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戏剧之桥,融通中西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西方艺术结合 搭建戏剧之桥,融通中西文化

搭建戏剧之桥,融通中西文化

2024-01-21 17: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郭启宏在会上回顾了他的“跨文化之旅”,他首次萌发跨文化编剧的契机,是在普希金的小说中意外发现了昆曲所表现出来的美学观念,由此踏上了“寻找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铺设一座戏剧之桥”的漫漫长路,并不断探索使中国戏曲走向世界舞台的可能性。比如他与罗导合作,将《俄瑞斯忒亚》三联剧(《阿迦门农》《奠酒人》《复仇神》)以单本戏的格局搬上中国评剧舞台,并易名《城邦恩仇》。郭启宏以郑板桥的诗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来表达他的创作原则,并强调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同时应兼具富有新意的创造,对剧本进行现代化且中国本土化的改编,求同之余还需存异,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必然催生出新生物质或全新的戏剧样式。

孙惠柱教授从“内容”的跨文化戏剧入手,他表示早在古希腊,包括埃斯库罗斯的《波斯人》和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都涉及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作为编剧,孙惠柱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尤为关注,他所创作的、于1987和2014年分别在美国和中国上演的戏剧《中国梦》描写了中美两国人物之间的一些喜剧性的小故事,反映了中国走向世界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何面对西方和自己的文化。当下的现代生活中存在着日益密切的“跨文化”体验,愈来愈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不断产生着交流,内容上的跨文化戏剧日趋重要,它作为异质文化碰撞的产物,展现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同时承载着汇通跨文化交流、增进理解的文化功能。孙惠柱介绍了表现文化冲突的《蝴蝶君》《西贡小姐》等剧和表现文化和解的《四郎探母》等,强调叙事性艺术要跨文化,必须直面文化差异和冲突,但不能随意矮化他者的文化,这将比融合两种动作、融合两种曲子的形式上的跨越更难把握,但一旦做好了,就能够更有效地推动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第一场发言结束后,冉常建和陈戎女进行了评议,对三位发言人在跨文化戏剧实践中所做的“一戏一格”的探索表示了肯定,并一致认为,首先戏剧应该为大众百姓服务,而不单单是停留在阳春白雪或案头研究;其次,是让观众在观看后得到提升和获益。对于没有接触过传统戏曲的年轻一代,在观看改编的跨文化戏剧时是否会对中国传统戏剧的审美塑造产生误解的问题,罗锦鳞提出,优秀的跨文化戏剧不会误导观众,戏曲必须为了争取年轻观众而进行改革,革新过于陈旧的戏曲题材,创造与现实相关的内容,再将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

会议的第二场,冉常建教授从一个戏曲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以《东西方戏剧的碰撞与融合》为题进行了发言。他认为中国戏曲应该坚持表意的美学传统,同时借鉴现实主义戏剧的艺术精神,选择性地吸收西方现代派戏剧的精髓,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戏曲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他以中国戏曲学院与美国马里兰大学联合排演的戏剧《仲夏夜之梦》为例,参演人员一半是表演京剧的中国学生,另一半是表演话剧的美国学生,这种中西戏剧融合的演出样式不仅为演出带来了更大的探索空间,也为演出带来了颇有趣味的观赏效果。

陈戎女教授发言的主题为《古希腊悲剧经典跨文化戏剧实践》,主要以河北梆子《美狄亚》《忒拜城》,京剧《王者俄狄》为例,探讨了剧作家和导演对西方戏剧进行的本土化改编和搬演,河北梆子《美狄亚》以情动人,《忒拜城》让鬼魂穿越生死,融入了中国传统戏剧悲喜交加的特征,而《王者俄狄》在保留原剧基本剧情和戏剧冲突的基础上,在戏剧构思和舞台演出上做了大量本土化的处理,创设了诸多适合中国戏曲搬演的手段,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戏曲演出。跨文化戏剧不仅扩充了传统戏曲的表演题材和表现空间,也使西方戏剧获得了新的理解维度和展开方式。

陈戎女最后提出了跨文化戏剧的“形式”和“内容”、“剧本”和“表演”孰轻孰重的问题,与会学者对此进行了热烈讨论,罗锦鳞认为二者同等重要,郭启宏强调应重视剧本的文学性,剧本需体现剧作家的个人风格、精神思想、文化内涵。王永庆提出成熟的戏剧必定是形式与内容的浑然一体,戏剧是从写作到表演的过程,因此剧本要给表演发挥的余地。孙惠柱强调了剧本在跨文化戏剧中的重要性,尤其承认了西方经典戏剧文学有着人文主义的厚度,对它们的改编和移植可以丰富中国传统戏曲的题材,使得中国戏曲拥有新鲜的故事和人物,吸引年轻观众观看。

下午场的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顾钧教授主持,刚刚从瑞典归来的王绍军教授率先发言,他曾排演过豫剧《朱丽小姐》,在创作过程中成功将西方剧作中国化,将戏曲传统程式的呈现合理化、现代化,不仅赢得了中国观众的喜爱,甚至得到了瑞典专家的认可。王绍军总结出了五条创作原则,第一,将话剧的内在体验与戏曲外部程式化表现形式相结合;第二,将剧作原有的矛盾焦点与挖掘新的歌舞空间相结合;第三,将西方剧作的背景音乐与东方剧种音乐有机结合;第四,做到传统的表演程式与现代舞蹈语汇的结合;第五,戏曲美学精神统领下戏曲化的表演样式与话剧式的舞美灯光的结合。而戏剧的跨文化搬演最重要的,是展现人类共有的人文情怀和美好情感。

周云龙的发言则是另一番气象,主要是对“跨文化戏剧”做理论层面的阐发,引领戏剧研究进入深层次思考。他将“跨文化”(transculturation)一词放置于后殖民主义的研究视野,指出其中存在着权力关系和文化杂糅。当下跨文化戏剧利用中国戏曲与西方话剧进行跨文化的转化,就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而不再是一个二元对立、强势文化压抑弱势文化的局面。在这种交融之下,属于纯粹的国别戏剧的本质属性不复存在了,如何在他者之中反思自己的身份与文化,就成为了跨文化戏剧作为一种富有洞察力的策略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王永庆的发言分享了他在改编《麦克白》时的创作设想,《麦克白》主题与矛盾鲜明,而中国戏曲更偏向于散文化的抒情,如何解决这样的差异?他提出,叙事结构务必精炼,放叙事长线,钓抒情大鱼。同时,在集中矛盾的前提下,把物质的舞台空间让位于角色心灵的徘徊,角色可以抓住情感与矛盾的焦点进行抒情化的唱念做打,并在结构、语言等方面中国化、本土化,呈现出典型中国戏曲的特质,而在舞美方面则做了中西合璧的设计。王永庆还提出了“自由体”戏剧的主张,即善加利用符合整体风格的戏剧元素,虽然“自由”,但绝不“杂乱”。

本场发言后,评议人孙惠柱表示反对将京剧演员作为摆设的试验性戏剧,因为其中存在着自我矮化的意味,他再次强调戏剧应该是做给老百姓看的。评议人张锦引用了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术语,来指称戏剧内容和形式统一,并表示诸学者对于跨文化戏剧的实践有助于寻得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的人类普遍性,这使她从中感受到了一种温暖的力量。

在会议的“青年圆桌”环节,来自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的三位青年教师闫天洁、澹台义彦、李丹相继发言。闫天洁梳理了《牡丹亭》在英语世界的舞台传播以及美国汉学界对《牡丹亭》的研究,主要分析了陈士争与白先勇导演的两个昆曲版本《牡丹亭》的特征,由此产生了关于“中国传统戏剧走出去”的思考,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借助文本翻译使戏曲在西方的舞台上、面对西方观众进行跨文化的传播;澹台义彦对中国戏曲改编外国剧目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归纳,自1903年至今,已有十余种戏曲剧种演绎过西方125部经典剧目,中国戏曲改编外国戏剧的本质必须是戏曲,大体遵循戏曲的剧种规范,使用戏曲特有的符号,否则就损害了戏曲的主体性,导致戏曲变质。主创人员应该把握好中国戏曲改编外国戏剧文学名著、融合外来文化的度;李丹对几部中国戏曲版的《麦克白》中的女巫形象进行了分析,以《欲望城国》《马龙将军》《马克白夫人》为例,从文本改编、文化交融和舞台表演入手,总结了其中几种女巫形象改编的特点、达到的效果,她建议改编的过程需要考虑到中西方观众各自的审美,使西方悲剧和中国戏曲在内容和形式上既跨界又融合。

闭幕式由罗锦鳞和陈戎女作了会议总结,与会的专家学者们最后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首先,跨文化戏剧是大势所趋,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必然产生交流与互通,戏剧作为文化的表征,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有助于双向的文化交流;第二,对西方戏剧原著进行改编创造能够丰富中国戏曲的故事题材,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入剧场,但在跨文化改编的过程中,应将剧本的文学性和舞台演绎并重,有机融合中西方戏剧,尊重中国戏曲的规范,避免将京剧等戏曲形式僵化地作为舞台元素或摆设;最后,戏剧应该为老百姓服务,改编戏剧的出发点应是使观众满意并从中获益。

为了对跨文化戏剧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本次会议采取的是定向邀请的方式,每一位发言者都是“戏剧人”,他们或是实践经验丰富的导演和编剧,或是长期从事跨文化戏剧的研究者,在会议的发言和讨论中不断呈现着戏剧研究的新视野和新思想。本次研讨会的一大亮点,是在哔哩哔哩网站(www.bilibili.com)实时全程直播,直播间的观看人数最高达到了1500人,这种尝试突破了学术会议地理空间的限制,有效地沟通了学术与大众的联系,获得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赞许。

本文受北京语言大学梧桐创新平台项目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批准号16PT08)。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