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小说的观点当成科学的结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石科技深度分析 莫把小说的观点当成科学的结论

莫把小说的观点当成科学的结论

2023-03-24 08: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也就是说,讲学家的观点更符合科学。我们假定老河兵的观点——河中石兽以翻跟斗的方式逆流而上是正确的,那么以下推论应该也正确:

其一,假定石兽是方方正正的,也就是石兽的高度、宽度、长度差不多,才能够保证石兽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不停地翻跟斗。只要石兽有一边明显长于另外两边,由于重心的原因,翻倒一次之后,便很难再翻倒第二次,如老河兵所说的“转转不已”几乎不可能发生。

其二,如老河兵所言,沙坑的深度达到石兽高度一半时,石兽会倾倒在沙坑里。这时候,倒下的石兽的顶部应该与沙坑齐平或者低于沙坑,这样,也就没有足够高的突出部分来反激水流,也就不会因为“反激之力”而形成新的沙坑。

其三,根据老河兵的观点,石兽将会一直在河床的表层运动。根据文中提到的“阅十余岁”和“果得于数里外”信息可以知道,石兽十多年就上行了数里。按照这个速度,每条河的源头,应该会聚集大量古代文物。谁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在河流上游守株待兔,便可以保证子孙后代衣食无忧。显然,这不可能。

综上所述,石兽不仅不可能“转转不已”,而且极有可能一次也不会翻转。文献资料《唐铁牛与蒲津桥》中提到的“铁牛和铁人排列整齐,还在原址”便是证明。

显然,老河兵“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结论,才是主观臆断。那么,名动朝野的博学鸿儒纪昀老先生,到底知不知道老河兵是在主观臆断呢?

我认为有两种可能。其一,不知道,他没有实践经验,选择相信看上去更值得相信的老河兵;其二,知道,但他为了体现创作意图,选择用讲学家的纸上谈兵,来反衬老河兵的“实践出真知”。

韩希明在《阅微草堂笔记·前言》评价道:

纪昀激烈抨击讲学家,指责他们热衷于宣扬儒学教义,其实他们本身并没有掌握教义内涵;饱读诗书的儒生们,精神生活浅层化;那些“质美而未学”的善良百姓,却懂得生活的深层涵义。

看来,“设帐寺中”的讲学家,是“躺着中枪”了。他的纸上谈兵、迂腐可笑的行为,是纪昀有意设置并用来反衬老河兵之“真知灼见”的。

其实,真正主观臆断的,并非讲学家,也不是老河兵,而是纪昀自己。问题的关键是,一代鸿儒纪昀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主观臆断?

这是一个文化问题。在农业时代的中国,士大夫是依附在农民创造的财富基础上的,他们理所当然地成了农民立场的代言人。因此,作为读书人的纪昀的价值观,本质上仍然是农民式的。这就决定了《阅微草堂笔记》从内容到价值观,再到文化立场,都是农民式的、乡土性的。

在乡土中国,最重要的生存智慧,不是依靠科学知识,而是依靠生活经验得来的。在乡土中国,一个村子里的老人,可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老者的权威取决于他的见多识广,即“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他在漫长岁月里见识过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很多情况,这些生活经验使他在很多事务上拥有发言权,正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河中石兽》中那个一锤定音的河兵,那个见识超过讲学家的河兵,只能是一个老河兵,而不可能是一个小河兵。

谁在臆断?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是乡土中国崇尚经验、尊崇老者的文化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因此,千万别把小说的观点当成科学的结论呦!

本文刊发于《初中生·作文》2021年2月号

卢望军,湖南长沙市怡雅中学初中语文教师,“王君青春语文工作室”成员。曾获“岳阳市优秀教师”“岳阳市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获岳阳市“金鹗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湖南省“诗教湖湘”诗词讲解大赛二等奖。在《光明日报》《语文教学通讯》《中国教师报》《湖南教育》等报刊发表文章近百篇;曾为《班主任》《班主任之友》“封面人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