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空工业回顾与展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航工业集团历届领导 我国航空工业回顾与展望

我国航空工业回顾与展望

2023-06-09 08: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航空工业是关系到国家综合实力的战略性产业,是国家经济、技术、国防和工业化程度的重要体现。本文将对于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预测。

一、发展历史

在清朝末年,我国航空业就已经开始起步。1910年清政府建立了飞机生产制造厂棚,完成了第一架飞机的组建。但其后直至1949年,由于我国处在动荡时期,不仅相关原材料以及记载设备都需要从外国进口,相关的技术人员也极度缺乏,因此对飞机的制造和维修也是相当困难的。新中国建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航空工业得到动力快速发展,中国也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航空大国。

01、第一阶段:从无到有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1951年4月17日,中央颁发《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成立了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标志着新中国航空工业的诞生。中央决定设立航空工业局对相关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并明确了先修理,再制造,再自行设计的长期发展路线。

经过几年的努力发展,我国自己制造的初教5(仿雅克-18)飞上蓝天并开始量产。这一阶段我国实现了航空工业从无到有的过程。

02、第二阶段:缓慢发展

我国航空工业最初的发展,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但在1960年7月,前苏联撤回相关专家,单方撕毁相关合约,同时由于受到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短期内面临着航空材料、航空器材以及航空技术的极度匮乏。从此我国开始踏上了航空工业自主发展探索的道路。

在上世纪60-70年代,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发展航空工业,积极研制各类军用民用飞机。而我国的航空工业发展,由于在文革期间存在一些研制上进度的延迟,因此与世界航空工业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03、第三阶段:快速腾飞

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之后,我国除了生产强-5、歼-7、歼-8等飞机改型之外,也在积极研制更新型的高性能飞机。80年代末,歼-8Ⅱ歼击机的试制成功,表明我们已经缩小了和世界航空制造水平的差距,并且已经具备设计高性能战斗机的能力了。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航空交通的需求也在不断凸显。时至201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市场,民航客运占据了整体交通运输的32.8%。旺盛的航空运输市场也同时促进了我国民航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

如今,我国除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歼-20、运-20已开始列装外,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也将于2021年底开始交付,这些无不显示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强大实力。

二、体系现状

我国航空工业发展至今70年,已经形成了包括了航空制造、销售与市场、运营与使用、保障与服务在内的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

 其中,航空制造作为航空工业的基石,最能体现一个国家航空工业的整体实力。根据产业链情况,航空制造业又分为设计研发、材料开发、部件与机体制造、设备制造、整体组装等环节。

01、航空制造领域主要企业

(1)中航工业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是由原航空工业第一、二集团重组成立的。中航工业设有多个产业,包括航空武器、直升机、军用运输机、机载系统、通用航空、飞行试验、航空体系供应链、工程建设、资产管理以及汽车等。中航工业下辖100余家成员单位、近27家上市公司,在职员工超过45万人。

①军用航空:先进的航空武器装备制造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系列研发各类军用飞机,包括歼击机、轰炸机、侦察机、强击机、无人飞机、运输机等等,同时全面研发导弹系统。塑造了多个飞机和导弹品牌,提供先进的航空武器装备生产。

②民用航空:为交通运输提供先进民用航空装备

在民用飞机领域,中国航空工业也同时大力开发,自主研发了多个系列的飞机,包括AC600水陆两栖飞机,发展新舟系列飞机,AC系列直升机,AG系列等。中航为国内外的众多客户提供了优质服务和可靠的产品。在发展通航运营的过程中,中航工业正在成为国家通航产业链健康持续发展的助推者。

③非航民品业务和服务业:高端装备的先进制造和创新服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大力发展航空业务的同时,依托自身的航空专业技术,积极与民用技术相结合,推进相关领域智能制造技术。在民用领域开展液晶显示、汽车用零部件、光电连接、智能装备制造等,并同时涉及金融、工程等相关领域。

(2)中国商飞

中国商飞全称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业务是中国的民用飞机相关业务,同时从事相关民用飞机的系列研发活动。中国商用飞机是一个现代化管理和运营的公司,发展方向朝向市场化、产业化、集成化和国际化,秉承企业愿景与责任全力打造更加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的大型客机。

02、飞机制造领域主要企业

通常,飞机制造企业担负着飞机设计研发和整机总装两大环节,在航空工业整体产业链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1)沈飞

沈飞的全称是中航沈飞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中航工业旗下,有着光辉的发展历史。沈飞于1951年创建,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中国多个第一,包括研制中国第一架喷气歼击机、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第一架喷气教练机、第一枚对空导弹,以及研制出了“歼侦-6”飞机、“歼-7”飞机、“歼-8”飞机、“歼-8Ⅱ”等。

近年来,尽管在陆基战斗机研制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沈飞研制的歼-11系列、歼-16系列,却仍保持在海军中的较高地位,因此,这两个系列也成了为中国海洋守护的主力机。

(2)成飞

成飞全称为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建成立于1958年,同样隶属中航工业。它是我国歼击机设计研制与生产的重要基地。其60年代设计研制的歼-7,不仅在我国空军得到大量列装,还出口多个国家,成为了我国出口数量最多的机型之一。

2019年开始列装的歼-20,更是成为了全球领先的第五代战机。作为沈飞在国内最大的竞争对手,成飞堪称是后起之秀。

(3)西飞

西飞作为我国大中型的军用、民用飞机科研生产单位,同样隶属于中航工业,全称为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飞研制了多种军用及民用飞机,军用飞机型号包括飞豹和轰六等,其中有五个机型参加了50周年国庆阅兵。民机包括运七和新舟60,其中新舟60在安全性、经济性、舒适度和维护性等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未来展望

当前,是否具有自身强大的航空工业已经成为了大国的标识之一。未来航空工业的发展势必成为强国发展的主流,因此中国的航空工业将会迎来快速发展期。

伴随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与航空领域相关科技专项实施,以及低空空域管理体系改革和逐步放开,中国在大型客机和商用发动机研制加强的同时,也会进一步加快相关支线飞机产业化、系列化发展,同时促进机载设备以及相关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协同发展。

未来伴随材料技术、制造技术和发动机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的不断突破,必将推动我国快速实现从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的转变。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