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舞基本教程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2023-07-17 13: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1061000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时学分】72学时,4学分【适用专业】舞蹈编导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1》是高等师范院校舞蹈编导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为专业技巧课,采取理论与实践(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的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1》的教学目是在正确艺术观的指导下,通过对中国古典舞基训教材进行系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较宽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具有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和古典舞技术技巧,达到身法与技法的和谐统一。

二、教学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

1.软开度   8 学时

教学内容:压腿、耗腿、撕腿、搬腿(前、旁、后)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软开度的练习方法,训练学生的基本功程度,练习韧带的弹性,从而更好的达到腿部灵活性。

其它教学环节: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加强记忆。

2.脚的位置   4学时  

教学内容:勾绷脚练习、站位练习(一、二、四、五)、八字步练习(小、大)、正步练习、丁字步练习、踏步练习。

教学要求:通过勾绷脚练习、站位练习(一、二、四、五)、八字步练习(小、大)、正步练习、丁字步练习、踏步练习,使学生了解如何控制脚背、腿部关节力量、腿部肌肉的力量,改变学生原有的自然形态,解放肢体,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古典舞基本形态。

其它教学环节: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加强记忆。

3.蹲    8学时  

教学内容:半蹲(一、二、四、五位)、全蹲(一、二、四、五位)、蹲与半脚掌结合练习

教学要求:通过半蹲(一、二、四、五位)、全蹲(一、二、四、五位)、蹲与半脚掌结合练习,使学生了解如何在原有蹲的基础上配合半脚掌及简单舞姿练习,改变学生原有的舞姿,解放膝关节与腕关节,达到运用自如的效果。

其它教学环节: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加强记忆。

4.擦地   8学时

教学内容:前旁后(一、五位)、前旁后加勾绷脚(一、五位)前旁后加半蹲(一、五位)

教学要求:通过前旁后(一、五位)、前旁后加勾绷脚(一、五位)前旁后加半蹲(一、五位)

擦地练习,使学生了解勾绷脚、蹲与擦地的配合,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训练方法,使学生在练习擦地与蹲的过程中巧妙的运用腕关节,从而为将来学习舞蹈的课程中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其它教学环节: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加强记忆。

5.小踢腿   8学时

教学内容: 前旁后(一、五位)、摆动(前、后)、点地

教学要求:通过前旁后(一、五位)、摆动(前、后)、点地练习,使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大腿肌肉力量与小腿肌肉力量、脚背与脚部腕关节带动腿部肌肉发力,从而训练学生的瞬间爆发力。

其它教学环节: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加强记忆。

6.单腿蹲  8学时   

教学内容:度数45-90(前、旁、后)、组合练习

教学要求:通过度数45-90(前、旁、后)练习、组合练习,使学生掌握单腿蹲正确的姿态与正确的练习方法,为挥鞭转与胖腿转奠定基础。

其它教学环节: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加强记忆。

7.控制   8学时

教学内容:45度-90度(前、旁、后)、前旁吸腿45度-90度(前、旁、后)、环动 

教学要求:通过45度-90度(前、旁、后)、前旁吸腿45度-90度(前、旁、后)、环动练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控制和训练大腿肌肉力量、脚背力量、小腿肌肉力量与膝盖力量的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加强记忆。

8.大踢腿   8学时

教学内容:前旁后(一位、五位)绷脚踢、前旁后(一位、五位)勾脚踢、前旁后踏步踢腿、十字腿、盖腿

教学要求:使学生训练瞬间爆发力、大腿控制力,软开度,同时掌握勾绷脚踢腿的练习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加强记忆。

9.技巧练习1   6学时

教学内容:平转

教学要求:训练学生的古典舞技术技巧,练习把下平衡力与留头甩头的能力。

其它教学环节: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加强记忆。

   10.技巧练习2   6学时

教学内容:  四位转  

教学要求:旋转练习主要训练学生的小腿肌肉持续的力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在舞姿标准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立半脚掌与小腿肌肉力量的配合。

其它教学环节: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加强记忆。

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

1.教材:舞蹈基本功训练教程.杨鸥,苏娅.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年.

2.参考书目:舞蹈.吕艺生,朱清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中国古典舞集训.郜大琨,张勇,韩国跃.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1998年.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1.教学手段

1.1优先选用“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十五”、“十一五”国家重点教材、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和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撰写或主编的教材;同时选择一些适合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

1.2教学中始终贯穿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理论讲解与课堂示范,让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得到正确的引导;

1.3大力提倡教师在遵守教学大纲基本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阐述新的观点与见解,努力探索更科学、更合理、更先进的教学方法;

1.4本课程授课方式为集体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能够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及时纠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2.教学方法

2.1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2.2从学生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2.3循循善诱、深入启发的教学方法;

2.4理论讲授与艺术实践密切结合;

2.5针对性、准确性、形象性、通俗性的教授方式。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20%,形式:考勤、作业

考试成绩占80 %,形式:舞蹈表演        

  

编写人:王阳讨论参加人:舞蹈教研室全体教师审核人:鲁恩雄

2016年 8月26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