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完整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移动门户网广告怎么关掉 《2023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完整版)

《2023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完整版)

2024-06-25 04: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中国互联网广告行业2023年度发展趋势

在经过去年阶段性的结构性调整与资源配置优化阶段后,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再一次迎来了规模增长。基于2023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所提供的基本数据,2023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呈现出如下关键特点和趋势:

1、大模型爆发元年,AI登上互联网广告的舞台

2023年中国的互联网广告行业显著地展现出多元化、创新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尤其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方面。AI技术已经深入到互联网广告的各个环节,包括广告策划、创意、投放、监测、优化、分析、评估和管理等。例如在电商领域,生成式AI即可以实现商品推荐、智能客服等To C的个性化服务,还可在直播场景下赋能主播,通过运营虚拟主播为企业降本增效、改善用户体验。这种技术的应用让广告平台能够提供更精准、高效和灵活的服务,同时生成更具创意、更符合受众需求和喜好的广告内容,实现了广告内容的个性化、场景化和情感化。

以百度发布的AI Native营销平台“轻舸”为例,该平台利用生成式AI技术优化广告投放,预期能显著提高广告转化率。这一平台体现了AI技术在提高广告效率和效果方面的潜力。

飞猪在2023年4月以“这个五一玩什么”为主题,首次运用AI进行广告创作并投放在地铁内。飞猪根据关键词的堆砌并利用AI技术生成了近一千张平面广告,为大众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此外,飞猪还推出了首个AI主播熹贵妃,与大众进行直播聊天和虚拟人在线PK,为大家提供五一旅游新思路。品牌希望以此来鼓励消费者用真正的旅行来代替脑海中的想象,用出行来发现自己心中独一无二的世界。

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推动了广告相关行业产业链的重新塑造。广告公司也积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并且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国内市场以及海外市场,包括出海业务等。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AI技术的日益成熟,互联网广告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技术驱动的变革。AI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广告的精准性和效率,还推动了广告内容创意和个性化的发展,预示着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技术升级和业务模式创新。

2、小程序游戏和微短剧的兴起,成为互联网新的增长点

小程序游戏和微短剧的兴起不仅伴随着大量的广告投方需求,也是流量获取的重要渠道。当前小程序游戏市场在互联网行业的新兴势力中,其增速表现得尤为突出。

2023年,中国国内小程序游戏市场的收入达到了20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300%。这一增长得益于小程序游戏的多样化变现模式,包括内购付费、广告变现和混合变现。

另一方面,短剧市场也经历了显著增长。短剧的特点是投入成本低、回款周期短,而且它们能够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获得流量,并将观众引导到微信小程序进行付费观看。2023年全年市场预计将有近4,000部短剧上线,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00亿元。小程序短剧市场的收益模式主要依赖于用户付费和广告变现。

小程序游戏和短剧作为新兴的互联网广告媒介,不仅在广告投放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而且成为了重要的流量入口。它们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的广告行业格局,为广告投放者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挑战。同时,这也预示着用户的兴趣与选择越来越短链化、感性化,互联网广告行业未来的发展将更加多元化、动态化和浅表化。

3、字节跳动强势增长,互联网版图正在重塑

2023年中国互联网寡头竞争格局稍有变动,营收第一大公司正式易主,而超越阿里与腾讯登顶的,正是拥有抖音、今日头条等一众爆款应用的字节跳动。

The Information显示字节跳动第二季度收入大幅增长超40%,达290亿美元;上半年营收约为540亿美元。字节跳动之所以能够击败传统巨头,是因为其更加放眼全球市场,而不仅仅局限于国内。抖音的全球化成功,让字节跳动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用户基础,而传统巨头的服务多集中在本土市场,这也是其没能击败抖音的原因之一。

从全球竞争者的角度看,作为美国前五大互联网公司之一,2022年Meta全年营收1166亿美元,字节跳动则为850亿美元,相差并不太大。但Meta已经开始走起下坡路,而字节跳动在不断向上冲击,所以,我们预测到2024年字节跳动将大概率地超越Meta集团。

字节跳动优秀产品的矩阵所带来新的广告变现与商业模式,例如短视频与直播带货在抖音上的蓬勃发展,威胁到了传统电商巨头的地位,为字节跳动的营收大幅增长提供了根本性的支持。今年9月,据抖音官方披露:过去一年(2022年5月1日-2023年4月30日),抖音电商GMV增速达到80%,兴趣电商(抖音商城)GMV年增长超过140%。

字节跳动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的格局,也给传统巨头敲响了警钟。互联网江湖的版图正在不断演变,创新和产品能力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未来,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变化,中国互联网新格局将继续呈现出新的面貌。

4、互联网营销管理政策相继出台,进一步规范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互联网广告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变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3年2月25日发布《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23年5月1日实施,旨在对互联网广告行业的规范和监管提出更加明确和细化的要求。《办法》的出台,不仅回应了社会对健康网络环境的期待,也标志着互联网广告行业进入更加规范和有序的新阶段。《办法》对广告主、互联网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责任进行了详细规定,着重强调了对未成年人保护、禁止利用互联网发布电子烟广告等重要内容的监管。此外,对于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等新兴角色的广告活动也纳入了监管范围,进一步细化了广告主体的合规标准和法律责任。《办法》的实施,有助于推动互联网广告产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023年4月1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这也是国家首次针对于当下爆火的生成式AI产业发布规范性政策。管理办法从立法目的、规制举措、法律责任等多重视角及时回应热点,是我国在如何平衡科技发展与科技安全两者关系方面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可以预见的是,随着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不断成熟,其标准规范、技术研发、内容创作、行业应用等生态体系架构将日趋完善。届时,无论是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还是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自主释放价值都将在法治框架下健康有序发展。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条例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自动化决策方式向未成年人进行商业营销。该条例的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对未成年人数据安全和隐私的保护,以及防止未成年人因自动化推荐系统而受到不当商业影响的决心。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公司需要加强对其广告投放和推荐算法的监控,确保其不会自动向未成年用户展示商业广告。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这一规定促使互联网广告行业更加重视社会责任和伦理标准。它鼓励企业采取更加透明和负责任的方式进行营销,特别是在处理涉及未成年人的敏感数据时。这一变化不仅保护了未成年用户的权益,同时也为互联网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5、超头部主播热潮呈现“退烧”趋势,直播带货变现模式不再容易

直播带货崛起于疫情期,并一直是近年火爆程度最高的新兴营销模式,头部大主播们更是众多品牌合作追逐的资源,然而主播翻车事件却一直没有停止过。2023年9月10日李佳琦直播“79元花西子眉笔”不止引爆了舆论,也引发了行业内外对于头部主播热潮中的理性思考。盘点2023年直播市场的几个事件:李佳琦双十一的销售额的大幅下降,董宇辉的“小作文”风波,以及逐渐去罗永浩化的交个朋友,都说明平台方开始倾向于避免过度依赖单一主播,品牌方也正在重新审视“品牌,主播,平台”之间的关系,“超头部”主播的热潮正在退烧。

在此形势下,中小、垂直类、职业性的KOL和KOC的发展机会将会凸显。一方面,各平台,各MCN公司都开始对头部大主播进行管理和分流;另一方面,C端的各种专业人士将开始做直播账号,越来越多的特定领域的从业者开始通过短视频,直播的形式进入不同平台,创造自身的商业价值。比如4S店的销量冠军,专业技能的医生、老师、职业人员在自己的领域内都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专业内容输出的能力,他们不但是平台内容的新潮流,也会成为品牌营销的新选择。

当前头部主播之所以具有吸引力,主要原因是他们声称所拿到的“全网最优/最低”价格,成为吸引流量的重要因素,而“低价”对企业来说却是牺牲利润换取流量的方式。对于希望持续发展的品牌,避免被类似“头部主播”流量挟持的另一个方法是“修练内功”,提升自身品牌的价值感,差异化,当品牌具备了优秀的知名度,美誉度,拥有差异化的定位和产品,无论是自已做直播,还是其它营销方式,都不会过渡依赖于流量,也会拥有更好的利润空间。

6、即时电商高速发展,电商的总体格局将进一步复杂化、多层次化

“即时电商”这个较新的名词在2023年也吸引了众多品牌的关注,其特点是多场景化、没有时间和物理约束的电商零售方式,便捷、迅速,是即时零售电商的最大优势。

即时电商是电商生态中非常高速发展的新角色,特别是疫情期间,售卖生鲜食品的平台,例如京东到家、叮咚买菜等有了快速的发展,生活服务类APP像美团、饿了么,除了送货,还可以购买各种商品,也都是即时性电商的代表。

此外,诸多品牌也在积极发展私域电商,私域电商指并不一定有独立的品牌电商网站,而是以“小程序”和“视频号”“社群”为主进行销售的电商。目前处在发展的萌芽期,体量并不算大,但具有较大潜力。在公域流量中争夺消费者,品牌必须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进行传播或运营,而私域电商进入门槛相对要低于公域电商,其运维的逻辑是“做好自己”,就能先开始为一群中小规模的用户先进行服务,慢慢发展壮大后再进行破圈。

上述事件使电商的总体格局发生重要变化,更意味着我国的电商生态入复杂化、多层次化的时代。由于线上销量已经成为众多行业品牌最主要的销量来源,品牌方要获得未来线上的生意增长,必须对当前电商生态环境和未来趋势有深入的了解。未来电商属性也就是购买功能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广告媒体身上。正如整体媒介生态的玩家不断增多,电商也将变得越来越复杂。

二、2023年互联网广告主体数据

2023年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总体情况

2023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预计约为5,732亿人民币,较2022年上升12.66%,市场经历2022年结构化调整与资源优化配置后,再次呈现出增长态势,说明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韧性十足。 2023年中国互联网营销市场规模预计约为6,750亿人民币,较上年增长9.76%,广告与营销市场规模合计约为12,482亿元,较上年增长11.07%。 2023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与疫情前2019年的市场规模4367亿元相比,增长了31.26%,四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04%。(2019年与2016年相比,三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3.70%)。以此分析,疫情三年对中国互联网广告及营销市场的影响是显著地,2023年的增长带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性。此外,互联网广告及营销进入结构性调整周期,也是四年复合增长率显著减缓的内生原因。明年,应该还处在这一周期之中。 从广告形式收入情况看,由于2022年受疫情影响,互联网广告总收入在本报告持续观察的八个年度内首次出现了规模负增长,经过调整,今年互联网广告市场开始回暖并再一次步入规模增长通道,而各类广告形式收入规模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具体来看,电商广告与展示类(包括信息流)广告依然是近6年来互联网广告市场最为主要的两种广告形式,而搜索类广告的收入则自2018年以来逐年下滑,直至今年才随着广告市场的整体增幅有所反弹;视频广告则自2017年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至2023年收入规模已达1308.71亿,较去年增长16%,已与电商广告、展示类广告规模相当,其中视频信息流广告贡献主要收入规模,为942.27亿元。今年视频/短视频与直播带货的持续火爆,是视频类广告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2023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媒体平台类型收入结构变化分析

从媒体平台类型收入结构看,电商平台广告收入规模达2070.06亿元,依然牢牢占据互联网广告市场渠道类型收入头把交椅,但视频与短视频平台合计广告收入已达1433.08亿元,成为互联网广告主投放的第二大渠道类型,并依然保持高速增长;而其中短视频平台的广告收入相较去年大幅增长23.28%,规模已达1058.40亿元,其与电商渠道是唯二的收入规模突破千亿的渠道类型,合计市场规模占比超过54%(电商平台占36.10%,短视频平台占18.50%),占据互联网广告收入规模的半壁江山。 与往年不同的是,搜索类平台在连续四年在广告收入与市场份额两方面出现下滑之后,在今年迎来8.56%的规模增长,并依靠530.23亿元的收入规模超越了社交平台(收入规模509.40亿元),成为互联网广告主青睐的第三大投放渠道类型。 与搜索平台形成对应的是社交渠道,其收入规模呈现了些许的波动,较去年下降11.05亿元,当前收入规模与搜索平台处于同一量级(509.40亿元);工具类广告渠道与搜索渠道有着同等规模的降幅(12.30亿元)。这说明当前广告主越来越多的倾向把资源向高流量、高转化率平台集中(例如电商、视频)。 从计价方式看,各类型市场占比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变化:与去年不同,效果类广告较去年69%的市场份额下降2.7个百分点至66.40%,相应的CPM广告市场份额提升2.6个百分点至28.50%,这说明互联网营销进入结构性调整的阶段。

2023中国互联网广告收入的集中化趋势分析

经过2022年全球经济与互联网行业的结构化调整,2023年互联网广告规模开始再次步入上升通道:收入规模由去年的5,088亿元人民币上升12.66%至5,732亿元人民币,增速超过2021年增速,说明互联网市场已摆脱疫情与全球黑天鹅事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互联网营销规模也攀升至6,750亿元人民币,广告与营销市场总规模已突破12482亿元人民币,全年增长11.07%。 2023年广告市场集中度与2022年维持在同一水平:行业前十大公司市场份额占比为96.20%,行业前四的巨头公司市场份额占比为75.54%。 当前行业中依然只有4家公司广告收入超过600亿元人民币,在行业TOP4企业中,字节跳动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并依靠全年23.76%的增长率,收入规模达到1448亿元人民币,一举实现对阿里巴巴的反超。同时字节跳动也是近8年来第二个广告收入规模达一千亿以上的公司;而受到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与客户消费习惯的改变,阿里巴巴的广告业务收入已连续六年呈现增速下滑趋势,由2018年的两位数增长已下滑至今年的基本维持收入规模,然而由于业务基数大,客户覆盖面广,阿里巴巴的广告业务收入基本盘仍在,且在2022年经历了近两位数的下降后,在今年抑制住了下降的趋势。 百度与阿里的情况类似,在其广告收入经历连续数年的增长乏力及2022年的收入下降后,在2023年扭转了势头,恢复了增长;而腾讯在今年则一改2022年两位数下降的趋势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增幅达17.57%,超过互联网广告收入整体市场规模增速,增速跑赢大盘。 今年的行业TOP10企业较去年未有变化,在TOP5-10的企业中,从广告业务收入规模的增速来看,快手、美团均实现了20%左右的增长,而拼多多更是全年增速超50%,较2020年已完成翻倍,并大有进入两百亿俱乐部,赶超京东美团的趋势。 2022-2023年主要行业互联网广告收入品类占比及变化分析 从行业与品类看,食品饮料与个护及母婴品类作为市场常年以来的龙头老大,合计市场占比开始呈现下滑趋势,从去年的64%下降至2023年的59.80%,市场集中度回落至2021年水平;从收入增幅水平来看,食品饮料品类收入增幅为10.30%,小于行业平均增幅水平,而个护及母婴品类更是勉强维持了去年的收入水平,小幅下降1.15%。然而食品饮料与个护及母婴品类仍然为互联网广告主最为青睐的两大品类,也是唯二广告收入过千亿的品类,食品饮料在2021年被个护及母婴品类实现广告收入反超后,今年再一次成为国内互联网广告收入最大品类。 从收入增长规模看,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交通品类保持了去年良好的增长势头,并在今年成为收入规模增长最多的品类,其收入增长贡献201.1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长37.82%,大于食品与饮料品类的增长贡献160.33亿元人民币;由于今年汽车市场的不断遇冷,燃油车市场的不断萎缩,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政策调控与增长瓶颈的双重压力,各大车企与主机厂开始在营销与广告市场发力,这导致交通品类广告收入规模大增。 受监管与市场影响,房地产品类广告投放继续下跌,但降幅开始收窄,已由2022年的83%降幅收窄至34%的降幅,该品类收入规模降至20.42亿元,受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家具装潢广告市场也在今年继续下滑,其收入规模为46.66亿元。 同样,教育培训行业继续受行业调整与相关政策影响,广告投放继续呈现断崖式下滑的趋势,其广告投放规模在2023年已下降至12.07亿元,全年来自该品类的收入降幅为49.23%,为所有品类中降幅最大的品类,其广告收入市场规模已萎缩至2020年收入高点的二十分之一左右。 从收入规模看,2023年全年广告收入下降最多的品类为网络及通讯类(全年下降59.48亿元),而数码电子产品、服装服饰与医药保健成为交通与食品饮料品类外,增长额最大的两个品类。其中数码电子产品全年增长96.79亿元,服装服饰全年增长为63.13亿元,而受到疫情余波的影响,医药保健品类也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全年增长44.52%,广告收入增长72.83亿元人民币。数码电子产品与服装服饰品类广告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也印证了2023年经济结构中消费唱主角的市场现象。

三、2024年互联网广告市场展望

1、硬件类的资源方入局并开始广告商业化,或将成为新的价值洼地

2023年一个占据巨大流量入口的资源方在大力布局广告商业化市场,并具有较大的用户、生态的优势,他们就是硬件类的广告资源供应方,例如:华为与OPPO终端厂商。

终端厂商不同于APP为载体的媒体,他们的广告资源基于终端出厂设置和自带的操作系统,先天具有大用户量,多样资源(终端出厂都自带多个预装APP),生态化(终端中的展示广告,APP广告,应用商店,智能短信,手机搜索等等功能,形成一套针对用户的全生态的触达和影响环境),以及数据方面(终端厂商拥有用户在使用周期中的操作系统数据,对用户的识别非常精准,可以在精准投放等方面提供广告主更好的服务)的优势。

终端厂商目前在市场中的商业化程度还处于起步阶段,相比拥有巨头APP的各大头部媒体,绝大多数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产品和运营体系,广告主对其的了解和投放也不多。但随着国产终端大屏硬件的普及(新能源汽车、手机等),占据头部份额的这些终端厂商的广告流量,或将成为市场的价值洼地,不但是广告主可以关注的对象,也可能是未来打破现有广告市场媒体格局的不确定变量。

2、AIGC将引发互联网广告及营销市场的结构性洗牌

当前人工智能的突破性进展让业界开始关注大模型的行业化应用,对于AIGC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广告与营销企业的生存进退。当前的应用主要是在内容生产的提效降本上,未来在营销各种环节中AI的落地与创新应用模式将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并将在市场洞察、内容与创意生产、媒介投放优化方面提升效率。

AI对中国营销市场的结构性洗牌,将体现在二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对于企业内部营销部门的工作模式产生影响,一些工作将因AI影响,改变内部外部的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例如以前营销人员需要自己或管理代理公司撰写文案、做海报或者拍摄和剪辑视频,在未来的营销中,营销人员不再需要精通传统创意设计或文案撰写,而是更多地与AI合作,通过专业prompt输入与AI对话,就可以让AI提供符合需求的内容。

第二的影响则更加前置化,是对于营销教育,即大学和院校中,广告、新媒体、市场营销、甚至是平面设计、广告制作、数字营销等等相关专业和学科的人才培养及教育方向,也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些专业的课程教学、招生就业都将会发生改变。

3、传统TA(目标人群)难以满足品牌需求,以圈层为目标的营销和广告投放将更流行

在传统的广告投放,包括数字广告投放中,TA(target audience 目标人群)设定是重要工作,TA一般是通过性别、年龄、市场、收入来定位。在消费市场逐渐细分化,营销预算面临收紧的趋势下,部分广告主认为使用TA定位目标人群,不够精细。

2023年,圈层一词在营销圈变得越来越受关注,其指有相近的购买消费行为,或共同的兴趣偏好的群体的描述。基于社交或广告大数据的技术,可以用社媒兴趣或广告行为识别并定义出不同的圈层人群,也正在成为广告主们新的消费者定位方法,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广告投放或社媒营销中。

选对圈层,可以让营销事半功倍,以多年来持续热度上升的汉服圈为例,已经从“年轻女性”喜好的小众圈层,成长为各类人群都参与其中的“泛国潮圈”。“国潮圈层”人群从时尚穿搭到日常通勤,从科普泛化到吃穿住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许多品牌也借“泛国潮圈”巨大影响力开展营销行动,食品饮料,美妆护肤,甚至汽车等都参与其中,例如:美妆品牌毛戈平与故宫的合作被视为国潮圈文化“顶流”IP 和国货美妆“光影大师”的强强合作;百事可乐推出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太汽系列,自诗词文化中撷取灵感,虚拟偶像身着极具中国韵味的新式中山装,化身数字文化传承人,探索国风国潮之美,助力非遗文化传承。

4、一二线市场营销竞争加大,下沉市场将成为流量的新机会

在整体经济结构性调整的情境下,下沉市场仍有着相对较好的增长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支出仍在逐年增加,在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贡献度中,乡村增幅为7.6%,要高于城镇的6.8%增幅。

当前中国的互联网、物流等基础建设在三、四线城市的普及程度已经非常成熟,通过网络可以解决很多品牌在下沉市场的铺货、送货等问题,因此许多的品牌开始聚焦于下城市场的营销运作,以避开一二线城市的竞争。

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影响并没有一、二线城市大,这些市场的房价、物价相对较低,对于中等收入人群而言,尚有结余可以支配。消费方面,相较于疫情前,人们开始注重体验类消费。下沉市场能通过抖音、小红书等渠道和一、二线城市拉平消费上的信息差,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商品信息、内容传播、广告投放都能直接到达县级市场,且物流体系也已经非常完善。

移动互联网让三、四线市场能享受到与一、二线城市同等的消费权利。下沉市场正在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而“消费平权”则是这个趋势的重要推动力。

秒针系统在2023年1-10月监测的全部17个行业的线上广告流量中,有11个行业在三、四线市场的广告流量比例相比2022年出现上升,其中教育文化类上升了16.7%,家用电器类、金融理财类、旅游住宿类、网络和通讯类四个行业上升超过2个百分点,说明这些行业中的营销投资有一定的比例流向了下城市场。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五谷磨房李千谈社媒营销变迁 专访芒果万琳: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特赞总裁杨振:创意影响世界,内容驱动增长 分众陈岩:洞察消费者痛点,玩转时代营销 剧星传媒查道存谈行业探索新思路 喻洁:新意互动组建价值创造小组 江坚炜:企业数字化升级进程

徐扬:广告主应对消费市场变化的5大策略

谭飞:线上化和电商化已成为企业迫切诉求

付娣群: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提速

淘宝这个洗脑广告,我能看10遍!

可口可乐、雪碧出奶茶了?

推荐优质公众号,欢迎关注

www.ggzgc.com

感谢关注市场营销及广告互动杂志《广告导报》的微信公众官方平台:ggdbzzs。欢迎向《广告导报》投稿、爆料(包括但不限于广告案例、广告、公关、媒体行业重要消息、人事变动、重大活动等相关信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