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春天”已来,一文了解上海中职校招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高职贯通学什么专业 职业教育的“春天”已来,一文了解上海中职校招生

职业教育的“春天”已来,一文了解上海中职校招生

2024-04-05 06: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本贯通

中本贯通更接近高中学习,取消了高中的副科学习,相应增加了专业技能,使得学习精力更加集中,3年后参加专门的高考,可以进二本(目前中本贯通的本科院校大都是上海一二本合并之前的二本院校,一本/985/211类的学校暂无中本贯通)。

需要注意的是,中职三年学习后并非一定能升入本科大学学习,必须通过转段考试。转段考试由文化课考试(上海市统一考试)和高校组织实施的技能水平测试组成。

另外,报考中本贯通的考生必须是本市常住户籍应届初三学生,须参加当年的中职校提前批录取才有中本贯通资格。

分数线要求:

从2015-2021年,中本贯通每年的最低控分线,都与公办普高齐平。会计、卫生、学前都是非常热门的专业,分数线都在650+分左右。

👉五年一贯制:

2019年上海新增了“五年一贯制”招生,仅319个招生名额,到了2021年有3所学校的中职部参加招生,分别为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震旦职业学院、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共801个招生名额。

五年一贯制开设的专业都是当前市场紧缺同时又前景不错的热门专业。

👉中高职贯通:

2021年,上海中高职贯通招生计划7066人,相比2020年增长296人。

分数线要求:

2021年,上海中高职贯通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仅380分,市北职高的市北酒店专业,对应工商职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只需要考到中考满分750的一半就能进。

适合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考高中比较勉强的学生。

02 考生志愿填报

中职校提前批报考渠道为“上海招考热线”网站 ,三类志愿可同时兼报。

中本贯通限报1个志愿,五年一贯制和中高职贯通可以填报3个志愿(五年一贯制专业和中高职贯通专业可以兼报),自主招生可以填报 4 个志愿(航空服务、艺术类和自荐生专业可以兼报。

录取次序:按照先中本贯通录取,再五年一贯制和中高职贯通录取,最后自主招生录取的顺序依次进行。

注:部分中职校专业有特殊要求的,报考学生需符合相关要求才能填报志愿,若因不符合招生要求而被学校退档的学生无法再被其他学校录取。

提示,不符合户籍要求和专业要求的考生,千万不要填报该志愿。

03 录取招生方式

中职校提前批录取由市中招办统一进行网上投档录取。

1.中本贯通录取:按学校招生计划和要求,根据学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按1:1比例进行投档录取。录取总分须达到当年本市普通公办高中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

2.五年一贯制和中高职贯通录取:按学校招生计划和要求,按照“平行志愿”原则进行投档录取。五年一贯制和中高职贯通录取总分须达到市统一划定的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

3.自主招生录取:按学校招生计划和要求,按照“平行志愿”原则进行投档录取。部分学校的招生计划不到专业,学生录取后由招生学校根据学生意愿、成绩、专业计划等进行分班确定专业。

注:学生如果被中职校提前批志愿录取,其在区所填报的志愿(即统一招生录取批次的零志愿、名额分配志愿和1-15 志愿)自动失效;未录取的学生则进入统一批次志愿的招生录取程序。

注:2021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提前批中的中高职贯通和自主招生的录取原则是:根据学校招生计划和要求,按照“平行志愿”原则进行投档录取。“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举个例子:

A考生比B考生分数高,则A考生优先被检索到。遵循志愿指排序后,依照A考生的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只要检索到A考生的志愿符合投档条件的学校,即向该学校投档录取。一旦投档,A考生之后的志愿则自然失效。A考生投档完成后再继续检索到B考生,再进行B考生的志愿投档,以此类推。

附:2021年上海中职校提前批招生分数线(点击查询)

附:招生日程表👇

家长问答

Q:中本贯通报考要求?

报考中本贯通的学生必须是本市常住户籍应届初三学生(独立设置的艺体类中职学校试点专业除外)。

Q:报中职校是所有志愿都可填报吗?

不是的,对于有面试或专业考试要求的专业,必须按照招生学校的要求参加相关测试并 取得相应资格后,方能填报该志愿。

Q:随迁子女报考中职校要求是什么?

2021年本市共有63所中等职业学校进行随迁子女的招生,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21年上海市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收本市初中应届毕业生中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工作的通知》要求,随迁子女招生录取包括五年一贯制和中高职贯通录取、中职志愿录取和征求志愿录取。中职志愿录取时不分专业,学生进校后,学校根据学生成绩及志愿、招生计划等进行专业分班和调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