所以有勇气做这个事,是因为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

高:对,就吃了个定心丸,胆子可以更大一点,步子可以迈得更快一点,总设计师高屋建瓴已经定了调子,所以他们心里应该还是有底气的,最终还是改革派的意见占了上风。但就算占了上风,也不是就能一蹴而就,顺利推行的。当时的北京市电影公司就不让放第一部进口大片《亡命天涯》。中影公司就绕过市公司,找到了海淀区电影公司的总经理韩茂瑞,让他来牵头。

詹:结果韩经理自己就“亡命天涯”了(笑)。

高:他不得不“亡命天涯”,因为到处在找他。他的拷贝都在车后备厢里呢。后来才知道,他经常隐身的地儿就在学院路蓟门桥一带。只要被找着,那些拷贝肯定就得没收了。他就组织了八家影院放这片,放了一周就不让放了。后来由于改革派的意见占了上风,市公司也换了新领导,和中影公司重新修好。后来在北京二次上映《亡命天涯》,这次的宣发就是由我主导的。中间隔了不到两个月。第一次放一个星期,票房一共才40多万元,一周后北京市公司又放映了一次。

《亡命天涯》海报

詹:当时反对引进片,除了意识形态之争,更主要的还是经济利益之争。取消统购统销,对于省级发行公司的影响最大,因为把他们绕过去了,所以当时反对声音最大的主要是他们,但这就是时代的改革大潮来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已经无法阻拦。

高:所以我说进口大片要达到的是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完全达到了,就是重新拉动了中国观众对电影文化需求的热情,很多人重新走进影院,包括现在有电影固化消费习惯的很多观众,有很多就是当时看进口大片的人,包括一些50后、60后,都是因为看了进口大片逐渐成为稳定的观众群体,也包括后来的70后、80后,他们带孩子去看,现在成了引进片、包括引进动画片相当稳定的群体。所以第一个目的应该达到了。但是这个目的意义远不如第二个大——就是真正触动了中国电影的原有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个目的要大得多。

詹:对,是深层的体制性的问题。

引进片对中国电影的

综合影响

詹:在说到引进片当时对中国电影所起的作用时,有人说是“激活”,有人甚至说是“拯救”,您觉得怎么说更准确?

高:“拯救”有点过了,“激活”比较靠谱,或者是“复苏”?

詹:我个人有一个观点,至少在90年代末那个阶段,我把引进片的作用叫“续命”,可能这个说法有点激进,但我们要看到,虽然1995年就开始引进大片,但是并没有真正拯救中国电影产业,到20世纪末的时候,国产片基本上已经陷入绝境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真正拯救中国电影的并不是引进片,而是2002年之后进一步的产业化改革,才是真正扭转整个方向的根本,这是真正的“重生”。

高:可以这么说。或者说,如果引进大片是对当时中国电影市场的一次“续命”,那么2002年之后的产业化改革,包括院线制的推行就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但院线制的推进一开始是用行政手段强推的,不是市场行为。当年广电总局下发了一个文件,到2002年6月1日,如果影院还不加入某个院线的话,就停供进口大片。这是行政命令。当时很多人还很不理解,说院线应该是市场运作自然形成的,怎么能用行政命令呢。现在看,在中国的这个特定环境下,有时候用行政命令还是很有效的。

詹:也就是说在推进院线制过程当中,分账片是一个很重要的砝码,因为你不搞,分账片不给你,所以分账片实际上成了一个非常有力的推动工具。

高:可以这么说,因为谁都渴望放进口大片。当时影院最怕因为违规,比如偷漏瞒报、截留会被停供进口大片,因为进口大片最赚钱嘛。所以当时用进口大片作为筹码,逼着你去参加院线,现在看是挺好的一件事。

其实第一部《亡命天涯》的票房不是特别好,但后面紧接着几部票房就非常棒了,比如像《红番区》《真实的谎言》,特别是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票房超过全年票房的1/3,全年是9亿多,它一部影片就有3.6亿(而且2012年做成3D版重映又收了近10亿,比北美还高)。当时人们对进口大片的认识其实也是蛮肤浅的,比如说在一部进口大片上映的时候,电影公司宣发的人就觉得不用做宣发,只要说进口大片又来了、是今年的第几部就行了。进口大片来了之后,给大家带来一种新的经营思维,就是票房可以分账,只不过分账的比例有所不同。

《泰坦尼克号》海报

詹:引进片的这个作用,实际上是把取消统购包销的改革逐渐落了地。

高:可以这么说。当然好莱坞进入中国,目的就是赚钱。要知道进口大片刚进中国的时候,对中国电影市场可以说是全球的“最惠国待遇”,他们在中国拿到的票房分账比例大约只有13%。

詹:这个比例从全球来看大概也是最低的,它就是要先进来,哪怕开始分账比例低,先占领市场。包括好莱坞早期那些经典影片,当年给中央台放的时候都是免费的,不收钱。

高:就是最低的。因为中国市场大,人口众多,又加上中国特殊的国情,我就这条件,你来不来,不来拉倒。没有你那么多年我也过来了。美国做生意的时候是有策略的,就像美国石油刚进入中国的时候,人家还送你汽灯呢,你回家一点,太亮了,离不开了,那你买我的煤油吧。先占领市场,不在利益上做过多的纠缠,后边再说。做生意,就是在商言商,没什么问题。

这之后一直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进口大片成了支撑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的主力,一般都是进口片占60%多。但作为中国人,咱们都不愿意看到进口片的市场占有率高于国产片。当时就有人站出来发声,说引进大片会把中国电影彻底灭掉,说我们戴着手铐脚镣跟人家比跳舞,我们能比得过吗?很是悲观。老说狼来了,现在狼终于来了。现在回头想想没那么严重,怎么美国影片一来,中国电影就活不了了?

詹:我看到有人持这样的观点,说进口大片用“格式刷”,给中国观众培养或刷出了某种制式化的“大片肠胃”。确实,我们也看到很多观众只看大片,这种胃口或者这种观影习惯,确实是从引进片以后开始形成的。

高:我个人反对这个观点。电影市场的文化消费本身就是多元化的,有些人就是只看大片,不管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对于这种人,看一些进口大片也是有益无损,所以我觉得多元化的市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都应该去满足它们。因为有了进口大片以后,你会发现市场慢慢变得多元起来了,有时候艺术片也有了自己的阵地。

你知道当年做艺术片的时候有多难吗?我是发行过很多艺术片的,有的真是费了大劲了。比如《观音山》,那是第一部做商业发行的艺术片,就没人敢接那部片子。我那时候想的招儿可都是“损招儿”。我和片方约法三章,第一是影片上映终剪权必须在我,不给我终剪权我就不发。李玉导演说:“给你,你来剪。”我剪掉了17 分钟。

詹:为了加快它的节奏?

高:剪掉的都是张艾嘉的戏,因为如果保留张艾嘉的戏,它无论如何都是文艺片,就等于没票房。另外,这几个青年演员,我需要一个月的宣发时间,能不能做到?都答应我了,这才做的。后来非常成功。

詹:票房好像将近7000万。

高:7000万,而且宣发费超过了制片成本,就是特难。所以你说进口大片来了,给大家打造了一种大片胃口,那有什么不好的,为什么就不能有这种胃口呢?所以这个观点我不能认可。有些人就爱看大片,有些人就喜欢看小众。

詹:引进片的作用,除了拉回观众、激活市场、促进产品多元化、助推产业化改革等方面,在创作上有没有推动中国电影的创作?

高:我恰恰不认可这一点。我觉得结论应该是相反的。进口大片来了以后,中国电影在创作层面上没有获得任何长足的进步,在商业运作上倒是受益匪浅,像电影商业化植入等方面得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我们现在商业片做得真的很商业了,但唯独在艺术上退步了。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进口大片引进之前,我们很多优秀影片的艺术高度今天始终没有人能企及,不说超越,达都达不到,比如说《霸王别姬》那样的电影,拍不出来了。

詹:感觉您的这个否定主要是基于纯粹意义上的艺术标准而言,但是也要看到中国电影在好莱坞的参照之下,在商业类型化方面确实也有很大进步,这也属于创作的范畴。

高:我个人觉得最多的受益还是经济和经营方面,不是艺术和创作方面。到今天为止,我甚至觉得还在后退。都不说精品了,能在艺术及格线以上的影片都很少。这是一个大遗憾。好在中国观众真好糊弄,有人说中国观众是食腐动物,就爱吃这些东西。这个说法我倒不认可,但就是真好糊弄。比如说我前一段还特别看好“开心麻花”系列,走到《西虹市首富》的时候我觉得已经后劲乏力了,已经在透支他们的商业信誉了。这次到了《李茶的姑妈》,原来希望是25亿起步、30亿打住,结果现在才过5个亿。我觉得不光是这次票房惨败,最大的危机在于一个优质品牌可能从此由盛而衰了。

詹:我前天刚写了一篇文章说这件事,名字就叫《神话破灭的背后》。

高:对,还真的是。好容易有一个品牌出来,不好好珍惜,拼命“攒”,“攒”出来不像样的东西然后去蒙钱,可惜了。

《红番区》海报

国产片与引进片

是“竞合”关系

詹:那您怎么定位国产片和进口片二者之间关系?

高:现在看,我觉得它们的关系不是“竞争”而是“竞合”,竞争与合作。你会发现在很多档期,非常微妙的是,你有的时候让我,我有的时候躲你。因为有的时候我不让你,可能我的下场不好,你的结果也很惨。有的时候你不躲我,你死,我也活不好。现在就变成了一种可以互相包容的那种感觉。比如贺岁档,很少有进口大片来,因为他们知道来了可能也得不着好。有些比较弱的档期,我们喜欢把它交给进口片来打理,比如说3月、4月、9月、11月,这些中国传统文化意味不那么浓的档期,因为对我们来说属于弱档期,而进口大片对档期的依赖性不如国产片那么高。我印象中很多进口大片恰恰是在弱档期完成了好票房,比如《泰坦尼克号》,1998年4月2 日上映,是最弱的档期,却拿了好几个亿。我们从那儿开始认识到“没有弱档期,只有差影片”。但是我们仍然愿意把最好的文化消费热情最好的档期留给咱们自己的国产片,比如贺岁档、暑期档、“五一”档、“十一”档。

詹:说到这儿,关于所谓“国产片保护”的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高:现在不用再保护了。

詹:但还是有保护,像您刚才提到的,观众最多的这些档期还是留给国产片的。

高:当年是主动去保护的,现在不再主动去保护了,再保护也没什么用处了。其实对这种保护,一开始很多有识之士是持否定态度的。保护住的东西一般来说都是弱苗,都不行。比如像台湾的汽车工业保护来保护去,最后保护死了,而台湾的电脑产业从来没保护过,人家在亚洲非常牛,所以保护有的时候起反作用,保护不全是好事。当年怎么来的这个保护?很重要的政治节日比如“七一”,一般来说电影市场商业氛围相对淡,而很多基层单位愿意组织一些党建题材电影,看看《孔繁森》《蒋筑英》等,所以可能会在6月20日到7月10日这段时间保护一下。有几个年份的确是这么做过的,但是后来基本就不再这么做了。

詹:但暑期档、国庆档确实没让进口片上。

高:是,没错。但是我觉得贺岁档的时候你拿一个进口大片来跟国产喜剧拼,外国片方也不一定就愿意来跟国产片拼,因为这个地球上有两个国家是不会被美国电影完全占领的,一个中国,一个印度。这两个国家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色彩太浓,甚至有一些民族情绪的东西在里边。所以我觉得,现在实际上这种保护基本也没有必要了,就是让它自然形成。因为现在国产影片在电影市场份额上基本上占据主动了,近几年都是国产影片占的比例略高于进口片。

詹:关于引进片的这种专营化格局,您怎么看?我看到以前广电部田聪明同志的一篇回忆文章,他就讲到将进口影片的引进权放在中影公司,主要考虑取消统购统销的情况下,稍微有点缓冲,让改革的冲击力度相对没有那么大。

高:这个说法成立,但不是全部。打个比方,说现在把中石化、中石油给解散了,把石油石化的经营权让市场自己去分配,肯定行不通。这里面不光有经济利益,还有国有体制要占主体之类的考虑。当时定的好像是十年不变,由中影公司引进发行,后来因为外部压力太大,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所以咱们增加了华夏公司,有点竞争关系。

詹:那您现在怎么看这种格局呢?

高:现在就另当别论了。要是在中美贸易战之前可以确定地说,进口影片的引进权和经营权迟早会放开。但是今天就不好说了,可能会随着整体的国际贸易、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产生一些新的变数。

詹:从相关新闻报道来看,对电影产业一直没有相关讨论,包括贸易战清单里也没出现过电影方面的内容。

高:虽然没出现,但它是敏感度比较高的一个领域,树欲静而风不止。你看贸易战,我们都觉得跟我们电影没什么关系,实际关系相当密切。包括中美贸易战以后中国市场的变化,我们作为第一线的从业人员是最敏感的。现在的日均票房你看一下,影院已经突破1万家,银幕数量快达到6万元了,但是票房总量,日票房基本都在四五千万徘徊,这就意味着一块银幕一天产出才800元,分账分走400元,剩下400元水电费都不够,还有人员开支、房租等。有人说没事,经济最惨的时候有“口红效应”,此一时彼一时,今天要再出现经济危机,未见得对电影市场是一种正面的刺激,很有可能会抑制它的发展。因为人的收入下降以后,最先压缩的一定是文化消费,不是吃饭、穿衣,那是刚需。

詹:您对这个“口红效应”不一定认同?

高:“口红效应”在不同时间段会有不同的作用,比如说20年代末的时候,可能“口红效应”起作用,促进了好莱坞的电影产业发展。但是今天未见得,特别是在中国。咱就说一个小小的票补,中国电影市场成也票补,败也票补。要我说票补根本就不该来。我们市场经营得挺好,你来票补干嘛?这是绑架我们,但是一旦来了,你不能让它轻易走,走了就完蛋,就相当于刚立冬的时候送来一件棉大衣,“三九”时候非把大衣给我扒走,那我不得冻死了嘛。所以现在市场的颓势和票补退潮有关,如果有大的经济危机,中国电影市场有可能进入一个“冰河期”。

近两年引进片的

新现象与新趋势

詹:这两年引进片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比如说好莱坞超级大片,以前应该很卖钱的,但现在有的影片没有想象中那么卖钱了,您觉得是为什么?

高:经常看到这种现象。我记得去年发了一个进口片,叫《飞鹰艾迪》,你都没想到那票房有多惨,一部进口片1000万元不到。

詹:其实现在批片一两百万、两三百万,多的是。

高:进口片发生这种变化,首先是人心态上的变化,比如说引进片刚进来的时候,很多人逢大片必看,你别看我是做电影工作的,我是场场不落,只要是进口大片,必须看。后来这种新鲜感就没有了,这个很正常。

詹:其实到了上世纪末,引进片也快没人看了,不像一开始那样新鲜了。

高:是疲了。一开始是饥不择食,来了进口大片我就吃,到后来就有选择了。喜欢情感片,就看《廊桥遗梦》《诺丁山》;喜欢动作片就看《真实的谎言》之类的。有选择了,这个是正常的。进口大片来了以后,大家没有区别全方位接受是有问题的,那个不正常,有选择是正常的。所以进口大片热度不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詹:像《星战》系列那些影片一直在中国都不太好。

高:对,我觉得《星战》是没有培养好观众群体,就是目标营销观众群体没培养好。相比之下,像《变形金刚》就非常好,它那批忠实的80后观众都是变形金刚迷。进口大片不会像刚引进那么火爆了,但也绝不会说以后就成了“老太太的裹脚布”没人要,只是有选择了。而且现在观众比较理性,他们会去看影片的题材类型、网络评分、后续口碑,再决定自己看还是不看。所以现在对于所谓进口大片,观众开始越来越没有大片的意识了。像《摔跤吧!爸爸》,几百万元人民币买进来,都能拿十个多亿,所以大片不大片的区别基本上没有了,有些大片可能反而放得不好,有些小片反而不错,市场容量大就会出现细分,这是必然的。

詹:对,像您提到的这个现象这两年非常明显,除了《摔跤吧!爸爸》,还有西班牙的《看不见的客人》、泰国的《天才枪手》。以前日本片卖得也不好,但是《你的名字。》卖了超过5亿元票房,这些都是前几年不可想象的事情。

《你的名字。》海报

高:你这一说,我突然想起这样一件事来,我觉得美国进口大片的命运在中国电影市场,特别像中国的古装大片的命运。原来我们看美国进口大片的时候,包括中影公司,他们选影片的时候,一定选在商业上确定有保障的,他不会选那种艺术片。首先是符合国情,然后商业上肯定是比较稳定,有把握赚钱,他就选。但是这种片子看多了,观众就会觉得有雷同的感觉,似曾相识,基本上是同一类型的。其实电影特别怕有替代感,如果一部影片在一年中有十几部都能替代它,这样的影片一般都卖不了大钱。慢慢地,观众发现,像《摔跤吧!爸爸》这样的电影感人、有泪点,观众都觉得不错。所以印度也好,日本也好,西班牙也好,他们没有硬科幻的东西,也拍不起,但观众就会觉得他们这样的小片走心,能对我的胃口,这可能也是对美国那种大工业制作影片的一种颠覆。中国的古装商业片同样是这样,一开始特别火,《卧虎藏龙》《英雄》都非常厉害,后来古装大片慢慢走下坡路了。现在张艺谋的《影》,按说这个画面感是相当棒,但就是赚不了钱,现在也就五个多亿票房。

詹:观众的时代审美趣味已经变了。不过类型是风水轮流转的,现在不行了,没准十年以后又起来了。

高:对,但现在这个题材类型被市场给边缘化了,就像大家对进口大片逐渐淡化的感觉基本差不多。

詹:现在引进片发行的细分化,好像也非常明显。像《海边的曼彻斯特》《三块广告牌》这些艺术电影引进以后,主要通过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这样的渠道发行,跟以前有一些变化。

高:对,实际上你说这个主要是批片的发行。因为进口大片,那些民营公司、小公司还是无法染指的,所以他们就会找一些商机,在美国进口大片之外找一些有特点的,人情的、伦理的,逐渐出现细分,而且还有能赚钱的。

詹:对,《敢死队》也是批片,那个很厉害,据说赚了6500万元。

高:《敢死队》之后也很难赚了,因为水涨船高了。张昭是用1300万美元买断了《敢死队2》在中国的放映权,其实它不是进口大片,是批片。我觉得这都是挺好玩的事。

詹:您能否展望一下未来引进片的发展前景?

高:我能做一个稍微大胆一点的推测吗?有一天进口大片有可能会阶段性地在中国消失。这取决于贸易战打到什么程度,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我们作为电影人要有一点前瞻性。

詹:如果暂且不考虑这种很极端的情况呢?我们都知道中国电影市场在今年或明年就将超越北美,成为世界第一,在这种背景下,引进片会有怎样的变化?

高:总票房超越北美是必然, 因为我们的人口基数、银幕数、文化消费需求总量都在这儿摆着,我们是14亿人口基数,对方是3亿人口基数,所以超过了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意义。

要说引进片未来的发展趋势,如果发生刚才说的极端情况,引进片在中国“断粮”这种可能性也还是有的。如果不发生这种情况,我觉得在一个时间段之内,比如说8—10年能保持现状,国产影片能够在总体票房比例上略占上风就已经很不错了。

詹:当然我们也都希望中国电影发展越来越好,不仅能够在市场规模上领先,同时也能作为别人的“引进片”不断“走出去”,持续扩大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谢谢高总接受我们的采访!

编辑:高珊

校对:王昱

d

d

d

y

z

z

公众号

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686032783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