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构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的地理环境特征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构建

思维导图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的构建

2023-09-02 00: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通过上述思维导图的构建,理清了我国西北地区各自然环境要素知识之间及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美国的学习中,将美国的区域特征可以绘制如下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清晰的认识问题,加深理解和记忆。

下图是学生自主绘制的思维导图

由对区域地理知识的零散的、简单、重复的记忆转变为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系统把握,从而提升地理原理的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让学生掌握区域地理学习和分析的方法,以熟悉度方法应对高考中不太熟悉的区域,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思维导图在地理基础知识复习中的构建

在高三复习中,我们教师在第一轮复习中很多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用反复大量练习训练学生,把他们当成了“知识容器”,结果是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多数是未经思考加工而被迫机械记忆单一的、零散的知识,枯燥的地理原理与规律。当知识应用时就不能建构概念及相关知识的框架,不能应用知识到新情境中解决问题。而思维导图构建,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记忆力,增强其理解力,就能自我建构知识网络。因此,在地理基础知识复习时,我们教师就可以用思维导图呈现每一章节的知识网络图。如“大气环流”是文科学生地理学习难点,它包含“热力环流”、“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环流”等多块内容,非常复杂,而且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彼此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与递进关系。

如果构建成如下思维导后,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使大气环流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迷惑的概念清晰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最终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在有多变少,所学的课本由厚变薄,而且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

3

思维导图在地理专题复习中的构建

高中地理进入专题复习阶段,根据地理图文并茂、点多面广的学科特点,如何教会学生组织知识网络,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如何使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知识碎块,创造性地解决地理实际问题?按照思维导图进行演绎,并进行对应的练习训练与讲解,使得教学过程清晰,环环相扣,同时刺激思维连绵不断地自主流动。这样的学习,学生自然兴趣盎然,复习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在《气候》专题师生共同构建思维导图(见下)

思维导图在专题复习阶段的运用把昔日书本知识的传递让位于建构,灌输让于探究,其优势体现在:

①能帮助学生在复习时整合新旧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从而在整理上把握知识。

②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能力,调动学生自主复习的积极性。

4

思维导图在习题讲评中的构建

高三阶段会有很多练习需要我们老师去帮助学生进行讲评,但在讲评练习过程中我们教师往往仅定位在“理解题目,解答问题,熟悉题型”层次上,而且部分教师通过此类题型循环重复训练,依靠多次重复达到“会”的目的,但是这样一方面加大了学生课业负担,另一方面还会使一部分好生产生厌恶心理。实际上我们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答题方法。

例题:读甲、乙两国水系图及气候信息,回答问题。

(1)结合题中信息,分析甲国中流经A、B两城市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

(2)结合题中信息,分析乙国流经路易港和C地两河的水文特征的共同点。

(3)描述两国水系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形成原因。

上述3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先不用急于讲评并给出答案,而让学生边审题边构建思维导图,指导并进一步完善学生对河流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的思维导图。

从上述思维导图中我们理清了解题的思路,通过观察A、B两城市一月、七月降水量表可以描述流经A、B两城市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A城汛期为夏汛,B城汛期为冬汛。根据路易港和C地两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可以判断乙国流经路易港和C地两河的水文特征差异为流量较大;水位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水能较丰富;汛期为夏汛。同样从甲、乙两国水系图可以判断水系共同特征:河流流向均由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河流短促成因: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气候湿润,降水量大; 岛屿面积狭小,地势起伏较大。

5

思维导图在分析高考试题中的构建

在高考的考场上学生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审题——联系已有知识——得出结论——准确表达结论。这一完整的思维和表达过程,对学生的要求很高,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如审题不清,对试题设问方向理解偏颇,造成答题方向失误;不能从试题中获取有效信息,而造成答题关键点的遗漏;再如,回答主观题时,逻辑性差,想到什么写什么,容易造成答案支离破碎。如果能在审题、答题的过程中即时的创作思维导图,将已知材料中的逻辑关系绘制出来,再联系自己实际的知识储备来完善思维导图,就能得出非常清晰的思路。这不仅对审题有帮助,对清晰完整的表达答案同样很有帮助。

下面的实例就是利用思维导图对具体问题的解答

2014高考文综全国卷I第36题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止措施(6分)

答案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何谈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炉的湖滩泥沙面价较大。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同新、信号灯,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别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 (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本题可建立如下思维导图:

图3 错那湖风沙

2017高考文综全国卷I第36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图5)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8分)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4分)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分)

(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6分)

答案

(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

(3)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4)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本题可建立如下思维导图

高效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积极性远远高于做传统笔记,高中学生的年龄在15-19岁之间,智力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发展。思维导图直观形象,利于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在地理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开阔了学生的认知视野,从小视角延展出大视角,使学生的地理思维得到发展,每个学生在动手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都能领会到地理学科的独特魅力,最终达到直观而深刻的教学成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