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一个大学校园,一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近现代建筑类型 湖南大学,一个大学校园,一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湖南大学,一个大学校园,一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2024-06-29 21: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历史上经历多次战火,曾七毁七建,现存主要建筑是清朝遗构。

当1926年国立湖南大学在岳麓山下成立时,它的校舍还只是是在岳麓书院内。

1925年11月27日《大公报》刊载《筹备湖南大学计画之省令》,此条训令极为重要,明确“岳麓书院所有一切产业”为湖南大学校产,确定了湖南大学对岳麓书院的承继关系。

1926年2月1日《大公报》刊载《湖南大学成立要闻》

1926-1930年间的湖南大学

刘敦桢与柳士英,设计了湖南大学近代建筑群

保存下来的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大多数出自两位著名建筑学家——柳士英、刘敦桢之手,他们都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第一个建造的建筑便是“二院”,当时把岳麓书院称为第一院,这新建的就是第二院。它就是如今的物理实验楼。

1926年的湖南大学第一院

二院(今物理实验楼)

设计师:刘敦桢;建成时间:1929年;建筑风格:折衷主义

二院的设计者是与梁思成齐名“北梁南刘”的刘敦桢。当时他要回长沙订婚,他所钟情的长沙妹子陈敬也就读于湖南大学,湖大趁机把他“挖”来,任土木系讲师。

刘敦桢(1897.9.19-1968.5.10),湖南新宁人。现代建筑学、建筑史学家,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现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科。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教授,中国建筑教育及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毕生致力于建筑教学及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曾创办我国第一所由中国人经营的建筑师事务所。

1929年刘敦桢在土木系创办建筑科,1930年应邀赴北京与梁思成组建中国营造学社,离开湖南之际,写信邀请师兄柳士英来湖南大学主持建筑学。从此柳士英致力于在湖南传播建筑教育,未曾离开。

柳士英是那个时代的传奇,学者闻名的他早年却是个革命者。最初入江南陆军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后由南京返乡,随兄长柳伯英参加苏州光复运动,担任北伐先遣营营长,领兵参加会攻南京之役。

柳士英——中国现代建筑师、建筑教育家,中国首位将西方建筑科学教育引进中国的建筑专家。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1922年在上海与刘敦桢等组建“华海建筑师事务所”。1923年在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创办建筑科,为我国近代建筑教育之开端。

1934年,柳士英赴湖南大学主持建筑学教育。抗战结束后的1946年,柳士英针对湖大校园三面环山、一面临江的地理特征,以“教学区为中心,学生生活区环绕之,教工住宿区在外,依山就势”的原则,奠定了湖大的校园布局。

根据湖大校园的地形地貌,柳士英提出了4个同心圆的规划理念:核心圆为体育活动区,第2个圆为教学区,第3个圆为学生活动区,第4个圆为教职工生活区。最外层为岳麓山景区。体育区在最中心方便师生集合,教职工生活区接近公园景区,成为师生课余休憩之地。

另外还有一位重要的建筑师,也是时任湖大土木系教授的蔡泽奉先生。蔡泽奉为湖南湘潭人,也是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1919年)。他设计了两座重要的建筑,一座是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的老图书馆(今天矗立在牌楼口作为湖大入口标志的两根石柱就是那座图书馆的遗物)另一座就是科学馆(今校办公楼)。惜蔡先生英年早逝,他设计的科学馆尚未建成,自己都没有看到。

被炸前的湖南大学图书馆全貌

图片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

湖南大学老图书馆,1929年12月始建,当时华中华南最大的图书馆。1938年4月10日,侵华日机第四次轰炸长沙时被毁,仅存石柱数根。

老图书馆残存的爱奥尼克柱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

2013年,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9栋)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宝遗产。

湖大早期建筑群共有9栋,分别是:

二院(现物理学院实验楼)、

科学馆(现校办公楼)、

工程馆(现教学北楼)、

大礼堂、

老图书馆、

胜利斋教工宿舍、

第一学生宿舍(现基建处办公楼)、

第七学生宿舍(现离退休处办公楼)、

老九舍(现重点实验室)。

这些建筑分别建于上世纪20至50年代。行走在湖南大学,像是在阅读一部活色生香的中国近代建筑史。

二院

二院(今物理实验楼)

设计师:刘敦桢;建成时间:1929年;建筑风格:折衷主义

1926年落成的二院(今物理实验楼)

1940年代的湖南大学第二院

科学馆

湖南大学的科学馆(现湖南大学校办公楼)是由设计师蔡泽奉设计的,这位钟情西洋古典主义的建筑师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展现“美”的细节。

科学馆(今湖南大学校办公楼)

设计师:蔡泽奉

建成时间:1937年

建筑风格:西洋古典主义

工程院

这所建筑属于早期现代主义思潮中的德国表现主义,通过夸张、超常、动感的建筑形象表达设计者的思想情绪。

工程馆(今教学北楼)

设计师:柳士英

竣工时间:1953年

建筑具有浓郁的机器美学色彩。

大礼堂

琉璃屋顶、古典斗拱、雕梁画栋,仰望湖南大学大礼堂,可能会令人忘却自己正身处校园中,而在欣赏一处古雅的传统建筑。这仅是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诸多风格中的一种,折衷主义、西洋古典主义、早期现代主义等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典型的建筑风格,都和谐共处。

大礼堂

设计者:柳士英

设计时间:1951年

竣工时间:1953年

老图书馆

1938年4月侵华日军飞机空袭长沙,图书馆(蔡泽奉设计)被炸毁。1938年8月,湖南大学迁往辰溪重建分校,图书馆在这片荒地上白手起家,从头建设。1945年10 月,日寇投降后,湖南大学从辰溪迁还岳麓山。1947 年湖大招商承建图书馆, 于1948年告竣工。此馆舍于1951 年后扩建。

老图书馆及大礼堂鸟瞰

拍摄者:小兵视界

老图书馆(今为学校图书馆特藏分馆)

第九学生宿舍

设计师:柳士英

竣工时间:1948年

胜利斋

胜利斋依据地形而建,平面呈田字形,内有四个庭院,四周回廊环绕,院内安静舒适。

胜利斋

设计师:柳士英

竣工时间:1948年

西洋早期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七舍、九舍

柳士英设计了一些学生宿舍。限于当时经济条件,这些宿舍多为一至三层的砖木结构,建筑空间上都如出一辙——内部设有庭院,形成日字形回廊,利于采光、绿化。

柳士英“将江南传统民居的布局形式巧妙地运用到宿舍建筑中”,依据西面靠山的地形整合出四个不等大的庭院——三个四合院和一个三合院,所有房间都围绕这四个院落布置,庭院里种上花草树木,别有一番风味。

学生宿舍线图。蔡道馨供图

男生宿舍的窗户向外;而女生宿舍窗户都朝向院内,这样就避免了被“偷窥”。

七舍

建于1947年

九舍

建于1946年

行走在湖南大学,你可以阅读一部中国近代建筑史。文章的最后附上国立湖南大学三十六年度新生入学试题,如果时光能够穿越,你能不能考上湖南大学呢?

特约作者:油钉 景观设计师,自由撰稿人。

关注大美科学为你涨姿势~

下载科普中国app了解最权威、更全面的科普资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