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东方的美:叫中式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式建筑圆拱门 有一种东方的美:叫中式圆

有一种东方的美:叫中式圆

2024-05-28 03: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种虚实空灵的圆形构图来源于中国古代审美,

从团扇到窗景再到庭院园林,

圆之美,早就被全世界刷屏。

在此就和大家讨论一下,

电影中所选用的“圆”这一元素,

圆从何起,缘从何灭。

透的是风景,看的是意境

古代的很多文人都喜欢对着窗外的景色思绪万千,寄情无数: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窗外的风景,窗里的故事,

因为有了美的意象,显得别样的动人。

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人的世界观,

易经、尚书等学说思想就是以此为基础的,

可以说没有圆就没有中式设计。

中国传统建筑中,

最具代表性的“圆”元素,

便是园林中的洞门,也叫月亮门。

月亮门既是通道,又是景框,

在洞门内外设有翠竹、红花、奇石、盆景,

透过洞门就看到一幅框中之景、框中之画,

随着四季更迭,景致随之变化。

半遮半掩之间,含情脉脉,

便将一丝春色变作诗情画意。

一步一景、步移景异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中式美学。

月亮门的圆,

有着“圆融、圆满”的寓意。

它不仅是一种审美态度,更是一种处事哲学。

天、地、人、格、物、己,高度统一,

是一种悠远的文化积淀。

同样体现这种内涵的还有花窗。

花窗是汉族园林建筑中窗的一种美化形式,

圆形窗洞通过框住窗外景色将室内空间延伸,

亦体现了“圆”的无限性。

现代设计中也常使用“圆”。

钟爱中国传统元素的朋友,

也会将“景窗”运用到茶室、茶空间或是庭院的设计中去。

浓浓的中式风背后,

体现的是对“圆融、圆满”精神原型的传承。

做人要圆,做事要方

有圆,还得有方。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并不只有圆形画幅。

当潘金莲乘坐的火车驶向北京,

通过出圆形隧道口后,画面由圆转方。

北京是一个代表着权利和规则的地方,

方形画幅配合北京的现代建筑,硬线条更显真实。

圆与方配在一起,是中国人念了几千年的规矩。

有时圆融,有时冷硬;有时光滑,有时锋锐。

无规矩,不成方圆,谁都说不清,但谁都在遵守。

这暗含了朴素而含蓄的宇宙观,

契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乾坤之说,

乾为天为圆,坤为地为方。

天圆,心性上要圆融才能通达;

地方,命事上要严谨才能规矩。

所以长辈们常这样教育小辈:

做人要圆,做事要方。

这种圆是圆通,是一种宽厚、通融,

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

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

做事要方,便是说做事就要遵循规矩,遵循法则。

自古以来,将方圆规矩解释得最为精妙的一个词,叫“随圆就方”。

水没有固定的形态,

在方形的容器里就是方的,在圆形的容器里就是圆的,

这就是“随方就圆”。

北宋苏东坡早年也是渴望做些“达则兼善天下”的事情的,无奈一生多次被贬谪,所做事功有限。

有一次苏东坡拍着肚子问家人:

“你们说,我这肚子里都是什么?”

小丫鬟说是诗文,小书僮说是学问。

苏东坡都摇头。

这时侍妾朝云笑道:

“我看老爷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当王安石做宰相进行改革时,他是反对派,

写诗讽喻改革中的问题,于是被打击,被贬官。

苏东坡自称“黑白太明,难以处众”。

晚清的曾国藩则是另一种情况,

他在给弟弟的书信中吐露心声:

“腹中虽也怀些不合时宜,却一味浑含,永不发露。”

曾国藩同样对于很多官场风气深恶痛绝,

但是“势之所处,求退不能”,

面上还是要随大流,一个不字也不讲。

如此“随方就圆”,百年来,他才能一直被后人视为“成功学”导师。

圆与方,从来不只是几何图像。

圆是根本法则,方是权宜之方。

心存至善,随圆就方,才能让活水源源不断地流进自己的清渠。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家大部落

(图文来源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