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普通高校武术段位考试点现状调查与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武术段位证书查询 安徽省普通高校武术段位考试点现状调查与分析

安徽省普通高校武术段位考试点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3-02-12 07: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王泽雨 刘明龙

(1.上海体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上海 200000;2.宿州学院体育学院 安徽·宿州 234000)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高校大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课程[1]。自2012年武术段位制标准和管理体系建立以来,中国武术就以不同的形式在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武术段位进高校便是其中途径之一。目前,对安徽省普通高校段位考点现状的调查尚未涉及,其他地区的研究也仅能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段考制度的发展提供有限参考。本文通过对安徽省武术段位考试点的分析,掌握实际情况,研究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解决安徽普通高校武术段位考试点所存在的问题。提高中国武术段位制在高校的发展和推广工作,可以调动武术从业者的习武积极性和参与到武术段位制的建设中,为今后安徽普通高校武术段位制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宿州学院、安徽建筑大学、阜阳师范大学6所安徽省普通高校武术段位考试点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知网查阅关于中国武术段位现状的文章和论文,经过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和数据,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在阅读文献和调查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对象为安徽省武术段位考评员、武术段位指导员、安徽省普通高校学生。

3.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软件对调查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一)安徽省普通高校武术段位考试点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1.安徽省普通高校武术段位考评场地器材状况调查与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得出,安徽省普通高校的考评场地淮南师范学院、宿州学院、安徽建筑大学选择在其它场馆,场地设施比较简陋,只有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理工大学、阜阳师范大学有专业的武术运动场馆。由此可知,安徽省普通高校武术段位的考评场地需要进一步完善,优化高校武术场地资源,完善武术场地硬件设施。

高校武术考评员是武术教学与研究的一线工作者,他们对在高校开展的武术段位的教学和考试点的考评以及运作极为了解[2]。问卷显示考试点器材符合要求的武术考评员有27人,占调查人数的90%,认为不符合要求的武术考评员有3人,占调查人数的10%。高校大部分的武术考评员认为武术器材符合应试要求,但是还是存在少部分的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2.高校考评员和指导员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通过表1可看出,安徽省普通高校的考评员和指导员专业技术成熟,理论知识丰富。考评员和指导员具有较高的职称和学历,一般皆是专业的武术教师,有很高的武术水平、丰富的教学和训练经验。考评员和指导员的整体素质高,基本从高等院校毕业,具有完善的理论知识和创新的认知方法。考评员和指导员的高素质决定了高校武术段位制的发展基础,为学生在高校武术段位考评中,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基础[3]。

表1 高校武术考评员和指导员基本情况一览表(n=30人)

3.武术考评员对武术段位考试点应试的调查与分析

以最近三年的应试人数为例,由表2可得出,安徽省高校武术段位考评近三年来,学生考核具有很高的通过率,并且每年的人数逐年增加。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基本参与高校体育课程,身体素质相对较好,由专业体育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体育专业的学生中有武术普修、专选课程,尤其是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上接触的武术类课程相当广泛。这说明学生的专业技能是比较好的,准备充分。但也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每年增加参考人数,让更多的学生参加武术。只有增加参加武术考评学生人数,才能促进高校武术段位制的发展。

表2 高校武术段位2015-2017考评应试人数情况统计表(n=6所)

(二)学生情况调查与分析

1.通段学生调查与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得出,通段的学生有175人,男生有120人,占调查人数的68.87%,女生有55人,占调查人数的31.43%。其中三段占了整个段位比例的95.42%,说明高校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是很容易达到三段的标准的。中段位要求有一级武术会员单位才能进行考试,学生需要统一经过安徽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安排才能参加考试。所以,没有中段位学生。

由表3可得出,学生在参加应试考试的项目中多以长拳和太极拳为主,而咏春和其他的器械是很少的。在长拳和太极拳项目中,男生以长拳为主,有87人,占调查人数的49.71%;女生以太极拳为主,有47人,占调查人数的26.86%。

表3 通段学生应试项目情况统计表(n=175人)

根据调查问卷得出:对考评内容满意的学生占68.57%,对考评场地满意的学生占34.28%,对考评员是满意的学生占85.71%。通过学生的反映可以看出高校的考评内容整体还是完善的,学生是比较满意的,就场地设施来说学生的满意度是有意见的,需要进一步完善考评场地;学生整体对考评员的考评是非常满意的。

2.未通段学生调查与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可得出:知道武术段位制的学生有16人,占调查人数的9.64%,不知道的学生有100人,占调查人数的60.24%,知道一点的学生有50人,占调查人数30.12%。学生对武术段位制的了解甚少,一方面是高校校园对武术的学习氛围不是很浓厚,高校推广方面也是比较少的,另一方面,武术段位制出现的较晚,学生了解自然就少。为此,高校可以线上线下结合,由上而下的推广武术的学习,增加武术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度。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络等优势促进段位系统的发展。

3.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调查与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结果如下:强身健体和防身自卫以及了解中华武术文化占前三位,分别是296、274、260人次,其占百分比为86.80%、80.35%、76.24%。而参加武术段位考核和获取学分以及其他相关则是后三位,分别是245、200、56人,其占百分比为71.84%、58.65%、16.42%。数据结果说明高校学生对武术是热爱的,但是就对武术的段位考核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宣传和提高学生的兴趣。

(三)制约高校武术段位制发展的因素

武术段位制的产生和发展的目的就是推动武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增强全民习武风气和热情,从而推动武术在国际上的发展,走向世界。高校发展武术段位制这几年以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4]。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武术段位制在高校的发展。

1.管理模式的因素分析

安徽省高校武术管理部门对武术段位制在高校的推广不够重视,省级武术管理部门与地方体育管理部门之间没有紧密联系,此问题亟需解决。高校与高校之间很少有武术之间的段位制考评交流,管理模式上单一化。另外,高校组织武术段位的考核资金来源基本从学生中来,很少有高校出资进行武术段位考核,这种情况影响着武术段位制在学生群体的推广[5]。

2.评审体系的因素分析

高校的评审工作遵守武术段位制评审规定,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武术的规范化有了一定的积极作用[6]。但是中国武术源远流长,武学形态各异,目前高校的武术考核从套路和散打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单一的考核方式在某些方面使得评审体系丧失了权威性。武术教学中,武术项目的单一和教学内容的枯燥也制约着武术段位制的发展。

3.人才体系的因素分析

高校武术运动的开展由武术教师带动。但是在目前高校武术教学中,师资缺乏,武术场馆设施不完善,武术教学时间少,已经逐渐显示出来[7]。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和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面对学生的热情,教师的任务也越来越严峻,高校逐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 语

通过对安徽省普通高校武术段位考试点现状的调查,发现存在武术段位考试场地不够完善、学生对段位制考试拳种了解较少、学生进行段位制考试人数较少等问题。通过改善武术场地,加强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联系,大力推广武术段位进校园的发展,可进一步促进安徽省武术段位制在高校的发展。

猜你喜欢 段位制段位普通高校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复兴号”美食“新段位”云南画报(2021年12期)2021-03-08武术段位制与学校体育结合研究武术研究(2020年3期)2020-04-21地域视角下“武术段位制+一校一拳”模式构建武术研究(2019年12期)2019-04-20张掖市中小学武术段位制进校园的研究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年6期)2019-04-09Use of curcumin in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2018年4期)2018-05-05测测你是哪个段位的吃货意林·少年版(2018年23期)2018-01-05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运动(2016年7期)2016-12-01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瓶颈与对策研究运动(2016年6期)2016-12-01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3期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的其它文章大学生网课满意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三教”改革探索与实践戏剧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高校外语教师课程领导意识养成研究基于Hadoop的电商用户行为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平台化·项目化·行业化”三位一体英语翻译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